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語焉可詳

    張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學、地震學、機械技術、數學乃至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著《靈憲》,作渾天儀。此外,在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靈憲》是張衡有關天文學的一篇代表作,全面體現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和發展。原文被《後漢書·天文志》劉昭注所徵引而傳世。

    文中介紹的天文學要點如下:

    (1)宇宙的起源。

    《靈憲》認為,宇宙最初是一派無形無色的陰的精氣,幽清寂寞。這是一個很長的階段,稱為“溟滓”。這一階段乃是道之根。從道根產生道幹,氣也有了顏色。

    但是,“渾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狀,也量不出它的運動速度。這種氣叫做“太素”。這又是個很長的階段,稱為“龐鴻”。有了道幹以後,開始產生物體。這時,“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

    天地配合,產生萬物。這一階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實。《靈憲》把宇宙演化三階段稱之為道根、道幹、道實。在

    解釋有渾沌不分的太素氣時引了《道德經》裡的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些都說明了《靈憲》的宇宙起源思想,其淵源是老子的道家哲學。

    《靈憲》的宇宙起源學說和《淮南子·天文訓》的思想十分相像,不過《淮南子》認為在氣分清濁之後“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天上地下,這是蓋天說。而《靈憲》主張清氣所成的天在外,濁氣所成的地在內,這是渾天說。

    總之,張衡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認為宇宙並非生來就是如此,而是有個產生和演化的過程。張衡所代表的思想傳統與西方古代認為宇宙結構亙古不變的思想傳統大異其趣,卻和現代宇宙演化學說的精神有所相通。

    (2)關於宇宙的無限性。

    戰國時代的《屍子》定義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就是空間,宙就是時間。中國的傳統思想是把空間和時間聯絡在一起的。這一點也和西方古代把二者看成是兩個互相割裂的概念大不相同。但是,中國和西方一樣,在二者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上歷來也有爭論。

    《莊子》一書中就有宇宙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說法。而西漢末年的揚雄卻認為“闔天為宇,闢宇為宙”,在空間上是有限的,在時間上是有起點的。

    張衡雖然長期研究揚雄的《太玄經》,並受到揚雄較深的影響,但在宇宙的無限性上卻不願遵循揚雄。《靈憲》認為人目所見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這個範圍,人們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宇宙在空間上沒有邊界,在時間上沒有起點。揚雄的思想和目前天文學界最負盛名的大爆炸宇宙學說在終極本質上是相通的。而張衡的結論卻和當代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相合。看來,宇宙有限無限的問題還得長期爭論下去。

    (3)關於天地的結構。

    《靈憲》把天描述成是恆星所在的地方,它是一個偏心率極小的橢球:“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增廣千里。通而度之,則是渾已。”天上有一個北極,樞星正好在這個位置上。日、月、五星都繞它旋轉。

    天還有個南極,是在地底下,人不可見。人目所見的地表面是平的,正在天的中央,“自地至天,半於八極;則地之深亦如之”。可見,張衡心目中的地是個半球。在地面上來說,如以8尺高的表在同一天正午測量日影長度,則南北相距千里的兩個地點所量得的表影長度相差1寸。

    為什麼把天地要設想成是個橢球結構?我們已無法瞭解,或許,一種可能是囿於傳統。早在《呂氏春秋·有始覽》中就提到:“凡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東西比南北長了二千里。《淮南子·墜形訓》中也引了這兩個數值。可見古人大概相當相信天、地的東西要比南北來得長。

    地平說和“表影千里差1寸”的理論,過去人們曾以為是蓋天說的內容。但若據此即認為《靈憲》的天地結構模形是蓋天說,那就不當了。渾天模型和蓋天模型最主要的不同在於:渾天的天是球狀的,天可以轉到地下去。天不僅有出於地上的北極,還有隱於地下的南極。

    蓋天的天則或像一個蓋子籠罩著平地(近人稱之為第一次蓋天說),或者和地構成二片平行的曲面(近人稱之為第二次蓋天說)。總之,天永遠在地之上。天只有北極而不可能有南極。因此,從對天的結構認識來看,《靈憲》只能劃入渾天說而不能視之為蓋天說。

    關於地的問題,必須指出,歷史上的渾蓋之爭,主要在於天而不在於地。直到唐代一行徹底否定了日影千里差1寸的舊說之前,水平大地的觀念還一直存在於渾天說中。就是在一行之後,直到西方天文學傳入之前,中國仍然未能建立起明確的球形大地的數理模型。反倒是《靈憲》中的那種“天圓地平”說仍然佔有重要地位。

    (4)關於日、月的角直徑。

    《靈憲》記載,日、月角直徑為整個天周的“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化成現代通用角度單位即為29′21″,[根據錢寶琮的研究,認為《靈憲》的“(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廣二百四十二分之一”當校改為“(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廣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如此則日、月的角直徑當為 29′35.3″]。

    這和近代天文測量所得的日和月的平均角直徑值31′59″和31′5″相比,誤差都只有2′左右。以二千年前的觀測條件而論,張衡測值可謂精確。 在張衡之前的《周髀算經》中也介紹過一個觀測:用一根8尺高的竿子垂直立於地面,每當太陽過子午線時量竿影長度。當影長正為6尺時,用一根8尺長、孔徑1寸的竹管觀看太陽。

    《周髀算經》認為此時太陽視圓面正好充滿竹管。由此,《周髀算經》按照“千里差1寸”的比例關係,求得此時太陽距人目為10萬里,進而求得太陽的線直徑為1250裡。由於“千里差1寸”等基本出發點都是錯誤的,因而《周髀算經》所得極為荒謬(太陽的線直徑實際為139.1萬公里)。

    就觀測本身而論,《周髀算經》的結果也是相當粗疏的。按竹管長8尺,孔徑1寸計算,太陽角直徑為42′58″。誤差比《靈憲》所載大多了。

  • 2 # 歷史凌煙閣唐儉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出生在東漢建初三年。張衡年輕的時候,熱衷於文學創作。永元十二年,張衡出任南陽郡主簿,是太守的助理,這一年他二十三歲。在公務之餘,他以自己遊學所得的見聞為素材,仿效班固的《兩都賦》,創作了著名的《二京賦》,這也是他的代表作。《二京賦》分別是《西京賦》和《東京賦》。據說,張衡有感於“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逾侈”的社會風氣,加之他對班固的《兩都賦》,“薄而陋之”,因此創作了這兩篇賦。這兩篇賦雖然是模擬之作,但他並不願完全抄襲前人,而有意和他們競賽,務求“出於其上”,因此,他不得不“逐句琢章,逐節鍛鍊”。所以,他的《二京賦》與班固的《兩都賦》雖然都以漢朝的東都和西都為描寫物件,但二者相比較,《二京賦》的鋪敘誇張更加厲害。為了求全求備,它的篇幅就不能不加長,成為京都大賦“長篇之極軌”。也正因為如此,在《二京賦》中也描寫了不少新東西,如都市商賈,俠士,辯士的活動以及雜技和角觚百戲的演出情況,這些都是以前的賦中所沒有的。此外,作者還在賦中進行廣泛的議論。這些議論,都是針對當時統治階級生活日益腐化,墮落,社會階級矛盾,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尖銳而發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作者深思熟慮,精心安排,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不斷補充與完善,整整花了十年時間才寫成《二京賦》。因此,《二京賦》完成之後,也為張衡贏得了巨大的聲譽,獲得了世人廣泛的讚賞。

    除了《二京賦》,張衡還有《南都賦》,《應間賦》,《思玄賦》,《歸田賦》等等賦作,《思玄賦》的主旨是說“吉凶倚伏,幽微難明”。他在政治上憂讒懼禍,但是,遊於“六合之外”又不可能,只好歸隱田園去潛心學術理論的探討。這反映了張衡性格軟弱的一面。《歸田賦》是一篇短賦,是他不得志打算歸隱田園時寫的一篇抒情賦。這是標誌著東漢大賦的結束和抒情小賦的開端的一篇具有過渡性質的賦,也可以說是後世隱逸詩詞的開端,對後世的隱逸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外,張衡還寫有著名的《四愁詩》,以比興的手法,寫自己“思以道術相報貽於時君,而懼讒不得以通”的苦悶,對後世七言詩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3 # 亞馬孫蝴蝶

    張衡,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

    張衡是漢賦發展史具有巨大貢獻,在他作賦的生涯中,較全面地繼承了前代賦家的賦心與表現手法。大賦則遠紹司馬相如《子虛》,近取班固《兩都》而有《二京賦》;騷賦則上追屈原《離騷》、下蹤班固《幽通》作《思玄賦》;七體則步枚乘《七發》、傅毅《七激》作《七辯》;文賦則依東方朔的《答客難》、班固的《答賓戲》作《應間》。其他還有受揚雄《蜀都賦》啟發作《南都賦》;效傅毅《舞賦》而再作《舞賦》等。以上所舉,雖皆屬模擬,成就又有高下之分,但也都確實不同程度地顯現出了藝術上的創意。更突出的還在於張衡能融匯貫通,極富創造性地以《歸田賦》,實現了漢賦主體從鋪採摛文、閎衍巨侈、重體物而淹情志,向清新爽麗、短小精練、情境相生的轉變,而掀開了抒情小賦的創作時代,為述志賦注入巨大活力。張衡的大多數作品都表現出對現實的否定與批評,他探討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尋合於自己理想與性格的生活空間。張衡賦的代表作歷來公認為是《二京賦》、《思玄賦》和《歸田賦》。

    《文心雕龍》稱“自揚(揚雄)馬(司馬相如)張(張衡)蔡(蔡邕),崇盛麗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採並流,偶意共逸韻俱發。”又稱“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則竹柏異心而同貞,金玉殊質而皆寶也。”

    張衡曾著有《周官訓詁》,崔瑗認為與其他儒生的說解沒有區別。他又想繼孔子《易》補正《彖》、《象》的殘缺,始終沒有完成。他所著詩、賦、銘、七言及《靈憲》、《應間》、《七辯》、《巡誥》、《懸圖》(一作《玄圖》)等作品,共三十二篇。

    《漢詩》輯錄有其詩歌九篇。《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全後漢文》卷52—55輯錄有其詩賦奏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今人張震澤注《張衡詩文集校注》。

  • 4 # 關注平常社會百科

    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中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古代張衡在數學、地理、文學以及繪畫方面表現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的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侯風地動儀,陸續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裡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張衡在20世紀是古代傑出的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

  • 5 # 歷史研習社

    東漢大學者張衡素來以其科學技術方面的傑出成就為世人所知,歷史學家郭沫若評論曰:“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史書記載,張衡擅長器械機巧,尤其用心於天文、陰陽、曆法。可以說,天文學乃是張衡所有科學研究和技術創造的核心。那麼,張衡在天文學上究竟有何貢獻呢?張衡像(蔣兆和繪)大體而言,張衡的傑出貢獻可以分為研究著作和器械發明兩部分。令人惋惜的是,張衡在天文學和數學方面的重要著作,包括《渾天儀》、《算罔論》等傑作都已經失傳。只有《靈憲》被《後漢書·天文志》劉昭注徵引而部分傳世。文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天文觀點,包括宇宙無限,天體執行自有規律;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蝕起因於地遮日光,月繞地行且有升降。文章還認識到太陽執行的某些規律,正確解釋了冬季夜長、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晝夜等時的起因,還測算了一周天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與近世所測極為接近。張衡的眾多器械發明,都已湮沒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之中。今人依據歷代文獻史書的記載,只能大體還原出張衡的傑出成就。今人想象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張衡最為著名的發明便是地動儀。史書記載,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形似酒樽,蓋子隆起,直徑八尺,外表以篆文、山、龜、鳥和獸裝飾。地動儀中央有柱,內部機關機巧複雜,無人知曉。尊外有八龍,口中銜有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接。一旦有大地動,銅尊受震,尊內機關擊發,使得龍吐出銅丸,落入蟾蜍口中,震聲激盪,使人發掘地動的方位。史書記載,在實踐中地動儀屢次成功,神妙無比,自有史書記載以來,從未有如此傑作。張衡的這一偉大發明除了記載於《張衡列傳》中,還被當做是當時極為重要的大事而被史家莊重記錄在《後漢書•順帝本紀》中,足見當時朝廷和後世史書對此的認可。現代學者認為,候風地動儀乃是世界第一架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儀器,比歐洲的同類發明領先1700年。今人還原的渾天儀模型張衡的重要發明還有渾天儀。張衡在西漢耿壽昌發明的渾天儀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渾天說,製作了一個比以往更為精確細緻“渾天儀”。根據史書記載,渾天儀取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上刻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等成一渾象,再用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以顯示星空的運動,堪稱精美絕倫,長期為後世所採用。參考文獻《後漢書》

  • 6 # AUTUYG

    張衡,古代數學家,機械學家,天文觀測者,有道家天師教知識底子。

    對歷算,天文儀器,地震儀器的設計建造很有研究。設計和督建督造了不少觀測儀器,和觀測臺站。

    渾儀,簡儀,地動儀,

  • 7 # 夏目歷史君

    在早期人類歷史,科學和文學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與文學逐漸開始了分裂,而隨著這種分裂,人類社會才開始逐步產生了文理學科的分化,這種教育其實是一種單一的、不完整的。縱觀世界,早期的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期是出現過百科全書式的偉大人物的,而且還是系列般的產生延續,這些人在科學與文學方面達到了平衡,相當的全面。

    但這樣的人才西方有,在中國就沒有嗎?中國很長時間內所崇尚的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因此很多科技都被批為“奇淫巧技”,是登不上臺面的,因而很多人覺得中國古代幾乎是沒有像西方一般的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的,低了西方一頭。但其實即便是受時代所限制,古代中國依舊是有那種人才,那便是張衡。

    很多人認識張衡,大多數是因為他的地動儀還有他對於天文學的研究,畢竟他在科學方面是有諸多成果的,張衡在這方面實在是擁有太多的話語權,甚至有學者把張衡和西方的托勒密進行了了對比,可見其地位,所以我們就先來看看他在科學天文層面的作為。《後漢書》之中是這樣說張衡的:“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推其圍範兩儀”。

    透過上述史料,我們可以更加全面並且官方的認識張衡這個鬼才——他最為突出的成就是天文學。其實中國關於天文,是有著很長的探索過程的,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就已經在追尋宇宙的起源,去觀察彗星,去記載地震,特別是自漢武帝與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後,探索更為頻繁。但那個時候的人民和現在不一樣,沒有科技的他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這些自然現象。

    一,理論層面

    在漢代以前,大家一致認同的是“蓋天說”,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學說暴露出來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在漢代,“渾天說”開始逐漸發展起來,渾天說就認為天是一個圓球,日月星辰在這個球上隨其運動,日出地表為白日,反之則是夜晚。這種說法在我們現在看來著實有些滑稽,但是在當時的中國,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這說明中國對於地球和宇宙的空間的研究已經從一個平面到了一個三維的層面。

    而張衡的著作《靈憲》正是一本建構了一套十分完整的渾天說理論的專著,《靈憲》這本書並沒有脫離道家學說,張衡認為宇宙的生成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這種理論用現在的研究來看也是說得通的,是符合物質世界的發展規律的。

    這裡說句題外話,若看過《靈憲》這本書,其實我們可以知道記載圓周率的並不僅僅有祖沖之,在《靈憲》這本書中,我們能夠明確看出,張衡也有計算過圓周率。現在看圓周率不過3.1415926......甚至在一些要求不那麼精準的計算之中還會直接簡化為3,但是在生產力落後,計算只能依靠算籌的古代,對於圓周的計算是十分困難的。

    天文理論並不僅僅是靠著自己冥想能想得出來的,雖然說漢代的天文學和占星術還是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的,甚至於張衡自己對於天文的研究也離不開占星術,但是張衡自己也是有對於天體的觀測的,可以看出他是有很出色的科學思維的。

    二,科學成果

    而除卻科學理論,張衡也是一個動手“達人”,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實幹家,並非只喜空談。開篇便說過,古人覺得只有讀書才是最優出路,士大夫們更是如此認為——在這種輕視技巧的社會環境之中,漢代的科技發展也比較緩慢,而張衡作為士大夫階層的一員,卻並沒有認為動手是一件多麼讓人羞愧的事情,他用自己的行動挑戰著世俗的觀念,致力於研究科技,製造了很多實幹科學儀器,比如說和他的天文學說息息相關的渾天儀,還有為眾人所熟知的地動儀。

    先秦兩漢時期的生產力水平相對來說還是較高的,尤其是在冶鐵方面,除卻合金鑄鐵之外,現代的鑄鐵品種,在漢代都能夠找到,更不要說什麼建築學、地理學等等,而正是這樣的科技發展,才能夠為張衡的儀器製造提供足夠的條件。所以說,其實張衡能夠得到全面發展,或許又要感謝當時的時代,雖然那個時代也有限制其發展的侷限性。

    大名鼎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之外,張衡其實還製造過很多其他的科學機械,比如說自飛木雕等等,甚至還有指南車——在中國古早的神話之中是有指南車的出現的,據說是黃帝發明的,但是指南車後來失傳,《宋書》之中說張衡後來又自己創造出了一個,很多人覺得指南車和指南針的原理一樣,是利用地磁力來使得車上的人指向南方的,但其實這種指南車和地磁力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利用齒輪的差速來進行製造的,不論車向哪個方向,車上的人的手都指向南方。這種指南車看似原理簡單,但是製作起來卻並不容易,需要十分精巧的設計和十足的耐心。

    雖然張衡在科學方面有這麼多成果,並且成果包含了科學理論與實際發明成果,但若是以為這是張衡的全部,那就是大錯特錯。前頭說到過,張衡是全面人才,拋卻科學家的存在形式,其實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小覷。

    在當時以賦為主的漢代,他的賦相當出色——他對大賦和小賦也均有貢獻,一方面創制了“大賦之極軌”,另一方面又開“抒情小賦之先河”。除卻在漢賦之上的貢獻外,張衡還創制了新體七言詩,在文學之上的造詣可謂是極高。

    作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也有著其鮮明的藝術特色,帶有他個人的魅力,以至於無數人都曾誇讚過他的文賦,比如三國名士禰衡就曾寫過一篇《吊張衡賦》,裡面是這樣評價張衡的賦的:“下筆繡辭”“揚手雲飛”,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而且後來的不少文論家也對其有很高的評價。

    張衡的文賦是繼承了老莊思想的,但是他的文章也含有儒家學說的典型痕跡,這樣的寫作風格使得他的文賦一方面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受,另一方面他也開創了一種新的寫作風格,那就是“清高典雅”,而這種寫作風格也影響著後期的文學風格,尤其是魏晉文學。

    清高典雅的作品一般多是喜歡無病呻吟,但他的作品也並非如此,而是具有很高的哲學性,一方面他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追逐著儒家的入世,另一方面他也受到了道家學說的影響,追求著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他期待著人格獨立,所以他是帶著他自身思想,自身感情的,因而劉周洋先生曾經說他是“中國古代最早將儒道互補理論完美運用於人生實踐的文人。”

    總結

    而除此之外,其實他在繪畫、史學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可以說,張衡將人文和科技兩個方面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身上,既能夠看到人文學科的閃光點,也能夠看到科技之光的閃耀。而張衡所具有的深厚人文與藝術素養,註定是會影響到他的科技思想的,他的科技思想也可以肯定並非是單一的。縱觀中國古今,能夠做到如此之人,或許唯有張衡,以至於連郭沫若也曾盛讚過他的全面。

    其實也確實如此,古希臘的那些百科全書式人物所保留下來的書面資料極少,大多數是口口相傳,很多的方面已經不可考證,但是張衡不一樣,他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考證出來的。

    正是因為張衡在人文和科技兩個方面都有著很高的造詣,在這兩種不同思想的薰陶之下,張衡個人情感也是複雜的,一方面,他憂國憂民,這使得他的很多科技成果是服務於民的,而不是僅僅炫技,而另一方面,他的文賦也帶著理性的思維,是表達明確的文字,這和同時代的很多僅僅是堆砌辭藻的文賦比起來更具有可讀性和傳承性,而他的科學作品也帶著文學的性質,比很多的單純的學科著作更具有可讀性。

  • 8 # zkfum825

      其他方面的成就  張衡曾被唐代人看作是東漢時代的大畫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卷三記有:“張衡作《地形圖》,至唐猶存。”這幅《地形圖》中是否還有地理科學上的意義,現已無可考了。當時還流傳有他用腳畫一隻神獸的故事。故事雖然神化了,但也反映出張衡有很高的畫技。  他當過太史令,因而對史學也有許多研究。他曾對《史記》、《漢書》提出過批評,並上書朝廷,請求修訂。他又對東漢皇朝的歷史檔案作過研究,曾上表請求專門從事檔案整理工作,補綴漢皇朝的史書。這些上書均無下文。  他還研究文字訓詁的學問,著有《周官訓詁》一書。當時崔瑗評價說:廣大學者都對它提不出異議來。  他又是個大文學家,他的《二京賦》曾花了10年的創作功夫,可見其創作態度的嚴肅。這篇賦不但文辭優美,膾炙人口,而且其中諷刺批評了當時統治集團的奢侈生活,其思想性也是比較高的。他在河間相任期時創作的《四愁詩》受到文學史家鄭振鐸先生的高度評價,稱之為“不易得見的傑作”。他的《思玄賦》中有大段文字描述自己升上了天空,遨遊於眾星之間,可說是一篇優雅的科學幻想詩。除了上述諸文外,遺留至今的還有《溫泉賦》、《歸田賦》等20多篇,都是辭、義俱佳的力作。  張衡雖然在年輕時就已才聞於世,但他卻從無驕傲之心,他的性格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也不追求名利。大將軍鄧騭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權勢人物,多次召他,他都不去。後來他當了官,顯然因為這種性格,使他很長時間不得升遷。他對此毫不在意,而是孜孜於鑽研科學技術。大概是為了回答好心人的勸慰,他寫了《應閒》一文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中說到,有的人勸他不要去鑽研那些難而無用的技術,應該“卑體屈己,美言”以求多福。他回答說:“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知之不博。”這二句擲地有聲的話,表明了他不慕勢利而追求德智的高尚情操。他認為能不能得到高位是由命運決定的。這種想法現代人當然會目之為唯心主義。但張衡的落腳點卻是在於認為對高位“求之無益”,智者是不去追求它的。反之,叫他去“卑體屈己”以求升官,他說這是“貪夫之所為”,自己是羞於為此的。他特別還回答了學技術的問題,說是你們認為這些技術無用,我卻唯恐高明的人不教我。這裡充分表達出張衡作為一個科學家渴求知識、敢於和鄙棄知識的社會愚昧思想作鬥爭的崇高精神。  張衡雖然淡於名利,卻不是一味清高,不問政治,不講原則的人。恰恰相反,他一生中有許多事蹟表明了他有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負。他更堅持作為一個科學家的鮮明品格的實事求是原則。  張衡的政治抱負也很簡單,就是8個字:佐國理民,立德立功。而佐國理民的具體目標和方法則是改革時弊,加強禮制,剔除奸佞,鞏固中央。  在張衡的時代正是政治日漸腐敗,宦官逐漸在和外戚的鬥爭中權力越來越大,而地方豪強也趁中央衰落之際猖獗起來,他們一起對人民的剝削壓榨越加殘酷。對這些腐敗黑暗現象張衡都有過抗爭。他曾向順帝上書,諷示近世宦官為禍,要皇帝“惟所以稽古率舊,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要求皇帝“恩從上下,事依禮制”。對選拔人才的方法他也提出建議加以改革。在河間相任期時他還積極進行了抑制豪強的鬥爭。當時朝廷腐敗,像張衡那樣個人的鬥爭已無濟於事。就在他上書要皇帝警惕宦官為禍不久,順帝卻又下詔特許受封為列侯的宦官可以收養義子,繼承爵位,使宦官獲得了和貴族世家同樣的世襲特權!張衡明白了,他的反宦官鬥爭已沒有意義。所以,後來順帝問他:當今天下所憎恨的是什麼人?這時,在宦官們環視之下,他已無話可說,只好“詭對而出”。由此,他思想裡充滿了矛盾和痛苦。他晚年的詩賦裡大量反映了這種情緒。後人把他的《四愁詩》和偉大詩人屈原的《離騷》相比,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由於黑暗勢力的強大,張衡晚年有消極避世的思想,因而有《歸田賦》之作。這是封建制度下的時代悲劇,不足以減損張衡這位偉大科學家為人民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他在詩中開始指摘“天道之微昧”,表露出對統治者的失望;他仍然諷刺熱中利祿的人,說他們是“貪餌吞鉤”。這些都說明,張衡的是非觀念仍然是十分清晰的。  已故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曾為張衡墓碑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這是當代華人民的共同心聲!  附:四愁詩(節選)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 9 # 吳老師談歷史

    雖然整個古代文明是落後的,但是古人的智慧卻是我們現代人無法企及的,在當時那個封建保守的社會環境下,所能使用的工具也都是非常落後的工具,但是依舊湧現了不少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其中就包括張衡。我們對於張衡做出的瞭解可能都是來自於教科書中,張衡數星星和發明地動儀都被頒到了教科書中,張衡的涉獵非常廣闊,包括除了天文領域,詩詞、地理、數學、機械等領域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且取得了相應的巨大成就。

    張衡的科學技術之先進讓不少人懷疑,他其實是穿越回去的,因為渾天儀對於當時的古人來說,實在是太過先進了。幾千年前張衡就認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球之所以會在晚上發光,是因為受日光的反射,並且他還正確的得出了月食是如何形成的,身居高位,並且還堅持不懈的進行著科學研究,晚年擔任尚書,後來還被追封為西鄂伯。

    在古代的文人苦讀四書五經的時候,張衡卻非常喜歡《太玄經》,十分認真的研讀,張衡曾對友人說過,他覺得太玄經一書十分玄妙,甚至與四書五經相比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是幾百年難得的一本好書啊,也是這本書成為了張衡的科學啟蒙老師。沒有進入仕途之前,張衡還是一心一意的想要升官加爵,於是不斷的透過自我炒作的手段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在官場上混跡一段時間以後,張衡發現這種生活並不適合自己,於是開始醉心於研究,在張衡的所有研究之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地動儀了。

    公元132年,張衡終於成功研製出了可以勘測地震的候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直到現在都是非常先進的勘測裝置,讓中國的地震學勘測直接前進了兩千多年,這可是相當偉大的成就了。在發明出地動儀和渾天儀後,張衡又開始進行文學方面的創作,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二京賦,意義深遠,文詞優美,對仗工整,在後世廣為流傳,但是後來的張衡卻在官場上走得十分不順利,因為當時宦官當道,剛正不阿的張衡成為了集體的針對物件,他看不慣這些人的作風,於是就一甩袖子,辭官回鄉了。

    兩袖清風的張衡在回到老家之後不久就病逝了,走完了自己光輝壯麗的一生,張衡的一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大名鼎鼎的地動儀可以有效的勘測出在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超越時代的偉大發明。第二個是渾天儀,渾天儀上面有二十四節氣南北極赤道等標記,主要是模擬天象運轉,是世界上觀測天象的利器。第三個是瑞輪莢,相當於古代的日曆以流水為動力,每天張開一片葉子,一共十五片,等到月中的時候又合上,如此迴圈往復。第四個是指南車,被譽為古代的計程車,在車上有複雜的方向儀器,無論你駛向何方車上的牧人,永遠都指著南方。第五個計裡鼓車,假如你想要行駛十公里,那麼在你行駛到10公里的時候,車內的木人就會擊鼓提醒,這對於古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儀器。第六個是獨飛木鳥,利用了仿生學制造出來的木鳥可以展翅飛翔,還有許多其他的小發明,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張衡的貢獻十分巨大,最重要的就是這些發明和科學儀器對於後世都有著巨大的啟蒙意義,如今全世界對於如何有效勘測地震和預警地震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辦法,張衡的地動儀就啟示了現代科學,對於世界的科學研究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砂壺方器壺嘴裡面怎麼才能處理乾淨?用什麼工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