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時樓臺月

    引言:

    崇禎皇帝的大明末年,一直以來都是許多讀者所津津樂道的一段時期,同時,也是大多數人的一段心結。因為,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硬氣”的一個王朝,在其統治末端同樣不乏當世名將,最終卻還是逃不過覆滅的悲局。

    正如大多數學者所言,崇禎皇帝非“亡國之君”,乃末代之主,在他統治的最後十餘年間,一直致力於如何恢復祖宗基業,可謂嘔心瀝血。然而最終的結局我們想必都知道,他於煤山腳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為大明保留下最後的尊嚴:

    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那麼,正是一位如此殫精竭慮的皇帝,為何最後沒有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明呢?我們不妨以史料為依據,重看那段跌宕起伏的歷史。

    一,覆滅的根源:明末疲憊不堪的經濟

    在任何封建朝代,經濟都是維繫一個政權的根源所在。百姓有了經濟,他們方能安居樂業,不動異心。士兵有了經濟,他們才能安心戍守邊疆。官僚階層也需要經濟作為他們堅守崗位的基礎。所以說,經濟,是這個政權能否有效運轉的命脈所在。

    崇禎皇帝在接手大明之初,就軍事局勢來看,還算是比較穩定:

    比如關外的滿人八旗軍隊被阻攔在關寧防線以外;

    遼東的明軍,北韓的李氏王朝和蒙古林丹汗所部,從三個方向壓縮著八旗軍的生存空間。

    雖然這三方勢力在和八旗軍交戰的過程中時有輸贏,但從整體局勢來看,八旗軍在這一階段並沒有改變三線作戰的處境。前線戰況雖然焦灼,卻也相對穩定。

    除此之外,大明的兩京十三省實際上還處於中央的管控之下,儘管時有地方流民起義,但這些都在朝廷的可控範圍之下。也就是說,從表面上來看,大明距離滅亡,似乎還是為時過早。

    然而,這只是表面。我們不妨拋開假象,來看看大明末年的經濟狀況。

    從萬曆四十六年大明與關外滿人開戰以來,明廷就開始從全國徵收“遼餉”200萬兩,用來補給遼東邊軍。之後的兩年,即萬曆最後兩年,總共又從地方加徵了900多萬兩。到了崇禎三年,朝廷則又加徵了白銀660萬兩,用在了戰事頻頻的遼東前線。

    更為致命的是,這些鉅額白銀的徵收,是建立在地方災害頻發的基礎之上。比如從萬曆四十七年起,京畿各省接連陷入自然災害的侵擾之中。僅看崇禎一朝,自崇禎元年到崇禎十七年的十餘年間,諸如旱災、洪澇、地震及蝗災不止,頻繁重創著北方諸省的經濟。

    而作為中原貴地:河南,它的疫情更為嚴重,整個崇禎一朝,肆虐中原大地的蝗旱災害幾乎沒有中斷過,致使“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有鶉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泥門擔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殘食者”。

    在更為廣闊的的範圍之下,諸如山西、山東、兩湖兩廣、寧夏各地皆出現不同程度旱災,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和惡性迴圈:米價飛漲,朝廷的財政收入減少,不得不加派稅賦。在已經徵收上千萬遼餉的基礎上又繼續加徵,致使稅賦沉重,進而導致大批無法承擔繁重稅賦的平民成為流民。在形成嚴重的流民現象同時,也使得明朝的稅源進一步縮減,形成惡性迴圈。某種程度上這無異於自毀根基。

    現在我們知道,明末接連遭遇的災情實際上是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崇禎一朝恰逢史上第四次寒冷期的時間段內,此時期降雨量大幅減少,平均乾旱指數居500年首位。在天災與戰亂的雙重影響下,崇禎年間明朝的經濟狀況顯然疲憊不堪。

    時至今日,當人們聊起明末農民起義的原因之時,會認為崇禎裁撤驛站,使得一名驛卒失業,為生計所迫,他不得已投入到起義的浪潮之中,而這名驛卒便是李自成。

    然而實際上就崇禎一朝百姓的生存狀況來看,即使沒有李自成這名驛卒,也會有王自成,趙自成的出現。崇禎朝的農民起義就像一桶火藥,差的只是一根導火索罷了。

    對於這桶火藥,假使崇禎能夠預料得到,但他也沒有無彌補財政空缺和消滅天災的超能力。

    廢弛的兵備:大明成為名副其實的“紙老虎”

    大明經濟凋敝已成必然,加上天災的爆發,致使全國上下掀起了數起農民起義。面對這種局面,此時的崇禎皇帝唯一能夠依靠的便只有手中的“百萬強軍”。

    然而所謂的百萬強軍,並不強。到了明末,隨著明廷各方面的腐朽破敗,這支軍隊實際上成為了敵軍眼裡名副其實的“紙老虎”。

    比如自明中期以來,根據全國各地衛所上報的定額,兵員在賬面上本該為314萬人,然而經過實際校核卻僅有845000人的實額,兵員缺額比例超過70%。

    軍戶銳減、兵員縮水並不是衛所制面臨的最大危機,更為致命的是隨著明朝後期土地兼併問題的日漸加深,大量軍戶喪失耕地,進而紛紛選擇逃亡,最終成為一股流民勢力,更有甚者,不惜落草為寇。而僅有的軍戶則成為衛所軍官的家丁,幫助軍官耕種土地,所得的收益卻與明朝政府的財政收入無關。

    面對這樣的結果便,明朝政府首先想到的便是再次加徵軍費以招募新兵。到了崇禎一朝,關內的農民起義頻頻爆發,關外的滿人八旗又是虎視眈眈,在雙線開戰的壓力之下,朝廷的軍費開支更是顯得尤為緊張,難以為繼。

    除了兵員的流失,明軍的後勤系統也是問題頻現:

    明朝建制以來,在軍事方面吸取了之前歷代王朝武將專權的歷史教訓,所以在軍制隊的建設方面非常重視分權制衡之術。

    比如地方各省的統軍之權分別交給五軍都督府把控,又與兵部互相制約;

    日常訓練的將領不再負責統兵,統兵之將另選他人,並用文臣巡撫、總督、科道員加以監察;

    大軍出征之際,由於各軍的歸屬衛所和所屬都督府都不同,在糧草的補給上全由兵源所在衛所提供,導致後勤供應的效率良莠不齊。

    很難想象,這樣一支兵不識將,後勤混亂的大軍,崇禎皇帝該怎樣依靠他們對外掃平滿人八旗,對內鎮壓起義。假使年輕的皇帝想要翻盤,他面臨的挑戰也是接踵而至。

    以抵抗後金騎兵最為關鍵的戰馬為例,由於北方馬場管理混亂,加上地方世家豪強的侵佔,原本可供應20萬匹軍馬的北方邊鎮,到了崇禎年,卻連2萬匹軍馬都湊不齊。

    而騎兵的大量缺失所釀成的後果也是尤為深遠的,一方面導致遼東前線缺乏有生力量抵抗後金的騎兵部隊;另一方面,面對關內四處流動作戰的闖軍,明朝也缺少有力的機動兵力對農民軍進行封堵與追剿。

    如此低迷的戰事,更加使得本就窮困潦倒的明廷捉襟見肘。崇禎皇帝的翻盤之路如此看來可謂是毫無勝算。

    南遷?還是議和?面對歷史抉擇,大明葬送了最後的機遇

    前面我們分析了大明在江河日下之際所遭遇的難以扭轉的頹勢局面,這些局面本就註定了崇禎皇帝翻盤之舉的失敗結果。

    然而歷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充滿著無限可能,而問題得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即使把握。所以說,崇禎皇帝雖然面臨著上述一系列艱難的挑戰,但是他的翻盤之路也並非全無可能。不過令人惋惜的是,面對這些歷史機遇,崇禎似乎沒有把握住。

    (1)崇禎的第一次翻盤機會在崇禎九年。

    崇禎九年六月,後金鐵騎突進華北平原,並一度推進到了北京城下,所幸邊境各部隊勤王及時,成功擊退了來犯敵軍。後金部隊撤兵之後,崇禎皇帝開始思考究竟是放下關內的戰事,集中兵力抵禦外敵,還是抽調邊境兵力入關,鎮壓流民起義?

    正在崇禎猶豫不決之際,時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向他提出了三個方案:

    一是先安內方能攘外;

    二則足食方能足兵;

    三為保民方能蕩寇。

    這三個方案如今看來可謂是正中要害。比如在第一條上,楊嗣昌搭建了一張地方各部隊聯動的防禦網,以孫傳庭部作為主力軍,限制、封鎖李自成的行進範圍,進而達到將亂軍鎖死的效果。

    為了編織這張大網,楊嗣昌特意向後金方面釋放出了議和的態度,以減輕邊防壓力,為關內騰出更多的兵力。而這一點也得到 了崇禎皇帝的預設。

    早在崇禎五年,皇太極便嚮明朝致以書信,以期求和,崇禎皇帝原本有意斟酌,奈何朝中議論紛起,打退了皇帝的念頭。 只不過歷史總是在重演。楊嗣昌的議和請求這次依然遭到了朝臣的極力反對,朝中對此的批評之聲有如洪雷巨響,而皇帝的態度此刻也變得搖擺不定,議和的程序再度中斷。 這一次議和中斷帶來的影響,在幾年後才得以完全體現。

    隨著關內局勢稍顯平靜,加之後金在邊境蠢蠢欲動,崇禎皇帝大手一揮,不顧楊嗣昌的極力反對,將原本執行封鎖任務的大軍調回邊鎮防禦後金。這是一次致命的誤判,因為中原地區的內亂遠遠沒到平息的地步,待中原地區明軍兵力空虛,李自成及張獻忠所部又捲土重來,甚至拉起了比之前更為浩大的聲勢。

    當明廷急忙又將邊軍調回關內平亂時,局勢已然無法逆轉,叛軍已成氣候,再難剿滅。嚴格來說,崇禎皇帝一口氣錯過了兩次翻盤的機會,一為楊嗣昌的封鎖計劃,二為對後金的議和計劃。兩次關鍵機會的錯過,最終使得大明朝的局面,一步步滑向覆滅的終局。

    但平心而論,對後金的議和確屬不可為之事。自萬曆朝薩爾滸之戰以來,後金在遼東地區屠殺漢民無數,欠下累累血債。倘使崇禎草草議和,更是對天下民心一次沉重的打擊。在這個問題上,崇禎皇帝無論如何選擇,總會招來不好的結果。

    (2)崇禎最後的翻盤機會:“南遷”商議。

    南遷提議的聲音起先十分微弱,而後隨著北方戰局逐漸嚴峻而隨之擴大,到了崇禎十七年二月,已如洪雷之響。崇禎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崇禎皇帝曾在文華殿召開了一次嚴肅的討論,論證南遷一事的可能性。畢竟此時南方諸省形勢尚稱穩定,縱使無力舉兵北伐,劃江而治的實力尚能保證。記錄顯示,皇帝此時的態度顯得十分焦慮急躁,或許是心中隱隱有了預感,王朝崩潰的日子也許將要到來了。

    這是崇禎皇帝最後的翻盤機會。倘若他能順利抵達南京,便可調動南方各軍鎮的資源,守衛長江各渡口,之後坐視闖軍與清軍(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爭鬥。縱使明朝再不濟,至少也能達成南宋時南北對峙的局面。 不過他還是錯過了。

    致使崇禎皇帝沒能下定決心南遷的致因有二:

    一則是大量朝臣的堅決反對,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家眷及家業都在北方,一時之間難以割捨;

    二則是崇禎皇帝自身對局勢的錯誤判斷,這一失誤在楊嗣昌時期已然展現過,即是對目前的戰局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前線各部仍有戰勝敵兵的希望。

    這種幻覺放在如今,便好比殘血的英雄總是相信自己可以反殺敵方,孰料最後只是送了一波人頭。送人頭這個形容實際上毫不誇張,當北方戰局徹底無可救藥時,朱家王朝在京師的整個皇室血統,最後沒有一個得以逃到南京,完完整整地交待在了闖軍手裡。

    這一“團滅”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徹底瓦解了南方各省的凝聚力,南方各個藩王紛紛站出來爭奪正統地位,即使在清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他們的內鬥也從未終止,最終給了清軍以逐個擊破的機會,僅僅花費十餘年便掃平大明全境,宣告明朝徹底覆亡。 好在這一切崇禎皇帝都看不見了,不然等不到他上吊,就先得被氣死過去。

    結語:總而言之,崇禎的這個翻盤夢在不幸的流年和艱難的時局之下被擊得粉碎。他留給後世無數的惋惜和遐想,但無論如何,這一切都逃不過“王朝命數”這一亙古不變的歷史規律。

  • 2 # 雲鋒工作室

    簡單分析下,原因如下:

    1.王朝宿命。

    中國封建王朝一直都沒有打破300年的宿命。300年就是個坎,就像一個人一樣快到這個階段時王朝已經處於暮年階段,自身機能已經腐朽,至於啥時候死,就看外因了。所以明朝一定會亡

    2.崇禎上位後直接幹掉魏忠賢,加速了明朝滅亡。

    為啥這麼說呢,原因如下

    (1)魏忠賢之死加劇了財政危機:

    到了後期,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叩關,

    打仗是非常花錢地,閹黨強大的刮錢本事是保證明朝腐而不倒的決定因素。

    比如,魏忠賢活著時,浙江一年茶稅20萬兩白銀,

    魏忠賢死後,浙江一年茶稅12兩...對的,就是從二十萬減免到12兩,國家沒了稅收,還怎麼打仗!!

    每當皇帝想與內閣商量一下能否增加一些稅收專案時,便被一句‘祖宗之法不可更改’為由駁回。

    如果閹黨不死的話,皇帝還可以求助太監,可魏忠賢一死,朝中的那幫鐵骨錚錚的偽君子們是不會幫朝廷做搜刮民脂民膏的小人的。

    (2)清流當道,沒人給皇帝臺階下

    朝廷內部東林黨獨大,失去了制衡,朝內都是忠臣,連個肯幫他說話的奸臣都沒了

    當時崇禎所處的境地,內有李自成為首農民起義,外有後金蠻夷叩關,但也不是無路可走的。至少有兩種路子可選:

    1)招安李自成,對付東北蠻子,自己坐山觀虎鬥

    2)遷都南京,繼續死磕.

    北方剩下李自成和後金,還是可以繼續隔江觀火,即使不能收復失地,混個南北朝也行呀

    以上兩種可能崇禎都沒選,其實不是他不想選.但這個事就跟領導吃完飯洗桑拿一樣,就算心裡一百個願意,可得有人來勸呀領導還得做出百般推辭,盛情難卻,勉為其難狀,最後還要批評下勸進者下不為例,到此才能順利的去洗桑拿嘛。可問題是他把閹黨幹掉了,就剩下一幫鐵骨錚錚了,沒人來開這個口,也沒人敢開這個口,弄不好就小命不保了。沒人勸,自然就沒法去洗桑拿了。

    到此為止,崇禎沒法洗桑拿,就只能困死北京城了,接下來吳三桂帶著關寧鐵騎進京勤王,都已經殺到半路了,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 ,崇禎只好吊死煤山的歪脖樹上了。

    再後來就是歷史有名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放後金入關,打敗李自成,皇太極改名滿清一統中原,明朝滅亡。

  • 3 # 葉飄刀

    崇禎自作孽,不可活

    1. 崇禎沒有魄力,明朝末年黨爭激烈,很多著名將領的死,都源於黨爭,不看和國家好壞,只看屬於哪一黨。崇禎要是有魄力,類似朱元璋、朱棣,哪怕重用錦衣衛東廠,殺得人頭滾滾,那也要保證自己的絕對話語權,平息黨爭,可惜他沒有這個魄力。哪怕退一步,你乾脆點支援一個黨,把其他的都排擠了也好,這就不爭了,結果他還是不行,玩什麼平衡,沒那能力,你就不要玩這個水平。

    2.崇禎皇帝好面子,什麼殺俘不詳啊什麼的,注意自己在史書的地位,李自成、張獻忠多次投降,不殺,最終自食惡果。

    3.崇禎皇帝沒有擔當,作為一個皇帝,最怕就是這個,比如殺袁崇煥。袁崇煥殺毛文龍的事情爭議很大,這裡就不展開來說,但作為崇禎,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袁崇煥好歹也不是後來洪承疇這樣的漢奸,也回京救駕,袁崇煥已經殺了毛文龍,好歹算是在遼東立威了,你殺袁崇煥似乎遼東的一切是袁崇煥造成的,袁崇煥倒是殺了,結果遼東有改觀嗎,袁崇煥說白了,就是女真進逼京城承擔罪過的替罪羊而已。

    4.崇禎皇帝太急功近利,崇禎皇帝太急功近利,做事朝令夕改。只看眼前,比如松錦大戰,此時的明朝內憂外患,已經處處危機了。松錦大戰之前,崇禎剛剛把國內的起義有所壓制,按說此時的明朝應該算是稍微緩過一口氣來了,這個時候,更該修養生息,十年生聚,如果能恢復一些元氣,再和滿清一決勝負。而崇禎,這邊國內起義不過稍稍壓制,還沒有完全平息,國內到處都還是戰亂後的局面,結果就又急不可待的挑起松錦大戰,想要一舉再擺平滿洲的問題,而松錦大戰又因為國內無法支援,最終強迫速戰,導致了最終的敗北,洪承疇都最終投降,這一戰也幾乎將大明最後的家底敗光了。

  • 4 # 靜靜地看書賞畫

    崇禎的時候已經沒有堪以大用的官員了,因為魏忠賢權傾朝野時把不依附於他的官員都殺了,崇禎登基後又殺了魏忠賢所有黨羽,明朝還能剩點什麼有能力官員?

  • 5 # 大唐上將

    崇禎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但是不會用人,特別是將帥,對東林黨集團等腐朽集團處理不到位,造成無數百姓和大明將士死於非命。

  • 6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崇禎皇帝是明朝的亡國之君,他的自縊而死,終結了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的統治。然而在崇禎時代明朝尚有許多名將,比如孫承宗、袁崇煥、熊廷弼等。然而為什麼空有這麼多名將,崇禎仍無法避免走向敗亡的絕路呢?淺析如下。

    一、崇禎皇帝多疑而寡恩,對下屬不信任。

    崇禎皇帝的確定想要做一位,能夠青史流芳的中興之主,他也很勤政、節儉。然而他的最大缺陷卻是刻薄而寡恩,對下屬多生疑忌之心。

    許多下屬僅僅是因為某些客觀條件的不允許,而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就被他處以嚴刑。雖然亂世當用重典,以達到震懾人心、嚴明法紀的效果,但是崇禎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凡觸其疑忌則必先行誅戮的輕率作法,還是欠缺考慮的。

    他殺袁崇煥的做法,不亞於自毀長城,給了清軍以可乘之機。至於其他直接或間接死在他手下的將領就更多了!崇禎皇帝的嚴苛不僅造成了君臣之間離心離德,而且更迫使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不得不擁兵自重,以求自保。

    這一點可以從李自成兵困北京城,崇禎皇帝向天下發出勤王詔書,而應者廖廖便可看出。擁有重兵的左良玉更是陽奉陰違,坐視崇禎敗亡而無動於衷。試想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崇禎手下還有名將,又怎能發揮作用呢?

    二、崇禎皇帝的格局太小,不能妥善應對明未那個危局。

    崇禎皇帝是在一個特殊時刻上臺的!誰也沒有料到年紀輕輕的天啟皇帝,竟然會在短期執政以後就突然死去了!恐怕連魏忠賢也沒有預料到靠山這麼快就垮了。

    崇禎本不是皇位繼承人,所以也就沒有受過成為皇帝的培養,他能做皇帝完全是一個意外收穫。也因此這位匆忙上位的皇帝,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他的疑心太重,而格局又太小。

    更為關鍵的是崇禎缺乏容人之量,性格剛愎而又刻薄,屬於那種既自傲又自卑的雙重人格的人。而且執政又急於求成,對於下屬不能做到令自己滿意,而難以容忍——在他執政期間,內閣首輔竟然象走馬燈一樣頻繁更替,造成了臣子人人自危的結果,致使到後來皇帝本人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治亂世更需要雄主,因為只有具有包容之心並且目光遠大,格局開闊的君主,才能凝聚臣民之心。使君臣上下、朝野之間形成一股合力,以便共度時艱。然而就是因為崇禎的個人素質不足,導致了他雖事必躬親,卻只起到了做得越多、錯得越多的反效果!

    雖然不能否認,崇禎皇帝的確是想要把帝國治理好。而且在處理某些政務方面,也是有成效的。然而最終還是由於在用人方式方法上的失敗,以些在關鍵時刻的戰略選擇上的錯誤,導致了他可悲的結局。

    三、明未天災人禍迸發,明朝財政出現了危機,因而沒有充足的軍費滿足實際需要。

    明朝是一個重農而輕商的王朝,農業是這個王朝賴以生存的保障。這就造成了只要是發生水旱蟲雹等天災,就會給明朝那脆弱的經濟基礎以沉重的打擊。

    然而崇禎皇帝很不走運,自他上臺以後明朝大大小小的天災接踵而來,不僅比以前發生的次數多,而且規模大、程度深。

    天災之後大批百姓無法生存,急需政府救濟。而腐敗透明朝政府官員們,卻救災不力。不僅不力,有的地方官甚至還要追索百姓拖欠的稅賦。致使大批活不下去的饑民們鋌而走險,揭杆而起,造了大明王朝的反。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這些農民起義軍首領,都是藉此才獲得了大量兵源補充,並能屢仆屢起,不斷給大明王朝製造麻煩。而為了鎮壓這些“亂民”,財政空虛的明庭就不得不加徵“剿餉”和“練餉”,以求募集軍費。但是這就形成了越是加徵稅賦,窮民百姓就越是無法存活的現象,於是明庭就陷入了對義軍越剿越多的境地之中。

    至於關外清軍,也早己虎視耽耽,時刻想要入關。因為他們也不願生活在那苦寒之地啊!所以總想到關內的花花世界轉一轉,甚至是坐天下、享尊榮。明朝能對付他們的,卻只剩下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了。但是養關寧鐵騎是很費錢的,可朝庭卻在內外交困之機囊無餘資了。因此崇禎只能加重了“遼餉”的佂派,以保障吳三桂的軍費開支。

    然而崇禎時代的大明王朝,早己猶如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了,他再也經受不起折騰了!崇禎皇帝竭澤而漁的作法,無異於飲鴆止渴!於是整個明朝的內外危機在崇禎皇帝的折騰刺激下,不僅沒有減弱或消逝,反倒是越發嚴重了!正所謂吞臍無及,難以挽救了。

    綜上:在明末危機重重的情況下,即便是雄主當政,再有名將加持,也須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小心應對,才有可能化解或延緩危機!可只適合做一位承平之主的崇禎皇帝,卻被命運推上了一個他根本無力擔當的,治亂之君的位置上。而以他的素質,是不足以應對當時那個危機四伏的局面的!這既是崇禎皇帝的悲劇,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劇!最終被李自成推倒了大明,但卻又為清朝做了嫁衣裳。

  • 7 # 一縷清風00

    原因有很多方面我歸納總結一下幾點

    1、崇禎皇帝是一位很有理想的皇帝,但他志大才疏,儘管非常勤政,但不會用人,他啤氣很暴燥。他處理國家大事太過草率,像袁崇煥那樣的大將,說宰就宰。他還會用人的方面很多,“崇禎一朝50相”,他對國家大臣這樣的不信任,自袁崇煥之後,很難再出現文治武功都能超過袁崇煥的名臣。儘管崇禎朝還有史可法,吳三桂,洪承疇,但要超過袁崇煥的還沒有。崇禎皇帝做夢都想要像岳飛,關雲長,戚繼光那樣的絕世良將,但千軍易得,良將難求啊!

    2、國無良臣,奸臣當道。像魏忠賢、高體潛、曹化淳、溫體仁、馬士英、阮大鋮這些大奸臣卻佔居朝庭津要,把持朝綱,國家哪能不壞。

    3、後金興起,江河日下,後金佔據遼瀋,軍力強大,五次出兵中原,下濟南,破徐州都輕而易舉,給明朝很大壓力。而此時袁崇煥早已被崇禎殺了,剩下的大臣如盧象升,孫承宗都不敵後金,兵敗戰死。

    4、李自成大難不死。李自成帶著18騎逃到商洛山中,總想東山再起。他的勢力雖然遠不及張獻忠,但他的危害遠遠大過張獻忠。他帶18騎出山,兵佔洛陽,打著“均田納糧”的口號,官軍及時調動像左良玉、賀人龍、孫傳庭那樣的名將都打不過。李自成橫成中原,官軍無人可敵。

    5、吳三桂擁兵自重。吳三桂當時的名氣和戰功都不能和左良玉、賀人龍等人相提並論。崇禎皇帝封吳為平西伯,原指望吳勤王,吳三桂隔岸觀火,並沒像袁崇煥那樣十萬火急的帶兵勤王。

    6、崇禎皇帝太小氣,崇禎年間名將無數。就只有左良玉、吳三桂、唐通、黃得功四個人封了伯爵。他們四個人,是在李自成大軍已經兵克太原,大明大勢已去的時候,沒辦法了才封他們四個為伯。想袁崇煥、祖大壽、史可法、秦良玉這樣的名將戰功赫赫,為何不能封。崇禎開始對袁說:“你平定遼東,我給你封侯。”你想想他要給人封侯有多難。孫傳庭活捉闖王高迎祥,居然被他投到牢房裡去了。他所做這些,能不讓文武大臣寒心嗎。

    崇禎皇帝最後說:“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其實全然不是這麼回事,他都把責任推給別人了。如果不是崇禎皇帝早寒了文武百官的心,他們也不會見皇帝危難而見死不救

    社會原因

    1 嘉靖和後來的皇帝碌碌無為,怠工,天啟時,出現閹黨,魏忠賢統領 並 亂朝綱 導致皇帝 遠賢臣 近小人

    2 天災人禍,崇禎年間,連連旱災.

    3 崇禎年間,內憂外患,內:李自成等起義軍 外:皇太極的後金

    4 國庫空虛,崇禎年間,每年的軍費是500萬兩左右,而每年的稅收是400萬兩左右.長期下去必定破產

    5 明朝已經276年了只能是 氣數已盡天要滅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查重率21.4%會被導師批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