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濟

    三國演義誇大了劉備的實力,怎麼可能拿的出70萬大軍。也就四萬人左右。東吳調動的兵馬數量和劉備差不太多,談不上以少勝多,而東吳此戰損失也不小。

    因為結果是劉備幾乎全軍覆沒,所以就給人感覺東吳大勝。但是此次戰役雙方又不是隻有一次交手,前期東吳戰敗,損失有三千人左右。

    孫權不僅要應對劉備,還要應對自己後院的叛亂。在劉備策反之下,荊州南部的武陵郡發生響應劉備的叛亂,部落首領沙摩柯率領萬餘人與劉備會合。一直到打敗劉備後,孫權才算是完全平定了叛亂。這也是劉備給東吳帶來的損失。

    孫權向曹丕寫求救信的時候,說劉備前軍四萬人,在上報戰果的時候說殺敵八萬。應該是把荊州的叛亂也算上了,再加上古人習慣誇大戰果,這也說明了劉備連八萬人都沒有,那四萬前軍很可能就是他全部主力。

    陸遜在防火之前,曾派小股部隊試探性攻擊,結果失敗。但是也因此意識到蜀軍已經鬆懈,此戰吳軍損失不大。

    火燒連營後,吳蜀兩軍又在馬鞍山交戰,吳軍擊殺蜀軍上萬人。而劉備仍然成功突圍,說明東吳軍隊仍然沒有獲得壓倒性優勢。面對蜀軍的突圍,東吳軍隊也損失也不會小。並不是放把火就把劉備給整得全軍覆沒了。後面還有追擊。

    此戰耗時一年,東吳出動五萬大軍,這五萬大軍的糧食,軍餉都是不小的數目。在人數的損失上面,東吳損失一萬以上的人馬是肯定的,因為前期戰敗,又對峙消耗,再加上反攻時的對戰,更重要是還有後續平定叛亂的損失。

    東吳損失肯定是比劉備損失小,此戰不管是從戰略上(打退劉備就算贏)還是從實際利益得失上(比劉備損失小)都是東吳贏了。但是東吳也是消耗了力量,此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凡是打仗,毫髮無損是幾乎不可能的,何況蜀軍也不算弱。不能光看演義。但是關於這次作戰的損失,記載的很少,實際的損失很難知道,這些也是大概估算。

  • 2 # 秦皇漢武唐宋元明清

    夷陵之戰明明是東吳贏了,為什麼還是東吳先遣使請和? 三國三國,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簡單的敵我雙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麼當其中一方比較強勢,擊敗了一方,另外一方就會有所動作。三國之間會相互牽制,而不會坐視其中某一方獨大。 蜀漢從取得益州開始,綜合實力就在日益提高,到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大軍,奪取漢中,蜀漢一方的實力達到頂點。漢中戰役剛結束,關羽就開始從荊州出兵,北伐襄樊,為曹仁,擒于禁,斬龐德。連曹操都開始有遷都以避其鋒的打算了。 在這時候,孫權一方就坐不住了。孫權眼看著劉備步步為營,曹操步步後退,難免有唇亡齒寒之虞。孫權這時候主動選擇了背叛孫劉聯盟,而與曹操結盟,共同對抗劉備。 從曹操的角度來說,在赤壁之戰吃虧之後,到他去世前,總共五次主動進攻孫權,也讓孫權壓力非常大。到建安二十二年,孫權遣使請和,與曹操達成暫時的和平。這時候,曹操才又掉頭去和劉備爭鬥漢中。 所以,孫權眼看著關羽北伐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便主動向曹操輸誠,表示原意出兵進攻荊州,以解曹仁之圍。當然,從孫權的角度看,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幫曹操,而是奪取荊州。之所以要向曹操示好,是為了避免萬一在荊州陷入僵局,曹操在江淮方向也主動進攻孫權。 此後,孫權偷襲荊州得手,全取荊州,擒斬關羽,並且傳首洛陽。曹孫聯盟一時之間進入蜜月期,簡直可以說是如膠似漆。 表面上看,擒斬關羽之後傳首洛陽是為了嫁禍給曹操,向世人表明,他偷襲荊州是受曹操唆使,但反過來看,同時也給劉備預留了臺階,劉備如果原意接受現狀,就應當繼續與曹操為敵,而不是以孫權為敵。 但劉備的選擇是不肯接受現狀,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阻,斷然率軍出川,想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張飛報仇。這不僅是因為劉備軍中有大量荊州將士,不能輕易放棄荊州,更是因為,從實力上看,孫權比曹操更弱,是更容易擊敗的物件。 然後就有了夷陵之戰。陸遜能在夷陵擊敗劉備,已經很大程度上是僥倖了,如果能追擊,擴大戰果,當然會追擊,絕不會含糊。 事實上,吳軍也並不是沒有追擊,而是追擊了之後,看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 《三國志·先主傳》 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 這就是說,雖然在夷陵遭遇大敗,但並不是全軍覆沒,劉備還是收合離散,仍然有一部分,至少從秭歸後撤,在永安駐守,是有能力阻擊吳軍進攻的。 不僅追擊的吳軍前來相持了差不多兩個月,看著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而且,還有能力分兵平定叛亂。 而且,這時候,蜀漢趙雲得到吳軍追擊而來的訊息後,也主動出動接應。但實際上吳軍跑得比趙雲還快,來救援的趙雲還沒到永安,追擊的吳軍已經自己撤退了。 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 而且,先主駐守白帝城之後,害怕的不是蜀漢,而是孫權。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明明是孫權一方在夷陵之戰中大獲全勝,為什麼劉備都還沒慫,孫權先慫了呢?原因很簡單,後方不穩了,曹魏要進攻東吳了。 這時候曹丕剛繼位,而且已經篡漢稱帝。一開始,孫權還表現得很誠懇,曹丕也立孫權為吳王。但是曹丕堅持要求孫權送任子入朝以示自己是真投降,而不是緩兵之計,孫權就不同意了。曹丕大怒,下令伐吳。 《三國志·吳主傳》 初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魏乃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 請注意這個時間點。 這一年的年初,劉備開始出兵進攻東吳。孫權卑詞厚禮,以求曹丕支援。 到六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劉備收集殘軍,退駐永安。吳軍乘勝追擊到永安。這時候,孫權態度就變了,不聽曹丕的了,激怒了曹丕。 九月,曹丕下令同時在荊州和江淮兩個方向出兵伐吳。孫權一看曹丕滅吳的決心很大,頓時亞歷山大,感覺自己頂不住了。所以,孫權一方面派兵防禦,一方面再次向曹丕認慫,同意送任子等。 到十月,孫權就不能不向劉備認慫了。因為這時候形勢變了,對孫權來說,如果劉備也同時再次出兵,進攻東吳,東吳就很難頂住。 事實上,劉備這時候確實也動過這個心思。 《三國志·陸遜傳》 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劉備並沒有趁人之危進攻東吳,報夷陵之戰的一箭之仇。別說這是因為劉備仗義,不是他不想,而是因為他這時候確實沒有這個能力,做不到。如果真打算幹,他就不會寫信刺激陸遜,而會直接幹起來了。 咬人的狗不叫,愛叫的狗不咬人,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陸遜回信的意思就是不接受劉備來信的調戲,直截了當的表示,你不就是想罷兵求和嗎,直接說得了。 所以,十月,孫權遣人向劉備認慫請和,劉備表示同意。這就意味著,劉備承認他自己目前沒有能力大規模進攻東吳,只能自保。 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十一月,東吳軍隊受到曹魏的進攻,出師不利。到十二月,就趕緊和劉備又結盟請和了。 第二年正月,曹魏方面曹真繼續進攻,吳軍防禦。到三月,魏吳雙方的戰爭還在持續。但不久之後,曹丕主動下令撤軍了。就在這個月,劉備去世,諸葛亮秉政,蜀吳重新正式結盟通好了。

  • 3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也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只是夷陵之戰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戰,發生在吳蜀之間的這場戰役之後,也讓兩國之間重新聯合抗魏,使之後的局勢就此穩定,持續了幾十年,因此,夷陵之戰也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

    戰爭的起因是孫權奪了荊州,並且斬殺了關羽,於是兩年後,在劉備稱帝那年,一為了奪回荊州,二為了給關羽報仇,所以集結大軍,親自和張飛出兵,分兩路,攻打東吳,只是張飛在出發前,被部下所殺,劉備兩年間,桃園三結義的兩兄弟就此沒了。

    在戰爭中,劉備大軍在各部加入的過程中,最終達到了先頭部隊五萬人的規模,戰爭初期,也是攻城拔地,一路推進,深入東吳境內二三百公里,也取得了很好的軍事效果。而孫權為了避免和劉備作戰過程中遭受曹丕攻擊腹背受敵,先是派人和劉備講和,講和失敗後,又轉向曹丕求援,最後任命了陸遜為總指揮,才最終取得了最後的戰爭勝利。

    據資料記載,鎮西將軍陸遜當時統帥了五萬大軍,抵禦蜀軍,所以在人數上,是比劉備大軍人數上要少,而且當時的劉備大軍士氣旺盛,所以陸遜在這種情況下,就果斷的選擇了避其鋒芒,實行戰略後退,退到了夷陵之戰的地點(今天的湖北宜都附近),進行防守反擊。其策略就是拖,把高山峻嶺地帶讓給劉備,讓蜀軍難以大規模集結和展開隊形。結果蜀軍還真是不得已,在長達數百里的山路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就此陷入拉鋸。

    戰爭就此拖延了下來,不管劉備怎麼想辦法逼迫,誘惑陸遜決戰,可陸遜就是不為所動,堅決和劉備磨,一直持續了半年時間,到了6月份,正值江南的高溫天氣,蜀軍將士苦不堪言,最後劉備把水軍都調到深山密林駐防,這時劉備的佈防就形成了百里連營的局面,寫到這裡,可能大家都猜到了,東吳的機會到了,果不其然,陸遜看到此情況,採用了最有用也是擊破劉備最為關鍵的手段--火攻。火燒連營啊,燒的蜀軍陣腳大亂,藉機出兵大破蜀軍四十多營寨,並且用水軍截斷長江兩岸蜀軍聯絡,戰役就此發生逆轉,劉備就此潰敗。

    此戰,劉備幾乎是全軍覆沒,《傅子》上記載蜀軍被滅八萬多人,後劉備逃到了白帝城,和趙雲率領的援軍匯合,陸遜看到時機已逝,才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但是經此一役,劉備也是元氣大傷,一病不起,次年病逝於白帝城。但是在劉備亡故之前,兩國也看到了曹魏的強大,遂又和好籤訂了共同抗魏的條約,也讓三國後期維持了幾十年疆域不變的局面。

    這場戰役,在人數上,東吳可以說是以少勝多,但是也不是毫髮無損,戰爭沒有哪方可以做到,只是損失多少,蜀國是元氣大傷,東吳也遭受了沉重的損失,不然不會打了一戰,還立馬和好,簽訂共同抗魏的盟約。

  • 4 # 虎說一道

    火攻,又是火攻,三國三大戰,也是三把大火,燒出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夷陵之戰對交戰雙方都沒有好處,本應聯手抗曹,卻因各自利益反目成仇,刀兵相見。

    此戰雙方投入兵力相當,蜀國大概五萬人馬,吳國亦是五萬人馬左右,故此並不存在以少勝多之說。

    戰爭結果劉備方應該是盡沒了,不但兵沒了,將也死得七七八八,以致讓諸葛亮北伐時抽丁抓壯,弄個廖化來做先鋒,當然並無貶低廖化之意,只想表達劉備把家底敗光了的意思。

    東吳作為戰勝方,損失應該不大,但也不會誇張到毫髮無損的地步。須知,置之死地而後生,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就賺一個的道理,蜀兵不會束手待斃吧。但從資料上看並無記載東吳兵損多少,根據戰爭規律,死個幾千萬把應該是正常的吧。

    再來說說劉備在此戰時,已是輾轉浮沉多年,大戰小戰歷經無數,作戰經驗應是相當豐富。但在此戰中明顯還是犯了輕敵大忌,對陸遜的不瞭解,以及相持七八個月,不見東吳有所動作,錯誤評估了陸遜的軍事才能,誤判了東吳的作戰決心。

    劉備作為進攻方,在相峙階斷時,未能積極調動部隊進行穿插運動,實施運動戰術捕捉戰機,反而屯兵結營與敵相耗,有違作戰規律。

    須知,凡戰,若彼為主、我為客,唯務深入。深入,則為主者不能勝也。謂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曰:「深入則專。」

    因此,劉備的戰術運用非常失敗,更是給了陸遜靜待時機有變時,一戰將其敗之。

    再來看劉備的出兵是不得人心的,基本上蜀中大臣皆反對此次用兵,但大耳一意孤行,是以不帶軍師幕僚。

    為帥者不能做到兼聽,那對戰局的理解是相當有限的。如漢中之戰時,正是法正出奇謀,奪取定軍山,引出了夏候淵並將其斬之後,戰局才有了大的變化。而今劉備身邊並無一個能為其出謀之人,以劉備行軍佈陣來著,正是應了當局者迷那句老話。

    此戰之敗,雖同情劉備,從一白丁奮鬥到漢中稱王的艱辛,但環顧當時局面,也必須他敗。否則,只會加速三國亂世的結束,或許這也是天意吧。

  • 5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著名戰役的最後一戰,此戰奠定了魏蜀吳三國的綜合實力排名,魏第一、吳第二、蜀老末。夷陵之戰,是“以少勝多”戰役的典型嗎?古語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東吳是不是真的“毫髮無損”呢?下面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否“以少勝多”。夷陵之戰的背景簡單提一下,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有所瞭解。夷陵之戰前,公元219年,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擒殺關羽父子,吳蜀結仇。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稱帝 號蜀漢。同年,劉備舉兵伐吳,一為關羽報仇、二為奪回荊州。蜀國兵力,在《三國演義》中,號稱七十萬大軍,這是誇張說法,實際上帶的兵力在四萬,後期加上蠻王沙摩柯等蠻族部隊加入,總共兵力可以達到5萬左右。我們再看看東吳兵力,《三國演義》中說二十萬,也是誇大,東吳赤壁之戰就三萬左右兵力,在夷陵不可能有二十萬那麼多。東吳遣使議和遭拒,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所有東吳將領應戰,兵力也在五萬左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記載,這場戰役其實是東吳針對劉備的進攻而進行的積極防禦並實施反攻的成功戰例,雙方兵力相近,並不是所謂的“以少勝多”。

    2.東吳是否“毫髮無損”?從戰役結果和雙方損失來對比看,蜀漢的失敗遭受的損失無可挽救,而東吳除了保住了戰略要地荊州,在各方面的損失相比蜀漢,可謂是不足一提。

    1.1夷陵之戰,蜀漢元氣大傷。劉備僅以身免,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大量武將戰死,蜀漢的人才相比曹魏和東吳,其實不多。軍師龐統死於入川前,關羽父子死於東吳之手,漢中之戰損失了吳蘭、雷銅、任夔。入川后,法正、馬超、黃忠、劉巴等人病故。夷陵之戰前後,張飛被部下所殺,馬良、馮習、張南、王甫、程幾、沙摩柯等戰死,還有黃權降魏等,蜀國核心領導層除了諸葛亮還有一個守漢中的魏延外,能獨擋一面的人才可以說少之又少。加上次年,劉備憂憤氣急,病死於白帝城,對剛建立的蜀漢政權也是一大打擊,蜀漢朝堂不穩,內部紛爭不斷。

    1.2再看東吳,一直閉戰不出,尋找有利戰機,結果劉備自己給陸遜創造了戰機,捨棄水路戰船,屯兵在山林之間,並連營幾百裡,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給燒沒了。東吳可謂是全勝而歸,要說損失,打仗嘛,肯定會有傷亡,比起蜀漢,這傷亡可以說是“皮毛之傷”,對東吳毫無影響,反而透過這次戰役,東吳實力比之蜀漢要更強。

  • 6 # 劇像

    我認為這場戰役其實是東吳針對劉備的進攻而進行的積極防禦並實施反攻的成功戰例,雙方兵力相近,並不是所謂的“以少勝多”。

  • 7 # 李論

    這是兩個問題,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當時蜀漢劉備為替關羽報仇,聯合五奚蠻夷進攻東吳。蜀漢約四萬兵力,五奚蠻夷沙摩柯領兵一萬,東吳派陸遜率軍應戰,兵力大約五萬多。總體來看,雙方兵力都是五萬多人,並不存在以少勝多的情況。

    其次,東吳並非自身“毫髮無損”。“彝陵之戰”,蜀漢是先勝後敗,東吳是先敗後勝。

    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率軍四萬攻入東吳境內,擊潰東吳李異、劉阿,佔領秭歸。之後東吳軍隊一直後撤,一直撤到夷道、猇亭一線。

    夷陵之戰前後持續四十年,這四十年若說對東吳一點影響沒有,東吳“毫髮無傷”,是不可能的。

  • 8 # 劉坤忠120

    221年,劉備稱帝后為關羽報仇,不聽趙雲諸葛亮等大臣阻諫,決定與張飛等一起伐吳,張飛回閬中為部將張達範疆所殺。劉備不顧一切伐吳,以馮習張南為先鋒,關興張苞為護軍,統陸軍五萬,水軍一萬,黃權領兵一萬防曹,請五溪蠻王沙摩柯領兵一萬助戰,總兵力八萬。蜀軍從三峽出兵秭歸,孫權派族侄孫桓率三萬人馬來迎,蜀兵士氣高漲,一路勢如破竹,孫桓幼讀兵書,頗有武力,孫權叫他堅守三個月,他用一萬五千人守秭歸,結果被關興張苞二位小虎將率兵三個時辰就把秭歸拿下了。孫桓大敗而逃,孫權派諸葛謹為使者前來劉備大營求和,一面派周泰韓當為主將,領三萬人馬前來迎戰。諸葛謹表示歸還荊州,送還孫夫人,將謀害關羽張飛二人兇手送還,劉備不許,怒叱孫權諸葛瑾,繼續進兵,大破周泰韓當,兵進夷陵。不得已,孫權啟用陸遜為大都督,發兵五萬來戰劉備。陸遜以夷陵地區丘陵地形,實行堅兵清野,不與之戰,拖跨蜀軍,使之疲憊。天氣炎熱,進攻不能,蜀軍依水安營紮寨百十餘里,結果被吳軍一把大火燒個乾淨。兩軍混戰,蜀軍將士死傷慘重,蠻王沙摩柯也被戰死,先主劉備被從江州趕來的趙雲救援下同盡剩的二三千殘兵退回白帝城。陸遜下令退軍,黃權帶領一萬人馬降魏。夷陵之戰蜀軍出兵八萬,盡剩三千,損失文臣到將一百多人,蜀漢元氣大傷。東吳三次出兵十一萬,加夷陵地區防禦力量二萬,總兵力十三萬,損失兵力五萬左右,蜀吳兩敗俱傷。戰後孫權馬上派人修好蜀漢,重新聯盟,不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劉備戰敗了也只能答應聯吳抗曹,以保無虞。

  • 9 # 龍武驍衛

    夷陵之戰,又稱夷陵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與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並列。爆發於夷陵猇亭一帶,是公元219年襄樊之戰的後續。在襄樊之戰中,劉備不僅折損了關羽,還丟了荊州,導致劉備對孫吳的仇恨值蹭蹭往上漲,超越了對曹魏的仇恨,吳蜀聯盟正式宣告破裂。公元221年,經過近兩年時間準備的劉備禦駕親征,親率大軍東進伐吳。

    在得知劉備禦駕親征,孫權在幾次求和不成後做了兩手準備。第一,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第二,積極準備迎戰劉備。 公元221年7月,劉備大軍出川,雙方正式開打。劉備的總兵力,按照孫權上奏曹魏的奏章來看,前鋒張南、馮習率軍4萬,劉備親率中軍1萬,分5000兵馬交由黃權統領坐鎮江北以備曹魏,另外從五溪蠻王沙摩柯手裡借來精兵1萬,加上駐屯江州的、由趙雲統領的1~2萬的大軍,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滿打滿算總共投入8萬左右兵馬,實際投入的兵力拋開趙雲部和黃權部不到六萬。至於東吳方面,駐守在巫口秭歸的李異劉阿兩部一共有數千人,在李異和劉阿兩軍遭到劉備擊潰之後,孫權以陸遜為都督率軍5萬,節制諸將迎戰劉備。所以吳蜀雙方實際投入前線的部隊,大概都不到6萬,所以以少勝多似乎也說不通。

    至於說夷陵之戰兩軍的傷亡,毫無疑問劉備大敗。史書多次記載,劉備屬下大部陣亡,五溪蠻沙摩柯戰死,黃權投魏,劉備僅以身免。夷陵之戰蜀國未能奪回荊州,反而使蜀軍精銳被殲滅,加上心力交瘁的劉備於次年過世,蜀漢陷入了動盪,可以說夷陵之戰動搖了蜀國的國本,讓其徹底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只能偏安一隅。

    吳軍雖然大勝,其傷亡也遠遠比不上劉備,但說毫髮無傷,是不是太過分了?經歷過夷陵之戰後,吳軍的主力雖然尚存,但是傷亡也不算太小。

    第一,吳蜀開戰之初,劉備沿江而下,氣焰極盛,吳軍駐紮在巫口秭歸的數千軍隊,迅速遭到劉備的擊潰,死傷眾多。

    第二,劉備陸遜在夷陵猇亭一帶步入相持近一年後,陸遜開始準備反攻,為了找出擊破劉備的辦法,曾經進行過多次的小規模試驗,均大敗而歸。

    第三,研究出破劉妙計後的陸遜開始了行動,在逐鄉火燒劉備連營,大破劉備四十幾座營寨,逐鄉之戰由於劉備軍潰敗,吳軍損失的確不大。但是劉備在馬鞍山還有一支萬餘兵力的主力,兵敗逐鄉後劉備趕往了馬鞍山,命部下環山據險死守。陸遜乘勝追擊,率數萬大軍包圍了馬鞍山。馬鞍山之戰吳軍雖然幾乎將蜀軍全殲,劉備僅以身免逃回白帝城。但是馬鞍山之戰是標準的高地攻堅戰,面對上萬蜀軍的據險死守,幾乎戰至最後一人看,吳軍傷亡必然不會太小。而且吳軍水師雖然天下無匹,但步騎不如魏蜀。

  • 10 # 巴山夜雨涮鍋

    221-222年的夷陵之戰,是吳蜀兩個弱小國家之間的內戰。從基本國力來看,奪取了荊州的吳國已經勝過蜀漢。吳國佔據揚州、荊州大部和交州全部,而蜀漢僅僅有益州一地,東吳差不多是蜀漢的兩倍。從軍力來看,儘管東吳剛剛取下荊州還未來得及消化,但蜀漢的荊州兵力也是全軍覆沒,加上之前在漢中和曹操打了兩三年,精疲力盡。所以,雙方的實力對比實際上是東吳比蜀漢強。劉備依仗的,是自己多年的戰爭經驗,以及屬下征戰四方的精銳部隊。

    具體到投入的兵力,蜀漢一方的兵力有多種不同說法。

    《傅子》中說“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再加上北岸的黃權軍投降,則劉備出動的兵力在十萬以上。這是所有史書中對劉備兵力估計最高的一種。但這個傅子的記載在具體資料上本來就很可疑。

    孫權本傳寫的是“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這裡說的是殲滅蜀軍數萬。當然,兩三萬到七八萬都是數萬,範圍很寬。

    陸遜傳寫的是“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基本也是這個意思。

    劉備自己的本傳並沒有記載蜀漢兵力,只說:“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反倒是《魏書》記載孫權給曹丕的上表:“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注意這裡說的是支黨。應該就是指吳班、馮習所部。

    因此對蜀漢兵力最少的估計,就是4萬人左右。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吳班、馮習率領的前部,劉備的中後軍部隊另有一定兵力。

    這麼綜合來看,夷陵之戰劉備一方兵力上限是10萬,下限是4萬。考慮到蜀地本身的資源情況,我個人認為五六萬是比較合理的資料。

    那麼東吳一方呢?

    陸遜傳記載了陸遜一支主力的兵力: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注意,這裡面五萬人已經包含了孫桓所部。基本是夷陵之戰的主要參戰部隊。

    當然,按照孫權的德行,通常是會自己率領一支規模不亞於陸遜的兵力在後面接應。只不過沒有直接參戰的記錄,可以不加入夷陵之戰雙方的兵力。

    由上面可知,夷陵之戰中蜀軍兵力大致為五六萬,吳軍第一線部隊為五萬,雙方基本勢均力敵。在冷兵器時代防守方具備一定優勢,更何況吳軍還有水師,所以談不上“以少勝多”。

    而且,吳軍也不是毫髮無損。之前陸遜的戰略是打算把劉備封在三峽的,但被劉備軍擊退了,這才後退數百里,在夷陵之地與劉備對峙:

    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既然之前曾被打敗,那麼肯定是有損失的了。而且之後雙方相持了接近一年,這種持久戰下的相互攻伐必然不少。所以,吳軍遠遠談不上毫髮無損。只不過相對蜀軍的主力被重創,吳軍損失較小,稱為“完勝”倒是沒啥問題的。

  • 11 # 不忘初心SY

    名將關羽於建安二十四年,率領荊州本部兵馬兩萬餘人北伐曹魏。此戰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一時使得曹魏陣營無人敢掛帥救援,而孫權則派呂蒙偷襲荊州,而此時的關羽還在前線攻打襄樊,當收到荊州後方基地已失的訊息後,軍心渙散,而此時曹操的徐晃援軍又趕到,關羽久攻襄樊不下,又被徐晃在沔水擊敗,人心離散,士卒逃亡者大半,最後關羽兵敗陣亡。

    劉備聽聞後悲憤交加,不顧群臣反對,起兵伐吳。關於劉備伐吳,演義中說起蜀漢大軍七十萬,在這裡不得不說這個七十萬是絕對不可能的。

    劉備入蜀後,蜀地民眾不過百萬之眾,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七十萬大軍,而蜀漢真實兵力據史料記載是8-10萬左右,其中還要分兵萬餘去防禦曹魏,因此,能和劉備一起去伐吳的只有七萬左右。

    那麼劉備伐吳有七萬兵馬麼?並不是,因為戰線過長,沿途還需要留守部隊,因此,真正的能和劉備一同出現在戰場上就是四五萬兵馬,反觀吳國那邊,可能兵馬要多一點,確確實實是五萬人馬,甚至還會多一點點。

    因此,從兵馬勢力上看,劉備絕對沒有佔據有利的地方,除此之外,劉備的水軍能力實在是比不上吳國,對於擁有強大水軍的吳國來說,依靠自己的有利地勢和地理條件,打敗蜀國應該不是問題。既然如此,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劉備兵馬不足,水軍實力弱小,為何還敢伐吳?

    原因就在於,夷陵之戰爆發在公元221年。此時東吳人才逐漸凋零,呂蒙死後新任大都督陸遜年僅二十餘歲,江表十二虎臣程普、黃蓋、蔣欽、韓當、陳武、董襲、甘寧、太史慈等名將皆已經去世。

    而電視劇中甘寧程普死於此戰純屬虛構,甘寧去世於220年。程普也去世於公元215年公元210年後,所以此時東吳人才凋零。丁奉徐盛此時在北面嚴防曹魏。此時西部僅有潘璋、朱然等將,而劉備也恰好是抓住這個時期東吳人才凋零的狀況下才領兵北伐。

    而相比之下,東吳可用之兵就多了,北面和曹魏剛剛結好,因此迅速集結了五萬精兵。再來看看詳細的兵力分析,首先是吳軍的兵力,這個爭議比較小,三國志陸遜傳記載 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資治通鑑關於這點上也是照抄三國志: 權以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將軍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所以,夷陵之戰吳軍兵力當在五萬左右。

    然後是蜀軍,眾所周知的三國演義記載劉備率70萬之眾伐吳,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三國志對此戰劉備的兵力並沒有記載,資治通鑑裡有這樣一條“ 漢主遣將軍吳班、馮習攻破權將李異、劉阿等於巫,進軍秭歸,兵四萬餘人,武陵蠻夷皆遣使往請兵。

    就算加上後來加入的武陵蠻夷應該也就五萬餘,也就是說這場被後世許多人傳為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竟然只是一個雙方兵力相等的戰役。如此可見,演義畢竟只是演義,不能當歷史來看。歷史應結合各種史料來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一名大四的學生,想要二戰考研,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