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草根學歷史

    1889年,光緒皇帝在慈禧太后安排下,迎娶了戶部右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姐姐即是後來的瑾妃,妹妹則是珍妃,這一年珍妃年僅十三歲。靈動俏麗的珍妃一直是光緒皇帝心中所愛,早在未成婚之際,光緒便一眼瞧中這位他拉氏家的二女兒,兩人婚後的生活自然十分甜蜜,珍妃活潑開朗的性格給光緒暮氣沉沉的宮廷生活帶來一絲慰藉。看到光緒皇帝因為這個小姑娘時常露出開心的笑顏,慈禧太后也開始關注到珍妃。入宮後,經過幾番相處,聰明伶俐的珍妃深得慈禧太后喜愛。因珍妃字寫得不錯,慈禧太后甚至讓這個小兒媳婦代筆寫字,將其所寫之字賜給群臣。然而,隨著相處的時間越發長久,珍妃無拘無束的性格在各方面開始體現出來。

    當時正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高潮時期,珍妃被西方先進的照相技術所吸引,偷偷跑去照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張照片。沒過多久,愛上攝影的珍妃又偷偷買了一架相機,並將照相的方法教給自己宮中的太監,以便能隨時讓他們給自己拍照。剛開始的時候,珍妃還要端著皇妃的身份,穿著正式進行拍照。到了後來,珍妃連皇妃的身份也不顧,做出很多不拘的姿勢,而且還喜歡女扮男裝,甚至穿著皇帝的衣服到處走動。這在禮法森嚴的封建社會可是萬萬不能的,慈禧知道後大為反感,開始討厭起珍妃來。見沒有人指責自己,珍妃越發荒唐,竟讓宮內的太監打理自己開在東華門外的照相館。慈禧知道後,下旨查封了這個照相館,還派人將這名太監活活打死。慈禧的殺雞儆猴並沒有讓珍妃收斂,她開始插手人事安排,賣官鬻爵。清宮中歷來都有祖例,等級不一的嬪妃每月的月例和其他賞賜並不相同。然而珍妃喜愛新鮮的西洋玩意,在上面花費了許多錢財,嚴重入不敷出,於是她利用光緒的寵愛,私下收取了玉銘4萬兩白銀並在光緒枕邊吹風,大字不識的玉銘竟擔任四川鹽法道。玉銘為官後,在朝堂上洋相百出,慈禧聞此事,大為惱怒,準備懲罰珍妃,但後由於光緒的求情只得作罷。事後,珍妃依然大肆收受賄賂,朝臣們忍無可忍紛紛上疏進諫慈禧,於是慈禧下旨杖責珍妃,並將她降為貴人,一年後在光緒的要求下才得以恢復妃位。經歷此事,珍妃依然不知收斂,仗著皇帝的寵愛越肆無忌憚,她竟公然支援光緒帝變法,為其招攬了許多維新人士,不僅如此,珍妃還讓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等人彈劾老臣李鴻章。就這樣,婆媳二人的關係徹底破裂。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以珍妃貌美恐被洋人侮辱為由,命手下太監將珍妃強推入一口枯井中,這就是後來的珍妃井。

    作為封建統治者的附庸品,正值青春年華的珍妃被殺的確讓人唏噓感嘆。然而,作為一名後宮女子卻大肆妄為,干預朝政,這也是她將自己一步步逼上黃泉路。從1889年入宮至1900年被處死,珍妃共做了11年皇妃,已然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 2 # 陳哈哈笑嘻嘻

    主流史學界認為珍妃的死因是因為支援光緒進行戊戌變法,向慈禧爭奪最高權力而觸怒了慈禧太后,但部分史學家認為,珍妃主要因多次違反宮闈禁忌,賣官受賄,再加上清德宗對她情有獨鍾,冷落了慈禧的親侄女隆裕皇后,最終落得被殺害的下場。在中國五千年的漫長曆史中,珍妃是唯一一個接受西方思想,敢於和宮廷封建禮教相抗衡,擁有過人的膽識和意志的嬪妃。她生性耿直,不會討好權貴,不喜歡宮廷中的種種規矩。珍妃喜歡西方的照相術已讓慈禧有所不滿,又無視宮中禮儀,有時與慈禧太后的意見產生分歧,竟敢當面頂撞。並且珍妃的得寵導致了慈禧太后侄女隆裕皇后的失寵,這使慈禧和珍妃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於她是漸漸成為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於是"妃漸失慈禧歡,但尚未有若何變"的一幕上演了。這也為她悲慘的未來埋下了伏筆

  • 3 # 歩織刀

    1900年8月一個炎熱的下午,一聲淒厲的呼喊聲從紫禁城東北角傳了出來。兩個太監架著一個女人匆匆走過,女人不停地踢著雙腿掙扎著,嘴裡還大喊著:“我要見皇上!”

    但是這樣的掙扎沒有持續多久,很快他們來到一個水井旁邊,身材高大的太監抱起女人就把她扔進了井裡,隨著一聲“皇上,來世再報恩啦!”這位美麗的女人就香消玉殞(yǔn)了。

    這個女人就是光緒皇帝一生的至愛——珍妃,她被慈禧下令處死的時候才24歲。

    珍妃究竟犯了什麼滔天大罪?為什麼慈禧會這麼討厭她以至於要殺掉她?

    事情要從11年前珍妃入宮開始說起。

    當時光緒按照傳統迎娶了一位皇后和兩位妃子,皇后是慈禧的侄女隆裕,妃子是一對姐妹,妹妹就是珍妃。

    三個女人,光緒唯獨對珍妃一見鍾情。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珍妃容貌俏麗,性格又活潑開朗沒有心機,更重要的是,她從小生活在廣州,接觸新思想多,與光緒在政見上不謀而合,被光緒引為紅顏知己,幾乎一進宮就獨得光緒恩寵。

    當時珍妃經常女扮男裝,到光緒處理政事的宮殿裡整天陪他聊天、下棋,他們都把彼此當做唯一的知心人。

    這樣一來,光緒當然冷落了正牌皇后——隆裕,不僅如此,光緒可以說非常討厭這位皇后。一方面原因是隆裕皇后相貌平平,而且思想陳舊,既沒有漂亮的皮囊,又缺少有趣的靈魂,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隆裕仗著孃家勢力大,仗著姑姑慈禧的庇護,經常頂撞光緒,甚至把光緒的一舉一動都彙報給慈禧,成了慈禧安插在光緒身邊的眼線,這樣光緒又怎麼會喜歡她呢?

    然而光緒對皇后這樣的態度,卻大大打了慈禧的臉。隆裕是慈禧的親侄女,又是慈禧親自指婚的,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結果皇帝連看都懶得看她一眼,心高氣傲的慈禧哪能嚥下這口氣?天底下任何人都不敢駁了她的面子,就算是皇帝也不行。

    可是天真的光緒和珍妃根本看不到這些,還一味地沉浸在濃情蜜意中。宮裡曾經暗地裡傳出過他們的對話,珍妃問光緒帝:“皇上這樣加恩於我,不怕旁人嫉恨我嗎?”光緒帝怎麼回答的呢?“我是皇上,旁人能對我怎麼樣!”不管這樣的對話是真是假,他們確實是這麼做的。

    珍妃成了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慈禧針對珍妃不是一天兩天了,她曾經不止一次讓人打珍妃的嘴巴。要知道,紫禁城裡的規矩是連宮女都不許打臉,這意味著珍妃連奴才都不如。更羞辱的還在後頭,慈禧曾經叫人把珍妃的衣服扒去,當眾打板子,叫做“褫(chǐ)衣廷杖”。這種懲罰本來是針對犯錯的大臣的,在此之前從沒有皇妃遭到這樣的羞辱,因為要把衣服扒掉,就算是一般的女人都難以忍受這樣的羞辱,更何況是高貴的皇妃。可見慈禧有多麼恨珍妃。

    到了1898年戊戌變法,這種恨達到了頂峰。珍妃是光緒戊戌政變的最堅定支持者,一直給光緒出謀劃策,政變失敗後也遭到了最嚴厲的報復。她被慈禧關進了冷宮,嚴禁與外界通傳訊息,大門緊鎖、窗戶釘死,只留下一個活動的視窗來送飯。不僅如此,每逢節日、忌日、初一、十五,還有老太監奉命訓斥,就是在吃飯前由老太監代表慈禧細數珍妃的罪過,珍妃只能跪在地上聽,聽完了還要磕頭謝恩,過著連奴才都不如的生活。

    珍妃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了兩年多的時間。肉體上的痛苦都可以忍受,跟最愛的丈夫光緒的分離才是最大的懲罰。這時候的光緒被關在中南海的瀛臺,每天慈禧派人來接他上朝,下了朝再把他送回去,成了切切實實的傀儡。

    到了1900年,一件大事發生了。

    這一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當時義和團勢力漸漸發展起來,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跟洋人作對,清政府雖然表面不表態,但是暗地裡也希望義和團能打壓一下洋人的勢力,所以也暗中給了很多扶持。這樣的舉動直接惹惱了洋人,1900年6月開始,洋人組成八國聯軍從天津出發,一路往北京攻打,到8月已經有很多外國軍隊進了北京城,戰火一觸即發。這就是歷史上的庚子國變。

    外華人馬上要打到北京了,慈禧把珍妃叫到眼前說自己要跟皇上想要出去避一避,帶著珍妃不方便。當然這只是託詞,其實就是暗示珍妃自殺而已。

    結果倔強的珍妃根本不接她的茬,裝作聽不懂的樣子頂撞她,氣得慈禧直接讓人把珍妃扔到了旁邊的井裡。於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珍妃死後,光緒要來了珍妃曾經掛過的帳子,常常看著發呆,原本急躁脾氣的他也變得對什麼都漠不關心,這大概就是“哀莫大於心死”了吧。

    光緒和珍妃的愛情悲劇最直接的絆腳石是慈禧,但是歸根結底兩個人都太天真了。光緒只知道一味痴情,珍妃也不懂早早收斂,最後落得一死一囚的下場讓後人嘆息。

  • 4 # 小熊談故事

    主流史學界認為珍妃的死因是因為支援光緒進行戊戌變法,向慈禧爭奪最高權力而觸怒了慈禧太后,但部分史學家認為,珍妃主要因多次違反宮闈禁忌,賣官受賄,再加上清德宗對她情有獨鍾,冷落了慈禧的親侄女隆裕皇后,最終落得被殺害的下場。

    在中國五千年的漫長曆史中,珍妃是唯一一個接受西方思想,敢於和宮廷封建禮教相抗衡,擁有過人的膽識和意志的嬪妃。她生性耿直,不會討好權貴,不喜歡宮廷中的種種規矩。珍妃喜歡西方的照相術已讓慈禧有所不滿,又無視宮中禮儀,有時與慈禧太后的意見產生分歧,竟敢當面頂撞。並且珍妃的得寵導致了慈禧太后侄女隆裕皇后的失寵,這使慈禧和珍妃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於她是漸漸成為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於是"妃漸失慈禧歡,但尚未有若何變"的一幕上演了。這也為她悲慘的未來埋下了伏筆

  • 5 # 西山秀才

    慈禧皇太后杖責珍妃,正史沒有記載,宮廷御醫檔案,留下一些資料:十月二十八日,太醫張仲元請得珍妃脈息,六脈沉伏,抽搐氣閉,牙關緊閉,周身筋脈顫動。十一月初一日,亥刻(21~23時),太醫張仲元請得珍貴人脈息,左寸關沉伏,右寸關滑數,抽搐漸止,仍覺筋惕肉顫,神識已清,惟氣血未調,痰熱尚連下行,以致胸膈煩悶,兩肋串痛。有時惡寒發燒,周身筋脈疼痛。同日子刻(23~1時),張仲元請得珍貴人脈息,左關沉伏,右寸沉滑,抽搐又作,牙關緊閉,人事不醒,周身筋脈顫動。同一日深夜,將御醫請進內宮急診,可見珍妃病情之急重。根據上述醫案,珍妃確受重杖。

    慈禧皇太后之所以重懲珍妃,其原因主要有五:

    一、對光緒:甲午兵敗,慈禧太后將責任推到光緒身上,覺得光緒親政8年,膽子愈來愈大,甚至有些事情不把聖母皇太后放在眼裡。慈禧太后想“殺雞給猴看”,藉廷杖珍妃,告誡光緒:要是不聽話,就給眼色看。

    二、對皇后:慈禧太后覺得,皇帝結婚5年,對懿定的皇后,既不親愛,也不敬重。皇帝一心喜歡那個珍妃,太使自己傷心。慈禧太后便藉此機會,嚴厲懲治珍妃,給侄女出口氣。

    三、對珍妃:珍妃自恃長得嬌俏,能說會道,深受皇帝喜愛,太后心裡氣不過。特別是慈禧年輕守寡,產生心理變態。見到別人甜蜜愛情,心理總是嫉妒怨恨,借個機會,懲罰診妃。

    四、對宮女:內宮應是一片“純淨樂土”,竟然有人串通外朝,賣官鬻爵。珍妃也好,太監也好,賣官之事,確被抓住。於是,慈禧皇太后懲罰珍妃,名正言順,誡訓宮女。

    五、對自己:慈禧太后藉此,廷杖珍妃,舒解積憤。

    慈禧皇太后“廷杖珍妃”之舉,收到一石五鳥之效。

  • 6 # 小龍了

    珍妃(1876--1900)生於光緒二年(1876年)二月初三,姓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其祖父乃陝甘總督裕泰,珍妃與其姊瑾妃自幼隨長善在廣州長大。南國滋潤的水土和豐富的物產哺育了她。廣東是清朝最早開口通商的口岸之一,中國古老文化與西方文明又薰陶了她。珍妃在那裡也接受過海外思潮的影響,思想較為開通,性格也很開朗。珍妃的這些經歷使她與別的滿洲貴族小姐有所不同,在入宮前接觸瞭解了很多新的東西。

    庚子年(1900)7月20日,八國聯軍即將兵臨城下,北京城裡一片風聲鶴唳。慈禧決定攜帶光緒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慈禧一行離宮出走的日子為7月21日,慈禧沉珍妃在頭一天的下午。領班太監崔玉貴、王德環奉慈禧之命提前將珍妃帶到樂壽堂的頤和軒。據崔玉貴回憶,珍妃被帶到時,身穿淡青色綢子旗袍,頭冠則被摘去兩邊的垂絡。慈禧端坐殿中,說洋人馬上要打進城來了,外面亂糟糟的,誰也保不定會發生什麼事兒,萬一受到侮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對不起列祖列宗,即明確暗示珍妃自盡。珍妃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不會給祖宗丟人的。”慈禧見珍妃不鬆口,又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珍妃據理不讓:“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下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這話戳到了慈禧挾持天子的痛處,當即惱羞成怒,大聲呵斥:“你死到臨頭,還敢亂說!”珍妃頂撞:“我沒有應死的罪!”慈禧說:“不管你有罪沒罪,都得給我死。”珍妃說:“我要見皇上一面,皇上沒讓我死!”言下之意你慈禧說了不算,得皇上下令才行。慈禧嚷道:“皇上救不了你!來人,把她扔到井裡去!”崔玉貴、王德環一起連揪帶推,將珍妃丟進了貞順門的井裡,珍妃一路掙扎呼叫皇上,最後大聲喊道:“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 7 # 曉評三國

    慈禧對權力極度痴迷,她允許任何人和她分享權力,她要一個人說了算。而她立的光緒皇帝,很明顯是不想聽她的支使,兩個人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慈禧把光緒徹底搞成傀儡皇帝,沒有一絲自由。連光緒的婚姻也不能做主,他只能娶表姐,同時也是慈禧親侄女的隆裕,並被迫立為皇后。但是光緒並不喜歡隆裕,而是喜歡珍妃、瑾妃。慈禧見他冷落隆裕,非常不高興,常常藉機懲處珍妃。而珍妃和光緒尤其相得,更加觸怒慈禧。在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時,慈禧帶著光緒西逃。以避免珍妃被辱為由,把她投入井中淹死。

  • 8 # 有書共讀

    珍妃,他他拉氏,是滿洲鑲紅旗人。她可是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

    她自小跟 隨伯父在廣州生活,廣州是當時的通商口岸城市,與西方接觸的比較早。

    所以珍妃自小就接觸到許多開放和先進的思想,這對她的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她13歲那年,她被選入宮,從此開始了一入宮門深似海的生活。

    進入宮後,珍妃因為聰明伶俐,長得漂亮,而且還深諳琴棋書畫,所以呢深得光緒帝的喜歡。

    而慈禧老佛爺在那個時候也是很喜歡這個兒媳婦,怎麼看怎麼都舒服,而且還專門給她請了畫畫老師,讓她更好地學習繪畫。

    慈禧這麼喜歡珍妃,那後來又為什麼要貶珍妃呢?

    一、 慈禧貶珍妃的原因

    身在後宮怎麼會沒有宮鬥,況且珍妃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所以呢,珍妃也沒少遭到當時的隆裕皇后,也就是慈禧的親侄女的汙衊,因此也沒少遭罪。

    但是讓珍妃命運急轉直下的,卻是她無視宮規,觸動了我們的太后老佛爺慈禧的利益。

    1、 珍妃無視宮規,接受官員的賄賂,開始賣官酬爵

    清朝的后妃們每個月還是能領到一筆數目不小的銀子的,這些用來她們自己的日常開銷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珍妃每個月也是能領到不少錢的,但是珍妃這個人,天性愛玩,也大方。她喜歡各種西洋玩藝,總是買回來供自己的玩賞。

    再加上她的身邊總是有不少太監順著她的心意,每天是吹著捧著她,這讓她又發下了不少的賞銀,給這些拍馬屁的人。

    所以每個月的大量花銷,對於珍妃來說,皇家給配的銀兩就不夠花了。而在這個時候,有人正是看重了她是光緒帝身邊的紅人,就來巴結她,賄賂她,希望她也能給光緒帝吹吹枕邊風。而珍妃正愁每個月的錢不夠花,所以她就開始接受一些官員的賄賂,來滿足她的日常開銷。

    她不僅接受賄賂,而且膽子也越來越大,大到開始賣官酬爵,讓光緒帝給人封官。

    而她好在後面收大量的銀子供自己玩樂。有一次,她一次性地就收了4萬兩白銀的賄賂,最後這件事敗露,被別人告發。

    這件事馬上就傳到了慈禧的耳朵裡。慈禧認為後宮之妃,就是要在後宮好好地修德。

    而珍妃卻幹起了,連在前朝都不允許的賣官酬爵之事,這膽子也真是太大了。

    所以慈禧一定要給珍妃來個下馬威,不僅施了杖刑,還把她降為貴人。

    但是珍妃並沒有因此懼怕了慈禧,接下來她觸動了慈禧的最大利益,讓慈禧不得不對她下狠手。

    2、 珍妃幫助光緒帝推動戊戌變法,以此試圖推翻慈禧的控制

    甲午戰爭爆發時期,雖然實權在慈禧的手裡掌握著,但是實際上站在前臺指揮的卻一直是光緒皇帝自己。

    在這場戰爭中,光緒皇帝是主張對日開戰的。慈禧在這個時候,卻不主張開戰,而是主和。

    這個時候,光緒帝和慈禧之間的對立已經很明顯了。

    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光緒帝想勵精圖治,振興國家,希望從變法中奪回在慈禧手中的政權。

    而在這個時候康有為開始進行戊戌變法,光緒帝是極為地支援。

    此時的珍妃也大大地對戊戌變法給予支援,她站在光緒帝的這邊,鼓勵他、幫助他,並且也變相地推動了戊戌變法。

    因為在變法中,康有為經常會有專事來啟奏光緒帝,但是他沒有專摺奏事之權。所以他的很多奏章都是靠珍妃代為傳遞的。

    可以說珍妃在康有為和光緒帝之間居中協調,代呈奏議,這起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作用。

    但是這場變法因為損害到慈禧的利益,最終還是失敗了。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則分別逃往法國、日本。

    珍妃呢?珍妃因為也摻合了這件事,並且還是個主力,當然把慈禧給氣壞了。

    慈禧想著,珍妃這兒媳婦這次膽是真大了啊,每天不好好地在後宮待著,竟然一直想攛掇皇帝,兩個人合夥想著幹掉自己啊!慈禧這次是真怒了,她又把珍妃降了級,並且打入了冷宮。

    戊戌變法失敗了,這次不僅珍妃翻不了身了,光緒帝也翻不了身。

    那珍妃不是關到冷宮了嗎?後來怎麼跳井死了呢?

    二、 珍妃是怎麼死的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進了北京,珍妃也就是在這一年終結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年,她24歲。

    關於珍妃的死亡,也是有兩種說法的。

    1、 珍妃自己賭氣跳入井裡

    當時八國聯軍攻入城下了,慈禧趕緊帶著光緒等人準備逃跑。就在這個時候,珍妃她不想走,她認為這個時候是應該奮死抵抗的,怎麼可以逃跑一了了知。

    所以她和慈禧起了爭執,珍妃還是有氣節的,最後她一賭氣,自己跳入了井裡。她是寧可跳井,也不跟著慈禧和光緒一起逃跑。

    2、 珍妃是慈禧讓人扔進井裡去的

    當時慈禧準備逃走,但是珍妃還在冷宮。慈禧就把珍妃召來對她說,現在外面很亂,洋人打進來了。

    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所以萬一受到了洋人的侮辱,那皇家的顏面就丟盡了。

    慈禧的意思也很明確,她表示她要和光緒出去避一避,帶著珍妃不方便,所以就不帶著她了。

    珍妃這時也著了急,她說,您可以出去避一避,但是光緒皇帝是不能跟著您出去避風頭的。

    他還要來坐鎮,主持大局的。

    這幾句話可是捅了慈禧的心窩子,她其實很在乎自己的權利的,哪能容忍別人佔據她的權利。

    所以她一氣之下,就叫人把珍妃推到了井裡。

    年紀輕輕的珍妃就這樣香消玉損了。

    珍妃是聰慧的,可以說正是她開放、先進的思想,贏得了光緒帝對她的刮目相看,從此讓她萬般寵愛集於一身。

    但同時珍妃也是一個悲情人物,也正是她的開放、先進的思想惹惱了慈禧這個晚清的真正掌權人。

    這個還正值青春的女子就這樣香消玉損了,真是可惜。怪就怪她生不逢時,錯入了皇宮吧。

  • 9 # 尚武菌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里,女人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和相夫教子的角色,不能有自己的意志和個性。然而,在清王朝晚期,規矩森嚴的紫禁城卻出現了一名敢於衝擊封建禮教的束縛、祖制家法的桎梏,具有強烈的叛逆精神的女人。這就是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珍妃。

    珍妃生於光緒二年(1876年)二月初三,是滿洲鑲紅旗人。她面板白哲無瑕,五官清秀俊美,而且性格開朗,天性活潑,能歌善舞,擅長書畫,聰明伶俐。光緒十四年(1888年),13歲的珍妃參選秀女。入宮後,美麗又有才氣的珍妃,深得光緒帝的喜愛。

    光緒帝自幼體弱多病,長期患有嚴重的遺精病,基本上喪失了性功能。所以, 光緒帝很少召幸後宮佳麗。尤其是對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皇后,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可是,光緒帝卻對珍妃情有獨鍾。

    珍妃不僅容貌俏麗,而且活潑動人,給死氣沉沉的皇宮增添了很多活力。她還不同於其他女子,不僅志趣廣泛,而且談吐不俗,識大體。接觸越多,珍妃逐漸被光緒帝視為知音和感情上的依託,他越來越深愛珍妃。光緒帝把珍妃當成心愛的人、知心的人,尊敬她,信任她。不僅在處理政務的時候把愛妃宣來,還一起談論朝政,下棋讀書,從天文地理聊到詩詞歌賦。

    皇后對珍妃十分不滿,經常在慈禧太后面前說珍妃的壞話,說珍妃蠱惑皇上,干預朝政等等。慈禧太后也不喜歡珍妃。之後,皇后又利用自己的權力多次欺負珍妃,這非但並沒有減弱光緒帝對珍妃的喜愛。為了洩憤,皇后更是頻頻地向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狀。這麼一來,慈禧太后對珍妃就愈加不滿起來,或是下詔書斥責珍妃,或是暗地裡對她出手,處處為難珍妃。例如,按宮中規矩,妃子不能乘八人轎,只能坐四人轎。光緒帝曾特意賞給珍妃一乘八人轎。一次珍妃乘坐時,被慈禧知道了,慈禧大怒,命人當場將轎摔毀。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影響下,接受變法主張,試圖維新政治,富國強兵。珍妃堅決支援皇帝變法,積極支援變法運動, 皇帝出謀獻策,尤其在精神上給光緒帝以巨大的支援。忌妒珍妃的皇后趁機大肆傳播謠言,惹得慈禧對珍妃怒火中燒。這一年9月,慈禧發動政變,推翻了變法, 殺了維新派人士,將光緒帝囚禁在南海的瀛臺,同時也將堅決支援變法的珍妃打入了冷宮。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7月21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帶著光緒帝倉 惶出逃,臨行前,她命令太監崔玉貴對珍妃下毒手,把她推到寧壽官外的井中害死。珍妃死時,年僅25歲。珍妃之死給光緒帝造成極大的打擊,悲苦至極的光緒帝過著“囚帝”的生活,極度抑鬱,本不強壯的身體一落千丈,最終在悲痛中死於西苑。 特立獨行的珍妃,最終還是落難於封建的保守勢力之手。可是,痛下毒手的慈 禧竟然又追封珍妃為“珍貴妃”。

  • 10 # 前朝秘史

    恪順皇貴妃(1876年-1900年),就是我們所說的珍妃。滿洲鑲紅旗人,光緒帝嬪妃。而且珍妃還是光緒帝特別寵愛的妃子。在光緒十五年的時候珍妃與其姐姐一起被選入宮中。

    為什麼慈禧太后會如此討厭珍妃,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慈禧太后在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去世以後,她為了可以能夠繼續掌權,需要選擇一個可以聽自己話的人來繼承皇位。最後慈禧太后選擇了光緒。當光緒繼承了皇位之後,慈禧可以說是對光緒盡心盡力的培養了。我們知道後期的光緒一直想著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所以在光緒長大以後,慈禧太后甚至有些開始懼怕光緒。害怕光緒擺脫了自己的控制。害怕自己失去這滔天的權勢。然而在這個時候最得寵的妃子就是珍妃。珍妃幾乎無時無刻都陪在光緒皇帝的身邊。這就難免不讓慈禧懷疑光緒越來越不受控制是不是珍妃在背後搞鬼。

    據說讓慈禧太后更為惱火的是珍妃公然賣官,珍妃在做妃子的時候收入並不是很多。但是珍妃又特別的能揮霍,這就導致了自己入不敷出。沒想到是珍妃居然利用自己的權力賣官。在慈禧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惱火,因為慈禧自己就特別的鐘愛權勢,而且非常的專制。而珍妃居然利用自己的權勢去賣官。所以就給珍妃扣了一個“干預朝政”的帽子。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可以說慈禧太后就更加的討厭珍妃了。

    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珍妃參與了光緒皇帝的變法,這次變法光緒皇帝想從慈禧太后手裡奪回屬於自己的政權。在這次變法之中珍妃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甚至可以說珍妃是這次變法的核心人物。這件事情是真正的觸碰到了慈禧太后的底線,是她不能能容忍的。最後變法失敗了,珍妃也徹底的沒有了翻身的餘地,就連光緒皇帝也被慈禧太后軟禁了起來。

    珍妃在光緒二十六年時,八國聯軍攻到城下,慈禧與光緒逃跑之前,命人將珍妃殺害,珍妃最後被推到井中殺害。年僅25歲。

  • 11 # 歷史漫談君

    北京故宮有一處景點叫珍妃井,歷史記載珍妃就是被墜入此井而死的。

    珍妃是他他拉氏,是清朝末年滿洲鑲紅旗人,她才色並茂,精通文史。光緒14年進宮後被冊封為珍妃。光緒帝與珍妃兩人感情很好,但與慈禧意見一直不和。

    歷史記載由於珍妃支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受到慈禧太后怨恨。最後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慈禧出逃之前將珍妃溺死在寧壽宮外的井中。

    其實歷史上對於真實的死因眾說紛紜,至今應是一個未解之謎。

    關於珍妃的死有很多版本,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當年八國聯軍兵臨城下,慈禧等人收拾行裝,準備出逃紫禁城,珍妃提出異議,認為皇上是一國之君,應該留在宮中,慈禧大怒,命太監將其推入寧壽宮外的大井中。因為慈禧認為珍妃干涉朝政,支援變法,激怒了慈禧,於是將其除掉。

    也有的歷史記載珍妃並沒進言讓皇上留宮,珍妃墜井是由於西太后用封建的貞潔觀誘逼導致的。

    還有的歷史記載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珍妃當時身患重病,請求准許回孃家避難,慈溪不準讓太監把其推入井中溺死。

    總之,珍妃是死在慈禧之手,她的死引起了人們對它的同情,年紀輕輕就被困在宮中命喪黃泉,可惜可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名的小品演員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