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關於古崑崙所在之處,學術界眾說紛紜,但至今未有定論。
11
回覆列表
  • 1 # 小蛋看世界

    我們現在所定義的崑崙山,是指位於青藏高原上,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的崑崙山。

    在華人的心目中,崑崙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又被稱為中華第一神山,華夏龍脈之祖。

    也許你會奇怪,華夏文明明明發源於東方,但是怎麼將青藏高原上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大山奉為華夏的龍脈,第一神山呢?莫不成我們的文明發源地是在青藏高原?

    民國學者顧頡剛曾經考證過崑崙山的來歷,他將崑崙山分為兩個概念,一個上上古神話中的崑崙山,這裡的崑崙山,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山一樣,奧林匹斯山上住著萬神之王宙斯,而神話中的崑崙山,也是眾神之所。

    《海內西經》中說: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何。上有 木禾 ,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 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弈莫能上岡之巖。

    意思就是,崑崙山,是上帝在人間下界的都城,也不是一般人能爬上去的,非射落九日的大羿這樣的人物才能爬上高高的山巔。當然大羿上崑崙山的目的我們都知道,他是為了向西王母討要不死藥。不過奇怪的是,這個崑崙山雖然號稱是百神之所在,但是山海經中提到有名有姓的神只有西王母一個。所以,這個西王母后來也就演變成了西方群仙之首,和駐守東方蓬萊仙境的東王公,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東華帝君。這一西一東兩位上仙,也就成為秦漢時期中國原生神話和仙話傳說的鼻祖了。

    另一個概念就是地理上的崑崙山。但是這個崑崙山其實本來就是虛構出來的一個神話概念,所以隨著古人眼界的不斷擴大,崑崙山的位置也在不斷地向西北移動,最後才定位到了現在的位置上,故而顧頡剛也不得不承認,古書上的崑崙山到底是指哪座山,他也搞不清楚。

    崑崙山在現實中雖然沒有具體的定位,但是經過了幾千年的概念的不斷沉澱,早已成為華夏民族的圖騰之一。所以後世只要是涉及到中國神話背景的各類作品,也都脫不開幾千年前就設定好的這個崑崙的世界觀了。

  • 2 # 博美大觀

    《山海經》中記載,崑崙山是黃河源頭,山中礦產豐富,我們透過現代技術的定位推測崑崙山指的是黃河源頭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但是古人從前極少有到達過如此偏遠地區的人,這些地區崑崙山的傳奇又是怎麼來的呢?清代的《辛卯侍行記》中記載,人們認為是崑崙山所在的一共有七處:海上、西寧、還有甘肅、新疆、青海的西南和西藏北部甚至是到了古印度與中國交界。

    我們可以看出古人所認為的崑崙山的範圍十分寬廣,但總體還是在中國的西部或是古人還不能探索的神秘海上。其中的中國西部泛指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以及崑崙山脈。判定它們為崑崙山的重要條件就是,崑崙山是龍脈的發源地,那麼我們可以猜測,古人所形容的龍脈可能是華夏民族的起源,雖然本身龍脈一說虛無縹緲,是古人對風水的喜愛。但可以猜測,華夏民族的起源在長江和黃河兩大水源,我們的祖先有對於身邊河流的原始崇拜。所以我們可以猜測長江和黃河發源的現如今青海三江源頭可以說是神話中崑崙山的來源。

  • 3 # 阿宅呀

    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東經青海省到四川省西北部,橫貫新疆和西藏之間,全長2500千米。它像一條長龍橫臥在中國的西部,有"亞洲脊柱"之稱。崑崙山由東、中、西崑崙三部分組成。東崑崙像一隻鳥爪一樣分出南、中、北三支脈,屬於南支的巴顏喀拉山是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 4 # stud白丁

    古人說的崑崙和現在這個崑崙山是兩碼事。

    古人所說的崑崙山是想象當中的一個神山,並不真實存在。而且崑崙兩個字也不一定是漢語。

  • 5 # Wanyway

    在學術界有句話:“古來言崑崙者,紛如聚訟”,可見關於這個謎題的爭議巨大,至今未有定論。也正是因為沒有定論,才有了很多假說,以及今天的問題。相信能點進這個題目的人,多少對“古崑崙”位置的研究資料都翻閱過的,筆者就不浪費時間轉述了,但其中有一說,指“古崑崙”在今天的青藏高原,筆者覺得很值得推演一下。

    首先,青藏高原是亞洲“萬河之母”,她孕育了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湄公河、怒江、印度河、恆河等,而《山海經》中記載它周圍有赤水、河水、洋水、黑水、青水、弱水和流沙等七條河川,體量、數量都與“崑崙”匹配。

    其次,《穆天子傳》中記載“吉日辛酉,天子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黃帝之宮就在崑崙之丘,而黃帝為姬姓軒轅氏,炎帝為姜姓,姜通羌,《史記》中記載:“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之兄弟也。”可見,姬與姜同源,都與古羌人有關,而古羌人也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

    第三,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論》:“崑崙……其上有醴泉、瑤池。”簡單一句話,卻有深刻含義。一則,瑤意為美玉,比喻美好,珍貴,光明潔白,而青藏高原上的內陸湖,多為鹽水湖,鹽結晶後,光明潔白,有的湖水中的鹽還能折射Sunny讓湖水變得五彩斑斕,且古代鹽的珍貴性,是如今想象不到的,《史記· 齊太公世家》記載:“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這可以說是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次成功的經濟改革,就從鹽開始,始之,齊為大國。二則,青藏高原上的淡水湖,多為雪山融化後形成,醴泉,甘甜的泉水,也與之相合。

    第四,《淮南子》中記載“崑崙虛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疊疊重重的有九層”,古時的步與今天的步演算法不同,《淮南子》為西漢成書,我們若以秦制計,秦以六尺為一步,秦尺約23.1釐米,也相當於138.6釐米左右,如此算來,崑崙虛高約1萬6000多米,這定是誇大之言,因為古人不可能登上如此高的地方,但就算如此,也可見崑崙虛之高,當今世界,也只有珠穆朗瑪峰,敢稱“天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百香果葉子能喂山羊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