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拖延,總是拖延。拖延過後又有點後悔,怎麼辦啊?
9
回覆列表
  • 1 # 我叫大晨chen1

    什麼事情都想做,找不著頭緒。然後就開始拖延,覺得時間還早。就把事情積攢在一起,一拖再拖。有時候我覺得挺煩人的,可就是改不了。

    法拉利教授曾經說過,“要一個拖延的人做成一個有計劃的人,就像讓一個長期消沉的人馬上振奮起來一樣”。就是這樣改變拖延症真的很難,很難。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明明可以當時辦好,結果小毛病拖成了棘手的大問題。我也很鬱悶,每次都強迫自己改變這個狀態,可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拖延症看似是一個小事情,其實這個問題有時候會很影響你。有時候準備寫作業,準備做事情可總是會被這種那種的小事情誘惑。

    最近的比賽明明可以提前準備好的,結果到最後一天晚上才準備好。真的很煩,很煩。什麼事情都必須靠自己才能改變整個狀態,我要改掉這個狀態。加油↖(^ω^)↗。

  • 2 # 飛說布客

    經常處於後悔的狀態。​

    官方一點,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

    拖延症的多發人群是大學生,大家都知道在大學裡管的比較松,學不學,去幹什麼事是自己的事,與高中那約束完全不同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放開了玩,相應的,正事反而拖延起來。

    就比方我,每次期末考試前就是想哭的狀態,不斷後悔自己咋以前沒學啊,而假使我在考前兩週或者一個月開始複習,等我真正看下去書認真學的時候往往到了考前一兩天,我在一個月前就告訴自己要好好學要不然掛科沒地哭,可是就是拖拖拖。心理上一直糾結,一直後悔,可然並卵。所以啊,一直都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大學就是前十八週在泡腳般舒服,後兩週把洗腳水喝掉。

    可是拖延症害的是誰?自己。​

    拖只是一時,把一時的痛苦放大,就像滾雪球,明明很容易完成的事有充足的時間非得到最後逼自己,什麼時候走投無路可就夠了。

    拖延的後果就是自己一直在後悔,為什麼非要把自己弄到不利的地位?為什麼要間接的讓自己難受?

    所以啊,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改變,慢慢來,制定計劃,可以少但一定要完成。壞習慣容易養成但戒掉很難,所以加油,努力改變。

  • 3 # 飛走的羊羊

    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總結 一邊爽,一邊慌 嚴重拖延症患者,誰有祖傳秘方,來治治我

  • 4 # 凌翔馨羽

    拖延症是我一個很大的毛病,一拖就是十來天,我十多天洗一次,八九天洗一次身體,20來天洗一次頭,牙齒不疼就不知道洗,碗拖個幾天發臭,而我明天都只是拖明天洗明天洗。比如這回我打算是玩倆天就去工作,然後拖了10來天,拖延症已經嚴重影響我生活和工作了。我還是個女的。

  • 5 # 簡藍JaneBlue

    作為一個拖延症重症患者,我必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拿寫論文舉例好了,拖延症患者在剛知道要寫一篇論文時,會在腦海裡迅速想象自己均勻分佈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 先用一週時間確定選題,然後花一週時間找文獻,接著一個星期開始寫,最後一個星期就用來對論文做2.3.4.5次修改,在deadline之前,不緊不慢地把論文交給老師。

    ​想象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非常殘酷的。

    真正執行的時候,寫論文的節奏是這樣的: 第一週,嗯還有一個月時間呢,不急,先看一看最近有什麼劇還沒追,追追劇可能靈感就來了。看了一禮拜劇之後,想想,嗯,還有三個禮拜時間,不著急,再看看有什麼綜藝節目更新了,噢對了,最近淘寶搞活動,我得去看看有什麼商品正好是我想買的。然後,第二週就在歡笑中愉快地過去了。第三週開始有一點點著急了,只剩兩週了,怎麼辦好像已經有人寫好了誒,我得抓緊寫起來了。於是像打雞血似的,開始查文獻資料,把選題確定下來,寫了個標題,寫了兩句開頭,然後卡殼了,寫不下去怎麼辦啊...乾脆出去透透氣找找靈感吧。然後約著朋友出去看電影吃飯逛街,好開心啊。

    ​直到只剩下一週的時間,花兩天時間看著Word文件發呆,一邊找資料,一邊逛起微博來了,熱點微博和話題刷了又刷,一不小心就刷到了深夜...該睡覺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到了最後兩天,不得不寫了,看來今晚得熬夜了啊。於是備好咖啡和各種零食,準備通宵作戰。晚上12點前的狀態是,寫一兩行文字,看會兒朋友圈,到11點多的時候發條朋友圈,感嘆又是一個熬夜的晚上,佯裝勤奮努力的樣子。然後放下手機,準備大幹一場了,就這樣一鼓作氣吧。寫了半小時,喝口水吧,順手拿起手機點開朋友圈,看看剛剛那條有沒有人回覆吧。啊,原來XXX也在熬夜啊,還有XX,哈哈,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今夜不孤單。和戰友們在朋友圈互相鼓勵了一番之後,凌晨2點鐘終於認真寫了(不寫不行了)。就這樣,花了5.6個小時把論文寫完了,早上也不睡了,直接洗臉刷牙趕去教室上課,終於趕在deadline之前把論文交給老師了。上完課之後,整個人虛脫了,去食堂吃完中飯,回宿舍就躺在床上癱瘓不起,一直到天黑。

    一輪戰鬥終於結束了。發誓下次一定不要再這樣了,太痛苦了。然後下一次,依然死不悔改。

  • 6 # 可是沙琳啊

    拖延症,大概就是做什麼都不慌不忙,生活中,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會出門去上班,學習或者工作上,什麼任務不到最後一刻就不會完成,比如,某天要交的作業偏偏拖到最後期限的前一晚熬夜完成,明知道期末考試還是不會早早開始複習。​看著身邊的人拖延,無奈又束手無策,一次次催促也是無濟於事。自己拖延,又總是控制不住自己,上班遲到了會後悔,為什麼不早出門,期末刷夜複習,總會嘆息為什麼沒有早早複習,也許會告訴自己以後絕對不會這樣了,不過,拖延症,下一次還會犯。

  • 7 # 使用者6624936983

    最終事情攢一塊,分分鐘被逼瘋。就像一個很簡單的寫稿,本來星期一就能寫完,需要星期六交,拖延症一定會拖到星期五的晚上再寫,到時候手忙腳亂,做出的東西自己都不想看,而且,還特別容易熬夜,每到那個時候,就告誡自己,下次一定不可以再拖延了,然而,好像下次就忘了,感覺這比手機依賴更嚴重。

    最受不了的就是,所有東西(工作,作業,論文)最後截至日期都是同一個時間的情況下,到了最後期限,拖延症決定會使出洪荒之力,腦袋運轉更是飛速。但是,往往這樣的後果就是,別人一個星期做好的東西,一定比拖延症一個小時(甚至還不到)做的好。

    不過,也有例外,我有時候就喜歡把事情弄到一塊,然後利利索索的做完,然後瘋狂的玩耍。做暫時的工作還行,要是學習看書的話,還是算了,尤其是,這種方法讓人覺得每天都有事做,每天都特別忙,結果,過後想想,什麼都沒做,就會有強烈的挫敗感。

  • 8 # 周讀記

    上圖基本可以概括這種表現了。

    其實,不是所有拖拖拉拉的行為都是拖延症的表現的。

    有的人辦事喜歡拖拉,但是他不難受,他喜歡這種慢節奏的感覺。這就不叫拖延症。

    有拖延症的表現是這樣的。

    《拖延心理學》一書中提到的一個叫“拖延怪圈”的現象:

    (1)“這次我想早點開始。”

    (2)“我得馬上開始。”

    (3)“我不開始又怎麼樣呢?”

    (4)“還有時間。”

    (5)“我這個人有毛病。”

    (6)“最後的抉擇:做還是不做。”

    (7)我永遠不會再拖延

    具體是這樣表現的。人們總喜歡在接到工作後給自己一個很高的預期,然後前幾天不停的幻想要怎麼完美,就是不動手。

    截止時間快到的時候,有十分懊惱,難受,糾結,猶豫。選擇做還是不做。

    做的話就加班加點最後完成。不做的話就此結束,承擔代價。

    事情完結之後,一反思,就會十分後悔。心裡想著,下次我一定不拖延了。

    但是,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他還是會繼續拖延,而且對自己的要求更高。

    有沒有感覺中槍中的像篩子一樣?

  • 9 # 米斯特鬍子

    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拖延者,在拖延的整個過程會呈現出很多共性,我們稱之為【拖延怪圈】。

    你在這個怪圈當中嗎?

    其中美國的心理諮詢師簡 · 博克和萊諾拉 · 袁在他們一本非常暢銷的著作《拖延心理學》中提出了一個名詞叫做【拖延怪圈】,用以形容眾多拖延者的拖延過程當中的一些共性心理發展過程。

    第一次讀到這個怪圈的時候非常感同身受,裡面對拖延者心理的分析描述也很到位。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才能夠找到相應的克服方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拖延的整個過程就像是乘坐在一輛過山車上,情緒隨之起起落落。雖然我們都想要事情有所進展,但是最終卻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

    當我們開始一項新的任務,並努力想要完成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一連串的思緒、情感和行為波動影響了他們,這些影響呈現出很多共性,拖延心理學上稱之為【拖延怪圈】。

    這個怪圈中,拖延著從頭到尾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經歷一遍,也可能在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都正在在怪圈當中。

    拖延怪圈

    1、“這次我想早點開始。”

    在一開始,拖延著往往都是信心滿滿,總覺得自己這一次一定會以一種有條不紊的方式完成它。雖然你感覺到自己不能夠或不願意馬上開始,但是你開始相信,不管怎麼樣,事情不需要你做什麼特別的安排,就會自然而言地啟動。

    只有當一段時間過去之後,你發現這一次的情況並不比以前好多少的時候,你的希望開始變成了擔憂。

    2、“我得馬上開始。”

    早點開始的時機已經失去了,這一次想要好好做的幻想開始破滅。你開始焦慮,壓力也逐漸加重。你不再企盼自己會自發地開始上手做事,開始感到需要馬上做點什麼,但裡最後期限還遠著呢,所以你還是抱著一些希望。

    3、“我不開始又能怎麼樣呢?”

    時間又過去了,你還是沒有上手做事,現在的問題不再是如何有一個理想的開端,甚至也不再是如何給自己做事的壓力,而是一種不想的預感取代了所有剩餘的樂觀情緒。想到自己可能永遠也不會開始,你的腦海中不禁想去了那些可能會永遠地毀了你的生活的可怕後果。

    一連串的想法在大腦中打轉:

    a. “我應該早點開始。”

    回顧自己所浪費的時間,你意識到已經無法挽回了,只能沉痛地責備自己。如今站在懸崖邊緣,你後悔不已,處於不停的哀嘆當中。

    b. “我可以做任何事情,除了這件......”

    在這個階段,除了這件被被避開的事情,你什麼事情都願意做。重新整理書桌、清理房間等等。

    當初這些事情還沒有那麼繁重,你避而不做,現在它們迫切需要你去開始,但此時此刻你卻在做其他一些事情。

    你忙得不亦樂乎,藉此來安慰自己:“看,至少我做了一些事情。”

    c. “我無法享受任何事情。”

    很多拖延者想透過一些愉快的,立竿見影的活動讓自己分散注意力,比如說看電影、做運動,或者與朋友待在一起。

    雖然你努力讓自己自得其樂,但是還有事情沒完成的陰影卻始終揮之不去。你所感受到的快樂很快消失地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內疚、擔憂和厭煩。

    d. “我希望沒人發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卻沒有一點眉目,拖延者開始感到愧疚。你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你的窘境,所以你可能會透過種種方式加以掩飾。

    你假裝自己很忙的樣子,你或許會避開你的同事、避開辦公室、避開接電話,你會避開任何會揭示真相的接觸。

    4、“還有時間。”

    雖然你感覺負疚和慚愧,或者欺騙了別人,但是你繼續保有還有時間完成任務的期望。你還保持著樂觀的態度,期盼著“緩刑”的奇蹟能夠出現。

    5、“我這個人有毛病。”

    此刻你已經絕望了,對是否能夠完成任務的擔憂變成了一種令人生畏的恐懼,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缺少了什麼其他人都有的某些東西——自我約束力、勇氣、頭腦或者是運氣。無論如何,他們都行。

    6、“最後的抉擇,做還是不做。”

    到了這個時候,你不得不在背水一戰還是棄船逃跑之間做一個抉擇。

    道路之一:不做

    a. “我無法忍受了!”

    內心的壓力讓你不堪承受,時間已經少到在你看來沒有完成任務的可能了。你終於覺得壓力實在太巨大了,於是你逃跑了。

    b. “何必庸人自擾呢?”

    在最後階段,你可能會評估一下剩下來沒有做的事情,認定這一次想要順利過關實在是太遲了。現在你做任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想要的結果,所以何必庸人自擾呢?於是你放棄了。

    道路之二:做——背水一戰

    a. “我不能再坐等了。”

    此刻,壓力已經變得如此巨大,你再也不能坐等哪怕一分鐘,最後的期限如此臨近,或者你的偷懶讓你如此痛苦,以至於你終於感覺做點什麼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所以,你就像一個關在死囚裡的犯人一樣,把自己託付給了無法逃避的命運。你開始做事了。

    b. “事情還沒有那麼糟,為什麼當初我不早一點開始做呢?”

    讓你驚訝地是,事情並沒有像你擔心的那樣糟糕。雖然它很困難,令人痛苦,但至少你已經上手在做了——這讓你大鬆了一口氣。

    所有你所受的折磨看起來根本是不必要的,“為什麼我當初沒有上手做呢?”

    c. “把它做完就行了!”

    勝利在望,事情馬上就要做完了。你在跟時間賽跑,不容許自己浪費一分一秒。但你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用於計劃、完善或者是提升自己所做的事情。你的焦點已經不再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你究竟是否能夠把它完成。

    7、“我永遠不會再拖延了!”

    不管任務最終是被放棄了,還是被完成了,拖延著通常會因為如釋重負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潰。著幾乎變成了一次嚴峻的考驗,雖然歷經磨難,但畢竟已經過去了。再經歷哪怕一次這樣的折磨,都會讓你無法忍受。

    於是你下定決心從此不再踏入這個怪圈半步,你發誓下次一定要早一點開始,控制好焦慮情緒,要個按照計劃,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條。

    就這樣,隨著一個放棄拖延行為的堅定誓言,這個拖延怪圈掛上了句號。然而,儘管如此,大部分拖延者還是會重蹈覆轍,一次又一次地在這個怪圈掙扎。

    簡 · 博克和萊諾拉 · 袁在《拖延心理學》這本書中認為,拖延很可能是拖延者掩蓋自己弱項的一個心理策略。雖然要忍受責備、自輕和對自己的反感是相當苦的,但是比起去認清真是的自我所帶來的脆弱和無地自容,這樣的感受或許能夠被承受得起,拖延是保護他們的盾牌。雖然事實並非如此。

  • 10 # 珍視映畫

    實並沒有一個與拖延症完全對應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在我理解來,拖延只是一種行為,而拖延症則是帶有兩種明顯特徵的拖延行為:

    1.無意識的。明明計劃的很好,明明有能力完成,明明應該完成,鬼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不想做,拖拖拉拉。

    2.有消極後果。也就是在事實層面和情緒層面有或多或少的消極後果。

    也就是說,只有當你自己感覺不好並且想擺脫它的時候,它才成為一種“症”。

  • 11 # 江南月下

    再次回答一波,比如內心中計劃想要高效的把事情做好,可是現實呢卻一直磨磨蹭蹭,每天信心滿滿的計劃好要做的事情,到最後每一次都沒有按照計劃完成,導致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團糟,

    週末,朋友約吃午飯,對於愛睡懶覺的我,拖沓到11點才起床,不忙不慌的洗好澡洗好頭吹好髮型換幾身衣服也就出門了,每次都的讓朋友等待,久而久之朋友都知道了,所以往往約定好一個時間聚會或者活動都是比約定時間晚一個小時才到/(ㄒoㄒ)/~~

    對於每天發誓要早起、早睡的我,每天的結果就是這遊戲太TMD的好玩了,再玩一把拖著拖著就凌晨了,這電影不錯,再看一會就去睡覺然後拖到凌晨1點;

    每天被訂好的鬧鐘吵醒時,看著時間還早再睡一會,前一天對著鏡子發誓要早起的某人早就忘記了;

    總之,這些信念會導致我次面臨問題時,滿腦子都是下面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像美人魚的歌聲,一旦聽見就無法自拔。它們的主旨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我以後/明天再幹會更好。

    太累了(歇會兒吧歇會兒吧歇會兒吧……)

    時間嘛...還早/還有不少(歇會兒吧歇會兒吧歇會兒吧……)

    不著急慢慢來。

    我不想做,我做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著網路媒體的快速發展,明星網紅大量出現,那些追星的到底應該追尋明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