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空通訊
-
2 # 獵奇動物社
人和動物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人也是動物的一種。在當下,人類以聰慧的大腦、強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站在了食物鏈的最低端,這使得人習慣性的將自己從動物中區分開來,以顯示優越性。其實,從地球,甚至宇宙的角度看,人類與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渺小的生命體而已。那麼,除了人是動物外,人與其他動物還有什麼共同點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人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並不是簡單的人可以直立行走、可以製造工具、有著高智商,而是情感。情感是一切文明的基礎,它讓我們人類可以互幫互助。從這一次的疫情就能看出這一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情感,醫護工作者不顧自身安危衝在一線,這也是情感。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其他動物之間,是絕對不會有如此團結友愛的情況發生的。
這就是人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
人和其他動物的共同之處人作為動物界的一份子,與其他動物是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的,比如人有群居的習性,這一點與獅子、大象、斑馬等群居動物是一樣的,而且人在食性上屬於雜食性動物,這與熊類等雜食性動物也是一樣的,在生活習性上,人偏向於晝出夜伏,這一點與大多數的動物也是一樣的。人需要工作,這一點與大多數動物也是一樣的,食肉動物不“工作”就沒飯吃,群居動物不透過競爭就沒有首領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人與其他動物的相似之處。只是人的各種習性更加高階了而已,比如吃肉不吃生肉,用火來烹飪,睡覺不會隨便找個地方,需要建造房屋等等。
總結從本質上看,人與其他動物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這是最大的共同點,只不過人類是所有動物中進化最完美的動物罷了,我們擁有著用工具來彌補自己缺點的能力,這也使得我們人類弱小的身體有了能與猛獸對抗的能力。
但是,歸根結底,人類與其他生物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生態鏈,任何一方的無節制破壞都會影響到整個地球的生態。這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
-
3 # 劉老師聊科學
我想從基因的角度說說這個問題。
我們的身體有30億個基因,它們造就了我們。
但在這30億個基因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我們獨有的。我們有99.9%的基因與另一個人完全一樣。
物理學家和企業家Riccardo Sabatini在TED演講中說,將一個人的全部遺傳密碼的列印到A4紙上,會有大約262,000頁,差不多175本大書。但在這裡面,只有大約500頁是我們一個人所獨有的,造成了我們與另一個人的不同。
早在2005年,研究人員就確定黑猩猩的DNA有98.6%到99%是相同的。它們比大猩猩更接近人類!值得注意的是,雌性黑猩猩的生殖週期與人類相似,而且它們的妊娠期大約為8個月,跟人類差不多。
儘管從表面上看,我們與大猩猩的關係要比大猩猩與黑猩猩的關係更近。我們98%的基因序列與這些壯美的傢伙相同。科學家認為,人類和我們的大猩猩同胞大約在1000萬年前從一個共同的祖先分化而來。有趣的是,他們還發現,人類DNA中的某些共同基因會導致痴呆等疾病,但大猩猩不會。
沿著族譜往下一點是紅毛猩猩,它們97%的DNA與人類相同。雄性紅毛猩猩喜歡在打鬥前,常常透過跳躍和摔東西來表現得十分“硬漢”,像是在說“兄弟,衝我來”。是不是很像人類男性?
雖然狗被認為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但貓和我們基因更相近,有90%的基因相同。
我們和牛有大約80%的基因相同研究表明。
在蛋白質編碼基因方面,老鼠有85%與人類相似。對於非編碼基因,這一比例僅為50%左右。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8000萬年前,我們與老鼠擁有一個共同祖先。
大約60%的雞基因與人類基因相當。
當談到昆蟲的DNA時,人類的共同點就少了一些。例如,果蠅與人類有61%的致病基因相同。
令人驚訝的是,就連香蕉與人類的DNA仍有60%左右相同。
如果我們試圖追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從地球形成的45億年前算起。最古老的類細菌化石有35億年的歷史,所以這是對地球上最古老生命年齡的估計。問題是在這個日期之前的某個時間點是否存在著所有生命形式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一個“宇宙祖先”。在過去的30年裡,所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潛在的生化統一性變得越來越明顯。所有的生物都有相似的遺傳機制和某些與新陳代謝有關的生化基序。因此,很可能曾經存在過一個共同的祖先,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活著的生物都是相互關聯的。
-
4 # 美帝人1
人和動物的相同點太多了,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只能說人和動物的最大的區別是人能使用工具進行勞作。其他還真的沒有太明顯的區別了。
-
5 # 千辰澯海天文宇客
最大的相同點就是要進食才能維持生命,要交配才能繁衍後代,可最終還是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其實人也是一種動物,只是人類相對多了點靈性。人類除了會語言交流和思考,其它的也差不多都一樣了,都有基因,可走動,需要呼吸,吃喝拉撒都是大同小異。相同到幾乎沒有區別了,個人認為最大的相同之處就是都由骨骼和肌肉組成的可自由行走的有機體生物。
詞典㎏對動物的解釋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多數以有機物為主食,通常都有神經,有感覺,可自由走動。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與微生物有區別。所有動物包括人類都是需要攝入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命的有機體(也就是有肌肉組織)。
人類和動物們都能對外部的環境做出反應,進行捕食或逃走。科學家有專門研究動物行為的行為學,最著名的是康納德·洛倫茨的“本能理論”:生與死的本能。
最早的動物是5.4億年前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海洋裡的無脊椎動物“頭甲魚”。可以說,人類也是它進化而來。
-
6 # 我願化作那道光
最大特點都是動物!不過嘛,人類都有自己的思想,誰都不承認自己是動物,比如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口渴了要喝水吧,肚子不舒服要排糞便吧,要生孩子要交配吧,分泌母乳分娩胎兒這個過程到死去都是一個生命體!
回覆列表
任何動物最大共同點是什麼?告訴你,會吃會拉會呼吸,這你知道是什麼動物嗎?
你當然不知道,因為這是所有動物的最大共同點。有人說魚在水裡,不會呼吸吧?no,魚在水裡也能呼吸,它們汲取水中的氧而生存。
而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呢?是思維、語言和製造工具。就這麼簡單。
人類也有和很大一部分動物相同但又與一些動物不同的方面。比如會走會跑,人和牛豬雞羊老虎獅子都走會跑,可是蛇和魚就不會走和跑;比如人能夠兩條腿走路,一些猩猩也能兩條腿走路,但很多動物都不會。
比如人不會飛,很多動物也不會飛,但鳥兒會飛。
比如人的眼睛能夠看到各種色彩,能夠看到可見光,能夠聽到頻率20~20000赫茲可聽聲波。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裡面一個很窄波段和頻率的光,電磁波譜在可見光前後還有更多波段的不可見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等,這些都是依靠光子傳播,屬於不可見光。
但有些動物就無法感知色彩或色彩沒有人類豐富,有的卻能看到比人類更豐富的色彩。這是因為它們的感光細胞與人類不一樣,而且有的動物對可見光或者不可見光的接受能力不一樣。
比如狗狗只有兩種視錐細胞,只能感受到藍光和紅黃光,看到的世界就如人類紅綠色盲患者差不多;而魚類和蛇類有的能夠看到紅外線、紫外線波段的光譜,看到的世界與人類就不一樣。
聲波頻率是每秒鐘震動的次數。人耳能夠聽聞的聲波頻段前後,還有次聲波和超聲波,這些都屬於聲波的範圍,人耳聽不到,但有不少動物能夠聽到。
如大象、海豚、狗、蝙蝠等等,它們利用這種功能,可以尋找配偶、導航定位、感知危險等等,有時候比人類更早的感覺到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