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人文通史

    羅憲是蜀漢最後的大將,在蜀國滅亡後仍然堅守永安白帝城(今重慶奉節)。面對吳國的勸降,他置之不理,最後選擇了投降魏國。魏國滅亡後,羅憲侍奉司馬氏的晉朝,並官至冠軍將軍,得以善終。

    公元263年,魏國以“蜀漢連年征戰,師老兵疲,我今伐之,易如反掌”為由,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人分兵滅蜀。

    鍾會攻破漢中郡,並在劍閣牽制住了姜維主力,而鄧艾則抄襲陰平小路繞過劍閣地區,最終推進到蜀國腹地綿竹,嚇破了膽的蜀後主劉禪不顧姜維還在前線抵抗,率領文武百官舉國投降。

    此時,羅憲還遠在成都千里之外的白帝城。他知道蜀漢已經投降,但依然在堅守城池。可是蜀國昔日的盟友東吳聽說魏國軍隊攻蜀,便以救援為名來趁火打劫,想趁機從蜀國撈取幾座城池。

    羅憲不願意投降吳國,而是投降了魏國。他鎮守的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相當於是過去蜀國和東吳的分界地帶。

    當時蜀國已經滅亡,而羅憲雖然投靠魏國,但魏國的援軍沒有前來支援。羅憲以孤軍抵抗吳軍,先是擊潰了東吳步協的軍隊,然後又擋住了東吳名將陸抗(陸遜)的進攻。

    前後六個多月,吳軍依然未能攻破羅憲的城池,但城中已彈盡糧絕,士兵死傷過半,百姓紛紛逃亡。

    最後,由於魏國與東吳在其他的地方爆發戰爭,吳軍未能突破白帝城、攻入巴蜀地區便退去了,所以羅憲成功完成了鎮守任務,被魏國方面封為陵江將軍。

    羅憲之所以不投靠吳國而要投靠魏國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蜀國和吳國原本是盟友,現在蜀國滅亡,而盟友吳國卻來趁火打劫,這是不義之舉。

    但實際上,羅憲認真分析了當時的局勢,他看到蜀國滅亡以後,只剩下吳國在江南一帶苦苦支撐。原本吳國和蜀國就要抱團聯合才能抵擋魏國的國力,現在蜀國滅亡了,而吳國也就不遠了。

    如果羅憲投降魏國,那麼最多以亡國之臣的身份受辱一次,還能保全自己的家人。可是如果羅憲投降吳國,就要多次受辱,因為如果吳國也滅亡了,羅憲還要再投降一次。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是獨到的。就在蜀國滅亡17之後,東吳也被晉朝攻滅,東吳的皇帝也成了階下之囚。

  • 2 # 流雲天下

    蜀漢後期雖然人才凋零,其實也還是有一些名將的,除了姜維、廖化、王平、張翼、馬忠、句扶、張嶷等人之外,還有兩人值得一說,一個是鎮守南中的霍弋,另外一個就是右大將軍閻宇的副手,蜀漢最後一任永安都督羅憲。

    羅憲少年成名師從譙周,為人仗義疏財,因為不願依附黃皓被貶為巴東太守,卻得到時任永安都督、右大將軍閻宇的賞識,閻宇把羅憲調到身邊出任自己的副手。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閻宇率軍回援成都,臨行前把鎮守永安的重任託付給了羅憲,羅憲也成為蜀漢實際上的最後一任永安都督。

    蜀漢亡國之後,羅憲投降了曹魏,那麼他為何不投降近在咫尺的東吳,反而投降來不及顧得上他的魏國呢?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263年11月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劉禪獻城投降,蜀漢亡國,既然皇帝都投降了,隨後在劍閣和鍾會主力大軍對峙的大將軍姜維也投降了,作為蜀漢牧守一方的臣子自然選擇投降的是魏國。

    第二,羅憲不齒東吳的做法:蜀漢亡國後,東吳馬上派出盛曼打著救援的幌子一路西行,其實是想襲擊羅憲,拿下這座易守難攻的重鎮,羅憲對東吳趁火打劫的做法非常憤怒:“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

    蜀漢大將似乎都有不願投降東吳的傳統,夷陵之戰中屯兵江北的黃權被東吳大軍隔斷了和劉備的聯絡,黃權也是寧死不願投降孫權,反而北上投降了曹丕。

    第三,永安是蜀漢和東吳對峙的最前線,戰略位置相當重要,雖然蜀漢剛剛投降,伐蜀的兩位主將鄧艾和鍾會就起了內訌,接著又是鍾會之亂導致鍾會、姜維和鄧艾三大名將被殺,所以一時之間大家都顧不上永安,但是等局勢平穩下來魏國一定會重視永安,如果羅憲投降東吳,勢必要和以前的袍澤作戰,這也是羅憲不願看到的。

    有點可惜的是如果當初帶兵回援成都的是羅憲而不是閻宇的話,劉禪有可能會派出羅憲而不是沒有作戰經驗的諸葛瞻率兵迎戰鄧艾,羅憲擅長防守,綿竹之戰的結局可能會不一樣,蜀漢或許不會這麼快亡國也難說。

  • 3 # 歷史笑春風

    在三國之中,蜀吳聯盟共抗曹魏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但是,由於蜀吳兩國和曹魏的實力相差太大,最終,天下被曹魏的後身晉朝所統一。其中,蜀漢滅亡得最早。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雖然曹魏東線的主力鍾會所部被姜維阻止在劍閣,可是鄧艾卻抓住西線空虛的機會,偷渡陰平,襲取江油。在綿竹擊潰諸葛瞻率領的蜀軍後,鄧艾兵逼成都,接受了劉禪的投降,蜀漢滅亡。

    在蜀漢滅亡後,發生了一場動亂,這是鍾會和鄧艾相互爭功引起的。再加上姜維詐降,蠱惑鍾會造反,更是對局勢火上澆油。在動亂平息時,已經過去了很長的時間了。可是,在這段時間裡,以及此後,在原來蜀漢的東部邊陲,卻爆發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主角分別是原來蜀漢的永安將領羅憲,和東吳的名將陸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是因為蜀漢滅亡後,東吳感到了孤立的威脅。蜀漢位於長江上游,如果曹魏利用地勢,分兵攻打東吳,對東吳將是十分不利的。這等於長江天險被曹魏輕易化解了。在後來晉朝滅亡東吳的戰爭中,晉朝的主力就是從蜀中順流而下,水陸並進滅亡了東吳的。因此,為了改善自己的戰略態勢,同時也想趁蜀漢滅亡擴張自己的勢力,於是東吳發起了向位居長江上游蜀漢的進攻。

    但是,讓東吳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在永安遇到了羅憲。羅憲是蜀漢派駐在永安的將領,時任巴東太守。他在蜀漢滅亡後,依然鎮守永安。在面對東吳的軍隊,他堅決抵抗,毫不屈服。東吳的名將陸抗親自率領軍隊攻打永安,可是在羅憲的防守下一籌莫展。最終,在長達兩年的攻防戰之後,東吳只得撤兵。羅憲也因為這一戰而成名,被後人認為是蜀漢後期的傑出將領。那麼,當時蜀漢已經滅亡,在面對東吳的優勢兵力圍攻下,羅憲為何要抵抗東吳,寧死不降呢?

    首先,這就要從蜀漢和東吳之間的仇怨說起了。要說蜀漢的仇恨,對曹魏是國仇,可是對東吳則是國仇加家恨。在仇恨的程度上,蜀漢對東吳的仇恨要更深一層。對於曹魏,蜀漢主要是以繼承漢統為由,對篡漢的曹魏有著根本的矛盾。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蜀漢不滅亡曹魏,就不能顯示自己的漢室正統。

    而曹魏也視蜀漢為賊,這是因為曹魏自認為是透過禪讓繼承了漢統。因此,蜀漢號稱繼承漢統,就是對曹魏的否定。所以,曹魏只有消滅蜀漢,才能保持自己的正統地位。因此,蜀漢和曹魏為了法統之爭,形成了你死我活的關係。雙方之間的私怨並不多,更多的是國仇。

    可是,蜀漢和東吳之間就複雜了。從蜀漢君臣的認識來說,東吳就根本不是一個有資格的國家。東吳的身上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漢室的血統,純粹是一個地方的割據勢力。從蜀漢君臣的眼光看,東吳就是一個暴發戶,不值得去跟它打交道。在孫權稱帝的時候,蜀漢就有大臣不同意承認東吳,是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才統一了意見。可是,蜀漢和東吳的建交主要是出於戰略方面的考慮,是出於共同抗魏的需要,並不是心服口服的。

    而且,東吳在建國的過程中,除了和劉備集團一起打了赤壁之戰,留給蜀漢更多的是背信棄義的傷痛。就是因為東吳襲取荊州,使得關羽北伐襄樊的大好形勢毀於一旦。也正是東吳的背信棄義,使得關羽被殺,荊州丟失。更是因為夷陵之戰,使得蜀軍損失慘重,多年積累的實力毀於一旦。這些國仇都讓蜀漢君臣刻骨銘心,使得他們根本不信任東吳。在永安,蜀漢一直駐紮重兵,就是防止東吳再次背信棄義的偷襲。

    而家恨則是更是讓蜀漢君臣難以忘懷。在東吳的背信棄義下,關羽死於非命,荊州全部丟失,那些荊州的人員有家難回。在夷陵之戰中,張飛又被逃往東吳的叛徒刺殺,大批人員戰死,劉備也在兵敗後病死在白帝城。可以說,蜀漢君臣與東吳大都有著家仇。從這一方面來說,蜀漢君臣對東吳的仇恨更深,羅憲身為荊州人士的後裔,更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羅憲怎麼會投降他恨之入骨的東吳呢?

    其次,從法理上來說,羅憲也不會投降東吳。這是因為羅憲是蜀漢的臣子,他是忠於蜀漢政權的。當劉禪下令向曹魏投降的那一刻起,羅憲就已經算是從屬於曹魏的臣子了。這個時候,無論是任何人,只要是忠於蜀漢政權的臣子,都要無條件的聽從劉禪的旨意,否則就是亂臣賊子。

    所以不要說羅憲,就是當時手握重兵的姜維,也只能乖乖的到鍾會那裡去投降。當時,蜀軍中不想投降的人很多,有的將士氣憤得拔刀砍石,痛哭流涕。可這樣也改變不了蜀漢滅亡的事實。那麼,羅憲遵照劉禪的旨意投降後,就算是曹魏的臣子。為曹魏守衛疆土,就成為了羅憲的職責。守衛永安,為曹魏效忠,也就是向過去的蜀漢政權效忠。從這一方面來說,羅憲也不會向東吳投降。

    第三,東吳的所作所為徹底激怒了羅憲。東吳這次前來攻打永安,完全是抱著趁火打劫的態度來的。在蜀漢危亡之際,沒有看到東吳有什麼實質性的大的舉動來援助蜀漢。可是,當蜀漢滅亡之後,東吳的軍隊卻出動攻打蜀漢。這如同在已死的蜀漢身上割肉一般,引起了羅憲的極大憤慨。

    我們知道,羅憲本身對東吳就有著國仇家恨,這樣一來,更是讓羅憲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加上永安本身就是針對東吳可能發動偷襲的要塞,這裡的將士在潛意識裡,早就將東吳當成了敵人。在東吳來攻打的時候,羅憲不用動員,大家都會同仇敵愾,和東吳奮戰到底。

    結語:

    羅憲在蜀漢滅亡之後,不投降東吳,而是為了曹魏守住永安,阻止東吳的入侵。這是因為在法理上,羅憲在蜀漢投降後,已經隨同劉禪成為了曹魏的臣子。為了自己的朝廷守衛疆土是羅憲應盡的職責。

    而羅憲本身對於東吳又有著國仇家恨,東吳在歷史上,多次背信棄義的坑害蜀漢。這已經讓羅憲和蜀漢君臣深受其害,羅憲駐紮永安的主要目的也是防備東吳。對於東吳這樣的國家,羅憲深惡痛絕,怎麼能去投降它呢?

    再加上東吳出兵蜀漢,並不是為了援助蜀漢,而是來趁火打劫。在蜀漢危亡的時候,東吳袖手旁觀,無動於衷。等到蜀漢滅亡,東吳想要來分一杯羹,這更是激怒了羅憲。如果放東吳軍隊入川,那麼東吳和曹魏將在西川內地燃起戰火,西川的百姓也會因此遭受塗炭。這也是羅憲所不能允許的。因此,羅憲選擇了不投降東吳,保衛永安的道路。

  • 4 # 這些歷史要讀

    既然都要選擇投降了,那麼選擇大勢所趨的曹魏(晉朝),不是再合理不過的麼?所以,羅憲選擇投降曹魏,本身就是很明智的選擇。

    試想想,假如當時羅憲真的腦筋短路,選擇向東吳投降。那日後東吳為曹魏(晉朝)所滅,他最終不還是得再投降曹魏(晉朝),屆時曹魏(晉朝)還可能因為他之前“降吳不降魏”而心生不滿,說不定會惹來殺身之禍。所以,既然結果都得降曹魏(晉朝),那何不早點投降呢?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 良臣擇主而事”,羅憲早日降曹魏(晉朝),日後還能在滅東吳的戰爭中立功,這樣對自己的政治利益才是最大的保障!

    再說,羅憲堅守白帝城(永安),本身就是為曹魏堅守的。因為羅憲厭惡東吳,在他看來東吳早就不是盟友,而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當初在蜀漢滅亡前夕,眼看自己的盟友快要被曹魏消滅了,此時的東吳不但沒想著救援蜀漢,反而想趁機侵佔蜀漢的城池,多佔些便宜。公元263年,東吳派大將盛曼率軍西進,表面上說是要救援蜀漢,實際上就是想圖謀羅憲駐防的巴東地區。

    對於東吳的背信棄義,羅憲曾深惡痛絕的說道:“中國傾覆,吳國是唇齒之邦,不撫卹我們的災難,卻想求利,我寧可作投降的俘虜。”於是,羅憲毅然投降曹魏,整頓兵甲,堅守城池,拼死抵禦吳軍的進攻,等待曹魏援軍的到來。事後,憲被因堅守永安之功,被曹魏加封為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任武陵太守。

    因此,於公於私,羅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投降曹魏,而不會投降東吳!

  • 5 # 薺菜糰子

    劉關張之死俱都和吳國有關,關羽死於吳國進攻,張飛於伐吳準備中為叛將所殺,叛將投吳。劉備伐吳失敗心力交瘁死於白帝城。這次蜀國危殆,吳國又來趁火打劫,落井下石,這是舊恨未了,又添新仇。羅深厭之。因此上,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投魏。

  • 6 # 是阿睿阿

    魏國勢大,除非是和魏國朝中大官有死仇,否則誰會選不歸路啊。讓你選單位麼你也會選家正規,待遇好,盈利不錯的大企業的啊

  • 7 # 相忘於江湖7555

    蜀國被滅,吳國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令人不齒。且魏國勢大,吳國也遲早步蜀國後塵,與其待吳國被滅再降一次,再多受一次屈辱,還不如直接投降魏國。

  • 8 # 突擊歷史

    魏國攻打蜀國的時候,東吳坐山觀虎鬥,想要從中撈取一些好處。劉禪投降,吳國就派遣大將兵臨白帝城。吳國想趁火打劫,卻美其名曰要“援助蜀國”。

  • 9 # 廣羊老人

    名義上是孫劉聯盟,可實際上孫劉是世仇,孫劉聯盟,不過是迫於形勢的一種聯盟,所以從西蜀人的心裡,其實是很反感和排斥東吳的。其次,到蜀國滅亡時,魏國的實力遠遠大於吳國,吳國被魏國所滅是大勢所趨,是遲早的事,與其先投降吳國再跟著吳國投降魏國,還不如直接投降魏國。

  • 10 # 依稀說史

    羅憲算是蜀漢的後起之秀,也是蜀漢後期難得一遇的人才。可惜的是羅憲沒有生活在劉備時代,也沒有生活在諸葛亮時代。諸葛亮去世之時羅憲只有十六七歲,如果羅憲生活在諸葛亮時代,說不定羅憲會受到重用,說不定能夠培養為獨當一面的統帥。羅憲的父親羅蒙是蜀漢的廣漢太守,羅憲算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官二代。羅憲這個官二代絕對青出於藍勝於藍,羅憲年紀輕輕就聲名遠揚。羅憲最大的功勞在軍事,但是羅憲出名靠的卻是文采。羅憲十三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後來師從蜀漢儒學大師譙周,人稱譙周的子貢。可見羅憲在學業上算是一個學霸。後來羅憲在蜀漢擔任太子舍人和宣信校尉。在此期間羅憲的名聲已經遠播到了東吳。

    羅憲為人正直、輕財好施,自然不會趨炎附勢。蜀漢後期,宦官黃皓專政,許多人都依附黃皓。羅憲卻不買黃皓的賬,由此引得黃皓記恨。羅憲由於得罪了黃皓,被貶為巴東太守,也就是永安宮附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羅憲在巴東卻得到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羅憲受到了當時大將軍閻宇器重,羅憲有了軍事上的表現。沒有想到的是,羅憲在軍事上表現更加出色。曹魏伐蜀的時候,閻宇奉命回撥,羅憲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雖然閻宇留下羅憲鎮守永安,但是隻給羅憲留下2000多士兵。沒有想到的是,蜀漢政權如此不堪一擊,劉禪在譙周的建議下舉國投降。劉禪投降曹魏之後,羅憲的位置就顯得比較尷尬。羅憲做為鎮守一方的將軍,祖國卻滅亡,擺在羅憲面前路只有三條。第一條是堅守永安,為蜀漢殉葬。第二條是投降曹魏。第三條是投降東吳。

    成都陷落的訊息傳到永安之時,永安城內立即炸開了鍋。城內老百姓發生了騷亂,許多官吏甚至棄城逃走。羅憲斬殺一人,才安定了城內局面。此時羅憲並沒有因為城中混亂、國家滅亡而亂了陣腳。羅憲還在繼續等待訊息,直到鄧艾和鍾會都死於亂兵之後,羅憲才下定決心投降曹魏。

    孫吳和蜀漢能夠立足的重要基礎是孫劉聯盟,孫劉聯盟看似牢不可破,其實也是暗藏玄機,孫吳不止一次破壞孫劉聯盟。蜀漢和東吳本是唇齒相依的關係,唇亡則齒寒。蜀漢滅亡的時候,作為盟友的東吳沒有派兵援助蜀漢,東吳也沒有想到蜀漢會如此不堪一擊。蜀漢滅亡之後,東吳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東吳知道蜀漢滅亡之後自己的西部門戶將徹底暴露在曹魏面前。所以東吳決定在蜀漢混亂之際搶奪蜀漢的土地,以求將來同曹魏的對抗中佔據有利地位,東吳派將軍盛曼率領軍隊西進。羅憲知道盛曼名為救援蜀漢,實為搶奪蜀漢土地。羅憲把盛曼拒絕於永安之外,並且痛斥東吳將軍。史書記載:“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羅憲堅守永安,阻擋吳國大軍之後,投降了魏國。

    鍾會作亂被殺以後,蜀地陷入一片混亂,整個蜀地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這時候東吳又一次看到了渾水摸魚的機會。於是孫休派步協率領軍隊西征蜀地。西征蜀第必然要經過羅憲堅守的永安。羅憲在永安城整理甲兵,鼓勵士氣,修繕城牆,堅決抵抗步協的進攻。羅憲在永安城打敗步協,打得步協丟盔棄甲,步協軍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步協戰敗令孫休惱羞成怒,孫休派出最後的王牌陸抗率領三萬大軍支援步協。羅憲面對東吳名將陸抗絲毫不落下風,陸抗和步協始終不能前進一步。羅憲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堅守永安城半年之久。雖然此時城中出現了瘟疫城中軍民死亡大半,而且援兵無望,羅憲依然堅守孤城,陸抗也始終不能攻克永安。陸抗眼看攻克永安無望,後院又著火,於是撤軍回到東吳。從蜀漢滅亡,到陸抗撤軍前後長達兩年時間,羅憲憑藉自己的能力擋住東吳軍隊的輪番攻擊。東吳不僅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反而在戰後失去了武陵地區。

    由於羅憲死守永安城,司馬昭保住了自己伐蜀的成果。否則蜀漢滅亡之後,蜀地歸魏還是歸吳還真不好說。如果不是羅憲在永安擋住了吳軍,說不定蜀地還會再一次遭受兵災。如此羅憲如果用來對抗曹魏政權,或者讓羅憲堅守漢中或者綿竹,蜀漢說不定還能續命。可惜的是蜀漢劉禪不會使用如此良將。其實蜀漢滅亡之後,羅憲降吳還是降魏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投降,為什麼羅憲寧願降魏而不是降吳呢?

    其實羅憲已經告訴了我們一部分答案。史書記載:“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羅憲認為孫劉本是盟友,理應互相幫助。蜀漢滅亡之際,東吳沒有幫助蜀漢渡過危難之際,反而想趁蜀漢滅亡之際趁火打劫,獲得利益。羅憲對東吳的這種行為非常不齒,認為東吳的行為完全是背信棄義。面對真實的敵人和虛偽的盟友,羅憲寧願選擇投降“真小人”也不願意投降“偽君子”。其實我們現在也有這種想法,我們也往往恨偽君子超過真小人。真小人壞在表面更容易預防,偽君子壞在背後難以預防。

    如果羅憲投降東吳,蜀地的東大門將會對東吳開放,將會有大批東吳軍隊進入蜀地。屆時進入蜀地的吳軍和魏軍勢必會展開激烈的爭奪,到時候蜀地將會成為戰場。蜀地經歷亡國之戰,已經受到過戰爭的摧殘。其實由於劉禪舉國投降,蜀地大部分地區並沒有遭受太大摧殘。但是如果吳國和魏國爭奪蜀地,兩國勢必會每城必爭,勢必會進行長期戰爭。到時候蜀地會遭受遠比亡國更大的摧殘。蜀地的老百姓將會受到更大的傷害。羅憲歷來有美名,也是一個愛民的將軍。一個愛民的將軍,自然不忍心看到蜀地人民再一次遭受兵禍。

    羅憲降魏而寧死不降吳其實走的是劉禪和譙周的老路。鄧艾軍隊圍城的時候,劉禪接受譙周的建議,決定舉國投降曹魏。劉禪舉國投降了曹魏,自然意味著蜀漢的臣民也一起投降了曹魏,蜀漢臣民奉曹魏為正統。劉禪投降曹魏以後,不光羅憲所在永安投降了曹魏,其他蜀漢的城市也都投降了曹魏,幾乎沒有出現投降東吳的情況。就算東吳不攻打永安,羅憲最後也會投降曹魏,只不過東吳來攻打永安,給了羅憲對一種選擇。羅憲對多出來的選擇並沒有好感,他反而反感多出來的這種選擇。羅憲投降曹魏完全在情理之中。

    蜀漢滅亡之後,羅憲所在的永安城確實可以降吳也可以降魏。羅憲在選擇的時候,也必然要掂量一下兩個政權的實力。魏蜀吳三國的實力,曹魏最強,就算蜀漢和東吳加在一起也不是曹魏的對手。蜀漢已經滅亡,曹魏的實力進一步增強,東吳的實力則相對削弱。此時的東吳更加難以和曹魏抗衡。羅憲如果投降曹魏等於投靠一個強大的靠山。如果投降東吳等於投靠一個弱者。這個弱者東吳如果再被強者吞併,屆時羅憲將再無退路。羅憲如果投降東吳等於得罪了曹魏,將來要是東吳在滅亡,羅憲說不定會遭到清算。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羅憲選擇投靠曹魏確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永安保衛戰結束以後,羅憲被封為陵江將軍、領武陵太守。司馬炎篡位之後,改封羅憲為西鄂縣侯,其子羅襲也被封為給事中。公元270年,羅憲病逝於任上,諡號為“烈侯”。羅憲的兒子和侄子在羅憲去世之後也都身居高位。

  • 1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263年8月,在司馬昭的命令下,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三路魏軍合計18萬人,大舉伐蜀,9月魏軍進入漢中,到10月時,鍾會大軍被姜維阻擋在劍閣,前進不得。

    與此同時,魏軍西路軍將領鄧艾偷渡八百里陰平小道,突然出現在成都外圍的江油,蜀漢江油守將馬邈見魏軍突然出現,不戰而降,接著鄧艾大軍又在綿竹擊敗了諸葛瞻率領的成都最後一支軍隊,兵臨成都。

    11月,劉禪在譙周的勸說下,舉國投降,一邊向鄧艾投降,一邊下詔書命令蜀漢全境向魏軍投降。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成都劉禪已降,北邊還有姜維率領蜀漢的主力與鍾會在對峙,同時漢中的漢城和樂城還在蜀軍手中未失,南邊安南將軍霍弋鎮守南中,隨時準備帶兵北上救援成都,東邊巴東太守羅憲鎮守江州,右將軍閻宇率軍向西救援成都。

    不久,蜀漢各地軍民收到劉禪的投降詔書,相繼向魏國投降,首先是大將軍姜維率蜀漢主力向鍾會軍投降,由於霍弋和羅憲的職責所在,一個守南疆,一個守東境,需要守衛邊境,防止動亂及外敵入侵,因此只能原地駐守,同時派出使者向魏國投降。

    為何羅憲向魏國投降而不是吳國?

    道理很簡單,因為皇帝劉禪的命令,雖然說亡國之君,但君命如山,不得不扣從,況且羅憲是一個忠義之人。

    當然,在蜀漢滅亡的過程中,也發生一些事,導致羅憲一是必須堅守城池,二是必須向魏國投降。

    羅憲是荊州襄陽人,是最早隨劉備、諸葛亮等人來到益州的那一批荊州人後裔,曾經做過太子舍人,也就是太子府的東宮護衛長,兼秘書及侍從職務,當時的太子是劉禪,羅憲顯然與劉禪早已熟悉。

    蜀漢後期,宦官黃皓開始插手朝政,就連大將軍姜維也要避開黃皓的迫害,羅憲因為性格正直,不原意依附黃皓,被黃皓貶為巴東太守,成為右將軍閻宇的副手,鎮守永安。

    263年,魏軍伐蜀,成都投降後,訊息傳到永安,永安城中引起騷亂,有不少官員棄城而逃,羅憲為了維持治安和民心,斬殺了一名作亂者,才讓永安城平靜下來,羅憲在聽說劉禪投降後,曾帶領所統轄的軍隊到郡縣的治所都亭待了三天。

    在魏國攻打蜀漢之時,東吳也得到訊息,以支援蜀漢的名義發兵,卻實際上想吞併蜀漢的東部地盤,東吳建平太守盛曼與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徵西將軍留平,率軍圍攻蜀漢巴東太守羅憲鎮守的永安。

    東吳此舉是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行為,身為永安守將的羅憲當然不會將永安拱手相讓東吳,況且羅憲已經投降了魏國,當然要抵抗東吳的入侵,正是由於羅憲的頑強抵抗,才讓東吳無法前進一步,守住了東部邊境。

    羅憲盡到了一個守將的職責,不管是蜀漢,還是對魏國,哪怕是後來的晉朝,也是盡職盡責的,先後兩次打敗東吳的進攻,捍衛了領土完整,還得到司馬炎的召見,司馬炎評價羅憲是:忠烈、果敢、剛毅。

    以羅憲的為人和性格,東吳趁火打劫,羅憲就算是戰死,也不會投降東吳。

  • 12 # 人者仁義也

    羅憲不投降吳國,說到底是羅憲,甚至也是包含當時蜀漢所有人在內的群體對於東吳政權的內心的不信任和十分惱恨,蜀漢人對於東吳的反感使得東吳政權在蜀漢人心中的政治號召力並不強,所以蜀漢將領很少有人會投降東吳。

    這種蜀漢人對於東吳政權的反感要追溯到當時的關羽北伐時期,孫權背盟攻打荊州,導致關羽進退失據,最終關羽被東吳所殺。要知道當時的蜀漢和東吳是盟友,蜀漢對於東吳的偷襲是不知情的,而且在此之前都孫權和劉備就荊州的問題做了最後的和議,劉備割讓長沙郡,桂陽郡給孫權,孫權則同意最初的南郡長江以北的土地歸劉備所有,雙方劃界完成後,再度接為盟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湘水劃界”。劉備集團此後一直在西面圍繞漢中作戰,而孫權則是繼續攻打合肥,但是在漢中被劉備攻克之後,關羽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北伐襄樊地區,關羽在進攻之時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孫權折道返回,同時向曹操稱臣,暗中派呂蒙襲擊荊州的江陵,公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而此時劉備集團並沒有準備,因為孫權叛盟的突然,這導致關羽被迫撤退,最後士兵崩潰,關羽被殺。孫權的叛盟導致荊州丟失,劉備此後發動夷陵之戰意圖奪回荊州,但是功虧一簣。

    其實在夷陵之戰中,蜀漢人的選擇就已經看的出來,當時的蜀漢將領黃權被東吳阻隔了回益州的路,他選擇了向曹魏投降而不是投降孫吳。

    就以羅憲為例子,蜀漢滅亡的時候,東吳派盛憲前來救援巴蜀,但是東吳軍隊到達的時候,劉禪已經投降了,於是東吳就想著趁機佔領長江上游的巴東郡,但是羅憲對於東吳這種乘火打劫的行為十分憤怒,他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

    蜀漢要滅亡了,吳國本來和我們蜀漢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現在我們國家快要滅亡了,吳國不體恤我們的苦難,還來乘火打劫奪取國家疆土,我怎麼可能當一個降人。

    很快劉禪下令投降的詔書也來了,於是羅憲就投降了曹魏。羅憲修繕城池,準備鎧甲。很快東吳皇帝孫休派將領步協前來征討巴東,結果被羅憲大破。孫休惱恨,於是派陸抗和步協再次西征巴東,羅憲在永安城固守等待西晉的援兵,當時守了六個多月,但是援兵始終沒有來,在這六個月裡,永安城內大部分人都因為戰爭產生的瘟疫而去世,形勢十分危及,當時就有人勸羅憲棄城南出牂柯郡,或向北奔上庸郡,我們在這裡也能看到即使是棄城,羅憲等人也只是選擇退到此時西晉的益州腹地,也不是向東吳投降,可想而知蜀漢人對於東吳的態度。但是最終荊州刺史胡烈出兵,東吳被迫撤軍。

    其實這個選擇不單單表現在羅憲的身上,當時的駐守南中的霍弋,也是選擇了向曹魏投降,而不是選擇東吳,要知道南中和東吳的交州接壤。霍弋也是有選擇向東吳投降的,可見當時的蜀漢人寧為曹魏所征服,也不屈服於東吳,這種蜀漢對於東吳來源孫權背盟襲擊荊州,這也是當年孫權偷襲荊州的政治代價。

  • 1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降魏是國家之事,師出有名。降吳則是政治投機,忠義之士不為也。

    世人只道蜀漢有諸葛丞相,有大將軍姜維,都是忠義之士,卻不知巴東地區還有羅憲,也是志慮忠純之士。

    羅憲師從譙周,很小就會寫文章,在蜀漢國內很有名。後來,黃皓弄權,羅憲不願意黨附,被黃皓尋到小過錯,貶到巴東地區去做了太守。

    巴東太守的主要職責就是防備東吳侵擾,駐地永安,其地在今天重慶奉節縣,是從荊州地區入蜀的門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蜀漢的東大門。蜀漢因此設了永安都督一職,是吳蜀邊境地區最高軍政長官。

    羅憲被貶到巴東做太守時,永安都督大將軍閻宇是他的頂頭上司。

    沒過多久,司馬昭看到漢中空虛,就派遣鍾會、鄧艾伐蜀。鍾會與姜維相持劍閣,卻不防鄧艾偷渡陰平,萬餘精銳直接兵臨成都城下,劉禪詔令各地火速馳援。

    永安都督閻宇接到信使急報,就帶兵西還救駕,把永安城留給了羅憲來駐守,並且給他撥了2000士兵。

    閻宇此去再也沒能回來。

    羅憲等人在永安城中日夜等待著成都的訊息,直到有一天,傳言說成都陷落,蜀漢國家滅亡。訊息未明,永安城中人心惶惶,很多官吏都棄城逃跑,老百姓也紛紛逃亡。羅憲當機立斷,斬殺一名作亂的人,才穩定住了局勢。

    這邊才消停,就有兵士回報說,東吳有大批軍隊在靠近邊境。吳軍將領盛曼寫了一封信,說吳軍西來是為蜀漢報仇的,希望羅憲讓出永安。

    羅憲駐守永安,所防備的敵人就是東吳。而且羅憲熟讀經史,自然直到蜀漢國勢危弱,是東吳背盟襲取荊州的原因。蜀漢士人對此無不痛恨,只是為保全國家,才與吳國又結盟修好。

    現在蜀漢國家遭遇危亡,吳國又來這麼一出,羅憲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吳國又在趁火打劫。於是,羅憲拒絕讓出城池,說,吳國是唇齒之邦,不撫卹我們的災難,卻想求利,不是大國應該做的。

    吳軍攻擊了幾次,沒有得逞,就退了回去。劉禪的手諭過了幾天到了,要求羅憲投降魏國。羅憲就把城頭的旗幟換了,等著來交接的人。

    成都的政治形勢變得太快,轉過年來,成都發生了兵亂,鄧艾、鍾會、姜維都在兵亂中被殺,蜀漢地區一時間陷入了權力真空。

    吳國認為這一次是天賜良機。蜀漢百餘座城池無主,只要派兵接收,就能擴大版圖,與魏國劃江而治。這次,吳國派了大將步協帶領大軍前來,只要羅憲拒絕,就強攻永安城。

    羅憲以2000多士兵守城,接連擊敗步協,同時派出信使前往成都求援。吳主孫休看到步協一直沒有進展,就讓吳國大都督陸抗帶領三萬士兵前來支援。結果,吳國以重兵宿將圍攻永安城六個月,卻絲毫沒有進展。

    其實,羅憲也已經到了極限。兵力懸殊,而且城中又爆發了瘟疫,一多半的人都生了病。有人建議羅憲,現在棄城逃跑,或許還可以保全。羅憲說,現在情勢危急,如果我走了,這裡的百姓怎麼辦?我就是死在這裡,也不會棄城逃跑。

    魏國此時在荊州地區發動攻勢,陸抗擔心荊州有失,就撤兵回救。永安城這才轉危為安。

    羅憲因為這樣的功績,在魏國朝堂上廣受稱讚。如果沒有羅憲擋住東吳大軍,在蜀地混亂的時候,吳國真有可能一路西進成都。屆時,魏國伐蜀之舉,就成了為他人做嫁。所以,魏國對羅憲不吝賞賜,加封為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任武陵太守。

    羅憲為什麼不願投降東吳呢?原因可能有三點。

    其一,羅憲師從譙周,思想必然受其影響。

    當初成都圍城時,有官員建議劉禪東逃,投奔盟國東吳。譙周說,自古以來,沒有寄依別國而作天子的事,現在如果投奔吳國,一定要臣服吳國。而國家的政令和倫理不同,大的能吞併小的,這是自然規律。從這一點看,魏國能夠吞併吳國,而吳國卻不能吞併魏國,這是很明白的事。同樣是做小稱臣,哪比得上向大國稱臣?與其遭受兩次屈辱,哪比得上忍受一次屈辱?

    羅憲投降魏國,應該也有此種考慮。

    其二,羅憲當此之時,不管是降吳還是降魏,都需要納一個投名狀,以此取信吳國或者魏國的朝堂。

    羅憲作為蜀漢士人,對東吳背盟偷襲荊州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吳華人不值得信任,是蜀漢士人的共識。如果羅憲投降吳國,吳國必然不會信任他,會派人來取代他的位置。如果他抵抗住了吳國的進攻,反而能因此彰顯出來他對魏國的忠誠。

    其三,羅憲是忠義之士,投降吳國不符合他的行事準則。

    羅憲熟讀經史,以忠義為立身之本。事君以忠,待人以義。吳國仗勢凌人,本身就是不義的行為,讓羅憲不恥。劉禪手諭命令羅憲投降魏國,奉命而行是羅憲對劉禪最後的忠誠。

    羅憲守衛永安的事情,讓他在魏國朝堂上贏得了很大的政治資本,在隨後的幾年中,他一再升遷。司馬炎對羅憲很是重視,倚為南國肱骨,凡是他推薦的人才,司馬炎都一一錄用。司馬炎篡魏後,將羅憲改封為西鄂縣侯、冠軍將軍,羅憲也達到了他軍事生涯的巔峰時刻。

  • 14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因為看不起東吳啊,就是這麼簡單。

    別看蜀漢只有四川那一塊地方,但是蜀漢人家自認是漢室正統,在心理上往往是鄙視東吳的。如果說曹魏的法理來自於漢獻帝的禪讓,那蜀漢的法理就來自於劉備的血統,可東吳有什麼?三國之中就東吳稱帝沒有任何的法理,別看蜀漢與東吳結盟,但這是無可奈何之下的事,其實在蜀漢心裡面,東吳和曹魏全是亂臣賊子。

    況且論實力東吳也比曹魏差得遠,在曹魏攻滅蜀漢之後,這天下大勢就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鐵定歸屬曹魏。既然如此,那羅憲當然選擇降魏了。畢竟就以東吳的實力是絕對不足以統一天下,如果歸降東吳,等到曹魏滅吳時,那羅憲就還得再次歸降曹魏一次。既然遲早要歸降曹魏,那早歸降肯定比晚歸降好啊。

    最重要的是,都羅憲這些蜀漢舊臣來說,東吳就是兩次背盟的混蛋。東吳第一次背盟,直接造成蜀漢丟失荊州這個重要的地盤,就連蜀漢大將關羽也死於東吳之手,後來夷陵之戰中蜀漢的精銳更是被東吳一鍋燴了。如果不是有曹魏這個大敵在,蜀漢這些人恨不得把東吳整個生吞了,哪裡還會結盟啊?後來蜀漢捏著鼻子與東吳結盟,為的就是共抗曹魏。可結果呢?當蜀漢遭受存亡之危時,東吳不說發兵救援,卻再次背盟來搶地盤,這種事可就太過分了啊。可以說,羅憲一看到東吳的這份德行就氣不打一出來,哪裡還會歸降東吳啊。用羅憲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傾覆,吳國是唇齒之邦,不撫卹我們的災難,卻想求利,我寧可作投降的俘虜。”

    東吳實力小,本身沒有正統,還經常背信忘義,對於這種人,當然沒有人願意歸降了。

  • 15 # 水墨鄂州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吳國聽說蜀漢失敗,派盛曼將軍向西而行,表面上假稱救援,內心是要襲擊羅憲。羅憲說:“中國傾覆,吳國是唇齒之邦,不撫卹我們的災難,卻想求利,我寧可作投降的俘虜。”便歸順魏朝。

    羅憲在被吳軍攻打的時候,竟然降了魏。 這我就有點想不通了,好歹吳國和蜀國名義上是盟友吧,魏國好歹是兩家共同的敵人吧,好歹在魏國攻蜀時,吳國還派了丁奉攻淮南以救蜀吧,怎麼羅憲就寧願投降敵人也不願投降盟友呢? 也許有人說羅憲是在守衛蜀國的疆土,可是看看當時的情景,後主已經投降了,蜀中之地幾乎都被魏軍佔領,怎麼還能說是蜀國的疆土呢? 如果羅憲放吳軍入蜀,那麼吳軍很有可能趁魏國在蜀地還沒穩定之時,就能奪取蜀地,與荊州連成一片,這樣就基本達到了周郎之前所提出的“二分計劃”,就有了幾乎可以與曹魏相匹敵的疆土,那麼吳國也許和曹魏還有得一拼。 可是羅憲沒有給盟友這個機會,即使在自己國家已經滅亡的時候,寧願投降魏國,把全國疆土都交給敵人,也沒交寸土給盟友。

    吳國給蜀國將領留下的印象太惡劣了,蜀國達到鼎盛的時候叛盟偷襲關羽,直接導致大業未成,這個時候又來趁火打劫,就是一小人形象,換成任何一個有骨氣的蜀國將領都不會投降東吳的。

  • 16 # 紫翠青衣

    因為他不想二次,受到侮辱,就和劉禪當時為什麼要投降?有人還建議可以跑到南方或者跑到更遠的地方去,但最終還是被魏國消滅,做第二次的受侮辱的國君,不如直接就投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窪地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