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耳總老白
-
2 # 為國讚美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首先要說自殺者都是心理有障礙之人。 作品中,關於直子的自殺原因大概有三個原因:1,直子是個完美主義者,對她來說沒有完美就等於死亡。2,直孑目睹了許多的死亡,對她心靈的中擊。3,她是個完美主義者,正因為她的完美,所以才對渡邊有失望的情緒。下面用書中的一段話來總結: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她一直都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再會相逢。
-
3 # 未知盒子
沒那麼多為什麼,直子自殺的原因是她是個重度抑鬱症患者。
不過在村上春樹的敘述裡,一句也沒提到直子患了抑鬱症。說直子患了抑鬱症是我的結論,是從書裡所有的蛛絲馬跡裡拼湊出來的。
首先是木月和直子的關係。兩人青梅竹馬,兩家的大人關係也很好,是世交。據直子自己說,直子和木月的交往,始於他們的童年。不過他們的大人不反對他們的交往,甚至性接觸。
直子和木月的家長是幹什麼的書裡沒有交代。但感覺他們很冷漠,對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基本上不關注也不在乎。兩個孩子是在孤獨和漠視中野蠻生長著,他們的交往與相互的愛撫,實際上是在相濡以沫。
是的,就是相濡以沫。儘管如此說法讓人心痛。兩個未成年孩子,卻在用老年伴侶的方式相處,沒有家庭的溫暖也沒有來自親人的愛,只能兩個孩子彼此相愛,來度過那些冰冷的日子。
木月精神有問題,一半來自於來自於他們家族的遺傳,一半來自於這種冷漠的生活。這是直子對渡邊說的,應該不假,直子沒有必要對渡邊說謊。但她卻閉口不談她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句也不談,簡直是在刻意躲避。
不過,她卻有意無意地透露了另一個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秘密:她愛木月,卻無法讓木月進入自己的身體。
可是面對渡邊卻不是。她應該是不愛渡邊的,但對渡邊不反感。而且,由於渡邊在東京的陪伴,直子漸漸從失去木月的痛苦中走了出來,開始嘗試新的生活。
所以,在20歲生日那天,她用一種與木月完全不同的方式感謝了渡邊,第二天就消失不見了。
直子的這一次消失,實際上是一個隱喻。直子不屬於渡邊生活的空間,她和木月一樣,屬於彼岸。
直子從此與現實一刀兩斷,從生的世界裡隱退了。此後,直子住進了深山中的療養院,與一群和她一樣的人生活在一起,直到生命的終結。
書裡雖沒有明確說直子患了抑鬱症,但她療養院的室友玲子患病的過程卻交代得清清楚楚。玲子是個從藝術大學畢業的鋼琴演奏家,被另一個抑鬱症的學生拖累,得了抑鬱症。與直子不同的是,玲子有家人,有孩子。她的丈夫非常愛他,她有家人的關心,更重要的是,年齡上她比渡邊和直子要大很多,差不多是兩代人,是個有著一定閱歷的熟女。她雖然患了抑鬱症,但她有自我調節的條件和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抑鬱症患者的自殺傾向是很明顯的。所以我們基本可以判斷,既然木月、玲子是抑鬱症患者,而直子與木月長期在一起交往,又與玲子是療養院的室友,因此可以推斷,直子是個重度的抑鬱症患者,直子自殺的原因就是抑鬱症。
-
4 # 風中飛舞的葉子
直子到最後還是不能融入世界。
挪威的森林通篇包含著一個隱喻,就是個人與世界的矛盾。在村上筆下的所有人物中,都帶有這個隱喻,都是這個矛盾的一種生態。其中木月和直子是一個型別,個人不能融合於世界,相對於世界,他們更沉溺於自身,他們對世界所表現出來的是厭惡(木月)或恐懼(直子)。所以他們選擇死亡,我們可以說,直子的死亡是因為她不能擺脫自我並且恐懼世界的必然選擇。 -
5 # 吳靜mirror
當時看這個電影就很不理解女主的想法和做法,喜歡的人自殺了卻可以跟別人雲雨,最後莫名其妙消失後又自殺,一起住在山上的那個年長的女性朋友最後居然和男主睡了,雙方還是自願,真的很不理解他們的性觀念!難道我是白看了麼?
-
6 # 有書共讀
此時已經夜裡11點多,人很困,卻偏偏不想睡,強打精神又刷了一遍屏,還是不想睡,玄說我有手機依賴症,我承認,離開手機我心裡就會空蕩蕩。
今晚很掃興,11點多就沒有人更新,雖然已經人困馬乏,可我還是不想睡,於是一邊打著呵欠一邊開啟《挪威的森林》來讀,在這種睡意昏沉的狀態下,我讀得有些意興闌珊,有些讀不捨手,有些專心致志,又有些形散神飛。不要懷疑我胡言亂語,也不要懷疑我用詞矛盾,我當時的確就是這種狀態。
故事情節不太吸引我,我讀得有些興趣索然,但是那些激烈的、寂靜的、哀傷的、頹廢的、混亂的、抑鬱的及無以名狀的種種情緒卻緊緊抓住了我,讓我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儘管我困得要命,但我還是強打精神把這些混亂的線索和故事碎片給完整地拼接起來,讀到某些深有感觸的地方,我的大腦又會情不自禁地走神,思想呼啦一下就飄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思想總是糾纏在直子所描述的那口深井裡。
直子曾對渡邊聊起過一口野井,她說,那口野井很深很深唷!沒有人知道它的位置,常有人“咻——砰”掉進去,然後一切就結束了。
渡邊懷疑那口井根本不存在,他認為這只是直子腦海裡所編造出來的一個形象記號而已。但是我卻知道那口井是存在的,並且清楚地知道它的位置,那口井就揹負在每一個靈魂有缺口的人的身上,井洞則開在他們的心上,洞口四周沒有圍屏,從洞口望下去,井底濃稠而又黑暗,裡面呼啦啦裝滿了人世間的隔膜與疏離。
直子的心裡一直有這麼一個洞,這個洞一直從直子的心上通到她的靈魂裡,自從直子深愛的男朋友木月死後,直子心上這個洞便“嘩啦”一下子豁成了一個大洞,直子孤零零地坐在這個洞邊,孤獨又無助,恐懼又迷茫。直子覺得總有一天自己也會像姐姐和木月一樣“咻——砰”掉下去,然後一切就結束了。直子感到越來越恐懼,越來越迷茫,越來越無力……
渡邊是木月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朋友,直子從渡邊身上總能找到一些對木月的回憶,這份回憶讓直子有一種寂寞的滿足,直子抑鬱,冷淡,她迷戀渡邊身上那種類似木月的氣息,她渴望能從渡邊身上取暖,渴望渡邊能夠把她從井裡拯救出來,她覺得渡邊有這種力量,只要跟著渡邊她就不會掉到井裡,她就應該很安全很安全。
直子握住渡邊的手說“……你不必擔心啦。就算在黑夜裡到這兒來『盲盲』然地走上一遭,你也絕對不會掉進井裡的。所以說,我只要緊跟著你,就不會掉下去了”。
是的,渡邊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他怎麼會掉到井裡去呢?雖然他也對現世的嘈雜感到厭惡,但是他懂得開啟自己,懂得接受並容納這個社會。就像直子在給渡邊的信中說:“……你不像我,你不可能輕易地鑽入自己的殼中,你總能隨便做些什麼來使自己解脫。”
所以,直子相信,只要緊跟著渡邊,或許她就可以融入到團體生活,融入到與人交往的社會當中,她就可以忘掉木月,然後開始過正常人的生活。
渡邊深愛著直子,他也很努力地想要把直子從危險的井邊拯救到安全地帶來。但是,直子把自己封閉得太緊了,她始終無法順利地透過自己這關,雖然她也曾很努力地嘗試著把自己交給渡邊,她和渡邊約會,和渡邊寫信,和渡邊做愛,和渡邊做曾經對木月所做的很多事情,然而直子最後還是沒能放過自己,她還是放開渡邊的手,追著木月的腳步去了……
直子走了,渡邊深受打擊,但他在度過了一段痛苦的時光之後,很快重新解脫出來,他縱情地和玲子恣意交歡,肆無忌憚地在車站處吻玲子,送走玲子,渡邊又立刻打電話給阿綠,他對阿綠說,我有很多話要對你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你以外,別無所求,我想見你,想告訴你,一切的一切從頭開始來過。握住聽筒,渡邊的心裡不停呼喚著阿綠的名字。
看著渡邊急急地開始,急急地尋求安慰,急急地呼喚阿綠的名字,我的心頭驀然一冷,雖然早已料到這些都是必然的結局,但我的心還是狠狠疼痛了起來。 我不能夠接受渡邊對愛情的如此隨意,不能夠接受他對生活的如此放縱,不能夠接受他對直子的如此薄情。
在渡邊的人生字典裡,只有自己的內心和需要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以和高中女友說上床就上床,說分手就分手,因為他看重的是自己的感覺;他可以一邊想直子一邊隨意去酒吧找女孩子放浪,因為他看重的是自己的需求;他可以愛上直子的同時也愛上綠子,因為他看重的是自己的內心……他所有的行為幾乎都是為了取悅他自己 。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直子就成了渡邊生命裡的一個記憶符號。我第一次發現,愛情原來如此不堪一擊。也許有人會說,這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是的,這樣的人生太過真實,真實得讓人不能接受。正因為太真實,所以才會覺得太冷酷。
合上書,在寂靜的夜晚,我聽到自己的心“噼噼啪啪”裂開的聲音,我忽然感到很冷很冷,一股悲涼在心底蔓延開來。許是夜晚最沒有抗拒力吧,一向自詡內心堅強的我竟然毫無抵抗地陷入了深深的悲傷之中……
-
7 # 千言丸語
男友木月因為無法融入現實而自殺,直子也開始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孤獨是她生命中的常態木月是直子從小到大最親密的人,直子是個孤獨的人,除了木月她一無所有。他們長時間與世隔絕,無法與外界正常溝通,行為思想更是格格不入,很容易在現實世界迷失自己。
從前,她習慣了和木月在一起的相處模式,失去了木月,令她不知所措,正如她自己所說,“我不知道該如何同別人交往,不知道究竟怎樣才算是愛”。於是,木月成為她心裡的一根刺,無法完全消化,只能忍受陣陣疼痛。
直子一直無法從男友的死亡陰霾裡走出來,她試圖忘了木月重新開始新生活,跟渡邊相戀、做愛。可渡邊是木月的好朋友,她越是迷戀渡邊,就越是懷念木月。她對渡邊的喜歡,或許就是在追隨木月的影子。她渴望忘記木月,卻又對背叛木月充滿內疚和自責。她始終無法開啟自己,不斷在內心的掙扎和糾結中浮沉。
離開即是逃避直子想改善自己的內心狀況,所以她去接受治療。可在風光秀麗的大自然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個世界,越難越迴歸現實世界。她沉浸在無人叨擾的生活裡,非常滿足。
渡邊愛她,他沒有放棄直子,試圖拯救她,等待她。然而,直子雖然頗為感動,卻無法控制自己的精神分裂,越陷越深。她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斷了和外界的一切聯絡,不斷出現幻聽症狀。
她渴望愛,卻又怕給愛的人帶來負擔。她只能遠離現實,向內心世界越走越深,追隨木月而去。
-
8 # 讀者風明
《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和直子漫無目的地在東京街頭散步,在我覺得,是很浪漫的一件事。可惜,直子並不愛渡邊,她誰也不愛,她是徹底的孤獨者,徹底地拒絕這個世界。
渡邊對直子的愛,註定得不到迴應。這使他深深的受到了傷害,因而更感到孤獨,在痛苦的泥潭中苦苦掙扎。
雖然直子很想回報他,但愛這種東西,來與去都由不得人自已,並非你想愛一個人,你就能夠愛他。所以,直子對渡邊,只能不拒絕,把身體獻給他,並希望自己有一天身與心都可以屬於他。
但她做不到,她不屬於他,甚至不屬於這個世界。直子大概天生與這個世界就有距離的。她姐姐的死,在她童年的時候就帶走了她與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聯絡,並使她的生命過早的與死亡聯絡在一起。
也許,當直子看到姐姐自殺時,潛意識裡就想著追隨她一起去那個世界,只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求生的本能使她不敢那樣做。所以直子繼續活著,但是在內心中她已經死去了一部分。
她與世界之間的距離因此變得更大,無法像別人那樣融入社會,擁抱生活。後來木月成了她與這個世界唯一的聯絡。可惜,木月並不是一個有生命力的人,並不能為直子注入她所缺少的生命力。所以當木月自殺後,她與這個世界唯一的聯絡就失去了,剩下的,唯有無盡的孤獨與黑暗。
可是直子愛木月嗎?恐怕也是不愛的。木月對直子而言,與其說是愛人,不如說是同伴。她的身體甚至拒絕為他開啟,就像她拒絕所有人一樣。
但為什麼直子在二十歲生日那天那麼渴求渡邊,願意讓他進入?這可以理解為劇情需要,或者說趨向生命的本能使直子一直想要擺脫那種拒絕世界的狀態,因此在二十歲生日那意味著童年永遠結束了的決定性的一天,她作了孤注一注的嘗試,希望可以從此改變自己,改變命運。可惜沒有成功。
在與渡邊發生性愛之後,直子再度退回內心深處那個黑暗的小角落。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嘗試。那扇門第一次開啟,但很快又關上了,從此永不再開啟。她試圖不再自我封鎖,迎接另一個人進入她的世界,從此擺脫孤獨,好好生活。可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她終究無法走出來,無法面對這個世界。她於是死心,就此絕望。她看到了自己的未來,註定只能被封鎖在自己的世界裡,彷彿被孤零零的遺棄在遠離地球幾十億光年的無人行星上,在孤獨中慢慢老去。
為什麼做不到呢?也許是因為害怕這個世界,也許是因為厭惡這個世界,或者是某種自戀的情結,等等。當然,這些都只是猜測,包括以上的關於直子的所有分析,都只是猜測,只是似乎有道理的解釋。解釋並不等於事實,事實是什麼樣的呢,恐怕只有村上君才清楚。或許他根本沒想那麼多,以上云云不過是我的過度解讀。
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子並沒有愛上渡邊。在她的內心深處,她始終拒絕這個世界。說她是徹底的孤獨者和自戀者,未嘗不可。
孤獨的感覺,近似於死亡。從某種意義上講,二者都是對世界的拒絕。徹底孤獨的直子一直活在死亡的氣息裡。她最後選擇自殺,一點也不奇怪。對她而言,那不過是回家。脆弱的不安的靈魂,在永恆的無夢的睡眠中終於可以得到安息。
直子和木月一樣,因為死亡而永遠年輕。渡邊不想死,他還有求生的意志。所以,他繼續揹著沉重的十字架在人生的泥潭裡艱難地走下去,在孤獨和絕望中苦苦掙扎,在荒蕪的時間中一點一點老去。
回覆列表
直子一直沒有走出前男友死去的陰影,其實從一起長大的前男友死去後就覺得自己有責任。雖然一起長大但是無法滿足男友的生理需要。反而後來和渡邊一起的時候卻能順利完成,可能在心裡有了一定的罪惡感。總歸在長期複雜的感情糾葛中得了精神分裂,再加上日本人對死亡的態度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他們認為死亡是有意義的。所以最終認為沒必要留在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