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羽翼課堂
-
2 # 生活小棒子
老師如何來管教不聽話的中學生呢?這可能是很多老師都關心的問題,一旦引導不好,學生就會漸行漸遠,走向錯誤的道路,下面幾個方法值得關注: 首先:切勿再用傳統的打罵教育方式來教育學; 其次: 樹立自己作為老師的威信; 最後: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其自尊心。 具體做法: 1、以講理,舉事例,談自己切身經歷的方式來教育學生,還不行的話,透過與家長溝通,找到更好的方法。 2、樹立自己作為老師的威信,這樣可以讓孩子尊敬你,敬佩你,為人師表,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學生,給學生樹立一個楷模,一個榜樣,讓比學趕幫的氣憤在課堂中形成。 3、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其自尊心。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得到足夠的尊重時,他們就會打心眼裡也尊敬老師,老師要適當培養孩子的愛好,讓其德智體全面發展。 總之對學生的教育管教方式,因人而異,不是通用法則。
-
3 # 樂者自樂也
在一個班級裡,幾十個學生成績上有優秀的、有後進的;個性上有聽話的、也有調皮的。前類學生不用老師操勞,而後者卻讓老師們傷透腦筋,費盡心思。調皮的學生一般都學習成績較差,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光自己不注意聽講還經常影響其他的同學,違規違紀總少不了他們的份,真有那種“一顆耗子是打破一鍋湯”現象。但是,作為教師,不可能任其發展,更不可能放棄他們。作為教師該如何對待這些調皮的孩子呢?
教師首先要能在繁忙的工作中觀察、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點,瞭解淘氣孩子的本性特點。其次,能理解孩子,會和孩子做朋友,在孩子的角度上幫助他們教育他們。接著,要有智慧的教育方法,孩子們在家不聽話是何等調皮,但很聽老師的話,老師和孩子的約定更是提醒他的好方法,老師用伸指頭來提醒,既不傷孩子的自尊,又提醒幫助了他,這種教育方法科學合理、幼兒樂意接受、效果良好。
一、做一個有心人,多觀察、多瞭解淘氣孩子,和他們做朋友,找出調皮的根源。如:有些孩子調皮其實是求知的反映,他們的好奇心特強但知識經驗不足,這一對矛盾的發展就表現為調皮。
二、理解尊重幼兒,多給調皮幼兒一份關愛和一些鼓勵。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實踐證明,被成人厭棄的幼兒,常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有的幼兒喜歡搗亂,活動時常常打打鬧鬧,是由於我們對他們付出的愛及關注不夠,他們想透過搗亂、打鬧來引起我們的關注,獲得我們的愛,當他們搗亂、打鬧時,你給他們一個會心的微笑、句關心的話語、幾下親切的撫摸。他們會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的,他們應該聽老師的話。時間長了,慢慢就變的得不愛打鬧了。
三、當調皮孩子做錯事時,不能一味遷就,要正確教育,批評時也要講究藝術。
四、運用家園雙通道,共同教育好孩子。
對於這些調皮的孩子,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可能和家長的生活態度、教育方法分不開。我們透過家園雙通道及時的和家長取的聯絡,把他家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及時地告訴他們,要求他們配合教育。家長不能一直忙於自己的工作而忽視了自己的孩子。要多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做一些有趣的安靜的事情如:手工製作、畫畫、看圖書、聽故事、摺紙等,這樣做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
五、強化優點,淡化缺點,發現利用調皮幼兒的閃光點 。
每一個人都有其優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我們在教育調皮幼兒的過程中,可以強化優點,淡化缺點,以強化優點來幫助幼兒克服缺點。
六、創造條件,多給調皮幼兒表現的機會。
七、重視個性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教育。
由於生理、教育、年齡、個體發展、家庭環境等方面的不同,調皮幼兒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調皮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差異進行教育,是教育調皮幼兒的重要對策。對於活動量大、自制力差的幼兒,除了滿足其正常的要求,可透過遊戲,讓幼兒擔任一定角色,以角色的行為規範來約束他們;對於淘氣,愛做惡作劇的幼兒,我們應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因為他們往往是覺得好玩而為之;對於霸道的幼兒,則可運用榜樣說服的誘導的方法,著重對他們進行禮儀教育等等;對於家、園表現不一的調皮幼兒,除了加強家、園協調統一,我們應著重糾正其霸道、攻擊性、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的行為。對於男的調皮幼兒,我們應把他們的這些行為引向健康的活動上去,並向他們提出嚴格的常規要求;而對於女孩子,教師在努力吸引其注意力,糾正其霸道行為的同時,利用他們鬼點子多、聰明等特點,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她們想辦法加以解決,努力提高其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4 # 塵世中一迷途小書童00
首先,不聽話的學生是不能透過講道理進行教育的,要用具體的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或老師以身作則感染學生。
其次,所謂不聽話是不想聽你說教,不想按你說的做,或你的要求學生有牴觸,並不是學生不知道理。學生只是自我意識太強或沒有確定目標,沒有動力,有些自暴自棄。所以讓學生確定目標,幫學生構想未來的願景,制定計劃並付諸實踐。
最後,不聽話的學生往往規則意識淡薄,結合適當的懲戒教育是必須的,同時發掘班級裡和他關係較好的同學去鞭策他、影響他,也就是所謂的迂迴戰術。
當然,不同學生不同特點,也就意味著要有針對性的制定教育方案。
-
5 # 使用者13200556656
對不聽話違反校規紀律的學生老師要跪求學生守紀千萬不能動他一手指頭,再不行就到高檔酒店請違紀學生連同違紀學生的父母一塊請上撮一頓然後買些違紀學生喜歡玩的玩具喜歡吃的食品送給他們再買上幾瓶茅臺五糧液送給違紀學生父母,再不行的話就辭職回家吧!
-
6 # 高老師的365天
你好,我是一名鄉村教師,對於您提出的老師該用哪種方式教育不聽話的學生?在教育法和教師法中都有提到,教師的有教育教學的權利和義務,有管理的權利,但是沒有具體說明,老師可以怎麼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可喜的是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相關要求,研究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這就說明可以採用懲戒的方式教育不聽話的孩子,但是對於怎麼懲戒,馬上就要出臺的新教育法中就會有提到,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7 # 舍岸教育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我之前在中國美國奧地利都教過小朋友,年齡跨度在3-16歲,不服管教的小朋友也遇到過很多。
在我帶國內3-5歲小朋友的英語課的時候,課堂紀律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因為之前在國外教書比較多,所以不太會兇學生,也從不罵孩子們。孩子們看我溫柔好說話,就得寸進尺,不停地試探我的底線在哪裡。他們在課上跑來跑去,我叫他們回答問題就鑽到桌子底下,然後告訴我:“老師我不想學啦!”幫我管理課堂紀律的助教老師也很年輕,她也忍無可忍對孩子們說:“你們別吵啦,雨微老師要生氣了!”小朋友瞟了我一眼:“我看還好吧!”我都無語了。於是我專門去像那些早教行業十年名師請教,去看他們上課,我發現他們上課紀律好的幾個方法。
1. 十年名師上課幾乎都走“活潑風,”課堂氣氛特別活躍,活動和遊戲一個接一個,我的課堂風格太安靜了,孩子難免會覺得無聊,加上我又不兇他們,所以他們也就調皮慣了。
2. 課前和孩子明確課堂規則,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保證孩子聽懂理解,然後展示獎勵懲罰方式。比如小貼畫,小卡片,攢滿多少個就可以去老師那裡兌換一份小禮物。
3. 對於特別皮的孩子,老師會請家長陪同其上課。
在學習了這些方法之後,我做出來以下幾點改變:
a. 我改變了我上課的方式,用遊戲把我的課堂環節串起來,比如:孩子們學習拼讀單詞的時候需要作出我設計的特定動作和手勢
b. 我帶了比較健康低糖的水果麥片作為孩子們好好表現的小獎勵,還準備了奧特曼卡片。孩子們特別吃小獎勵那一套,上課遵守紀律,積極參與遊戲,努力回答問題,前後反差之大,孩子家長都有點不敢相信。
c. 有的時候我會用幽默風趣的方式和孩子商量:“能不能給我一個面子?乖乖上會課,一會下課老師可以和你們的媽媽表揚你們哦,也可以多給你們一點課間休息的時間,怎麼樣呢?”小朋友們看我那“可憐巴巴”的樣子,都會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說:“好吧那行,那你記得和媽媽表揚我們哦。”有的時候,在孩子面前“示弱”,他們也會主動幫助你。
我在美國教書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個特別皮的孩子。
在美國一所小學實習期間,我遇到了一箇中國來的小男孩,他隨父母剛搬來美國,進入這個學校才兩個月左右,可能是語言不通的原因(原來在國內上的基礎不是很好,加上年齡小6歲左右),他拒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課,拒絕老師安排的課程表,一發脾氣就到處扔椅子,踢打老師,學校僱我是因為希望我能在語言上為這個孩子提供一些幫助,我和學校老師商量過之後就使用了PMT的部分方法,才兩週左右,這個小男孩就有了很大的變化,我不在的時候老師也繼續使用此方法,上週我再去看這個小男孩的時候他已經願意聽從安排,而且願意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起,還多交了幾個朋友(本來他只有一個朋友,是班上另外一個比較淘氣的小男孩,他倆一起搞破壞)。
PMT方法如下:
每當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告訴他他做出了A選擇(好的,值得鼓勵的)還是B選擇(不好的,不贊成的)
每當孩子做出A選擇,老師會立刻肯定他,並給他積上一分(在隨身本上,孩子看著老師積分),積滿十分孩子就可以獲得10分鐘的放鬆時間,在這個時間裡孩子可以在老師的陪同下去另一個教室,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活動,自己定好時,玩10分鐘。
每當孩子做出B選擇,老師會立刻告訴他這是B選擇,A選擇應該是什麼樣的,你要不要換,如果孩子不換,就告訴他積滿三個B選擇就會打電話給家長(其實美國也很興叫家長這一套了)。
然後老師會記錄每一天孩子做出的選擇,透過這種資料來看孩子的變化。
其實孩子不服管教的根本原因是不服你,如果老師做不到讓孩子信任和信服,那麼什麼辦法都管不住。其實很多孩子是聽得進道理的,只要老師能用合適的方法給他們解釋,同時給他們一定的自由,他們就願意配合,願意好好上課的。
*注意,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其實有ADHD(注意力不集中伴多動症),這種情況需要心理學上專業的手段進行干預。
-
8 # 文史作家任瑞新
你可以開一個班會,讓孩子們討論做家庭作業的利弊,讓大家來說說為什麼要做家庭作業,這樣也許會扭轉局面的。學生不做作業怎麼辦? 在我們日常教學過程中,常遇到一些學生不做作業。那麼,學生不做作業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應該採取什麼對策呢?有的教師肯定採取過一些措施,效果較好;有的肯定未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有的可能還未找到良策。在這裡,我想小題大做,拋磚引玉,談談我校教師的一些經驗和做法。 據我校教師觀察瞭解,學生不做作業的主要原因有:1、速度慢。做作業時常左顧右盼,愛打岔。作業一多就完成不了。2、不會做。由於智力或其它一些原因,造成學習障礙。可是又不想方設法去解決,而是“遇到困難繞著走,繞不過去就不走”。3、懶惰性在作祟。天性愛玩,管不住自己。不能做到“做好作業再玩”。4、教師佈置作業一味從自身需要出發,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造成學生敷衍了事。同時,由於教師不能及時批改作業,不能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有些學生就成了“拖拉機”。5、家庭缺乏應有的監督。不少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圍著轉,管教不力。或因父母是雙職工,下班遲。放學後無人管束。針對學生以上幾種不做作業的情況,可採取以下對策:1、 孤立法。當學生出現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的現象時,一定要採取果斷措施,及時剷除學生不做作業的土壤,把苗頭扼殺在搖籃中。千萬不能讓其形成氣候,生成小團體,任其蔓延。應讓全班同學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逐步學會自己管住自己。2、冷處理和熱處理。“冷處理”,即對不做作業的同學先不忙處理,先觀察、瞭解一番,旁敲側擊,激起他(她)內心的漣漪。這種方法一般運用於上進心比較強的學生,他們能從教師的言行中悟出自己的失誤,進行反省自糾。“熱處理”,一般運用於自我意識比較差的學生。他們一般還未認識到不做作業的害處。或是明明知道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對這樣的同學,就應大喝一聲,當頭一棒。進行“狂轟爛炸”式的“強火力”攻擊,令其幡然醒悟,“悔過自新”。3、賞識法。即優點誇大法。如五(5)班有一男生,人比較聰明,但常常自以為是。他自認為:“我會了為什麼還要做?”家庭作業經常不做,但課堂作業能及時完成。對此,老師針對他書讀得好,聲音響亮有感情這一優點,在班裡封他為“朗讀大王”。每次早讀課都讓他領讀,他也盡心盡職。老師常常在班裡表揚他,培養他的自信心。時間一長,他覺得自己是個好學生,要是再不做作業就對不起大家的信任。從此同,冰把他不做作業這一毛病根治了。4、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學生充分信任老師,能與老師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他們的煩惱和困難才會向老師訴說,老師才能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老師要積極地和學生交朋友,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點燃學生心中學習的熱情,激起學習的慾望。如六(6)班有一男生,長得人高馬大,較聰明,看問題比較敏銳。因其發育早,已有成人意識,漸漸地無端生出一些煩惱。近來不知怎麼回事,有了急劇變化。最明顯的是,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總找理由推託。班主任王老師不是粗暴地訓斥,而是與其促膝談心,採用暗喻式點撥他。說他以前在老師眼裡,是一隻香噴噴的紅蘋果,現在所犯的錯誤就像是紅蘋果裡鑽進了一條毛毛蟲。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紅蘋果就會慢慢變成爛蘋果。該生深受觸動,覺得自己對不起老師的關愛和信任。5、構建家校聯絡網。不做作業的學生,並不是天生的。他們在改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覆。這時,我們非常需要取得家長的配合,“協同作戰”。只有這樣,才會形成合力,讓不做作業的學生“無處藏身”。因此,學校與家庭應經常聯絡,雙方對學生的一舉一動皆能瞭如指掌,及時扼制不做作業現象的抬頭,不留壞習慣滋生的時間和空間。一天,我差點兒給一位不做作業的學生氣死。這位同學,上星期有一篇抄寫課文的作業沒完成,我讓他星期天在家裡把他完成。星期一一到校,我就讓他把作業拿出來讓我檢查。他磨蹭了半天,才嘟囔著說:“作業本掉在家裡了。”由於前幾次也常出現類似的情況,這一次,我馬上決定騎機車帶他回家拿作業本。初春的早上,春寒料峭。當我頂著呼呼的寒風來到他家時,他竟又說家中沒有本子,夾在書包裡了。當時,我氣得說不出話來,狠狠地批評了他這種說謊的錯誤。他的父親也跟我說,他也拿這個兒子沒辦法,星期天就曾狠狠地揍了他一頓。我也對他說,你這個孩子腦子其實不笨,你又對孩子的學習這樣關心,我真擔心教不好你這孩子。我知道,光靠打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和他父親協商,以後每天要完成的作業都寫在本子上,待完成後由他簽字。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幫他慢慢去掉“懶勁”。教師對不做作業的同學決不能放棄,要積極採取多種措施應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是真心為學生的發展負責,總有一天,學生會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同時,要多方改革作業,讓學生有自主選擇作業的權利。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
9 # 王為願
對於這些孩子,學校教育相對蒼白,因為家庭觀念和家庭文化以及家庭理念對於孩子的影響最大。
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孩子也會轉化:
1.讓孩子看到有知識學歷生活和普通生活的區別,由孩子自己判斷。
2.懂得生活的艱辛和競爭的殘酷。瞭解未來只能智取,不可力求。
3.用真摯的愛感動孩子,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心有所繫的時候有可能轉變學習的意識和態度。
4.讓孩子感受,感知真正的有知識有能力後美好生活的魅力,讓孩子自動渴望過度到轉化行動。
-
10 # 小語教育
說句實話,班上不聽話的孩子現在不大好教育。 教育主管部門既要向教師要教學質量,各項評比各項考核層出不窮,又收起了教師懲罰的權力。 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打打不得,罵罵不得。苦口婆心收效甚微。做教師真心累。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更多的只能和家長交流。 遇到對孩子負責的家長,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許有些效果。 遇到不負責任的家長甚至可以說老師誣陷,或者老師告狀多了就認為老師是故意找茬,想要索禮。
-
11 # 小宇97818
學習習慣應該是學生自己養成,學習態度應該由家長引導,指導、督促娃娃樹立!別認為全是教師的事!自己的娃自己不關心的話,以後有得哭的!改變“娃娃進學校了就一定會學習好,病人進醫院了就一定醫得好的思想”才是根本!學生學得好不好的關鍵在於家長和自身,教師只是輔助作用。問啥“教師應該咋管”從根本上就是錯的!
-
12 # 修心種菊
學生不聽話是教育教學中常見的現象。高三時一個男生近期上課總是小聲講話,點名提醒都不起作用,自習課時我找他談了談,他說他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他對我曾經對他說的一句話不滿,想找我說說,又怕我認為他小氣,所以這樣引起我的注意來表達意見,其實引起他不滿的那件事那句話我早已忘記,根本不值一提。可是他卻一直耿耿於懷,在我們師生真誠溝通之後,他不但釋懷且表現出了比以往更大的學習熱誠。所以學生不聽話必定有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老師要求太高,他做不到。第二老師要求的太低,他不屑於做。第三老師的要求讓學生厭煩,他不想做。第四學生想引起老師的關注。第一、二、四種情況都較好處理,那第三種情況出現之後怎麼辦呢?老師應先認真分析學生厭惡的原因。如果是學生厭惡了老師本人,那麼老師須認真反思反省,重新樹立形象,樹立威信。只要老師做得真誠認真,學生還是會重新尊重您,聽您話的。
-
13 # 郭顏利79899698354
世界上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和家長,有可能不聽話的時候只是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力,老師如果批評孩子,孩子會繼續透過這樣的方式吸引老師注意力,如果老師換一種方式,先不理他,下課的時候找他聊聊為什麼不聽話?找到原因,透過溝通交流引導,最重要的是能讓孩子真心體會到老師的溫暖,慢慢的孩子就會“改邪歸正”,每次看到電影上演的特有愛心和耐心的老師就感覺特別的溫暖,心中也會想如果自己的孩子能碰到這樣的老師該多好啊!愛心+耐心+苦口婆心,用大愛感化!作為一名家長感謝所有的老師,道一聲辛苦了!
-
14 # 頑皮的小老頭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們生性忠厚,帶著好奇心降落人世,對任何事物都感好奇,都在模防學習。家長是第一位老師,是孩童們的啟豪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影響孩子們一生。學校老師是孩童們求知的尊長,他們帶著渴望知識的願望前來學校,識字計數,幼小的心靈裡對老師無限信任,無限敬仰,希望以後象老師一樣有文化有本領。
作為老師,應允分了解兒靈心理,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心傳授知識,取得學生信任,讓他們自覺聽老師話,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十個手指伸出還有長短,學生也參差不齊,也有個別頑皮,不聽話,甚至搗蛋,影響他人,面對這種情況,老師應該深入瞭解情況,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孩子,千萬不能急躁,要有耐心,堅持說服教師,嚴禁打罵,侵犯人權。
今天,孩子成了太上皇,家長啥不得管,教師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對犯錯的學生主動積極聯絡家長,協同教育,千萬不能有觸碰學生身體的任何行為,你再好心,也會被當作驢肝膾,也會說你體罰學生。
-
15 # 聖人163074776
以後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建一個班,家長對老師嚴厲有意見的都去哪個班,那個班有高度自由,可以不上課,可以不上學,可以不寫作業,上課也可以睡覺,總之只要不影響別的班級上課學習幹什麼都可以。
-
16 # 清水厲鷹
忍耐、引誘、鼓勵、邦助、開導——除了侮辱、辱罵、毆打、體罰、變相體罰,你用什麼方法都行。——你沒有從嬰兒、兒童、少年時代走過嗎?
-
17 # 釣翁666
如今形勢比人強,身排老九莫要忘!乾坤挪移時代變,學會佛系保安祥。一心一意把書講,聽與不聽又何妨。因為不是自家郎,懲戒懲罰切莫想。
回覆列表
身為補習機構的老師,請牢記,以下的話可以抄寫三篇,貼在案頭。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付不起的學費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付不起的學費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付不起的學費
挑學生是公立學校和重點班才有資格乾的事情,身為一個機構老師,核心競爭力就是把公立學校教不好的學生教好,這就是本職工作。換句話講,一個聽話又自覺的學生,為什麼要來機構。( 一般只有競賽輔導類機構才會出現這些大神級的學生 )。覺悟就是不惜任何代價把學生教好。
也做好心理建設之後,開始講解決方案,
其實真正讓你不想教的原因,是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如果這個難教的學生,他的學費極高,你還會有不想教的感覺麼,如果他的家長對你極好,你還會不想教麼,如果真的教不好,你也不用負任何責任,你還會不想教麼?
良心三問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就是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
我們在社會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溝通,
這個溝通是指多方面的,
和學生的溝通可能不順,不能調動起他的積極性,可能會有挫折感,但不要緊,正常情況下,其它老師也調動不了這個學生的積極性。
溝通的核心方向是機構的學管與運營,請他們幫忙加價減責,告訴機構的運營這個學生難度太大,有潛在的ADHD,現階段的投入和產出不合理,需要加價,如果不加價,對結果不負責。
經過這樣的溝通之後,整個事件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家長會降低預期,學管和運營能夠有更多操作空間,你可以獲得更寬鬆的教學感,學生至少能從你那裡多學點知識,不會完全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