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威在路上Vlog

    抱一抱玩法:家長圍成一個大圓,幼兒圍成一個小圓,老師站在中間,手拉手,圍著圓圈走,聽口令,老師說幾個人抱起來,就趕緊找到相應人數的人抱住,數量夠了後才抱過去的人和沒找到人抱的,還有人數不夠老師喊的口令的出局。02運球走準備:乒乓球、乒乓球拍、瓶蓋玩法:將家長和幼兒分為兩組,家長和幼兒各站一端,家長手持球拍,託球跑到孩子處,將乒乓球放在孩子的瓶蓋上往回跑,傳給下一組,先完成的一組勝出。03帶你走準備:報紙若干張玩法:幼兒家長平均分為兩組,家長把兩張報紙鋪在地上,輪流往前替換,讓幼兒從報紙上走到對面,先完成的一組勝出。

  • 2 # 遠嫁客家的人

    到現在止,宅在家裡三十多天了,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要陪我家小孩玩了,教她讀下書認下字,讀幼兒園的小孩很好玩的,沒人陪又不願意,天天跟爸爸媽媽哥哥幾個捉迷藏玩小遊戲,在家這段時間經常自己做包子,蛋糕是做一次失敗一次!吃飯了我們會下樓到無人地方活動一下!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想出去玩了!

  • 3 # 婷媽育兒筆記

    居家隔離時,很多爸爸媽媽也沒辦法上班,孩子也沒辦法上學,這時候突然多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時間。

    陪孩子做什麼好呢?當然是玩遊戲啦。

    陳鶴琴先生說: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遊戲中獲的。

    可以陪孩子玩的遊戲:

    1、紙箱遊戲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紙箱的玩法實在太多了。

    2、紙杯創意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太多太多了

    3、吸管編織遊戲

    4、捲紙筒遊戲

    怎麼樣,這些都是一些隨手可取用的材料,但是可以玩出不同的創意,孩子也一定很喜歡。

  • 4 # 哈工育兒園

    疫情期間,和孩子玩遊戲是極好的陪伴方式。而且遊戲的作用遠不止“打發時間”,遊戲對兒童自身的發展甚至家庭教育而言都有極重要的價值。

    那我們可以陪孩子玩什麼呢?(三款經典遊戲推薦,適合3-7歲)

    這裡我們首先要了解遊戲的本質——你認為什麼算是遊戲?

    小嬰兒玩自己的手腳算麼?

    幼兒園寶寶玩過家家是麼?

    大點的孩子參加比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麼?

    成年人有自己的休閒活動,喝酒唱歌旅遊,算是麼?

    其實,這些都是,遊戲貫穿人的一生,隨著年齡的變化,形式也變化。如果一個人連玩都不會,那麼他將籠罩在壓力、抑鬱和疲倦之中。

    我們做遊戲,最重要的一個指向就是獲得快樂。

    所以,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會玩的父母,那麼和孩子玩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歡聲笑語在親子間迴盪。這點非常重要,至於原因我們在遊戲的重要性中再詳細說。

    推薦幾款遊戲,以及這幾款遊戲的益處。

    第一款:親子打鬧遊戲。這也是我強烈推薦的一款親子游戲。

    ——例如摔跤、枕頭大戰、警察抓小偷、老鷹抓小雞等等,可以和孩子發揮想象力一起創造打鬧遊戲。

    父母在遊戲前和孩子制定簡單的規則:比如枕頭大戰可以規定打到對方的腿5次就算贏了。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平時較少這樣互動,那麼孩子再一開始可能會較真和失控,但這個摸索階段會過去的。

    為什麼強烈推薦打鬧遊戲,除了它的便宜性(家裡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道具)外,它有太大的好處了!

    好處1:互動性很強,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在這個歡樂的過程中容易增加親子之間的聯結,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你的親密感。這是最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各路教育家強烈推薦父母要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根本原因:孩子從父母那獲得的安全感和親密依戀,會極大的影響孩子的自尊自信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甚至會影響孩子成人後的親密關係的發展。而打鬧遊戲,就讓父母和孩子在歡聲笑語中,自然而然地增強了親密聯結,如果之前你們的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這是一個極好的修復機會。

    好處2:打鬧過程中,孩子會調動全身的力量、出盡全力打贏你,這個過程不僅發洩體力,還能給情緒解壓。在孩子幼兒園階段,情緒發展進入第一個高峰期,孩子經常有很多無法言明的情緒:比如分離焦慮、對父母的壓抑的憤怒、白天在老師那經受的委屈悲傷,等等等等,孩子會藉助打鬧遊戲宣洩壓抑的負面情緒,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開心打鬧時,突然大哭、發脾氣,或者對你特別有攻擊性,不要責難他,反而要多增加這種遊戲時光,因為他正在藉此機會讓壓抑的情緒流淌出來。

    好處3:這種快樂的體能運動,啟用大腦的各個區域的神經元,激發生命的活力。同時害羞、慢熱、容易緊張的孩子可以放鬆,變得大膽和積極一些,而太鬧騰的孩子要透過這個過程釋放了精力和體力。而遊戲中帶有一點點風險和刺激,可以促進孩子對競爭和輸贏的適應性。

    打鬧遊戲有幾個注意事項:

    1、過程中可以僵持一陣,再讓孩子取得勝利,目的是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和體能。但是要讓孩子贏,孩子會因為戰勝父母體會到自信和力量感。

    2、不要突然襲擊,不要對孩子強制性撓癢癢,這些會讓孩子內在感到失控。。

    3、打鬧遊戲樂趣多,但存在一定風險,要排除安全隱患。

    4、注意“遊戲拋物線”。孩子在遊戲前後會經歷“平靜---興奮----冷卻”期,不要在孩子臨睡時把孩子弄得過與興奮。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拋物線,合理安排,預留足夠多的遊戲時間。

    第二款:親子大冒險。

    ——例如“黑暗探索”、“勇士尋寶”等等。

    這類遊戲的要點在於烘托出一定的緊張氛圍,但是又不至於嚇到孩子,使孩子處在一個心理臨界點上——孩子能夠在緊張害怕的同時還能體會到興奮和繼續向前探索的好奇,這個臨界點(又害怕又想往前)最容易激發孩子的勇氣品質。

    同時,父母在扮演什麼角色呢?父母的作用是“安全基地”——孩子需要時,可以隨時回到你那裡充電,增加勇氣技能,或者頒發勇氣勳章。如果任務太過艱難,比如孩子非常怕黑,根本無法一個人完成臥室的黑暗探索,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戰友——對付黑暗更有力量和經驗的戰友,孩子依然可以從你身上感受到“安全基地”的作用。

    第三款:繪畫遊戲。繪畫是孩子進行自我表達的非常好的途徑之一。

    孩子會透過繪畫來表達自己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的資訊。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幼兒園階段言語化水平較低,很多事情很難透過言語表達;另一方面因為繪畫是一種繞過防禦的表達方式,在心理諮詢領域,繪畫是諮詢師和孩子之間非常安全有效的溝通渠道。

    如何利用繪畫和孩子交流呢?這裡提供一個例子:釋放恐懼之“哈哈繪畫”。

    當孩子用言語難以形容自己的恐懼時,可以讓孩子畫下來。

    比如,畫畫孩子夢中的綠巨人。然後,當孩子畫完後,家長可以表現出“被嚇得魂飛魄散”,這滑稽的動作會逗樂孩子,而且經由你的膽小恐懼的表現正在幫孩子釋放他積壓的恐懼。然後,你們再試著畫噩夢續集——比如讓綠巨人變成一顆小糖果,或者原來綠巨人是一個愛哭鬼,還特別黏人,或者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打敗了綠巨人。總是,是歡樂大結局。

    當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主題的繪畫:比如畫畫憤怒、畫畫我的家、畫畫媽媽……這些繪畫裡不一定非得有孩子要處理的情緒,但是你都可以問問孩子:你畫的什麼呀,這裡是什麼,這裡又是什麼?你最喜歡哪個部分?你的好奇,會極大的增加孩子對繪畫本身的動力。

    注意事項:

    1、不要說“如果你這裡怎麼畫,就更像……”,永遠不要用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創作,父母的指標會削弱孩子的創造力。

    2、讓孩子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可以買畫框將孩子的畫陳列出來,這種作品被好好對待的感覺極大的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其他款:只要父母願意,什麼活動都可以成為遊戲,比如一起包水餃、蒸饅頭,一起下圍棋,一起洗衣服等等等等。在歡樂的氛圍裡,孩子不僅可以學習各種知識,還能增加自信心,以及和你的親密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有沒有可能以發動戰爭方式進行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