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姜姜啦啦拉
-
2 # 陪大睿讀繪本日記
教育孩子本來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教好的。這件事本身是非常花時間+費精力+毀情緒+傷感情的。特別是現在這種大家都很焦慮,內卷嚴重的社會。
想帶孩子學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還能把人累瘋磨瘋的事情。
一、自己帶孩子做教育的好處:
1. 孩子能更好的建立安全感和依戀關係
依戀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
依戀對嬰兒整個心理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嬰兒是否同母親形成依戀及其依戀性質如何,直接影響著嬰兒情緒情感、社會性行為、性格特徵和對人交往的基本態度的形成。簡而言之,母嬰依戀關係建立的好壞,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生命品質。
根據心理學家特別是鮑爾比、安斯沃思等的嬰兒依戀發展階段理論,6個月到2歲,屬於孩子特殊的情感聯結階段,從6~7個月起,嬰兒對母親的存在更加關切,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別人不能替代母親使嬰兒快樂,只要母親在身邊,嬰兒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圍世界,好像母親是其安全的基地;2歲後,嬰兒能認識並理解母親的情感、需要、願望,知道她愛自己,不會被拋棄,即使母親需要離開一段距離,嬰兒也能理解並相信一會兒母親肯定會回來。
如果孩子跟媽媽的依戀關係足夠安全,如果母親給予孩子的是無條件的接納和肯定,那孩子所發展出來的探索世界的本能也是自主自發的,他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不斷的成長,自信樂觀,他不會把挫折當作一種“如果我做得不好,母親就會嫌棄我”的威脅,而是執著於自己的目標,努力解決問題,把限制和困難當作是有趣的挑戰。不需要考慮別人的評價,也不是為了獲得母親的稱讚。自主性會增強,安全感來源就會從母親轉為自己,由此形成了一種成長型的心智模型。
反之,如果他的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陷入另一種心智模型——防禦型的心智模型。
2.規則感更強
父母說吃飯要專心,不能看電視,孩子一哭鬧老人說沒事邊看電視爺爺奶奶邊喂;父母說睡前刷牙不能吃糖,孩子一撒嬌,爺爺奶奶又是偷偷地塞糖;父母說手機遊戲要限制時間,時間到了一收手機孩子就撒潑耍賴,爺爺奶奶說再玩一會不要緊。而自己帶孩子,夫妻協商一致,非原則性問題可以自由發揮,原則性問題就一致口徑,決不妥協,孩子的規則意識越來越強,而且其他類似的簡單清晰的規則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3.專注力得以培養
經常看到爺爺奶奶帶孩子,孩子好好地玩著滑滑梯,跑過去擦擦汗;孩子好好地玩著玩具,跑過去喂口水果,無形之中打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由探索,他沒有那麼需要你,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那麼新奇,他可以自己一個人玩上很久。比如大睿一歲半自己一個人能在廁所洗40分鐘他自己的臭襪子,而我要做的就是拿本書坐在旁邊看著,等他們玩盡興了給他們換身衣服,僅此而已。小時候看似無意義的探索活動,安全的前提下儘量不打擾,孩子大了才可以有更好的專注力啊~
4.獨立性不斷強化
弗洛伊德曾經指出,母親盡心照料孩子,孩子就能獲得一種信任和樂觀的態度,這種態度將會伴隨終生。1歲之內的經歷對兒童今後生活來說至關重要。我篤信父母早期的愛和陪伴會奠定孩子生命的底色。用心瞭解他,知道他的氣質和性格,瞭解他的喜怒哀樂和興趣愛好,從而和他建立親密感和信任感,他願意和我做好朋友,帶起來自然是輕鬆的。
在足夠的安全感之下,孩子更願意去探索和嘗試,而愛的最好境界是充分放手卻暗中保護,從孩子出生,學會抬頭、翻身、坐,爬,走,給他足夠的信任,讓他去嘗試。再大一點,讓他嘗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比如自己扔垃圾,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獨立刷牙,洗澡,自己疊衣服鋪床,自己收拾碗筷,自己穿衣服等,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他會越來越強大,獨立性越來越強。
小孩子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的一舉一動就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在安全的範圍內,讓他去探索,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別急著催促,慢慢地他會給你越來越多的驚喜,而他自己也越來越輕鬆。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5.爸爸參與育兒,不僅增強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對孩子6歲後的性格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國的爸爸很多是缺位的,倒不是真的太忙,而是爸爸們“英雄無用武之地”,沒有和孩子建立很深刻的連線,付出成本太低,沒有正向反饋,爸爸們就遊離在外了。事實上,對孩子來說,爸爸的愛護和教導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孩子會透過觀察爸爸的行為來學習如何愛別人,學習如何感受一切以及學習爸爸的人生態度。
二、老人帶孩子優點:
1、年輕父母工作、生活壓力大,難免對孩子的哭鬧不耐煩,而老人心態平和、有耐心,不會隨意對寶寶撒火。
3、老人帶孩子經驗足,對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都比較熟悉,對於突發情況,不會驚慌失措,能給孩子安全感。
4、老人帶孩子絕對盡心盡力,抱著費勁就揹著,物質的提供絕不含糊,吃喝都是挑好的,就算自己平時不捨得,但給孩子花錢眼都不眨一下。
5、孩子和老人在一起體驗的是“慢”生活,悠閒地遛彎,順道買點兒菜,知道餃子是和麵包出來的、蔬菜是採摘來的……而不是直接躺在超市裡,這些細微的接觸,能幫助孩子認識真正的生活。老人帶出來的孩子雖然沒那麼幹淨,可是獨立性強、有探索心、動手能力強。
三、老人帶孩子的缺點:
1、老人和自己的教育觀念衝突太大,自下而上的溝通太難。老人比起年輕人,知識相對已經陳舊,且學習的精力和動力不足,真的很難科學育兒。
祖父母輩們覺得不教孩子學壞就是好孩子的社會早就過去了。他們根本不會區分什麼是熊孩子。本身就沒了力爭上游盡善盡美的心。教育水平和標準不同,你的一般要求,在祖父母輩看來很可能是苛求。畢竟人家真的發自內心地覺得不哭不鬧就是好孩子。他們有那個心,勁兒也使不到對的地方上。
2、老人容易溺愛孩子,孩子一哭就沒有了原則,無論對錯千依百順,對孩子聽之任之,不利於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3、老人長時間帶孩子,和父母接觸少,建立親子聯絡少,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被父母拋棄的感覺,嚴重可患自閉症。
4、老人思維和觀念比較守舊,在帶孩子過程中,容易提出一些與孩子年齡不符的要求,進而限制了孩子的思維。
5、老人精力有限,讓他們帶孩子太累了,晚年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時常遇到魔都的阿姨叔叔們,四個老人帶一個孩子,各種含淚傾述,那麼多人帶一個孩子每天累成狗,關鍵孩子還總出現問題!那肯定是啊,首先老人的精力真的有限,其次不斷地更換照料者本身對孩子也是很不利的,單是秩序敏感就有的他鬧了。我沒讓公婆幫忙帶孩子,他們都有這樣那樣不同程度的勞損和疾病,再讓他們帶孩子,真是於心不忍,大半輩子忙碌了,真的該有自己的晚年生活了,剩下的事情,讓年輕人去做吧,生活的擔子總是要各自揹負的。
6、老人管不住時喜歡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揍你”,可從來不實施,這種虛張聲勢的嚇唬讓孩子覺得,大人那些話是沒有意義的,你是不會打我的,最終讓孩子學會:你要是不聽我的話,我也可以打你。
總結:育兒育己,“育兒”加速“育己”成長,但最好的條件是,生活方面由老人來,但教育孩子一定要自己做。
真正的幸福感是濃厚的情感關係,愛情、親情、友情是無價的,擁有愛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可以給人持久的幸福感的。育兒的過程即是在育“己”的創造愛擁有愛和幸福的能力。
我在產房用盡洪荒之力,看著皺巴巴的小人兒,哪能不是母愛氾濫?如果我不在家,他會怎麼樣,誰能照顧好他?我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什麼理想啊抱負啊,財富啊地位啊都不及我眼前的孩子,只要看到他的可愛模樣,我就覺得我是超級幸福的,而隨著他一天天長大,說的話越來越多,詞語,句子,成語,唱歌,告訴我他的小情緒,小感受... 我覺得我就成了他狂熱的粉絲,這種滿足感更甚。但也是因為他,有了讓我持續變好的動力,我要成為他們的榜樣啊,與其要求他們,不如做給他們看,潤物細無聲。
兒時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也許不是我們想要的,也可能給我們造成了一些傷害。我們為人父母后,我們也成了孩子們的原生家庭,那我們該如何避免這些問題?我們怎麼做才能最好的發展他們的潛能?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又繁瑣的過程,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而父母是唯一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上崗的。一開始我們都會手忙腳亂,但是在慢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加透徹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瞭解生活,這種自我成長的美好體驗讓我們不斷迭代自己,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多麼美好!
但是年輕父母工作、生活壓力大,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條件是:老人能在生活家務方面有幫助,工作之餘的精力全部放在孩子教育和家庭建設方面。如果實在沒有條件,就只能咬牙放棄一樣以娃教育為主了,畢竟賺再多錢,買不回陪娃長大的時光。
-
3 # 葉子67828
我是自己帶孩子,孩子現在上幼兒園。
先說說自己帶孩子優勢:家裡矛盾少,孩子爸爸對家裡事情更關心,孩子從小說普通話上學方便交流,從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總之自己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自己培養就好
自己帶孩子劣勢:辛苦(我們家不看電視,不給孩子玩手機,孩子小時候所有家務都要等孩子睡著去做,晚上孩子不能穿紙尿褲穿了就過敏要叫醒幾次小便),孩子上幼兒園為了接送孩子工作不好找,每天關心的最大問題都是家裡孩子與社會脫節,經濟不獨立出門沒有自信
-
4 # 川妹兒小麗
如果家婆身體好,在家也是幹農活,就讓他們帶吧,這樣他們也輕鬆點自己也輕鬆點還能掙錢。雖然說自己帶好一點,如果說家庭條件不允許也沒辦法,如果好還是自己帶吧
-
5 # 金博仕優生優育優教
一定要選擇寶媽自己帶,因為這樣孩子在成長中的優勢與不足可及早發現,該發揚的發揚,該彌補的彌補,不會錯過最佳教育期。
-
6 # 胡寶兄弟
你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也是有你這個煩惱,但是在我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剛和老公結婚的時候,我們是單獨住的,沒有和婆婆一起住,我婆婆是一個很勤快的人,廚房就是她的陣地,她不喜歡別人打擾她做事情,她人挺好,但是嘴巴說話很傷人的,剛開始不經常見面還好,後來我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婆婆就過來照顧我,這一照顧,就是5年,剛開始我真的很不習慣,她不喜歡我網購,每次買東西她都說我,她不喜歡吃海鮮、重慶火鍋。。。反正她沒吃過得她都不喜歡,總之有好多的摩擦,那個時候也吵架,感覺日子真的很難過,很壓抑。
在大寶一歲那一年,我出去工作了。這個要感謝我的婆婆,她幫我帶孩子,我才有時間去工作,其實,白天上班,下午回到家就帶孩子,婆婆就去做吃的,那個時候我雖然也和婆婆關係不怎麼好,但是我覺得生活也不是那麼累,自己還能賺錢,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在大寶3歲那年,我覺得考公務員。婆婆經常說:“你要考得起囖!”意思就是我考不上,但是當我看書的時候,她還是主動去帶孩子,也沒說什麼,反正期間也一直有摩擦,但是我那時很專注在考試上,反正都忍了。想一想她畢竟是老人家,脾氣肯定是改不了的,我也不指望她改一下她的脾氣,後來我努力了兩年,考上了教師崗位。也算事業單位,雖然收入沒有公務員高,但是我已經滿足了。我考進的學校,大多數是剛畢業的師範生,她們都說我好厲害,都30多歲了居然能夠考試事業單位,其實她們不知道我的後面有我的婆婆支撐著我。
現在我生了二寶,工作也穩定了。如果沒有婆婆,我肯定已經被生活折磨得不成樣子了,哪還有精力去考試。現在我和婆婆也有摩擦,但是我們的生活都更好了,我也越來越感謝我的婆婆了,現在的我已經把婆婆當做自己的媽媽了。雖然沒有那麼親切,但是,我們都把彼此當做家人了,其實你自己想一想,就算是親媽也會吵架的對不對!
所以不要把婆婆當做敵人,其實她想幫你,只是她的方式方法你不太能接受而已!
-
7 # 小眉毛的生活
自己帶,哪怕現在我們既要還房貸又要付房租,哪怕只能老公一個人上班掙錢經濟拮据,哪怕我擔心和社會脫節以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們都堅持自己帶。但是,不好意思沒有但是。。。
-
8 # 李心兒工作室
自己帶比較好。或許婆婆的教育成都沒有那麼高。老人喜歡偏愛寵溺。不利於孩子成長 陪伴孩子書最幸福的事情。可以更好增進母子感情。孩子更能感受愛。有愛的孩子不會容易變壞。知道如何感恩愛人。
-
9 # 樹袋寶寶孕嬰坊
在我認為孩子還是自己帶著好。
1.隔輩親容易讓孩子不知不覺中滋生出壞習慣爺爺奶奶在帶孩子中確實要比父母有經驗的多,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會發現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一般身體好。
竟然買了一把戶外擺攤人用的大遮陽傘,捆綁在孫子的小車車上面,然後推著孩子出去逛。還有一個孫子穿著小雨衣,爺爺站在自家門外拿水往下潑,
讓孫子體驗下雨天穿雨衣的感覺。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爺爺奶奶攆著自己的孫子餵飯的鏡頭。
孩子什麼時候想吃飯,只要說一聲,爺爺奶奶哪怕睡了都會起床為自己的孫子親手做。每一餐都要依著孫子的好愛來確定飯菜。
在爺爺奶奶和孫子一起時,很多事情都是依著孫子來的,時間長了,孫子會形成霸道,嬌縱,自我的性格。
認為誰都應該像爺爺奶奶那樣依他為中心。可是真實的生活中,哪怕是幼兒園、小學、中學都不是這樣的。
當然也有爺爺奶奶很嚴格對待孫子的,我這裡說的不是全部。
2.誰的孩子誰負責現在的父母都有工作,如果母親既要工作還要帶孩子,確實夠嗆。誰如果告訴我說她會兩者兼備,那我會肯定地說她是在吹牛。
因為我就很難做到,我現在就是自己在帶孩子,我的孩子已經大了,我每天需要5點多起床給他做好早餐,還有中午去培訓班要帶的便當。
每天在單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立即又要投入到家務勞動中,如果孩子聽話倒好,孩子如果不聽話,真的很崩潰。
但是付出總會有回報,孩子在我嚴格要求中,很多壞習慣已經改掉,把每天必備的看電視改成了看書,作文寫的很多人都覺得很好。
帶孩子的辛苦不亞於高強度的勞動,有的時候我會覺得帶孩子比我要寫一部長篇小說難得多,而且帶孩子還沒有任何的報酬。
帶孩子會耗費掉我很多看書寫作時間,很多稿子無法完成,每天孩子還會惹我生氣。
但是,我還是覺得孩子要自己帶,因為一旦因為長期不帶孩子,一是會錯過孩子最關鍵成長期讓父母后悔,另外,孩子萬一出現了大問題我們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就像馬雲在他的兒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讓自己的妻子辭職時說道:“你辭職吧,我們家現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離開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兒子將來變壞了,多少錢都拉不回來。兒子跟錢,挑一樣,你要哪個?”
一個人再有錢,事業再成功,如果孩子出現了問題,那可是多大的成功都無法彌補的。
所以,我認為孩子還是自己帶著比較好。
-
10 # 寶媽的逆生長
我的意見是:孩子最好自己帶。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別說明:
1.孩子奶奶帶,導致母子之間親密感缺失
2.孩子奶奶帶,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思維觀念
1、孩子奶奶帶導致母子之間親密感缺失親自陪伴孩子,孩子才會與你親近,俗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試想:
在孩子難過的時候,是誰在輕聲安慰他?
在孩子恐懼的時候,是誰及時的擁抱他?
在孩子開心的時候,又是誰與他分享了他的喜悅?
如果,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刻,你都沒有陪伴在他的身邊,孩子又怎麼會與你有親密感呢?
談談我對媽媽的感覺吧,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小時候,我是外婆帶大的,媽媽對我來說就像陌生人。所以,媽媽一靠近我,我就會很緊張。我不喜歡媽媽帶給我的緊張感,甚至,連她身上的味道我都不喜歡。
雖然,媽媽會給我買很多禮物,但是,我還是想逃離她。於是有一天,我瞞著媽媽,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買好了船票,逃回了外婆家。
這就是我對媽媽的心理狀態:沒有親密感,沒有歸屬感,有的只會是恐懼、驚慌與害怕。
沒有長期相處的母子,是不會有親密感的。而沒有親密感的母子,不僅會像陌生人,可能還會像仇人。
記得有一次,舅媽調侃外婆,“你看,你太寵他了,不要把他寵壞了。”
誰料,舅媽話音未落,表弟立刻怒懟道:“你生過我,你管過我嗎?我都是奶奶帶大的,你有什麼資格說我奶奶,我奶奶照顧我那麼辛苦,你做過什麼?!”
你看,缺乏有親密感的母子,可能就會像仇人一樣,你任何一句話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敵意。
大仲馬曾經說過: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感情。
如果,孩子是奶奶帶的,媽媽就會失去與孩子之間最親密的感情。
2、孩子奶奶帶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思維觀念如果,孩子是自己帶的,當孩子做出錯誤的行為時,就可以得到媽媽及時的糾正。但如果,孩子是奶奶帶的,缺失了與媽媽的親密感,媽媽想要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就不那麼容易了。
大多數的爺爺奶奶都是溺愛孫子的,當孩子做出錯誤的行為時,爺爺奶奶是不會責怪孩子的,在這樣情況下,孩子就會養成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打人、罵粗話。
舉個我表弟的例子吧:
我表弟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當他打爺爺奶奶的時候,爺爺奶奶會說:“哎呀,我孫子真厲害,都會打人了,真棒!”
後來,表弟來到外公家,抄起手腕粗的鐵棍,對著外公狠狠的打,表弟的粗暴行為,把我們都嚇了一大跳。
小姨看到表弟的行為後,狠狠地訓斥了表弟,但沒過幾分鐘,表弟又開始故態復萌了。
在表弟的思維裡,打人是正確的,因為,當他打人的時候,就受到了爺爺奶奶的表揚。
如果,孩子的錯誤行為是爺爺奶奶長期養成的,媽媽就很難進行糾正。因為,一次、兩次的口頭糾正,是很難改變孩子已經形成的固有思維觀念,想要改變孩子錯誤的思維觀念,媽媽就需要重塑孩子的思維。
重塑孩子思維觀念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為,孩子的固有思維觀念就像已經建好的“爛尾樓”,而重塑的過程就是拆除“爛尾樓”,重建新樓房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需要媽媽長期的陪伴,同時需要不斷的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維觀念,拆除錯誤的思維觀念。
《切換思維,改變人生》裡面說道:將積極的選擇引入意識之中,使已經定型的消極選擇的神經網路變弱,與此同時,新選擇的神經網路茁壯成長。消極選擇的神經元得不到足夠的增強訊號就會解體、斷開。
如果,孩子是媽媽親自帶的,就省去了這個複雜的過程。在媽媽的引導下,孩子就會形成的正確思維觀念。
總結:根據以上兩點分析,我認為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如果,媽媽錯過了孩子最重要的那幾年,以後想要彌補就難了。
-
11 # 暉雪琳源
我家有兩個寶寶,大寶六歲,二寶兩歲,我兩次懷孕都是上班上到臨產,然後兩次也都是一休完產檢就開始上班了。
主要原因有兩點:
1.家裡的經濟壓力 家裡每個月養育兩個孩子的日常開支,孩子們的教育費用,以及房貸、車貸、人情往來的費用等等
2.無法接受做全職太太這件事情
每個人擅長的事情都各不相同,其中全職太太就是我最不擅長的。
雖然工作有些艱辛有困難,但是我更加享受工作,一直在家裡全職帶孩子是我從內心就無法接受的一件事情。
雖然職場媽媽白天要去上班,但是下班之後依然可以陪孩子,職場媽媽雖然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但是有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工作讓職場媽媽的眼界、視野和格局大不同,帶給孩子的成長會更多。
而有些全職媽媽並不像想象中生活的那麼順利,比如最近熱播的《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第二次也很美》中的安安。
如果全職媽媽在成為母親後,拒絕學習、拒絕成長,那麼即使她陪伴孩子的時間再長,也不一定有意義。
所以,孩子是自己帶還是家裡老人幫忙帶,寶媽在生活中都不要拒絕學習、拒絕成長,只有成為更好的媽媽才能成就更好的孩子。
-
12 # 罅隙浮萍
先來說下我的情況:我今年31歲,大寶5歲,上中班,小寶3歲,上小班。我是14年結婚,我是多囊患者,沒有治療,自然懷孕。
第一胎剖腹產15年7月剖了,當時沒及時去上避孕環,再加上我多囊本身就難以懷孕,大寶生完10個月之後,我又第二次懷孕了。但是在很多醫生來說,剖腹產要2-3年才能準備懷孕的。我的第二胎是很風險的,但是我還是在17年2月剖了小寶。
當時我和婆婆兩個人在家帶孩子的,我們兩個人都沒出去上班,小寶生完大寶才19個月,我和婆婆分工帶孩子,婆婆帶大寶,我帶二寶。
經過這幾年的帶孩子的經驗,我是覺得還是讓婆婆帶孩子比較好,我來說說我自己的原因:
1.婆婆的年紀越來越大了,她只能做飯店服務員之類的工作,一年頂多3萬-4萬,她說工作後,每年給1萬給我們做補貼。
2.我今年31歲,如果做全職太太,沒有了一技之長,陪孩子讀書最起碼要13年的樣子,幼兒園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可以住校,上大學也是住校。等我出來工作,我也已經41歲了,請問我能找什麼工作呢?大都是那些技術含量的工作,完全和社會脫軌了。
3.上有老,下有小,還房貸,兩個孩子的日常開支,人情往來一大堆的費用。
下面來看看我是如何說服我的婆婆帶孩子的:
前幾天,我跟我婆婆談了一下,我說:媽,明年你就不要上班了,兩個孩子都已經上學了,你負責接送孩子們,晚上一個跟你睡,另外一個跟我睡,週末你帶孩子們。
還有,我作為媳婦上班了,你放心,到時候給你衣服鞋子化妝品買的好好的,還有過年衣服也是我來買。
媽,你要知道,媳婦有用了,將來你做婆婆的肯定享福的。如果媳婦沒用,到時候你老了來找你兒子,媳婦沒有錢,肯定看你眼睛翻翻的,不高興你來的,是不是啊?
你老了,肯定還是要依靠我們的,媳婦有能力,肯定不會忘了你。媽,是你的犧牲,才換來我的未來。我也會好好孝順你,你老了生病,做媳婦的照顧你義不容辭,因為你幫我帶了孩子們,這些我都會記在心裡的。
所以,有條件的還是勸說婆婆來帶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現在的生活壓力大,房貸、車貸、生活開支,壓得喘不過氣來,特別是在剛結婚生娃的這幾年。有家婆幫帶自己就能去賺錢,但是一堆的問題和矛盾解決不來。自己帶又是生活壓力壓得自己轉不過來。寶媽們你們都是怎麼做的呢?
回覆列表
我還是偏向於自己帶孩子好一點!第一都說孩子三歲之前誰帶就和誰親。第二父母那一輩還是主張放養,不會科學餵養,說實在話就是擔心老一輩人帶不好自己的孩子第三我們既然生了寶寶卻不能照顧寶寶我覺得有點不負責任,父母那一輩有責任和義務撫養我們長大成人,沒有義務撫養孫子孫女。孩子覺得自己帶的孩子性格會好!第四還能增進夫妻感情,我們就是老公上班中午回來給我們做飯,有時候幫著打掃衛生。如果是奶奶帶孩子,那我老公就是甩手掌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