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麗語文

    看到這句話,我忽然想起了當今教育界幾乎人人皆知的另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的教師把它當作是不斷激勵自己奮鬥的精神力量;有的教師實踐教學後最終明白,自己即使再努力,也無法實現人人成材的目標。而你提出的這個說法亦然。

    教育從來都不是老師單槍匹馬的戰鬥,教育必須是家長和老師的合奏。作為家長,我們先不去焦慮地想最終的結果。首先要在孩子的學習這件事情上,表明自己的態度。這些態度會反饋在孩子的行為習慣上:那些態度溫和而要求嚴格的家長,給了孩子尊重和不容突破的底線;那些態度強硬而要求嚴格的家長,也給了孩子底線,但孩子有壓抑感,隨著長大容易產生反抗心理;那些態度搖擺的家長,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那些抱怨的家長,給了孩子不學的理由和凡事往他處推卸責任的態度;那些“怎樣都好”的家長,讓孩子成為對自己沒有要求的人。可以這樣說: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會一點不落地反饋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效果上。

    孩子教不好,成績一直上不去,你會怎麼做?訓斥、打罵、還是物質誘惑?這些方式可能短時間內有效,時間長了,對於孩子就不起作用了。如果你家孩子成績上不去,且不妨思考一下問題的關鍵所在。你是否常詢問孩子在班級的名次?是否常指責孩子的失敗?是否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書桌前?在生活、學習中包辦太多,使孩子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我想家長不妨這樣做:力求有耐心,情緒穩定,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或向孩子的老師、同學或朋友瞭解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所在。做孩子學習的同行者,陪伴者,而不僅僅是監督者。

    父母教育要用心,孩子不是便利貼,別讓“標籤效應”傷害了孩子。每到開學季,總是能聽到家長朋友抱怨孩子不能專心做好一件事,上課開小差、做作業不認真、看書也是三心二意。其實,他們也很想努力表現,給老師留下好印象,給自己一份信心。但是美好的願望戰勝不了懶惰的習慣,在稍作努力之後,他們發現每天都堅持完成作業“太累了”。於是,重又進入大腦“休眠”,與作業“消極對抗”的狀態。學習源自“積少成多”,孩子有時也會“積懶成笨”。你可以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讓孩子心無旁騖;你可以幫忙商定學習計劃,讓孩子心有目標;你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讚美,讓孩子信心滿滿……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尊重孩子則是父母的教養。現實生活中多少父母一味按照自己的意願,強行干涉孩子生活,不顧及孩子想法,強迫孩子順從的同時,卻沒想到自己已經對孩子缺失了一份最起碼,也是最重要的尊重?從小到大,我們聽過最多的就是“你要聽話”、“你要懂事”、“你不能……”,但很少有人問過我們:你喜歡什麼?你想要什麼?你快樂嗎?不可否認,每一位家長言行裡都藏著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地強制要求,沒有一份相互包容的理解和尊重,那麼只能用不可挽回的傷害,來印證自己當初的過錯。其實,對孩子來說,尊重和理解,遠比低質量的陪伴和付出更重要。

    真正聰明的父母的用心,不是行使自己的“特權”,干預孩子的人生,而是充分地肯定和尊重孩子,這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 2 # 師者話教育

    教育學生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家庭,社會,學校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老師的為人師表,教育理念給學生的影響很重要,家長的育人觀念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廣播電視網路媒體的宣傳導向對孩子的影響至深。

    如果三方面能夠做到有機結合,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言而喻。

    現實中不少孩子誤入岐途,成為不良少年,不僅僅一方承擔責任。

  • 3 # 當一個愛做夢的人

    孩子,之所以叫孩子,那是他還需要家長!需要家長那是因為孩子還未定形,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孩子可以成為一位善者,也可以變為一位惡者!走向何方?那肯定少不了帶路者!孩子一生中最主要的帶路者,家長與教師也!當然孩子成長路上最為重要的帶路者當然是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用心的家長!理由如下:

    第一、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啟蒙老師。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展都取決於家長的最初引導!家長帶向何方,孩子走向何方!家長心用多一點,孩子各方面走正一點!

    第二、家長規順一點的孩子,走向學校,走向社會適應更快,發展更好,生存能力更強!

    家長在孩子身上用心多一點,孩子發展好一點!當老師沒轍時,家長別灰心!孩子屬於你一生。愛迪生能成為偉大的發明家,因他有一個願為孩子操心的母親!孟子之以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因他有一位為他學業三遷的母親!當然,為了孩子成才操心的家長舉不勝舉!孩子只要有位用心的家長,孩子的路會越走越正,越走越寬廣!

    家長們,孩子需要你的導向,需要你的雕刻!當然對孩子灰心時,千萬記住,孩子只是進步慢,他(她)也在再前進!堅持,堅持,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用心不堅持的家長!

  • 4 # 元角分百千萬

    又是一個甩鍋的範例,本來說的是師生關係,老師的職責是教,學生的義務是學,教不好,肯定是老師沒有盡到職責,學不好,肯定是學生不夠努力鑽研。

    教不好,怎麼甩鍋給無辜的第三方家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肖戰跟王一博同款的穿搭誰有,能否推薦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