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高與小茉茉

    第一季

    辯題:要犧牲賈玲救大家嗎?

    辯題詳情:在漆黑的海面上,有兩艘船被大魔王困住了。第一艘船上關押著場上16位奇葩和現場100位無辜的觀眾,另一艘船上關著女神賈玲。大魔王密謀了一個邪惡的計劃,他在第一艘船上放了一個按鈕,如果按下按鈕,船上的116個人可以獲得自由,但賈玲的船就會爆炸,船毀人亡。如果不按,第一艘船就會爆炸,奇葩們和觀眾就會葬身大海,無一倖免。現在按鈕就在你面前,你會按嗎?

    辯題很重要,《奇葩說》為了讓觀眾有共鳴,方便代入自己,生活類辯題佔據了大部份。但前四季,每季都會有一些腦洞題,比如第一季的這一集。

    馬薇薇在這一場女王氣場十足,並且貢獻了後來廣為流傳的金句: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但最大的亮點還是兩位導師,高曉松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在美國的時候,住在十樓,有一天早上六點鐘火警響了。我只拿了信用卡,就跑出來了。美華人是習慣沿牆右邊排成一排往下走,讓出一邊給消防隊員,所以大家沒有亂擠,所有人都沿著牆右邊下去。但在隊伍的最前面,有兩個老太太,特別胖,走得很慢,還手挽手。

    我當時剛去美國沒多久,我懷著從小受過的教育,想救更多的人,或者想救自己,我想扒開老太太自己先下去。這對我們華人來說太正常了,我經歷過中國當年的地震,那時有人被踩在地上。但是那人說,我是在救我媽!我們總能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救眾生也好,救母親也好,去犧牲別人。但當時我一看,所有的人,包括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好,都排在老太太后面,雖然她們走得特別慢。後來我對我自己說,既然我來到了這個國家,就入鄉隨俗吧。當時,大家沒有一個人去推那倆老太太,我也就堅定地排在那個隊伍裡,跟著所有人一起慢慢慢慢下樓,到最後我們也沒有死。

    但這件事給了我一個特別大的改變,所以我一定選擇不去按這個鈕。如果這116個人中的大多數人都選擇不去炸,其實我可以很坦然地和大家一起去死。我覺得人類還有最後一點光榮和尊嚴。如果大部份人都選擇去炸賈玲,我還跟著大家一起卑微地活下來了,所以對我來說兩個選擇都可以,但反正我肯定不會按這個鈕。人都有一種從眾心裡,我一個人可能不敢,但我跟116個人在一起,最後懷著人類的尊嚴和光榮死去,這個我還是能做到的。

    高曉松說完之後,蔡康永破天荒選擇了叛變,從正方變成反方。因為他說當他看到場上的觀眾選擇該炸的人居多時,他嚇壞了。所以他決定要叛逃,因為辯論已經不重要,但向年輕人傳遞自己真心的信仰更重要。他說,你按下那個鈕是作為,你不按那個鈕是不作為。我們人最基本的底線是要守住那個不作為。

    在看這集之前,我一直都認為《奇葩說》是一個綜藝節目,只不過披了件辯論的外衣。但看完這一集,我覺得《奇葩說》帶給我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綜藝節目的範疇。別的節目帶給我的是歡樂,但《奇葩說》帶給我的是成長。

    第二季

    辯題:該不該向父母出櫃?

    首先來看看這集的陣容,導師中蔡康永是已出櫃的GAY,金星曾做過變性手術。選手中姜思達、樊野、邱晨都是同性戀。所以蔡康永才說,談這個話題,沒有比這個陣容更合適的。

    於是,一個殘酷的辯題和奇葩們更加殘酷的真實人生,交織在了一起。

    蔡康永公認情商很高,他永遠不動聲色地坐在臺上旁觀奇葩們唇槍舌戰。高曉松像師長,給你當頭棒喝。而他像朋友,溫情脈脈。每次他發言時,熱鬧的場子頓時就會安靜下來,你不一留神,就掉進了他精心編織的陷阱裡,並且心甘情願。

    他自己說,康熙做了十二年,觀眾未必會知道他心裡怎麼想。雖然穿得熱鬧,但內心冷漠。但在《奇葩說》,他必須一再發表意見。而這一次,因為辯題和他的人生境遇高度重合,我們看到了一個更人性化的蔡康永:他哽咽了!這是他第一次在節目中情緒失控,他之所以選擇反方是因為:

    我知道如果我站到第一線去雄辯的話,我還是會影響到一些人。但壞就壞在我自己經歷過打擊。所以我知道有些人扛不住,這是我心中軟弱的部分。如果我不用經歷過這些打擊,我比較能夠鼓動他們說,大家能夠站出來,好好地把這些櫃子給拆掉。

    這集的正反雙方,都是基於愛的角度來辯論,整場沒有一個賤人。是我看過內地的節目中,對同性戀這個議題做的最具人文關懷的一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後來輿論進一步緊縮,這期節目也被刪掉了,所以必須要力薦。

    第三季

    辯題:時保聯是不是暴政?

    第三季時, ”寶島辯魂“黃執中終於從幕後走到了幕前。他最大魅力就是說話自帶黑洞式語境。他一開口,你就迅速掉入他所營造的語境當中。也許你不能理解他所說的,還是會忍不住驚呼“好厲害”。如果弱一點的對手,分分鐘會守不住自己的立場,被他帶跑。

    但這一集,黃執中的對手是姜思達。他一站起來,首先用兩三句話,輕輕鬆鬆地破壞掉了黃執中所營造的語境,把觀眾從他的語言黑洞中拉了出來。接著花了13分鐘闡述自己的觀點,全程高能,層層遞進,金句頻出:

    朋友從來不會隨隨便便要和你時刻保持聯絡。朋友非常有分寸,你們才能稱為朋友。

    我忙我沒法回你資訊,我不忙我更沒法回你資訊,我就想不忙。

    每次一坐飛機我們都感覺是上帝的棄兒,不是因為我們飛得太高,而是因為天上沒有訊號。

    我們時刻保持聯絡,最大的危害是我們難以時刻和自己保持聯絡。

    等他講完,不但執中放棄了奇襲,連導師們也紛紛叫好,所以這一集又叫”大美玲之夜“。

    至此,第一季時那個青澀的戴花少年,終於成長為氣場十足的名媛。對於忠實觀眾而言,因為親見了他每一次的成長,在這一集裡,會收穫老母親式的欣慰。

    如果特別喜歡這集,也可以看看《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情?》,因為也是姜思達和黃執中的巔峰對決。

    第四季

    辯題:父母提出要和老夥伴一起去養老院,我該支援還是反對?

    一道催淚的辯題。一旦出現這種辯題,邏輯就要往後退,因為情感和故事更容易擊中我們的內心。尤其是在《奇葩說》,畢竟它並不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

    這集的最大看點就是馬薇薇的發言,尤其是最後被陳銘奇襲的時候講的故事,現場一度又變成了淚海。當然,她陳述的時候,也是金句不斷:

    什麼是選擇,一個對的,一個錯的,那不叫選擇,因為只有傻X才會選那個錯的。兩個都是對的,那不怕選擇,選哪個都很爽。人生最痛苦的選擇是什麼,兩個都是錯的,這個時候,我們要選擇的是,我們更能揹負哪種錯誤帶給我們的代價。

    孝順這個詞就是由後悔構成的,無數個我們做錯事的瞬間,無數個我們割捨不了的瞬間。

    你把他放到老人院去,其實已經把他流放在家庭的親情之外了。

    真心說出的不一定是真話,那是情話啊。

    雖然這一集,又是情感打敗邏輯,但還是值得一看。因為看完之後,你會對你爸媽更好一點。

    尾聲

    整理完前四季之後,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季,我會告訴你是第一季。那時場上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大家也想贏,但沒這麼想贏,多元觀點之間的交鋒比輸贏更重要。第一季的錄影棚沒現在這麼大,導師和選手坐得很近,彼此之間的地位界限模糊,選手不服也可以直接和導師開槓,看的人熱血沸騰。

    隨著節目越來越紅,場上的權力特徵也越來越明顯,但資源又有限,場外的數次撕X就是證明。其實各位奇葩們,贏很重要,但輸出你們獨特的觀點更重要啊!不忘初心這幾個字已經氾濫成災,但我真的希望《奇葩說》可以做到。

  • 2 # 一瓶酸奶

    第一季八強爭霸第二場“賈玲該不該死”

    選手的發言沒什麼印象了,高曉松的發言印象比較深刻,他說如果這116個人大多數選擇不去炸,我可以很坦然的跟大家一起去死,如果大部分人都選擇殺她,我還和大家一起卑微的活了下來。這兩個選擇對我來說都可以。不去按這個鈕,懷著人類最後的尊嚴和光榮死去,這個還是能做到的

    第三季有一期“該鼓勵病危患者活下去嗎?”

    裡面黃執中的發言讓人耳目一新,正反方無外乎就是在談生命啊痛苦啊之類的,少爺說病危患者從生病一開始就一直聽到鼓勵,他們不想聽人們有多捨不得我,不想聽沒有我你們會不行,沒有我你們依然會好好過。說出鼓勵的話真心話可能就說不出來了,“等你出院了再去幹嘛幹嘛”,殊不知也許就是最後一面。趁我還能聽… 我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氣,你們才要。

    第四季第二期 “奮鬥的城市汙染嚴重我該走嗎?” 正方黃執中說,一個國家最大的驕傲是培養出來嬌貴的人民。反方陳銘說“人民的驕傲呢?是空氣變差了就走,還是改變它?一個人的選擇是簡單的,一群人的選擇是會開出花來的。” 反應真的太快了,真的厲害。

    第五季第三期陪伴時間和親子關係的。這場顏如晶mvp。她說父母跟孩子就像連續劇,從一到二十集,但比連續劇慘,劇錯過了可以補,孩子的人生你錯過了就補不回來了。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的觀眾。我不會錯過你的後半生,也請你不要錯過我的,我們有情有義

  • 3 # 努力的小李子呀

    第一季

    辯題:要犧牲賈玲救大家嗎?

    辯題詳情:在漆黑的海面上,有兩艘船被大魔王困住了。第一艘船上關押著場上16位奇葩和現場100位無辜的觀眾,另一艘船上關著女神賈玲。大魔王密謀了一個邪惡的計劃,他在第一艘船上放了一個按鈕,如果按下按鈕,船上的116個人可以獲得自由,但賈玲的船就會爆炸,船毀人亡。如果不按,第一艘船就會爆炸,奇葩們和觀眾就會葬身大海,無一倖免。現在按鈕就在你面前,你會按嗎?

    辯題很重要,《奇葩說》為了讓觀眾有共鳴,方便代入自己,生活類辯題佔據了大部份。但前四季,每季都會有一些腦洞題,比如第一季的這一集。

    馬薇薇在這一場女王氣場十足,並且貢獻了後來廣為流傳的金句: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但最大的亮點還是兩位導師,高曉松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在美國的時候,住在十樓,有一天早上六點鐘火警響了。我只拿了信用卡,就跑出來了。美華人是習慣沿牆右邊排成一排往下走,讓出一邊給消防隊員,所以大家沒有亂擠,所有人都沿著牆右邊下去。但在隊伍的最前面,有兩個老太太,特別胖,走得很慢,還手挽手。

    我當時剛去美國沒多久,我懷著從小受過的教育,想救更多的人,或者想救自己,我想扒開老太太自己先下去。這對我們華人來說太正常了,我經歷過中國當年的地震,那時有人被踩在地上。但是那人說,我是在救我媽!我們總能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救眾生也好,救母親也好,去犧牲別人。但當時我一看,所有的人,包括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好,都排在老太太后面,雖然她們走得特別慢。後來我對我自己說,既然我來到了這個國家,就入鄉隨俗吧。當時,大家沒有一個人去推那倆老太太,我也就堅定地排在那個隊伍裡,跟著所有人一起慢慢慢慢下樓,到最後我們也沒有死。

    但這件事給了我一個特別大的改變,所以我一定選擇不去按這個鈕。如果這116個人中的大多數人都選擇不去炸,其實我可以很坦然地和大家一起去死。我覺得人類還有最後一點光榮和尊嚴。如果大部份人都選擇去炸賈玲,我還跟著大家一起卑微地活下來了,所以對我來說兩個選擇都可以,但反正我肯定不會按這個鈕。人都有一種從眾心裡,我一個人可能不敢,但我跟116個人在一起,最後懷著人類的尊嚴和光榮死去,這個我還是能做到的。

    高曉松說完之後,蔡康永破天荒選擇了叛變,從正方變成反方。因為他說當他看到場上的觀眾選擇該炸的人居多時,他嚇壞了。所以他決定要叛逃,因為辯論已經不重要,但向年輕人傳遞自己真心的信仰更重要。他說,你按下那個鈕是作為,你不按那個鈕是不作為。我們人最基本的底線是要守住那個不作為。

    在看這集之前,我一直都認為《奇葩說》是一個綜藝節目,只不過披了件辯論的外衣。但看完這一集,我覺得《奇葩說》帶給我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綜藝節目的範疇。別的節目帶給我的是歡樂,但《奇葩說》帶給我的是成長。

    第二季

    辯題:該不該向父母出櫃?

    首先來看看這集的陣容,導師中蔡康永是已出櫃的GAY,金星曾做過變性手術。選手中姜思達、樊野、邱晨都是同性戀。所以蔡康永才說,談這個話題,沒有比這個陣容更合適的。

    於是,一個殘酷的辯題和奇葩們更加殘酷的真實人生,交織在了一起。

    蔡康永公認情商很高,他永遠不動聲色地坐在臺上旁觀奇葩們唇槍舌戰。高曉松像師長,給你當頭棒喝。而他像朋友,溫情脈脈。每次他發言時,熱鬧的場子頓時就會安靜下來,你不一留神,就掉進了他精心編織的陷阱裡,並且心甘情願。

    他自己說,康熙做了十二年,觀眾未必會知道他心裡怎麼想。雖然穿得熱鬧,但內心冷漠。但在《奇葩說》,他必須一再發表意見。而這一次,因為辯題和他的人生境遇高度重合,我們看到了一個更人性化的蔡康永:他哽咽了!這是他第一次在節目中情緒失控,他之所以選擇反方是因為:

    我知道如果我站到第一線去雄辯的話,我還是會影響到一些人。但壞就壞在我自己經歷過打擊。所以我知道有些人扛不住,這是我心中軟弱的部分。如果我不用經歷過這些打擊,我比較能夠鼓動他們說,大家能夠站出來,好好地把這些櫃子給拆掉。

    這集的正反雙方,都是基於愛的角度來辯論,整場沒有一個賤人。是我看過內地的節目中,對同性戀這個議題做的最具人文關懷的一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後來輿論進一步緊縮,這期節目也被刪掉了,所以必須要力薦。

    第三季

    辯題:時保聯是不是暴政?

    第三季時, ”寶島辯魂“黃執中終於從幕後走到了幕前。他最大魅力就是說話自帶黑洞式語境。他一開口,你就迅速掉入他所營造的語境當中。也許你不能理解他所說的,還是會忍不住驚呼“好厲害”。如果弱一點的對手,分分鐘會守不住自己的立場,被他帶跑。

    但這一集,黃執中的對手是姜思達。他一站起來,首先用兩三句話,輕輕鬆鬆地破壞掉了黃執中所營造的語境,把觀眾從他的語言黑洞中拉了出來。接著花了13分鐘闡述自己的觀點,全程高能,層層遞進,金句頻出:

    朋友從來不會隨隨便便要和你時刻保持聯絡。朋友非常有分寸,你們才能稱為朋友。

    我忙我沒法回你資訊,我不忙我更沒法回你資訊,我就想不忙。

    每次一坐飛機我們都感覺是上帝的棄兒,不是因為我們飛得太高,而是因為天上沒有訊號。

    我們時刻保持聯絡,最大的危害是我們難以時刻和自己保持聯絡。

    等他講完,不但執中放棄了奇襲,連導師們也紛紛叫好,所以這一集又叫”大美玲之夜“。

    至此,第一季時那個青澀的戴花少年,終於成長為氣場十足的名媛。對於忠實觀眾而言,因為親見了他每一次的成長,在這一集裡,會收穫老母親式的欣慰。

    如果特別喜歡這集,也可以看看《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情?》,因為也是姜思達和黃執中的巔峰對決。

    第四季

    辯題:父母提出要和老夥伴一起去養老院,我該支援還是反對?

    一道催淚的辯題。一旦出現這種辯題,邏輯就要往後退,因為情感和故事更容易擊中我們的內心。尤其是在《奇葩說》,畢竟它並不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

    這集的最大看點就是馬薇薇的發言,尤其是最後被陳銘奇襲的時候講的故事,現場一度又變成了淚海。當然,她陳述的時候,也是金句不斷:

    什麼是選擇,一個對的,一個錯的,那不叫選擇,因為只有傻X才會選那個錯的。兩個都是對的,那不怕選擇,選哪個都很爽。人生最痛苦的選擇是什麼,兩個都是錯的,這個時候,我們要選擇的是,我們更能揹負哪種錯誤帶給我們的代價。

    孝順這個詞就是由後悔構成的,無數個我們做錯事的瞬間,無數個我們割捨不了的瞬間。

    你把他放到老人院去,其實已經把他流放在家庭的親情之外了。

    真心說出的不一定是真話,那是情話啊。

    雖然這一集,又是情感打敗邏輯,但還是值得一看。因為看完之後,你會對你爸媽更好一點。

    尾聲

    整理完前四季之後,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季,我會告訴你是第一季。那時場上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大家也想贏,但沒這麼想贏,多元觀點之間的交鋒比輸贏更重要。第一季的錄影棚沒現在這麼大,導師和選手坐得很近,彼此之間的地位界限模糊,選手不服也可以直接和導師開槓,看的人熱血沸騰。

    隨著節目越來越紅,場上的權力特徵也越來越明顯,但資源又有限,場外的數次撕X就是證明。其實各位奇葩們,贏很重要,但輸出你們獨特的觀點更重要啊!不忘初心這幾個字已經氾濫成災,但我真的希望《奇葩說》可以做到。

  • 4 # 愛豆萌寶

    第一季

    辯題:要犧牲賈玲救大家嗎?

    辯題詳情:在漆黑的海面上,有兩艘船被大魔王困住了。第一艘船上關押著場上16位奇葩和現場100位無辜的觀眾,另一艘船上關著女神賈玲。大魔王密謀了一個邪惡的計劃,他在第一艘船上放了一個按鈕,如果按下按鈕,船上的116個人可以獲得自由,但賈玲的船就會爆炸,船毀人亡。如果不按,第一艘船就會爆炸,奇葩們和觀眾就會葬身大海,無一倖免。現在按鈕就在你面前,你會按嗎?

    辯題很重要,《奇葩說》為了讓觀眾有共鳴,方便代入自己,生活類辯題佔據了大部份。但前四季,每季都會有一些腦洞題,比如第一季的這一集。

    馬薇薇在這一場女王氣場十足,並且貢獻了後來廣為流傳的金句: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但最大的亮點還是兩位導師,高曉松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在美國的時候,住在十樓,有一天早上六點鐘火警響了。我只拿了信用卡,就跑出來了。美華人是習慣沿牆右邊排成一排往下走,讓出一邊給消防隊員,所以大家沒有亂擠,所有人都沿著牆右邊下去。但在隊伍的最前面,有兩個老太太,特別胖,走得很慢,還手挽手。

    我當時剛去美國沒多久,我懷著從小受過的教育,想救更多的人,或者想救自己,我想扒開老太太自己先下去。這對我們華人來說太正常了,我經歷過中國當年的地震,那時有人被踩在地上。但是那人說,我是在救我媽!我們總能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救眾生也好,救母親也好,去犧牲別人。但當時我一看,所有的人,包括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好,都排在老太太后面,雖然她們走得特別慢。後來我對我自己說,既然我來到了這個國家,就入鄉隨俗吧。當時,大家沒有一個人去推那倆老太太,我也就堅定地排在那個隊伍裡,跟著所有人一起慢慢慢慢下樓,到最後我們也沒有死。

    但這件事給了我一個特別大的改變,所以我一定選擇不去按這個鈕。如果這116個人中的大多數人都選擇不去炸,其實我可以很坦然地和大家一起去死。我覺得人類還有最後一點光榮和尊嚴。如果大部份人都選擇去炸賈玲,我還跟著大家一起卑微地活下來了,所以對我來說兩個選擇都可以,但反正我肯定不會按這個鈕。人都有一種從眾心裡,我一個人可能不敢,但我跟116個人在一起,最後懷著人類的尊嚴和光榮死去,這個我還是能做到的。

    高曉松說完之後,蔡康永破天荒選擇了叛變,從正方變成反方。因為他說當他看到場上的觀眾選擇該炸的人居多時,他嚇壞了。所以他決定要叛逃,因為辯論已經不重要,但向年輕人傳遞自己真心的信仰更重要。他說,你按下那個鈕是作為,你不按那個鈕是不作為。我們人最基本的底線是要守住那個不作為。

    在看這集之前,我一直都認為《奇葩說》是一個綜藝節目,只不過披了件辯論的外衣。但看完這一集,我覺得《奇葩說》帶給我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綜藝節目的範疇。別的節目帶給我的是歡樂,但《奇葩說》帶給我的是成長。

    第二季

    辯題:該不該向父母出櫃?

    首先來看看這集的陣容,導師中蔡康永是已出櫃的GAY,金星曾做過變性手術。選手中姜思達、樊野、邱晨都是同性戀。所以蔡康永才說,談這個話題,沒有比這個陣容更合適的。

    於是,一個殘酷的辯題和奇葩們更加殘酷的真實人生,交織在了一起。

    蔡康永公認情商很高,他永遠不動聲色地坐在臺上旁觀奇葩們唇槍舌戰。高曉松像師長,給你當頭棒喝。而他像朋友,溫情脈脈。每次他發言時,熱鬧的場子頓時就會安靜下來,你不一留神,就掉進了他精心編織的陷阱裡,並且心甘情願。

    他自己說,康熙做了十二年,觀眾未必會知道他心裡怎麼想。雖然穿得熱鬧,但內心冷漠。但在《奇葩說》,他必須一再發表意見。而這一次,因為辯題和他的人生境遇高度重合,我們看到了一個更人性化的蔡康永:他哽咽了!這是他第一次在節目中情緒失控,他之所以選擇反方是因為:

    我知道如果我站到第一線去雄辯的話,我還是會影響到一些人。但壞就壞在我自己經歷過打擊。所以我知道有些人扛不住,這是我心中軟弱的部分。如果我不用經歷過這些打擊,我比較能夠鼓動他們說,大家能夠站出來,好好地把這些櫃子給拆掉。

    這集的正反雙方,都是基於愛的角度來辯論,整場沒有一個賤人。是我看過內地的節目中,對同性戀這個議題做的最具人文關懷的一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後來輿論進一步緊縮,這期節目也被刪掉了,所以必須要力薦。

    第三季

    辯題:時保聯是不是暴政?

    第三季時, ”寶島辯魂“黃執中終於從幕後走到了幕前。他最大魅力就是說話自帶黑洞式語境。他一開口,你就迅速掉入他所營造的語境當中。也許你不能理解他所說的,還是會忍不住驚呼“好厲害”。如果弱一點的對手,分分鐘會守不住自己的立場,被他帶跑。

    但這一集,黃執中的對手是姜思達。他一站起來,首先用兩三句話,輕輕鬆鬆地破壞掉了黃執中所營造的語境,把觀眾從他的語言黑洞中拉了出來。接著花了13分鐘闡述自己的觀點,全程高能,層層遞進,金句頻出:

    朋友從來不會隨隨便便要和你時刻保持聯絡。朋友非常有分寸,你們才能稱為朋友。

    我忙我沒法回你資訊,我不忙我更沒法回你資訊,我就想不忙。

    每次一坐飛機我們都感覺是上帝的棄兒,不是因為我們飛得太高,而是因為天上沒有訊號。

    我們時刻保持聯絡,最大的危害是我們難以時刻和自己保持聯絡。

    等他講完,不但執中放棄了奇襲,連導師們也紛紛叫好,所以這一集又叫”大美玲之夜“。

    至此,第一季時那個青澀的戴花少年,終於成長為氣場十足的名媛。對於忠實觀眾而言,因為親見了他每一次的成長,在這一集裡,會收穫老母親式的欣慰。

    如果特別喜歡這集,也可以看看《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情?》,因為也是姜思達和黃執中的巔峰對決。

    第四季

    辯題:父母提出要和老夥伴一起去養老院,我該支援還是反對?

    一道催淚的辯題。一旦出現這種辯題,邏輯就要往後退,因為情感和故事更容易擊中我們的內心。尤其是在《奇葩說》,畢竟它並不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

    這集的最大看點就是馬薇薇的發言,尤其是最後被陳銘奇襲的時候講的故事,現場一度又變成了淚海。當然,她陳述的時候,也是金句不斷:

    什麼是選擇,一個對的,一個錯的,那不叫選擇,因為只有傻X才會選那個錯的。兩個都是對的,那不怕選擇,選哪個都很爽。人生最痛苦的選擇是什麼,兩個都是錯的,這個時候,我們要選擇的是,我們更能揹負哪種錯誤帶給我們的代價。

    孝順這個詞就是由後悔構成的,無數個我們做錯事的瞬間,無數個我們割捨不了的瞬間。

    你把他放到老人院去,其實已經把他流放在家庭的親情之外了。

    真心說出的不一定是真話,那是情話啊。

    雖然這一集,又是情感打敗邏輯,但還是值得一看。因為看完之後,你會對你爸媽更好一點。

    尾聲

    整理完前四季之後,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季,我會告訴你是第一季。那時場上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大家也想贏,但沒這麼想贏,多元觀點之間的交鋒比輸贏更重要。第一季的錄影棚沒現在這麼大,導師和選手坐得很近,彼此之間的地位界限模糊,選手不服也可以直接和導師開槓,看的人熱血沸騰。

    隨著節目越來越紅,場上的權力特徵也越來越明顯,但資源又有限,場外的數次撕X就是證明。其實各位奇葩們,贏很重要,但輸出你們獨特的觀點更重要啊!不忘初心這幾個字已經氾濫成災,但我真的希望《奇葩說》可以做到。

  • 5 # 泊治圈

    我是奇葩說的粉絲,追《奇葩說》到第五季,客觀講還是很心累的,因為早就不是把它當成一個娛樂節目來看待,而是真切地覺得自己在學習。

    畢竟這五年來,我被這個節目“刺激”得重新反思了很多問題,也有更多簇新的啟發。

    至今想起,還是感慨,何必長生不老,我願只爭朝夕。

    每一期辯題都是一次靈魂的拷問,而此前的每一期,至少到節目尾聲,我都能交付一個確信的答案,但是週六這一期節目我看了兩遍,非常震撼,卻還是猶豫,“如果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你支援嗎?”

    看到辯題的第一反應是當然不支援,寒窗苦讀這麼多年,別人談戀愛我在學知識,別人生孩子我還在學知識,竟然讓我把腦子裡珍貴的存貨拱手讓人?竟然還只需要一秒鐘的時間,就否定了我三十多年的努力?

    這豈不是抹殺勤奮努力的意義,不公平!不共享,堅決不共享,這輩子都不可能共享。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事是,如果真的能做到一秒全球知識共享,那會不會有人坐等出現更多的一秒共享,共享記憶、共享伴侶、共享財富,它帶給我們便利,也帶來了更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大多數人可以什麼都不做,就能輕鬆擁有一切。

    而這種看似輕鬆能收穫的一切,其實也是輕鬆放棄一切的過程,我們再也無法體會努力後收穫成功的喜悅,無法感受去征服未知領域所帶來的刺激和興奮,也無法懂得生命中重要的情感,那是珍惜和維繫。

    我們喜歡的一切,不僅因為它本身可貴而富有價值,喜歡它更是因為在爭取過程中我們的投入,你得到的東西,無論是知識、能力、財富和情感,它因我們為之付出了心血、汗水、時間和感情,而變得更加動人。

    心理學中有一個說法叫“心血辯護效應”,說的就是,對一件事付出越多,對它就會越加喜歡。

    學習知識也是如此,我們為變得更優秀更博學付出的越多,我們就越尊重自己所學,也會越珍惜成果,當學習知識不再需要我們付出任何的時候,我們不僅不尊重知識,我們還會覺得知識無用,甚至濫用知識。

    這也是不支援的一方提出的觀點,當那些心術不正的壞人利用知識來破壞規則,來施加傷害,知識成了核武器,它很危險。

    02

    儘管一開始我就有明確的立場,但還是被支援知識共享的一方發言打動了,我的猶豫也是因為我看到了更新鮮更有衝擊的視角。

    陳銘一直是我在《奇葩說》最喜歡的選手,關於這個辯題,他開槓的過程寸步不讓,又有理有據,非常精彩,其中有一段發言讓我產生了搖擺。

    他以醫學為例闡述,“儘管達成了同等的知識水平,但每個人依然有不同的價值選擇,比如同樣是頂級的肺部醫學博士,依然有人願意冒著損害健康的風險吸菸,而有人堅決不吸菸。”

    或許,我們成為今天的我們,並不是由知識含量決定,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的經歷、感受,我們在知識以外形成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更能影響我們去到哪裡,得到什麼。

    那些學到的知識,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獲取,最終產生化學作用,是因為它們跟我們內在的性格、經驗、觀念發生互動,就像同樣的一首歌,有人聽覺輕快,有人卻深悟悲涼。

    如果得到同樣的知識就能成為同樣的人,那我們又把自由意志、個體的多樣性置於哪裡?

    知識是眼睛,是一扇窗,能讓我們看到另一個世界的風景,開啟另一個世界的門,而那抹風景,那個新的世界到底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最終決定者還是我們自己。

    的確,如蔡康永所說,捍衛著知識不共享這個觀點的人,很多都是知識的既得利益者,說起來,我也算其中一個,寫文章、做心理諮詢,都是基於一定的知識儲備。

    但僅靠知識儲備卻不足夠,諮詢需要技巧,也要富有人格魅力,書寫需要文字運用能力,也要充滿情感,掌握知識又在傳播知識,是以知識為基礎,而把知識跟技巧、閱歷、實踐、感悟等等糅合在一起才是核心。

    如此說來,知識共享又有何不可呢?它能改善時間精力不足所帶來的知識匱乏,能補齊智力和能力上的部分缺憾,也能讓更多人站在同樣的知識高度上對話,或許,人與人之間可以因此變得更容易相互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有個欄目叫“將軍知道”,一直在回覆各種提問,講真,每一個回答的內容都很好理解,甚至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知識,如果真的有機會知識共享,我想,是不是至少能多解決一部分人的困惑,讓他們能早點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就能更早一點活的幸福。

    03

    這也是我很喜歡《奇葩說》的原因,它提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磁場,它把種種不可能被提及被思索被爭議的話題,變成了一種可能,而它又把這種可能變成了讓我們有機會檢視和改變自己的現實。

    同時期待最新的一季開播。

  • 6 # 雷死人不償命囧圖集

    1、畢業後混的很normal,要不要參加同學會?2、職場菜鳥被前輩壓榨,要不要say no?3、面對女友求生欲測試,演戲還是做自己?4、我很喜歡一個人,但ta在戀愛中,要不要跟ta告白?5、第一次約會,能不能用優惠券買單?6、熬夜傷身,但使我快樂,還要不要熬?7、異性好友脫單後,要不要和ta保持距離?8、要不要再朋友圈宣洩負面情緒?9、男生真的有需要識別“緣茶”的能力嗎?

  • 7 # 影視毒評

    作為《奇葩說》的死忠粉,從第一季一直追到第五季,的確,它給了我們很多思考,也拓寬了我們的眼界。

    但是!作為一款網路綜藝,她的本質還是一檔娛樂節目而已,看到很多人被辯手影響了價值觀,說要跟著它怎麼做怎麼做,但是辯手只是為了辯而辯,他們的立場真的是自己的真實立場嗎?我看不見得。

    就像最近黃執中在那道在博物館裡著火要先救貓還是救畫的題目裡呼籲我們要看到遙遠的哭聲。結果李誕一語中的:真的聽得到遠方的哭聲嗎?

    思考的多元化才是它的真實意義,甚至馬東也說每次他都是上了臺才知道辯題的。

    所以我們都應該理智看待這個節目,特別是最近邱晨最近被人民日報批評,也更讓我明白有時候節目上的人終究是表面的,你可以說你喜歡這個辯手,喜歡她的辯論風格,但你絕不能說你認識這個人,你清楚瞭解這個人是怎樣的!

    回到題目本身,單單從辯題的思辨意義,我會推薦以下幾個辯題:

    01——第一季第十六期你選擇大城床還是小城房

    相信一看到這個題目,你就會想起自己,曾經我們也為了自己的夢想而質問過自己:我還要不要留在廣州,留在北京,北上廣深到底有沒有未來,我還要不要堅持我的夢想。

    大城市機會多但是難生存,小城市安穩但是沒意思。大城市一張床是追求夢想,小城市一套房是享受人生。

    也有人質疑年輕人固然該奮鬥,但小城市奮鬥就不行了嗎?

    其實任何一座城市都不會拒絕認真能力積極上進的人,

    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只是一種人生選擇而已。

    最重要的還是要過了自己心裡那關。

    你又會怎麼選擇呢?

    02——第一季第十九期 工作中遇到碧池是以牙還牙還是不跟TA一般見識

    這種職場話題也很有意思,生活中我們不凡遇到這種同事,有時候覺得忍忍就算了,有時候也實在憋屈實在太悶氣了。

    我們沒有像那些辯手那樣有計謀,做個工作還弄得自己要鬥智鬥勇。

    但是呢?碧池這種就是無節操,活不幹找事倒挺會。

    有辯手說:與碧池幹,你得比碧池還要碧池。

    至於你到底怎麼選

    一句話

    自己忍不了就不忍

    不知道怎麼忍就把自己變強

    一眼看到這個題目,就想到了自己。對我自己來說,我會選擇性地“遮蔽”,有些東西確實跟父母解釋起來也挺麻煩的。

    記得花希說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隱私都會越來越多,不可避免地會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大意如此)

    我那時當頭一棒:原來我還不夠成熟。

    最後馬東更是厲害,把遮蔽一詞引到了保護上,這是我萬萬想不到的,最後我竟然也被他說服了。

    “如果這個遮蔽裡面有愛,就像我們對父母的愛一樣,那它就是一種保護”

    如果你還在糾結如何與增進與父母的感情,這一期可以看一看。

    相信會給你很多啟發

    04——第三季第4期 交朋友要不要門當戶對

    交朋友需要門當戶對嗎?

    我相信在交一個朋友時你第一眼看中的就是他的品行,能不能和得來才是最關鍵的。

    最後不出意外的反方贏了。

    但是正反的觀點也有一些亮點,比如朋友間不可避免地會有條件維繫,有時候一起去吃飯,你覺得貴的東西人家覺得很便宜。

    比如他們在裡面談論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那麼你對朋友的定義又是什麼?

    這一期好就好在它拓寬了朋友的多維度,對於友情我們到底應該有一種怎樣的態度

    05——第四季第九期 父母提出住養老院該不該支援

    傳統上,我們認為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就是“不孝”,而當父母提出想去住養老院,我們又覺得“是不是我們做的不夠好”

    當如果站在爸媽的角度考慮呢?

    也許他們他們也不想拖累我們。

    馬薇薇在裡頭說“父母主動提出去養老院死因為他們比較懂事,你就不懂事地讓他去嗎,瞬間戳中淚點

    但是如果他們去養老院比較開心呢?有同齡人跟他們一起聊天一起玩。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該不該放手呢。

    這其實也就涉及了一個養老問題。

    這個社會在發展,但很多觀念都挺傳統的,不是說傳統不好,只是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我們的顧憂呢。

    這期給我的最大啟發就是:養父母,天經地義,如何養,尊重父母。

    06——第五季第五期 鍵盤俠是不是“俠”

    生活在網路時代之中,每個人彷彿都被在觀察,只是旁人真的就有資格去評判嗎?

    也許你不小心就成了一個鍵盤俠,這也是有可能的。

    對於鍵盤俠我們從來就是否定的。

    從來我們對俠的定義就是正義的,很有意思的是,正方把俠拉下神壇,比如說”棄醫從文‘的魯迅是不是俠呢?他們說俠也可以有缺點。(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詭辯呢)

    我想這期節目本意是想探討網路暴力的,裡面講的例子在生活中都有跡可循。

    那麼對於自己在網路中的角色,我們要如何有一個好的規則呢?

    07——第六季第三期 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

    引起強烈共鳴的一題,不止996,我們連007都有,優勝略汰的世界裡,我們普通人是在太難了。

    陳凌嶽在裡頭說”為了迎合別人的生活,而不配擁有自己的熱愛”

    一句話把興趣拔高了太多,說服了我一點要堅持熱愛。

    但是苦是不是非吃不可?這個苦有沒有意義。

    包括其中引申到了老闆創業者的角度,也挺讓人觸動的

    節目的最後,馬東總結的最讓我欽佩:

    他說:“我們每個人在遇到這個問題時都有自己的解讀,但這個和我們願意聽到的什麼,是另一回事呢”

    誰說不是呢?

    我們就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如同我們熬夜看完奇葩說。

    第二天醒來啥都沒變,我們該幹嘛還得幹嘛

    加油吧,和我一樣在奮鬥的年輕的人。

    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能否請你給我個小小的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時逆向停車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