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與生活

    至少8分。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不僅在軍事上取得重大戰果,在政治上亦證明了其大國地位。我們在讚歎其強硬態度的同時,聚焦俄羅斯在戰場內外的戰略,可以看出其多次運用了中國古代著名的“三十六計”。

    一、渾水摸魚,趁勢打造拒止北約的“鋼弧”。

    前蘇聯解體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多方圍堵、制裁,不斷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幾乎已經將枷鎖掛在了其脖子上。面對咄咄逼人的攻勢,俄羅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千方百計搶佔戰略空間。吞併克里米亞,公然插手烏克蘭,強勢介入敘利亞,在這些局勢動盪地區,利用國際勢力錯綜複雜的激烈混戰,俄羅斯一次次渾水摸魚,趁勢搶佔利益,打造起了防備北約的“保護圈”。從新的北極基地,到波羅的海上的聖彼得堡和黑海的克里米亞,俄羅斯已經部署了先進的防空系統,巡航導彈以及新的作戰平臺;地處地中海要衝的敘利亞,正是俄極力打造的“保護圈”的重要一環。IS組織、敘利亞反對派和政府軍的混戰,猛烈衝擊歐洲的敘利亞難民危機,給了俄羅斯一個絕佳的出兵藉口。透過在敘利亞實施空襲,俄軍獲得了新基地,帶來了在整個東地中海上軍事行動的機會,從而形成了一個針對北約海軍的、從北極圈到地中海的‘鋼弧’,建立了對北約軍事行動的威懾能力。可以說,俄羅斯利用敘利亞各方混戰的這灘“渾水”,趁亂摸到了駐軍地中海戰略要衝這條“大魚”。

    二、瞞天過海,借軍事演習掩蓋戰爭部署。

    古今中外,攻其不備都是作戰行動追求的最佳狀態。據報,戰爭打響前,俄軍向敘利亞方向投入2個混成航空兵團,50餘架戰機,大批T-90A主戰坦克及步兵戰車等重型武器,總兵力達5000人以上,如此龐大的裝備、人員調動,要很好地實現保密並發動突襲,在高技術偵察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是難以想象的。2015年9月14日,俄軍舉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央-2015”戰略指揮演習,這場演習當時並未引起多少關注。但在俄羅斯於9月30日實施空襲之後再回頭去看這場演習,便不難從中找出一些端倪。“中央-2015”演習大約持續至9月20日,參演的中央軍區、裡海艦隊正是不久之後空襲的主力之一。那麼情況就很明顯了,演習與空襲前後相隔不到10天,參與部隊相互重疊,俄軍正是在利用軍演的名義瞞天過海,在對手的眼皮子底下大搖大擺的調動部隊,準備作戰,最後突然發動襲擊。俄軍的這招“瞞天過海”可謂煞費苦心,普京當時還對媒體講“俄軍今年要進行數十場大型軍演”,以此來淡化各方對此次軍演的關注,整個計劃前後銜接緊密、設計巧妙,可以稱得上是一場教科書般的行動。

    三、扮豬吃虎,“小艦”載“重炮”震懾美國。

    2015年,俄羅斯發射巡航導彈攻擊極端組織目標。出手的是俄裡海艦隊四艘輕型戰艦,其中三艘“暴徒級”輕型護衛艦排水量剛滿千噸,這在動輒都是排水量上萬噸的鉅艦的美國海軍看來簡直就是玩具一般。2012年,裡海艦隊司令稱這些輕型戰艦上配備的導彈射程達2600千米時,曾遭到美軍的嘲笑。此次俄軍的作戰行動,選擇派遣實力孱弱的裡海分艦隊和輕型戰艦,其弱小的形象使得美歐國家放鬆了警惕,並未加以高度戒備,從而順利的實現了戰前部署。戰鬥打響後,這幾艘“小船”發射了26枚巡航導彈,在飛行1500千米後全部命中目標,震驚了全世界,讓美歐軍隊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體型雖小卻裝載“重炮”的“小艦”,乃至對俄軍的戰鬥力有了新的認識:4艘輕型艦艇就能在短時間內發起26枚遠端導彈的持續攻擊,如果將所有導彈的目標全部鎖定為一艘航母或者一支特混艦隊,將帶來一場中小型的飽和打擊,足以對美國航母構成威脅。就這樣,俄軍假意示弱,在美歐的輕視下成功進入戰略要地,實現了軍事存在,從而威懾整個中東地區,甚至美國航母編隊。

    參考文獻:

    1.《三十六計》

    2.《俄軍在敘利亞行動啟示》

    3.《參考訊息》

  • 2 # 良正義

    一,打斷了美國挑起的“阿拉伯之春”,支援了世界反美鬥爭。

    二,消滅了美國暗中培植的“lSlS”恐怖組織,支援了世界反恐鬥爭。

    三,減輕了美國及北約東擴和擠壓俄羅斯生存環境的勢頭。

    四,戰術運用,戰鬥手段,武器使用等等,充分體現了“戰鬥民族”的勇氣智慧。

    五,為全世界反對美國霸權,不畏強權,敢於抗爭,勇於挑戰,果敢出手,樹立了正能量搒樣。

  • 3 # 隨口而出

    我認為八分是肯定的。不管岀於什麼目的,起碼俄羅斯為敘利亞和平、為中東和平注入正能量。既消滅了恐怖分子,又打斷美國等西方國家故意挑起事端並利用、支援、幫助恐怖組織搞亂敘利亞的企圖。任何人任何國家的任何行動都有目的的,主要是看他們是害人還是助人。

  • 4 # 塘坳美如畫

    謝邀,反恐,反恐美俄兩個超級大國的反恐,如出一轍,反來反去反到了自己的頭上,反恐利益行先惹民憤,反恐久打不下遭質疑,俄羅斯三年來在敘利亞的反恐,應該說當時憑著俄羅斯的軍事強勢和反恐精神,以排山倒海之勢一股作氣可以實現敘利亞的和平統一,但俄羅斯以錯失良機,俄羅斯的打打談談,停停打打是明擺的上了對手援兵之計的當,給了對手喘息之機,使得對手在對抗中不斷的壯大和物資彈藥足以和俄長時間的打消耗戰,看對手的戰略是以靜制動,以動制靜,隨時隨地都可以給俄當頭一棒,如果俄羅斯不改變戰略,繼續的養虎為患,到頭來幾年的心血就要白白的付於東流,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 5 # 雷雨起

    敘利亞歷經多年戰亂,已經很脆弱了,整個國家被反政府武裝、恐怖分子以及其它勢力近乎拖垮,土地也被佔得差不多,政府的控制區越來越小。這時俄羅斯出兵援助敘利亞政府,才將頹勢扭轉。現在敘政府已經控制了絕大部分國土,但反政府武裝在美歐支援下還在掙扎,以期捲土重來。不過,因為俄羅斯的存在,加上伊朗和土耳其,反政府武裝和恐怖分子一時也難以得勢。不知是俄羅斯的經濟問題,還是戰略佈局,還是有更長遠的考量,俄敘採取的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策略,其實效蠻好的。總體來說,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是佔上風、處於優勢地位。歐美想聯手,但大家的信心不足,而且費時費錢,可謂勞命傷財。還有面時的是俄羅斯這個軍事強國,像德、法、英要出手還是要好好掂量掂量,弄不好吃不了兜著走。這些小弟不捧場,美國也不敢輕舉妄動,這裡可不比伊拉克、利比亞戰場。況且敘利亞的戰術、技術在多年戰爭中已有一套實用的方法策略,裝備也在不斷升級提升。這樣一來,俄羅斯在敘利亞是佔據優勢地位的,主動權也在俄敘這一邊。

  • 6 # 我的團

    俄軍在敘利亞的表現如果用十分來評價的話可以給滿分。

    雖然俄軍並沒有美軍在伊拉克那樣呈現壓倒性的優勢,並且在短期內獲取勝利。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美軍在伊拉克是沒有受到其它大國威懾的。同時俄軍的裝備水平下降厲害,也無法達到美軍的標準。而且石油價格下跌和歐美的經濟制裁使得俄羅斯國內經濟極度緊張,也促使俄軍難以盡情的發揮自身的武力。

    然而就是在種種不利的條件下俄軍頂住了壓力先是穩住了沙巴爾政府的頹勢

    繼而將土耳其化敵為友消除了俄軍腹背受敵的不利態勢,使得俄軍能放手進攻。最終迫使美軍不得不從幕後走到臺前,以挽救反政府武裝的頹勢,充分的顯示了俄軍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和無畏犧牲的戰鬥意志。這令美軍非常忌憚。雖然美國影片塑造了一個個英雄形象,但是敢於犧牲、勇於奉獻這一直是美軍的軟肋。這也是為何我軍一直倡導集體主義反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根本原因,這是用無數鮮血換來的經驗。

    實際上我黨我軍還有許多類似的經驗,但是在現在已經被丟棄或者淡化流於形式了,這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俄軍在敘利亞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幫助了沙巴爾政府取得了穩定,改變了此前的危局。從這一點上看俄軍在敘利亞的行動是極為成功的。

  • 7 # 施乃平

    憑俄羅斯能挺出來維護國際法,結束霸權主義在世界上的橫行霸道,就夠滿分!

    承擔這種任務應該是各國共同的,並沒有指定誰一定來做,世界霸權主義的威害是影響全人類的,美國近二十年隨便入侵別國,罪行累累,這既嚴重地傷害被侵略人民,對整個世界也是相當的危極,同時也不能給美國及西方尋求半點出路,美國只有債務猛增。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受邀參戰,是開創了結束美帝霸權主義的新時代,這個過程是複雜又艱鉅的過程,它不能有特定的時間規定,也不會有明顯的勝利光輝,但只要每天在勝利,侵略行經每天在被歇制,這就是贏!哪怕短時間裡出現了犧牲,這仍然是應該被計滿分!

    這種偉大的壯舉為什麼還要想到扣分呢?就算出現失誤,也都是前進中的挫折,也是無法避免的,比起不去鬥爭、不去付出、只是坐在旁邊吹吹冷風的人來說,能等同而語嗎?

  • 8 # 砍大山車大圈

    我打12分。。

    首先是立場變了。。原來俄羅斯是滿腔熱忱,想混個歐洲國家的身份證,結果被趕出G8不說,北約持續東擴。。現在俄羅斯不再幻想,拿起武器。。

    其次是戰略變了。。原來是收縮防守,結果美國步步進攻。。現在是內線防守的同時,主動跳到外線打反擊,徹底打垮境外恐怖分子培訓基地。。

    再次是輕盈機巧。。不搞人海力戰團結伊朗敘利亞,不與土耳其鬧僵反而抓機會示好,不獨自出頭與德法眉來眼去。。總的看可不是笨拙的北極熊,是靈巧的梅花鹿。。

    最後是複合收益。。軍火沒少賣,海外基地穩了,伊朗敘利亞甚至土耳其伊拉克等等盟友朋友多了好幾個,以色列沙特土耳其歐盟這些美國的盟友也友好俄羅斯了,以後進可攻退可守。。

    付出不多,收穫巨大。。可以說,抓住了美國衰退的歷史機遇,用明確的戰略戰術,打贏了美國的混亂搖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尤克里裡的高音怎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