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就是個碼字的
-
2 # 小破孩的吃瓜時光
扒馬褂 郭德綱,于謙,岳雲鵬
2012年的作品,當時岳雲鵬剛開始紅起來,不管是內容還是舞臺表演,堪稱完美,包袱一個接著一個,各種現掛,那叫一個精彩,現在百度上都能搜到,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日本梆子。郭德綱于謙孫越岳雲鵬
2013年的作品,那時候岳雲鵬和孫越還在小圓子裡演出,郭德綱和于謙去業績考察,表演了這出日本梆子,各種笑不停,有興趣的百度一下。
-
3 # 山野村夫144925676
在近幾年的相聲作品中,唯馬季先生的單口相聲《宇宙牌香菸》堪稱神作!
當年馬季先生戴著鴨舌帽,穿著深藍色中山裝,挎著黑包,手裡拿著一盒煙,說著笑著來到了春節晚會的會場。他向觀眾介紹了提高香菸銷售量的秘笈,即“經常換牌子”。他從“西湖八大景”、“金陵十二釵”、“十八羅漢”、“梁山一百單八將”說起,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當他說到每個牌子少印一張時,觀眾無不捧腹大笑。尤其是說到準備開發“百萬雄師過大江”時,更令聽眾前躬後仰,臺上臺下,笑聲朗朗。
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菸》,批評了一些企業為追求利潤不擇手段的錯誤做法,針砭時弊,恰到好處。他的相聲來自於生活,他的表演貼近觀眾。可以說,在春晚語言類節目中,它是出類拔萃的,是頂峰之作,至今無人能超越。
馬季不愧為一代相聲大師,《宇宙牌香菸》不愧為一段神作!
-
4 # 小小Q小白
我到現在還記得馬三立老先生的單口相聲, 逗你玩。
現在年輕人誰還記得這些老先生的作品,真的是耐人回味啊。
-
5 # 城南柳畔
1.馬三立/王鳳山《十點鐘開始》、《買猴》
2.侯寶林/郭啟儒《夜行記》
3.馬季/唐傑忠《多層飯店》、《打電話》
5.姜昆/唐傑忠《著急》
6.牛群/馮鞏《我錯了》
7.郭德綱/于謙《你要……》系列、《我要……》系列等等。
-
6 # 縣東巷
相聲老前輩有不少作品被奉為經典,那些相聲真是百聽不厭,經得起琢磨,應為神作
1、郭榮啟、馬三立、趙佩茹的《扒馬褂》
這三位單獨拿出哪個都是大家。他老三位的《扒馬褂》可謂珠聯璧合,百聽不厭。從表演上說,三個人都從容灑脫,緩急有序,不爭不搶又自然流暢,而且三個人所扮演的角色聽上去非常的到位,一點也不突兀。從作品的內容上來說,首先非常的合理。雖然是吹牛、圓謊,但都入情入理,沒有故弄玄虛,沒有譁眾取寵;其次結構非常的緊湊,不知不覺就聽完了這段相聲,不會讓人覺得拖沓冗長,更不會讓聽眾覺得有故意賣弄故意拉長的嫌疑。
總之,這個段子圓潤、自然。特別是聽過如今的幾段《扒馬褂》之後,更覺得老前輩們功力非凡。
2、侯寶林、高鳳山、劉寶瑞的《賣馬》
我就敢說如今的相聲界挑不出這麼三個人來挑戰這個段子!這段相聲就是在京劇《秦瓊賣馬》中截下來一段,侯寶林跟高鳳山先後趕著唱,在唱的過程中加進了很多相聲的包袱,再加上劉寶瑞恰到好處的膩縫,這三人的配合也是天衣無縫。侯大師最擅長的“唱”,在這段裡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既讓大家過了京劇癮,也讓大家開懷大笑。真是不可多得的好相聲。
3、郭榮啟的《打牌論》
這段是郭榮啟先生根據《賭論》修改得來的,可謂郭榮啟的名段。現在很多人聽過郭德綱的《打牌論》,他就是使的郭榮啟的版本。但他跟郭榮啟說這段比起來還是嫩點,聽上去總有種“趕落”的感覺,讓人揪著心。而郭榮啟表演這段真是快而不亂,慢而不斷。再加上郭榮啟本來就是作者,他對這段的理解很深,所以使起來得心應手,讓聽眾非常的享受。
4、馬三立、王鳳山的《黃鶴樓》
“樓腿子”真不是誰都使的動的。馬三立的唱不行,所以這正好符合了角色在臺上吹牛自己京劇多牛X的身份。再加上馬三爺瘦高苦幹,貌似老實,一本正經的形象,喜劇效果非凡。這段其實跟《賣掛票》異曲同工,都是不懂裝懂吹牛最後露餡的故事。這樣的段子特別適合馬三爺,因為太精明瞭不行,太傻了也不行,只有他的外形和功力能把這個角色拿捏的恰到好處。
5、姜昆的《虎口遐想》
這段堪稱電視相聲的巔峰之作!雖然對於電視相聲和劇場相聲一直存在爭論,但是存在即合理,我們得接受這個事實,這不是哪個人決定的,這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電視相聲不好說,從德雲社幾位上春晚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小劇場風生水起的演員,站在春晚的鏡頭前一樣尷尬異常,就算老郭親自上陣,“笑果”也是大打折扣,形式大於內容而已。但細品這段《虎口遐想》,不但有完整故事,而且包袱密集,合情合理,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個作品,節奏非常合適,而且效果十足。真可謂故事性、思想性、娛樂性集為一身,非常完美。
6、郭德綱的《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
這是我聽的老郭第一個段子,當時的確驚為天人。在這之前我一直在聽傳統段子,因為當時的相聲界確實沒有很多段子值得反覆聽了,聽膩了。偶然一天點開網上一個叫郭德綱的人說的這段《五十年相聲之現狀》,本來是想聽個歷史,沒想到直接被郭德綱犀利的語言,真摯的感情所吸引!當時就連聽了3遍,並在後面留言說“我好像又看到了相聲的希望”。這一晃將近20年過去了。非常希望老郭能回到2005年左右的狀態,當然這是不可能了。
7、馬軍、盛偉的《哥倆好》
我認為這倆人就是年輕演員的領軍人物!既然何偉、曹金、裘英俊都不怎麼說相聲了,那我就看好這二位吧。我覺得這二位就是“真說相聲”的,是說“真想聲”的!不但說的好,而且創作也棒,這應該是這一輩的楷模。相聲就應該有個相聲的樣子,在舞臺上胡打亂鬧、蹦來跳去,一會燈光一會音樂,這不叫相聲,這叫“糟蹋相聲”;一個段子鬆散無主題,就是個笑話集錦,或者整段就是大墊話,這也不叫相聲,起碼我沒聽過哪位老前輩說這種相聲。如果有人管這幾種相聲叫創新,那咱也沒話可說。但從馬軍盛偉的段子裡我又品出了相聲的味道。
回覆列表
什麼叫“驚為神作”?
第一,你可能之前沒聽過類似的相聲,這段相聲的新穎程度讓你驚奇不已。
第二,你可能之前聽過類似的相聲,但這段相聲的表現力之強讓你讚歎不已。
第三,這段相聲你會聽很多遍都不膩煩。
優秀的相聲作品有很多,但大部分相聲都可以用優秀、精彩或者湊合、還行來形容,能讓筆者產生“神作”之感的並不算太多,謹列出六段來以供參考:
一、郭榮起,朱相臣/張振圻/馬志存《打牌論》
這段相聲創作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曾在北京天津一帶轟動一時,解放後也說了幾十年,可謂是經典流傳經久不息。
這段相聲改編自《賭論》,但比《賭論》結構更為集中,節奏更快,其正活是描寫兩個人,一個是打麻將的賭徒,另一個是玩“鬥十和”的家庭婦女,郭榮起將這兩個人的心理、語言、動作、表情描繪得淋漓盡致。據說郭榮起為了創作這段相聲深入麻將社和老太太群體裡觀察了很多天,有時候帶著水蘿蔔當禮物,就為了能蹲在老太天跟前看她們打牌聽她們說話。
筆者第一次聽到這段相聲時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行雲流水如入化境”,
二、侯寶林、郭啟儒《三棒鼓》
侯寶林傳世的經典作品有很多,比如《空城計》《關公戰秦瓊》之類都無比經典,但筆者對侯大師的作品能有“驚為神作”感覺的則是不那麼知名的《三棒鼓》,不過雖然該段相聲名氣不算太大,也被侯大師列入個人最滿意的七段作品之中。
《三棒鼓》也是改編作品,原型是《學評戲》,在《三棒鼓》中有兩個地方值得一提,一個是保留了比較早期狀態的評戲唱段,比方說花蓮舫的《劉公案》和老白玉霜的《玉堂春》選段,還有兩個大媽聽的《老媽開磅》。
另外一個則是侯寶林學老太太和零打錢的人,如果說學天津老太太最好的是郭榮起,學北京老太太最好的就是侯寶林。這段零打錢的人和老太太之間的對話切換自如畫面感十足,不用看相聲TV你都能感覺到那個尷尬的場面,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段子。
筆者對這段相聲的評價是“惟妙惟肖身臨其境”。
三、馬志明、謝天順《糾紛》
《糾紛》是馬志明自己在派出所辦事時偶爾看到的一件小事改編而來,這段相聲本身幾乎沒有包袱,就是描述兩個人從糾紛的展開到化解的過程,說單口相聲吧也不像,但謝天順還確實沒幾句詞,是一個比較另類的相聲作品。
這段相聲妙就妙在馬志明的臺詞毫無破綻,和侯寶林《三棒鼓》類似,你不用看畫面,光聽相聲就能看到三個人丁文元、王德成和派出所民警置身在你面前,除了派出所民警是馬志明的本聲之外,丁文元和王德成都是他用嗓子演繹出來的。
筆者對這段相聲的評價是“個性鮮明過耳不忘”。
四、李金斗、陳湧泉《武松打虎》
這是李金斗和陳湧泉的成名作,憑藉該段相聲他們斬獲了一系列獎項,相聲作者是廉春明,排練過程中又得到京劇名家李萬春的指點,因此該段相聲一經問世就火了。
《武松打虎》強在表演內容的豐富上,中間有純正的京劇,有搞笑的調侃,有時代的現實還有辛辣的諷刺。
李金斗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首先說他在其中是一趕四,一個人飾演四個角色。此外,他不光有唱段抖包袱,還有精彩的動作戲,該段相聲唯一的遺憾是你不能光聽還得看,這也是新時代電視相聲的特點。
筆者對這段相聲的評價是“新老合璧多彩絢麗”。
五、姜昆、唐傑忠《虎口遐想》
不管多少人詬病姜昆,但姜昆確實在相聲上有獨樹一幟的貢獻,電視相聲不是從姜昆開始的,但奠定電視相聲標杆和風格的則是姜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虎口遐想》。
《虎口遐想》的作者是梁左和姜昆,其原型取自梁左的小說《虎口餘生》,在這個小說基礎上姜昆將其變成相聲語言形成《虎口遐想》。
《虎口遐想》在內容上是偏荒誕的,採用的是主題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發生過的但並非絕對不會發生的事”,不過那是在八十年代沒發生的事情,近幾十年來遊客拿自己喂老虎的事情還真發生過好幾次。
這段相聲強就強在節奏極快的同時包袱全都跟得上,幾乎是一句一個包袱,讓你耳不暇接,剛剛還在為上一個包袱會心一笑馬上下一包袱又出來了,因此現場可以形成連續的爆笑,效果極好。筆者第一次聽的時候真的是傻掉了,只顧跟著笑都來不及思考,就感覺跟第一次吃自助餐一樣,哎呀,怎麼那麼多好吃的,這不是夢吧。
可以說,《虎口遐想》為之後的電視相聲發展樹立了一個極高的標杆,能達到該相聲水準的作品並不多,同樣是梁左、姜昆、唐傑忠合作的《電梯奇遇》也有類似的效果,梁左寫給牛群馮鞏的《小偷公司》也類似。
筆者對這段相聲的評價是“全程高能無人可及”。
六、郭德綱、于謙《西征夢》
《西征夢》改編自傳統相聲《得勝圖》,最早叫《堆兒兵做夢》,後來張壽臣改編成《打白朗》,這也是傳統相聲中改編比較成熟的一段作品。
郭德綱在2004-2005年成名時的代表作就是《西征夢》,這也是他當年成名的法寶,那就是改編傳統相聲,融入新時代的玩意兒。筆者當年第一次聽到這段相聲時立刻被吸引住了,原來相聲還能這麼說?!
《西征夢》在結構上和《得勝圖》是一樣的,郭德綱將其內容更加荒誕化,達到了“無厘頭”的效果,這也是該作品能夠迅速俘獲大批新老相聲迷的魅力所在,老聽戶能聽到裡面的傳統相聲味道,新相聲迷能夠聽到新時代的搞笑方式。郭德綱後來的相聲作品也有不少,但不少都在模仿《西征夢》,也沒有哪段在藝術上能超過《西征夢》。
筆者對這段相聲的評價是“古為今用時代潮流”。
當然,各花入個眼,以上六段相聲僅僅是筆者心目中驚為神作的作品,確實是第一次聽就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好相聲,每個人聽相聲習慣不同,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聽好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