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該講要講該噴再噴

    這個問題我理解為蒙元帝國的滅亡。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所使手段其實我們都很熟悉,那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消滅一切頑固抵抗力量,求同存異共同發展,一切只為壯大自己的力量。成吉思汗死的時候中國還沒有統一,大蒙古帝國就分裂了。

    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國號為元。聽元這個名詞肯定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響,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遵循周禮形制的朝代。滅南宋,蒙古軍隊所至望風而降,據不完全統計明確記載名姓的中高階以上南宋降將一百四十五人,已經是歷朝歷代之最,南宋之腐朽墮落可見一斑。然而腐朽墮落的極致是改朝換代,生產資料的重新分配和新秩序的建立是改朝換代後欣欣向榮的根本原因。可是蒙古人是怎麼做的呢?

    南人依宋律,漢人依金律,金人治金,宋人治宋。分封的蒙古萬戶貴族什麼的只有食邑權,不得干涉治民。大肆減稅,其刑罰之輕慎從未有之。治下萬民依民族劃圈分層,各民入各典,因為國土廣大民族眾多往來頻繁,法制交匯習俗多有不同,何處治下則以何處治罪,混雜地區發生爭端兩方商量著解決。

    以上之自由開放今人難以想象,那麼帶來的問題是什麼呢?腐敗的大規模滋生!統治者不管,下面計程車紳宗族大戶豪強,活佛阿訇土司酋長,無所顧忌,恣意妄為。更為可悲的是什麼呢?極速加劇的貧富差距民族矛盾宗教衝突等等社會矛盾一致將不滿的矛頭指向了統治階級的不作為。而地方勢力和宗教團體又因為如上原因積累了相當的力量,其元朝的滅亡順理成章。

    至於元朝的鐵騎,我們說蒙元的擴張多麼血腥殘暴等等不論,作為統治階級武裝力量,兵鋒所指是敵甲還是吾民確有差別。當然這個並不重要,當兵殺人還是會的,然而人總會死的,當年的鐵騎後人與先人為了生存尊嚴榮譽和忠誠而戰完全不同,他們承平日久,生活舒適,對同鄉同教同宗同學揮起屠刀必有差別。關鍵還是我們前面提到周禮,古老的周制和遊牧民族相對落後鬆散的政治體制還是有諸多相似,元朝分封大量王侯,甚至異姓王也不在少數。也就是說它自己分散了自己的力量。

    來看一下蒙元軍事,職能分為中央宿衛軍和地方衛戍軍,軍源構成上,蒙古人稱蒙古軍,西征中主動投靠提供幫助的中亞民族部落組成探馬赤軍,成吉思汗早期得到了很多漢人的投靠和擁護,組成了漢軍,新附軍則是大量成建制的南宋降軍。中央宿衛軍多為蒙古軍和探馬赤軍。地方衛戍軍,草原上的都是蒙古軍,探馬赤軍和漢軍駐守重要地形關隘,漢軍各地駐紮監視新附軍和地方勢力,新附軍打亂分散各地被其它軍節制。

    蒙古軍不提皆為騎兵,探馬赤軍為蒙元絕對精銳騎兵,中央忠誠度和信任度獨一無二甚至超越蒙古軍。漢軍是蒙元軍事體系中的絕對主力,早期漢軍在西征之中守土有功,得倒相當程度的信任和政治特權,後來金國民眾和大量被裹挾的色目人編充漢軍,成為中堅軍事力量,其為步兵,另有弩軍,炮軍,水軍成建制的萬戶,亦有步軍萬戶之下千戶建制的各兵種聯合部隊。工兵相當特殊,各作戰部隊中工兵普遍存在確統歸所屬於 虎賁親軍,武衛親軍,且統管天下城池關隘的防禦工事修築。統治後期南方民眾亦有收編。新附軍則悲劇的多,在建國早期的所有戰爭中充當炮灰角色,例如幾次進攻日本全軍覆沒。蒙元對大量的南宋降將很是鄙夷有一段忽必烈和南宋降將的對話。 “爾等何降之易耶?”“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積久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送款也!”忽必烈淡淡說道:“正如所言,則似道輕汝也固宜!” 可是對於成建制的軍卒,數量龐大訓練有素,既不能殺降,又不敢遣散,於是。 “堪以當軍者收系當軍,依舊曆月支錢糧。不堪當者,官給牛具,糧食,屯田供養。”這隻軍隊自然消耗後蒙元后期已經不見提及。

    以上可見,元朝之軍事實力科技制度強大不是一點半點。有人要問了,你說的怎麼和我聽的不一樣,應該是殘暴愚蠢落後血腥云云,這麼自由開放仁政愛民不和情理吧。那麼這裡我就再說點別的。其實我開篇已經說的很清楚蒙元民族矛盾何來,反抗力量何來,軍事鎮壓為什麼沒有效率。那麼我們說現代人的家國天下民族和古人的家國天下民族的差異是天差地別的,其實也無所謂先進與否,只看是否合適當時社會國情和人民修養,蒙元的那些東西很符合現代一些觀念,但是在當時實在是加速了自己的滅亡,把古人的一些觀點套到自己頭上和用自己的觀念猜疑古人其實很愚蠢。一個封建統治國家,野蠻擴張民族,異族統治政權,完全無壓迫,無特權誰會信呢?我是不信,那麼我翻閱史料,想找到制度上的歧視,發現除了一段約不足十年的刑法改革未遂之外,竟然沒有明文記載。這十二年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蒙殺漢不糾,漢打蒙砍頭的出處。好在只有不到十年這皇帝就下臺了,具體不發了,沒有網傳那麼誇張,但是確實赤裸裸民族歧視。那麼在其它時期民族不平等主要表現在哪呢?主要表現在國家特權階級都是蒙古人上,我們知道國家特權階級一直都存在,而蒙元的特權階級都是蒙古人,就有了蒙古人都是特權階級的錯覺。其實這裡不好辯,總之賣兒賣女被欺壓的蒙古庶民地位並不比其它民族的庶民高就是了。那麼廣泛存在的矛盾還在哪裡呢?我們前面說過各法制各族,身在何處依何處法。蒙古人卻不管身在何處都由蒙古人的法來治,於是這裡就出現了高高在上的蒙古老爺。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四等人制,但是四個圈層的民族劃分還是存在的,加上各法不同,規制自有區別。客觀上講,漢族百姓和蒙古族百姓比,其上升通道要狹窄的多,法制環境要嚴酷的多。其它的什麼初夜權,殺五大姓,比牛馬不如,不準取名字這些對比記載描述都是很搞笑的推論。

    綜上所述,蒙元統治時期地方腐敗之嚴重加劇了各種矛盾,軍隊這種專制體系自然不能例外,軍隊的腐敗就導致了戰鬥力的嚴重下降,各地揭竿而起之時,軍隊譁變倒戈或作壁上觀亦不少見。這裡不得不提到紅巾軍,這就是蒙元自食宗教自由,放任民族宗教勢力發展的惡果,其實元朝就是宗教團體滅亡的,至於朱元璋的抗元歷史只有與南方某元朝殘餘勢力搶佔地片一點點,其它的戰鬥都是和其它勢力之間的。

    那麼這裡又有疑問了,元朝那麼強大的軍事實力就算腐敗又怎麼可能被暴民一夜之間抹平?重點來了,其時二十五年換了三十六個皇帝!有什麼政策延續性?如何穩固掌控方方面面?十四世紀整個世界都在承受瘟疫,飢謹,農業減產,和人口下降。中國尤其嚴重,長達36年的時間裡面都是嚴酷的冬天,創造了人類史上嚴寒的記錄。黃河地區前所未有的發生頻繁的水災和乾旱。嚴重的瘟疫出現在1340 和1350年代。饑荒在元朝末代皇帝統治期間幾乎年年都有記載,頻繁的饑荒導致大量人民餓死,為了拯救災民,皇朝對災民進行大量救災援助。如此一來為未受災地區賦稅之沉重堪比受災,加之說了N遍的腐敗,元朝經濟破產了。為了便於經濟發展政府印刷的紙鈔此時成了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於是乎一個朝代在它的壯年轟然崩潰。

    其實元朝有很多機會剿滅叛軍,可是這裡有個很獨特的背景,蒙古人從統一到崛起至輝煌時間太短了,他們中的英武統治者太像理想主義者,整個民族都顯得稚嫩,後繼統治者缺乏先祖的血腥手腕。在這些年裡統治階級民族內部一直都有融合和拒絕融合勢力的交鋒,他們之間的鬥爭和摯肘使得統治者一次次的錯失了勦滅叛軍的機會。以至於統治者帶著騎兵北遁這種行為,也是一個民族矛盾心理的極端體現吧。到是南方宗族勢力有為了元朝國祚鎮壓反叛的行為,不過說到底還是因為元朝比宗教勢力更能代表自己的利益罷了。

    明朝建立後吸取“元有天下得之以寬亦失之以寬矣”的教訓,嚴酷刑罰,屠滅宗教勢力毫不手軟,以至於大興文字獄,封疆海禁。一改宋元寬鬆自由的風氣,逐漸進入了殘酷黑暗的明清體系。滿清得國後吸取元朝的教訓,繼承明朝大多政策的同時,前期對漢族實行了壓迫後期加速民族同化,並對其它民族實行削弱和分化政策,終於壽終正寢。至於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歷史沒有如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學者都喜歡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