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u老師1012
-
2 # 一隻鹿的生活
我覺得關鍵是教育經費投入。如果各個省份的每個學生教育經費投入是一樣的,那麼教育差別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大。黑龍江為什麼是教育貧乏地區,因為窮
而成長問題,我覺得家長素質是個大問題。同樣,鄉村教育環境落後,導致教師力量不足,這個不可避免
-
3 # 木土先生雜說
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是教育資源不均衡:如人、財、物及教育基礎和氛圍等方面。
一、人力資源不均衡
人力資源主要包括學校管理團隊、師資隊伍質量、後勤服務質量、教學研究團隊等方面。
1、管理團隊不均衡:就是是同類型學校,農村中學的校長與城市中學校長的視野、能力就有很大的差異;
2、師資隊伍不均衡: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教學理念、人才結構差距大;
3、教研團隊與研究氛圍不均衡:農村城市之間的教研隊伍、教研內容的前瞻性、教研的層次和教研實質內容差距極大;
4、學校後勤服務質量不均衡:人員配置、服務態度質量、服務意識都不是同一層次。
二、財力供給保障差距大
1、 福利待遇差距大:農村中學教師工資與城區老師工資差距不大,但農村老師津補貼及其他福利是農村老師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再如獎勵性工資、十三個月工資、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徵繳比例差別大,有很多專案,如誤餐補助、交通費、取暖費等,農村老師沒有,甚至連聽也沒有聽過。
2、隱性收益差距大:單就非規範性收益比,農村老師與城區老師在補課效益上的差距就無從說起。
3、財政投資力度不同:農村學校需要政府投資的專案,規劃不科學、設計沒前瞻性、投資不到位、建設質量不理想,使用效率低;
三、物力保障與使用效率不均衡
1、使用效率不同:農村城市學校硬體建設基本均衡,但硬體使用效率差別很大:同樣的功能室(實驗室、圖書室、音樂教室、舞蹈室)使用頻率和效果差距驚人,農村中學的功能室幾乎是擺設,城市學校的功能室就能發揮作用。
2、耗材增補不及時:農村學校的實驗器材補給困難,從學校報到中心學校,從中心學校報到儀器裝置站,再透過縣裝置站集中採購,然後分級下發,收到相關器材的時候,學期基本結束了。城市學校這個問題就少許多。
3、物資品種單一多寡不同:農村學校就是那麼幾種常態化的教學器材能保障外,其他的設施裝置就要看相關部門責任心了。有的不需要,卻及時送達;有的急需的,卻遲遲沒有。
四、教育環境教育氛圍不均衡
1、家長對孩子讀書的態度不同,農村家長是順其自然,讀到哪兒算哪兒;城市的家長關注孩子學習,督促孩子學習。
2、農村父母的文化層次普遍比城市父母的文化水平低、見識就不一樣、格局、文化品位也就大不同。
3、教育生態不同:農村城市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城市文化氛圍濃郁,農村文化生活單調;
農村雖然有城市沒有的許多優勢,但與城市日益繁榮的程序比,農村的發展、經濟增長、人口密度和質量迥然不同。如此巨大的差距怎麼追求教育的均衡?
真正的均衡是不可能的,只能追求相對均衡,盡最大努力縮小城鄉差距,就是對教育均衡的最大貢獻!
-
4 # 月亮跟著星星走
我覺得兩個問題都是因為資源不平衡造成的,學校分成重點、非重點,就導致好的老師和資源裝置一邊倒,好的就成了頂級好。差的要麼保持要麼繼續更差,基本呈現優勝劣汰、兩極分化狀態。
-
5 # 撅省之瀝
教育的關鍵在於學校要有好校長、好老師,而且需要人力資源必須穩定;好校長、好老師流動大不僅僅是城鄉二元結構所致,更重要的行政力量對人力資源的調動,我是農村學校出來的,深知癥結所在!
-
6 # 英語小定定
先要分析城鄉教育哪些方面存在著教育不均,然後才能提出解決辦法。
首先,是師資力量不均。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城鄉發展差距造成的。農村學校留不住好教師,好教師和年輕教師都不願意去農村學校任教。
其次,是教育設施不均。農村學校的教育設施無法和城市學校相比較。很多農村學校有幾間像樣的瓦房當課室就不錯了,更別提現代化的教學裝置,如電腦投影實驗室等等了。這和地方財政對教育的支援力度有關。
再次,是家長觀念的落差。農村學校很多學生家長並不重視教育,認為孩子送進學校認個數字,會個加減乘除就可以了。遠不如城市家長希望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均衡發展。所以農村學校的孩子,很多上完義務教育階段,家長就不再出錢支援孩子讀書,反而希望孩子出去打工,減輕家庭負擔。
最後,還是待遇的問題。教師職業並不是人人羨慕的職業。農村學校無法吸引但教師是因為整個教師儲備庫里人數就不足。尤其是優秀教師不足。很多農村學校教師待遇得不到保障,有些地方工資都無法按時發。一直說教師待遇要不低於公務員。但是一直也落實不到位。公務員除了工資,是有其他獎金收入的。即使教師和公務員的工資一樣了,收入也不是一樣的。這是大環境造成的的城鄉不公。
因此,農村要留住優秀教師,必須加快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教師城鄉輪換制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待遇要向農村學校傾斜,要使得農村學校教師收入比城鎮教師高。財政上,要加大力度建設農村學校,縮小教育設施的差距。同時,加大農村教育宣傳,改變部分村民落後的觀念。
-
7 # 鷺島京師
實現教育發展不均衡主要問題在於經濟水平不同,城鄉教育不均衡突出的問題在於理念與師資。
教育理念不同。城市經濟水平較高、教育水平也較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傾注了全部,希望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才有出息。城市的孩子也只能透過讀書才能解決就業問題,所以讀書成為城市孩子唯一的出路。鄉村家庭一般家庭條件較差,家長希望孩子能早當家。農村的一畝三地為孩子的生活提供了最低的保障,讀書不成還可留守農村,所以讀書的緊迫性就沒城裡強。師資力量不同。農村的發展水平也決定了老師的發展水平。老師很難在農村艱苦環境中得到有力發展。鄉村老師硬體條件不足,思想落後,競爭力低,再加上鄉村生源學習興致不高,從而造成鄉村教育水平整體低。而城市作為行政單位的中心,學校教育的硬體條件好,教師水平高,學生學習意識強,從而成就了城市教育水平整體比較高。教師學生教學相長。由於農村的孩子所面臨的是生活壓力,城市孩子更多的是升學壓力。目標不同,方向不同。唯一解決教育失衡問題的是儘快達到小康水平,讓農村孩子扭轉受教育的理念,讓所有的孩子,不論城鄉都認可的讀書才有出息這一理念上來。農村經濟水平提高了,農村的師資力量才會發展起來,農村教育才能追趕上來。
-
8 # 潮起海之南
教育要均衡發展,須將公平普惠作為根本價值取向
近日教育部舉行釋出會,迴應關於就近入學問題的社會熱點問題,如北京學區房暴漲,上海民辦學校不合時宜的公開信。實際上,就近入學爭議本質上是教育均衡的問題,國家關於就近入學的政策不會變化,教育部為了落實好這項政策,教育部正在力推學校標準化建設、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和優質均衡,就是把每所學校都建合格,每一個地區的學校都均衡優質。
教育均衡發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在要求,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2012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日前,教育部公佈了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縣區名單,共有7個省份的69個市縣區透過國家基本均衡認定。截至目前,全國累計2767個市縣區透過國家基本均衡認定,佔95.32%,比例算是較高,教育均衡取得較大成果。
每年國務院教育督導辦都會對往年透過國家認定的市縣區進行年度監測,2019年對2013年以來透過認定的情況進行年度監測複查,監測顯示,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總體情況向好,但也存著一些問題,如有的地方教育經費投入下滑,教師待遇落實不到位、學校佔地面積和運動場面積不達標、出現大班額情況等。
中國義務教育經歷基本普及、全面普及、基本均衡之後,又開始進入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階段,現在正處於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過渡期。教育優質均衡是一個學校標準化建設更高、促內涵式發展的工程。
目前城鄉教育不均衡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如:
1、部分農村學校校長和教師教育理念落後、思想觀念保守。不管是管理理念還是教育教學方法,都沿襲傳統模式和思維,而城市學校的師生創新和實踐能力較強。有些農村學校只重視語文、數學等文化課教學,不重視音樂、體育、美術和實驗教學,音體美和實驗室等功能室長期不用,音體美、實驗課、勞技課、綜合實踐等課程開設質量差或不開設。不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科學精神、藝術情操、個性特長的培養,不重視學生全面發展
2、城鄉教育的基礎設施存在差距。雖然這幾年對農村學校加大了投入,城鄉學校硬體上差距進一步縮小,但還存在差距。
3、部分農村學校常規管理不到位。如校園存在髒亂差情況,學校食堂衛生不合格,學校裝置維修維護不及時,存在安全隱患。
4、與城市教師比較,農村教師的整體學歷、水平偏低,老齡化現象普遍,而且農村留不住人才,優秀教師都流向城市的學校。
5、農村學校存在結構性教師緊缺。如有的長期缺少音樂、美術、體育和英語專業教師,這些科目都讓其他科任教師授課,嚴重影響教育質量。
隨著優質教育均衡化的推進,城鄉教育的差距正逐步縮小。
如何做到教育均衡發展呢?特別是要縮小城鄉之間和校際之間差距,我個人認為應該這樣做:
1、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教育經費投入要逐年增加。統籌每一所學校發展建設中的資金保障,每位教師工資都要按時足額髮放,財政應承擔的教師各項社會保障待遇要得到落實。
2、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如改善農村初中和鄉鎮中心學校寄宿條件,深入推進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提升農村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著力解決“鄉村弱”的問題。
3、加大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配足配齊各學科教師。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要透過多種方式及時補齊教師隊伍,重點推動農村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4、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如組織開展“國培計劃”、省級示範性培訓、骨幹教師送教送訓下鄉等方式,提高農村等薄弱學校教學水平。
5、合理調整教育空間佈局。落實教育專案規劃優先權,以適度超前的原則,調整、完善教育佈局規劃,解決教育資源布點不均衡問題。在開發建設中,優先保證教育用地,凡上一定規模需要配套建設學校的,開發單位必須嚴格按規劃要求提供教育用地建設學校,不得擠佔教育資源。
6、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大力加強每一所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積極進行校舍改造、農村教師週轉房等教育工程專案建設,新建、改建校舍,實施學校衛生條件、體育場館、實驗室、圖書館的標準化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7、完善關愛體系,促進教育公平惠民。要關心進城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可以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公辦中小學為主”的原則,就近接收進城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使其與本地戶籍學生享受同等待遇。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和措施,關愛留守兒童及殘疾兒童群體,關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8、提升教育質量,豐富辦學內涵。注重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內涵發展,廣泛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運動會、藝術節、讀書節等活動,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素質教育。
總之,要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應將公平普惠作為根本價值取向,硬體和軟體都要抓,及時迴應群眾和社會對教育問題的關切,堅持有教無類,五育並舉,因材施教,為每一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回覆列表
教育實行均衡發展是國家的教育方針,近幾年國家對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和一些配套工程給予了大力支援,有的甚至優於城市學校,但不足的1是師資力量匱乏,2是農村孩子的家長素質遠不及城市孩子的家長素質,導致農村孩子家庭教育缺失。3是農村有大量的留守兒童。4是農村孩子缺少社會教育,因此目前城鄉教育之間仍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