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康熙帝四十七年,已經做了三十多年太子的胤礽被廢,康熙帝對其評價極壞,為:

    “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一年後,康熙帝發現太子廢除後,其餘阿哥爭儲鬥爭愈演愈烈,尤其以大阿哥和八阿哥為甚,於是又開始後悔自己的決定。最終以夢到了已故祖母孝莊與胤礽生母仁孝皇后為由,復立了太子胤礽。

    而在《雍正王朝》中,則演繹出一場舉薦新太子的大戲,精彩劇情的背後,也讓我們疑問重重。那就是本已經對太子胤礽不滿的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他們為什麼要舉薦廢太子復立呢?

    一、

    歷史上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他的性格問題,因為從他記事時起,他就已經是太子了。因為其生母仁孝皇后生他時難產而死,所以,從小康熙帝就對他異常寵愛,王公大臣又都曲意奉承。

    時間久了,就使得太子胤礽逐漸養成了為所欲為,恣意妄為的性格,這種情況也被大阿哥看在眼中,並彙報了康熙帝:

    “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

    二是康熙帝的疑心病,正所謂三人成虎,背後打太子胤礽報告的人多了,康熙帝也就警覺起來,以至於後面怎麼看都覺得太子胤礽不順眼。

    比如,皇十八子病重時,太子胤礽沒有表現出憂慮之情,由此康熙帝也聯想到了之前自己生病的時候,太子胤礽同樣的表情:

    “太子侍疾無憂色,上不懌。”

    三是索額圖的死,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生母的舅舅,也是太子派最堅定的支持者。畢竟康熙帝做皇帝時間太久了,皇位都坐到長蘑菇了,太子胤礽一派自然心急如焚,無法施展抱負。

    正趕上康熙帝疑心病犯,認為索額圖跟太子圖謀篡權,於是以此處死了索額圖,並在不久後廢掉了太子:

    “從前索額圖助伊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

    二、

    而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一廢太子胤礽,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對太子胤礽監國能力的質疑,這一點在開篇時就表現出來了,南方受災出了這麼大的事,而太子胤礽卻束手無措,還把爛攤子往康熙帝頭上推: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等到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前去賑災,並初有成效後,太子胤礽又蹦出來爭功:

    “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康熙帝無奈,畢竟三位上書房大臣在場,於是只得以吃沙琪瑪為由,岔開了話題。

    二是追繳戶部欠款,太子胤礽不僅賣官鬻爵,還誤解了康熙帝讓他勸兄弟的想法,結果跑去制止了老四胤禛,並延緩了欠款,康熙帝無奈感慨: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等到了刑部冤案,康熙帝已經很惱火了,甚至開始跟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分享培養兒子的經驗,並留下一句:

    “你說你的兒子病很難好了,我看是我的兒子他的病也是很難好了!”

    最後就到了熱河狩獵了,這也是一廢太子的導火索,因為康熙帝突然發現,蒙古王公竟然進奉給太子胤礽金如意,這不由得讓他產生了他會奪位的懷疑。再加上鹿園奇遇,以及凌普派兵包圍八大山莊,康熙帝一怒之下,要廢太子。

    三、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張廷玉發現了調兵手諭有假,並偷偷告知了康熙帝。

    此時的康熙帝就有點騎虎難下了,門口跪著的阿哥們有四個同時封了親王,太子“調兵謀反”也基本做成了事實,這時候他廢也得廢,不廢也得廢,為什麼這麼說?

    他需要查出誰是幕後兇手,如果直接說出調兵手諭為假,那麼後果只會打草驚蛇。而且一旦開口要查,就必須給一個交代,到時候,不管查出誰,都無法收場,畢竟是謀反大罪,總不至於殺兒子吧?

    在觀察了老大、老三等人的表現後,他基本排除了老大、老三陷害太子的可能性,剩下的皇子中,最值得懷疑的

    所以,他才想到了一個妙計,那就是舉薦新太子,道理很簡單,太子胤礽倒下後,對誰最有利,誰就最可能是幕後兇手!

    這次熱河之行,讓康熙帝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的兒子們早已經在下面爭得不可開交了。南方賑災和追繳欠款就不提了,從刑部冤案開始,老八胤禩誣陷太子誘供肖國興,在熱河時,老大、老三互掐,老大魘鎮太子,老三舉報老大,再加上有人偽造調兵手諭,簡直是一塌糊塗。

    人都是自私的,康熙帝自然也會對自己位置的穩固不穩固而擔憂,而舉薦新太子,是最能有效找出誰的勢力最大的方式。

    其實,他並沒有做好廢掉太子的準備,也沒有做好迎來新太子的準備,舉薦新太子不過是一個幌子。

    四、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再看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為什麼要舉薦廢太子胤礽?

    首先這完全要拜託老四胤禛身邊的鄔思道,他這些年不研究別的了,光研究康熙帝的吃喝拉撒睡了。甚至連他這些年打獵打了多少隻獵物,說過什麼話都牢記在心。

    由於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名義上都是太子胤礽的人,此時太子胤礽受到重創,他們也是受連累的。不是老四胤禛不想要這個太子位置,而是此時他的實力還遠遠達不到。

    前面他南方賑災也罷,追繳戶部欠款也罷,已經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又加上他號稱“冷麵王”,跟他相好的大臣幾乎沒有,他憑什麼去拉票?

    此時擺在他面前的就這麼幾個選擇:

    一是舉薦老八胤禩,畢竟按照康熙帝給的舉薦新太子標準,確實老八胤禩佔優,除非老四胤禛糊塗了,才會去舉薦他,他本身就瞧不上老八。

    二是舉薦其餘皇子,比如老三胤祉啊,老十三胤祥啊,老九胤禟啊等等,而這幾個皇子,要麼德望不夠,要麼實力不強,而老四胤禛要是舉薦他們,等於是自降身價,不符合他“冷麵王”的稱號。

    三是舉薦自己,這也不行,一方面自己從屬於太子陣營,一旦舉薦了自己,會傷害到太子陣營官員的心。其次,就算是自己舉薦自己,也無法跟老八胤禩抗衡,反而暴露了自己野心,成為眾矢之的。再有就是,不符合康熙帝的預期,也會給康熙帝造成不良影響,自己“孤臣”形象崩盤。

    五、

    而舉薦廢太子,則會實現以下戰略目的:

    首先,他們早就獲知,這次舉薦新太子,老八胤禩得票率最高,可謂是一枝獨秀。那麼遍觀全朝,還有哪位皇子的勢力能跟他抗衡呢?

    其餘皇子沒有一個能跟他抗衡的,唯一有點戲的大阿哥,還被永久圈禁了。這種結局顯然不是他想看到的,畢竟這之前,先是弘曆被賞金如意,再是老十三胤祥的勸說,再加上鄔思道的全力輔佐,他其實已經堅定了奪嫡的信心。

    要想消耗老八胤禩的力量,還得搬出太子胤礽,不然太子胤礽辛苦幾十年的勢力將沒有依靠點,全盤崩塌,失去對老八胤禩的制衡。

    二是,太子胤礽確實對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一直照顧,他們同屬一黨。舉薦廢太子胤礽,一方面讓太子舒心,更重要的是太子黨的成員會更認可老四胤禛。同時,康熙帝也會從心裡給他一個大大的贊,畢竟他更希望兄弟之間和睦相處。

    畢竟,康熙帝也並不想真的廢掉太子,老四胤禛這樣做,正好做到了康熙帝的心裡,也應了鄔思道的那句話: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三則是借力打力,太子胤礽的種種表現已經註定了,他還會被廢。自己此時不具備奪嫡條件,那就必須藉助太子黨的勢力,此時舉薦廢太子就是為了得到大家的認可。等到太子胤礽真的倒下後,其殘餘勢力也必然會圍繞到自己身邊,成為第二任重心,屆時也就具備了跟老八胤禩抗衡的實力。

    當然,更重要的是,會讓康熙帝認為,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真的是為朝廷著想,只有太子復立,朝政才能穩定,畢竟此時換太子,會引起朝政震動,不利於國家穩定。

    所以回到題目上,老四胤禛舉薦廢太子胤礽復立,是真心的嗎?

    當然是真心的,他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真心的,不過是為自己上位鋪路罷了,不然他何必大老遠把鄔思道從南方接到家,供著呢?

    而在史書上,支援廢太子胤礽復立,首功也是老四胤禛,當然也不會白支援。因為太子復立之後沒多久,他就被封為了和碩雍親王,高,實在是高!

  • 2 # 一點點歷史

    誰不想當皇帝?太子被廢儲君之位空缺才有了所謂的“奪嫡”一說,那麼胤真為什麼還要保舉廢太子,這就不得不讚嘆《雍正王朝》這部劇將權謀和宮鬥刻畫的入木三分。

    先分析一下劇情,第一次推舉新太子之時,八阿哥呼聲最高,四阿哥胤禛如果此時出來爭奪,必無勝算,於是在鄔先生的建議下,胤禛以退為進,透過保舉廢太子,達到了一箭雙鵰的結果。

    何為一箭雙鵰

    鄔先生看出了康熙對廢太子的還有感情,而且擁立新太子勢必會造成皇室內部的鬥爭,所以斷定康熙有復立太子的傾向。

    保舉廢太子一方面可以贏得康熙的好感,另一方面可以和八阿哥等人形成對立的立場,表明自己沒有爭當儲君的心思。

    康熙的帝王心術

    在康熙看來,推舉新太子可以將朝中一些問題很好的暴露出來,比如結黨。

    當滿朝文武一致推薦八阿哥時,只有極個別的人看出了康熙的用意,鄔先生,張廷玉,以及佟國維。

    有人說,佟國維不是也推薦八阿哥嗎,他怎麼又能看出康熙的心思呢?

    實際上這也是佟國維的高明之處,安排隆科多去保舉四爺,自己發動致命一擊“捧殺”八爺,不僅讓八阿哥徹底遠離皇位,也使得佟氏家族完成了權力的新老更替,隆科多成了佟氏家族新一代掌門人。

    這些高人都看出來,即使太子復立也無法長久,所以四阿哥才在鄔先生的指導下演出了一出以退為進的大戲,實在精彩。

  • 3 # 日小堯茗居

    必須真心實意繼續支援太子胤礽復立,因為當時朝廷的局面就是“兩個陣營”,第一陣營以太子胤礽為首的“太子黨”,第二陣營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屬於太子黨。

    我根據劇情的分析:第一次廢太子胤礽是經過康熙帝深思熟慮的一種“投石問路”,試探一下他的這幫兒子們的心思,結黨營私的“勢力”到底有多大,未來是否會發生如同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看看水多深。

    那麼康熙帝會拿廢太子胤礽來開玩笑嗎?當然不會,這也是對太子胤礽的一個觸動,讓他知道被廢的滋味,為所欲為繼續下去很危險的。

    沒造反這是原則,探探路

    不過這次太子胤礽的造孽不小,竟然淫亂後宮,由此引出太子胤礽協助皇上辦差以來的一系列劣跡,管戶部,鬧虧空,自己花天酒地不算,賣官填補戶部欠款。管刑部;搞買賣人命大案,這次是真正的惹惱了康熙帝,廢了他!

    一、康熙帝以他自己的韜略,此時廢了太子胤礽,必然會引起朝廷極大震動,太子胤礽經營這許多年一定有他的班底,何況太子是國本。

    二、太子胤礽犯的罪不是謀反,不是逼宮,更不是弒君罪,結黨營私及淫亂後宮這些與自己的疏忽教育也有責任,嬌生慣養造成了失德。

    三、康熙帝一想到要廢太子就感覺到心痛,畢竟培養了三十幾年,花費了康熙帝的大量心血,搞一次廢太子也好,不但教育了他,也可試探一下眾皇子及朝廷上下的反映。

    此兩大勢力誰最聰明

    那時候就是兩大派別,太子黨與八爺黨,八阿哥胤禩就想弄掉太子胤礽,他自己上位,早就有野心。

    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自小就受到了太子二哥的照顧,自然對太子二哥尊敬有加,二哥做了太子,他們必然站在太子二哥胤礽這一邊協助太子,所以他們二位就是太子黨的骨幹成員。

    八阿哥胤禩判斷失誤;以為老父親康熙帝說的:這次廢太子,舉薦新太子,一以公推是從,康熙帝巧妙就在於這個“新太子”的“新”字上,以口舌如簧而著稱的康熙帝的語言就是“心術”,八阿哥胤禩弄了個道士張德明一忽悠,更是蒙圈了。

    胤禛堅定立場博得聖心

    八阿哥胤禩大張旗鼓的開幹了,特別是得到了首輔“佟半朝”佟國維的指點,八阿哥胤禩的大隊人馬齊上陣勢在必得這個太子位,這一陣沒別的事,就是折騰“新太子”一事。

    火候到了,康熙帝不能眼看著虎視眈眈的八爺黨一味的囂張跋扈,康熙出面了,幾句話把八爺黨搞了個全軍覆沒,把“佟半朝”攆回了家。

    康熙帝的理由是:

    我說舉薦“新太子”,幾時說過不包括二阿哥胤礽了?即是保舉“新”太子那就是是有的皇子在內,還有誰保舉二阿哥胤礽了:

    我保舉的還是二哥為太子!

    包括張廷玉在內,四阿哥胤禛還是保舉的廢太子胤礽,義無反顧!

    這寶押對了,而且是真心的

    這是四阿哥胤禛與鄔思道在雍親王府就商量好的,他們分析了形勢,康熙帝舉新太子純屬做一個姿態。

    一來:太子雖犯大罪,但是沒有涉及謀反,有迴旋的餘地。

    二來:身為皇帝,肯定不會第一次投石問路就直接採納,拍版決策。

    在這個大前提下,依照四阿哥胤禛的設定,他保舉廢太子,是為了維繫朝廷的穩定,四阿哥的設定是純粹為了江山社稷著想,為父皇康熙帝著想,毫無私利的一個人。

    這時候的四阿哥胤禛的保舉二阿哥廢太子胤礽應該是真心的,如果廢了太子胤礽對四阿哥胤禛沒有任何好處。不過;鄔思道看出了了太子胤礽即使復立,再次廢黜也是早晚的事,但是鄔思道沒有向四阿哥胤禛捅破這層紙,走著看吧!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 4 # 勇戰王聊歷史

    當然不是真心的,這招棋叫: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首先,老四一直對太子所作所為很不滿意,太子私心重,不在乎江山社稷。老四胤禛只是礙於“君臣之分”,和兄弟情誼。所以,一直幫扶太子。

    太子在清繳國庫欠款一事上,很讓老四傷心。老四得罪了那麼多人,太子卻一直在裝好人,還給自己手下說情。最後,老四費力不討好,弄得一身髒。其實,老四一直做"冷麵王",做"孤臣"。表面上是為了太子出力。其實呢,是為康熙解憂。更深層次來說,是為了大清江山。老四胤禛才是心繫天下的皇子。所以,為了大清江山,老四也要爭太子!

    其次,老十三被放出來以後,勸說老四胤禛爭太子位。此時,老四被說動了。

    當初,二哥是太子,他們支援太子是對的。現在,太子位子空出來了,老八又是個假“賢王”。所有皇子中,只有老四是幹事的人,所以,老十三支援胤禛爭!

    胤禛也覺得自己對太子仁至義盡,他也清楚老八是什麼德行。所以,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皇阿瑪,他必須爭太子位!

    再者,鄔思道給胤禛等人出主意,要“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鄔思道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老爺子老了,要把家產留給兒子們,可是,鑰匙只有一把。這些兒子為了鑰匙爭的你死我活,頭破血流。只有一個兒子,很聰明,從來不爭,只是默默的幹活。後來,老爺子想明白了,就把鑰匙給了這個不爭的兒子。

    老四和老十三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不爭”,還是推舉廢太子。

    最後,太子位置是個燙手山芋。

    太子被廢,老四作為原來的太子黨,不敢舉薦自己。這樣,會讓原來的太子黨官員寒心。

    而且,康熙爺讓眾人舉薦太子人選。百官都被老八收買了,按照投票數量,老四肯定不佔優勢。所以,不如舉薦廢太子。這樣,在康熙面前還能留個“有情有義”“忠君識大體”的好印象。

    老八是受百官推崇,卻在康熙爺心裡落下了朋黨的印象。老子還沒死,你竟然結黨!這不是找死嗎!這樣一來,更加突出了老四“孤臣”的秉性。

  • 5 # 香茗史館

    其實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九王奪嫡”實際上只分為兩派:太子一黨和八王一黨,而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顯然是太子一黨。因此在第一次公舉新太子時,不論出於公心,或者出於私誼,四阿哥舉薦廢太子似乎順理成章,但有了幕僚鄔思道一番話,這次四阿哥的站隊是否有私心,可就很難講了。

    四阿哥胤禛站隊廢太子似乎順理成章

    不論是史料方面,還是《雍正王朝》之中,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都是太子黨人,原因就是胤禛和胤祥幼年時都收到過太子胤礽的照顧。而在《雍正王朝》中,當時太子之爭只有太子和八王爺兩個陣營,四阿哥胤禛似乎並沒有染指太子之位的想法,作為太子一黨,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站隊胤礽似乎順理成章。

    在《雍正王朝》中,在張道士口出“妖言”之後,康熙卻說出了“妖言也代表一定民意”這句話,這令四阿哥極為氣憤,甚至為此說出了“我真懷疑,皇阿瑪是不是真的老了”這樣的話,可見太子胤礽雖然被廢,但四阿哥仍然是站太子一邊的。

    至於八王一黨,四阿哥胤禛對其做法一向看不慣,而在《雍正王朝》當中,四阿哥胤禛是個一心為公,純碎為了江山社稷著想,毫無私心的一個人,而且此時的胤禛正在為八阿哥一黨勢力龐大、聲勢高漲而擔心,可見他是不可能推舉八王爺的。

    由此可見,在兩大陣營選其一的情況下,四阿哥胤禛站隊廢太子胤礽似乎是順理成章。

    四阿哥胤禛真的對太子之位沒有想法嗎

    在十三阿哥胤祥被放出來後,面對朝廷公舉新太子一事,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四哥,你為什麼就不能爭做太子呢?”

    十三爺已經明確表示,在太子之位早有定數的情況下,由於幼年受太子胤礽照顧,他會拼了命的去保太子,然而他認為太子已經不值得保了,所以他建議有才有德的四阿哥胤禛去和八王爺爭。

    而當時四阿哥胤禛是怎麼回答的?他說“要知道管八王爺叫八賢王,而管我叫冷麵王,我只不過是,盡力替朝廷辦差就是了。”

    這段話值得深思,根據話裡的意思,四阿哥胤禛並非對太子之位沒有想法,只是由於自己更加“盡心辦差”,而得罪了太多的人,沒有人支援自己,自認沒有爭奪太子之位的實力,這才沒有站到明面去爭。

    鄔思道的話值得細究

    有了上面四阿哥的一段話,“人精”鄔思道似乎終於弄清楚了四阿哥胤禛的真實想法,於是他講了一個“老爺子”的故事,大致意思是說,“有個老爺子老了,想要將偌大的家產交給一個兒子搭理,可是家產只有一份,兒子卻太多,於是兒子們就爭得你死我活,然而家產最終卻落到了一個從未爭奪家產,只是默默做事的兒子手中”。最後總結出了這樣一段話“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惟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段話很有意思,作為一個聰明人,鄔思道對康熙的想法摸的極為透徹,他認為康熙在見到八王爺一黨勢力龐大之後,必然會心生警惕,為了維持朝廷平衡,必然要扶持唯一能和八王一黨相爭的太子一黨。作為太子一黨中堅力量的胤禛,在局面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仍然推舉廢太子胤礽,必定會討得康熙的歡心。

    因此,胤禛雖然表面上仍然支援太子胤礽,但卻會給康熙留下一個忠君為國的好印象,畢竟立太子這種事情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康熙手中,一旦康熙認為胤禛是合適的繼承人,那麼這個“不爭”未必就爭不到。

    有了這段話,鄔思道的心思可想而知,他顯然是希望四阿哥胤禛去爭這個太子之位的,而從之後的對話來看,胤禛和胤祥推舉廢太子胤礽的奏摺也是他幫忙起草的,胤禛和胤祥對於他起草的奏摺顯然也是滿意的,便照此進行了上奏。

    事實證明,鄔思道的判斷是正確的,在胤禛和胤祥推舉廢太子胤礽後,果然博得了康熙的欣賞,他對此一連說出了三個“好”字,並表示“朕心甚慰,甚慰朕心”,可見鄔思道果然老道。而恐怕正是從此刻開始,四阿哥胤禛才算真正參與到了“九王奪嫡”當中。

    綜上所述,胤禛在公推起初站隊太子胤礽應當是出於真心,但在經過與十三阿哥胤祥和鄔思道的一番談話後,他最終仍然決定推薦廢太子胤礽,並以鄔思道起草的奏摺底稿進行密奏,未必就沒有私心。

  • 6 # 峰子奇觀

    在《雍正王朝》第一次公舉新太子,四阿哥胤禛仍然保舉廢太子胤礽,是出於真心嗎?

    答:當然不是出自真心。太子胤礽,已成九子奪嫡的眾矢之的!

    包括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內大臣張廷玉,這些人都不是出自真心,只有太子胤礽的師傅王掞保太子,自始至終是真心的。為什麼?

    皇太子胤礽(《雍正王朝》劇照)

    首先暫時廢太子胤礽,還不能倒下,一是因為康熙帝也不會讓廢太子馬上倒下,因為還有用處;二是四爺胤禛也不會讓廢太子馬上倒下,因為也有用處。

    所以,四爺和十三爺仍然保舉廢太子,合了老爺子心意,被誇作顧及兄弟手足情誼。其實,這都是帝術大師鄔思道揣摩透了康熙帝心思,號準了老康熙的脈,才讓四爺和十三爺走了這步棋。

    那麼保舉廢太子,對康熙帝有什麼好處?對四爺又有什麼用處?

    其實,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盤算,但兩者用處也存在一些共同點。怎麼講?往下看。

    康熙帝、張廷玉、佟國維、馬齊(《雍正王朝》劇照)

    在歷史劇《雍正王朝》裡,太子第一次公舉新太子時,朝中很多大臣們都推舉八阿哥,統計票數最高,呼聲也最高。上書房三大元老重臣有兩個支援八爺,分別是佟國維、馬齊。

    而另外一個重臣張廷玉,這個人十分了得、深藏不漏,卻獨上密摺推舉的也是廢太子胤礽,張廷玉讀懂了康熙帝的帝王心術:康熙帝第一次廢掉太子,要大臣阿哥公舉新太子,純屬做一個姿態,這一次只是試探一下朝臣風向。所謂公舉新太子,只是丟擲的一個誘餌,試探眾勢力態度,並沒有真打算廢掉太子。

    當然,讀懂康熙帝帝王心術的,還有在《雍正王朝》裡像神一樣存在的帝術大師鄔思道。

    四爺府 鄔思道(《雍正王朝》劇照)

    鄔思道提前寫好了推舉新太子的奏摺,讓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各自抄寫了一份,並讓四爺十三爺仍然推舉廢太子胤礽,四爺十三爺當然明白其中用意。

    四爺十三爺為何仍然推舉廢太子胤礽?用處是什麼?

    1、不想讓八爺黨爭到太子位。因為太子若一旦真被廢,太子黨勢力就會倒塌,暫時就沒有勢力,可以制衡呼聲高漲、實力爆表的八爺黨了。這種結果,對四爺不利,太子暫時還能倒。

    2、四爺胤禛和十三爺胤祥在年幼時,都受到過二哥太子胤礽的照顧,在外人看來,名義上四爺十三爺屬於太子的人,推舉廢太子,既施恩於太子,又讓人覺得不忘舊主。

    3、雖然太子胤礽昏庸無能,而且犯下重罪(和后妃私通),但康熙帝當時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廢黜太子,四爺十三爺推舉廢太子,又會博得顧及兄弟之情的美名,在康熙帝心裡是加分項。

    康熙帝(《雍正王朝》劇照)

    康熙帝為什麼仍然復立廢太子?用處又是什麼?

    1、康熙帝還有下定要決心真的要廢掉太子,說白了就是還沒想好,同時也想再給太子個機會。

    2、康熙帝還有想好如果廢掉太子後立誰,所以乾脆復了廢太子之位,以絕眾臣攀附其他皇子之心。

    3、康熙復立太子,還有另外一層用意:老子還活著呢,你們就開始站隊勾結結黨了?就開始唯你們主子命令是從了?我康熙可以廢掉太子,照樣可以復了太子位,讓你們知道誰才是最大,到底該聽誰的。

    4、朝廷勢力盤根錯節,犬牙交錯,廢掉太子會造成權力集團的大動盪,不利於江山穩定。

    康熙帝、太子胤礽(《雍正王朝》劇照)

    四爺和康熙帝保太子的用處共同點:

    保舉廢太子,主要是為了維繫朝廷穩定,為了江山社稷層面著想,不是單純為了廢太子胤礽一人。

    保舉廢太子,在大局觀這一點上,四爺和康熙帝是一致的。還有那個深藏不漏的張廷玉,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也揣摩到了康熙帝這一點。(其實,劇中張廷玉只忠於康熙帝,但似乎也有傾向四爺的細微心思。)

    再倒黴一次,拆穿了一票人的“真心”!

    皇太子胤礽(《雍正王朝》劇照)

    人要想拆穿真心或假意,無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再倒黴一次,看看誰還會繼續“真心”。真心的自然會真心,假意的就露出狐狸尾巴了。

    後來,太子胤礽二次被廢,一是康熙帝徹底失望了,二是心中的接班人也想成熟了,才下定決心徹底廢黜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時,滿朝文武,只有太子胤礽的師傅王掞一人,一如既往的站出來替太子說話,這個老師保太子才是最真心的,其他人都不再吭聲。

    這就說明了一件事:非真心的那些人,戲演過一次了,再演就過了。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還有張廷玉,是不是真心?就不言自明瞭。

  • 7 # 向敬之

    胤禛支援復立胤礽,為半真心半假心。

    康熙朝第一次公舉新太子,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貝勒胤禛既支援康熙帝復立廢太子胤礽,又同最具人氣的皇八子、貝勒胤禩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胤禛之所以半真半假,是有原因的。

    一、胤礽雖然被康熙倉促廢黜,被認為“似此不忠不孝,太祖、太宗、世祖所締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付此人”,但康熙帝很快後悔,鑑於儲位出現真空、諸子圖謀奪嫡,決定再立已做過三十多年太子的胤礽。為此,康熙多次召集親貴、重臣做工作,稱胤礽本有稱頌之處,而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甚至抬出已死二十年的孝莊太后託夢說。

    二、胤禛很聰明,審時度勢,明白胤礽樹大根深,雖然主要支持者索額圖已被幽死禁所,但最大的支持者為康熙帝本人。他選擇支援胤礽復立,既會讓太子認為是自己的人,又給康熙留下重情重義的印象。所以,康熙力排眾議復立胤礽成功,同時將胤禛晉升為和碩雍親王。

    三、胤禛雖在此時表現韜光養晦,躲在府上談禪論道,實際上是以退為進,內心不無慾望。他在康熙面前謹慎表現,破格進爵,在年俸歲祿上增長了幾倍,同時他所獲的地位和特權也大大增強,這為他日後公開奪嫡提供了足夠的資本。

    與此同時,他並沒有因為康熙怒斥胤禩陰謀奪嫡,而站到了胤禩的對立面,而是在私下保持著適當的往來。甚至在他的心裡,早早地認定,胤禩的能力遠在胤礽之上,與自己相當。故而,他選擇兩邊押寶,又順從康熙的意思支援胤礽,其實都是為自己奪嫡做準備。否則,他也不會像電視劇《雍正王朝》所設計,提前從外面請回了陰謀家鄔思道,敬若上賓。

    此時,胤禛已年過而立,而且久在權力中心,又經常代表康熙外出辦事,不免對皇位有著覬覦之心。他最初選擇坐觀虎鬥,但不是永遠隔岸觀火。

  • 8 # 江東汪郎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自古以來傑出的政治家都以此為人生目標。

    九子奪嫡奪的是什麼?奪的是太子之位,奪的是未來的一言九鼎,奪的是大清國的掌舵者!

    老四胤禛在公舉新太子的角逐中,依然保舉廢太子胤礽,但奪嫡之心已生。這是他第一次用了帝王之術,一箭三雕之計,痛快!因為他已經清楚康老爺子的意圖,那就是太子雖然失德,但不是什麼謀反的大罪。

    老爺子之所以要公舉新太子,就是氣不過,需要群臣給個臺階下,僅此而已!

    畢竟是三十多年的太子,說廢就廢,皇家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不爭就是大爭!這是師爺鄔思道給胤禛的建議!

    繼續做大清的孤臣!這是胤禛明面上的所為,給世人的印象!既然太子有了第一次被廢,就有第二次!胤礽的驕橫不是一天練成的,胤禛是明白的。

    做好下次爭奪的準備,這一次還不如6痛痛快快的賣個人情,一是給康老爺子,二是給太子胤礽,還順勢讓老爺子看到老八黨的勢力,讓老爺子對老八心有顧忌。

    一箭三雕,何樂不為呢!

  • 9 # 軍緣鑫播客

    雍正是否真心保舉廢太子,應該與他是否合法接班聯絡起來看。

    1.如果接班不合法,屬於政變。

    雍正的接班人地位是否合法,至今仍有爭論,持這一觀點的人,可以舉出很多旁證。比如隆科多的飛黃騰達與悲慘結局,比如傳於四子和傳十四子的微妙玄機,再比如乾隆年間給八爺黨人的平反,等等。

    果真如此,那不消說,雍正這麼做完全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他在賭命,一賭老二還會繼續犯錯被廢,二賭康熙此舉別有用心,三賭八爺黨會因此滿盤皆輸。

    這樣算起來,雍正賭贏了,而且是大滿貫的三踢腳連勝。

    2.如果接班合法,符合康熙欽定。

    康熙二廢太子後,為了保護新的接班人不再重蹈覆轍,沒有公開儲君人選,只是將遺詔委託給肱股大臣。

    假設這個接班人就是雍正,那麼,他的合法接班人地位的確立,取決於三件事。

    第一,就是保舉廢太子,大大地加了人品分。

    所謂牆倒眾人推,但雍正沒有這麼做。康熙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家老四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是一個有人品官德的人。

    相比較八爺黨的串聯行為,雍正走了一招妙棋。

    第二,就是追繳國庫欠款,大大地加了政績分。

    追繳欠款就是討債,說白了就是為康熙彌補過失。這個差事討好了一個人,但得罪滿朝文武。八爺黨以賢自居,自然不會接。

    而老四願意做孤臣,義無反顧地接了差事,或許他早就明白,康熙眼中的孤臣,就是將來接班的孤家寡人。

    第三是道附加題,就是爺爺選孫子,走一步看兩步。

    康熙算得上千古明君了,他很清楚,革除積弊的事情,只有老四做的來,但是朝廷不能長期採用高壓政策,所以,老四之後的接班人,應該跟自己一樣寬仁。

    這個人選,康熙要就看好了,就是老四家的老四,弘曆。對此,雍正自然心知肚明。

    回到正題。

    既然雍正是合法接班,他當初保舉廢太子自然是出於形勢考慮,出於真心彰顯公心,但並非實情實意。

  • 10 # 夢露居士

    當然不是出於真心了。太子第一次被廢后,連胤祥都看出來胤礽行事昏悖,不適合當太子,功於心計的胤禛又如何看不出?更何況胤禛自己也想當太子。

    但是,鄔先生對此事看得一清二楚,他知道,胤禛絕對不能去爭這個太子,太子還得讓胤礽去做。

    首先,康熙為什麼要公舉新太子?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太子被廢是因為三件事:刑部替換死囚案、太子私通張春華、凌普奉太子手諭逼宮。

    但是,刑部案已經讓肖國興頂鍋了;太子私通鄭春華是宮闈醜聞,不能公之於眾;凌普拿的太子手諭被康熙認出是假的。

    所以,在不瞭解內情的人看來,康熙廢太子並沒有什麼充分的理由。在古代,太子被看作國之根本,如果一個皇帝輕易廢太子,會受到大臣的阻攔以及後世史書的批評。

    所以康熙要讓大臣們推舉新太子,為自己廢太子的行為背書:既然你們同意推舉新太子,那說明廢黜舊太子也是出於公意。這樣,別人就無話可說了。

    第二,在熱河發生廢太子風波時,康熙發現自己的兒子們各懷鬼胎。

    八阿哥胤禩為了扳倒太子,誘供肖國興;大阿哥給太子下魘鎮之術,想把他逼瘋;還有人偽造太子調兵手諭……

    因此康熙想借推舉太子,來摸摸各位阿哥的底,看看他們都有多大的勢力和野心。

    鄔先生看到了這兩個原因,所以他知道,現在不是爭當太子的時機。最好的應對策略就是跟著康熙,他想立誰為太子,就推舉誰為太子。

    果然,康熙想把胤礽復立為太子,鄔先生猜對了。康熙這麼做也有兩個原因:

    第一,上面我分析了,廢太子的理由不充分,所以康熙想給胤礽一個犯錯的機會。

    康熙知道,復立胤礽為太子後,他也不會改過自新,反而會變本加厲,正好名正言順地把他廢黜。

    第二,康熙發現,八阿哥胤禩的聲望太高,支援的人太多。

    康熙肯定不能讓胤禩當太子,因為他沒當太子就這麼得人心,而且胤禩表面寬仁,內心陰險。他真當了太子,只怕康熙的皇位都坐不穩了。

    但康熙又不能讓自己中意的四阿哥胤禛當太子。因為當太子的人肯定會受到八爺黨的攻擊和排擠,樹大招風。

    所以,康熙再次把胤礽立為太子,讓他來吸引八爺黨的火力。

    鄔先生摸透了康熙的心思,所以讓胤禛和胤祥都推舉胤礽為太子,作出了一副置身事外、無心爭奪皇位的樣子,再一次獲得了康熙的認可。

  • 11 # 翻滾吧腦洞君

    讓皇子推選太子這本身就可笑,試問有哪一個皇子真心實意不想自己做太子。雍正王朝劇本在四阿哥寫保舉摺子的時候有一段很傳神的刻畫:

    由此可見他要是真心推薦廢太子,用得著這麼糾結嗎?

    當然造成他這樣糾結的原因還有康熙皇帝的一句話。

    此前八爺黨不知從哪裡尋了個江湖術士,這江湖術士散佈言論稱八爺就是未來的皇帝,於是八爺將這術士綁了送到皇帝面前,想借此探一探皇帝的口風。沒想到皇帝對這樣妖言惑眾的言論並沒有大加責罰,反而說了這樣一句話:相信此時胤禛也認定了皇帝心裡默許的太子人選就是老八,他糾結要不要隨大流在摺子上寫下老八的名字?

    比糾結更甚的是他痛苦、失落、無措:為什麼康熙心裡的太子人選不是他。這時候堪稱康熙肚子裡蛔蟲的鄔思道從門外進來,鄔先生憂主子所憂,思主子所思,早為胤禛擬好了保舉摺子,隨後說了一番話更是讓胤禛醍醐灌頂,一掃陰霾。

    他先是跟胤禛玩了個字謎:在紙上寫下“八王大”三個字,然後讓胤禛從右向左念出,正好是“大王八”三字,以此來告訴胤禛:這樣的把戲並不高明,而皇帝一向聖明,不會看不出,更不會隨便就信了一個江湖術士的話。話外之意就是告訴胤禛,皇帝並沒有默許八阿哥為太子的意思。

    (而康熙說的那句“代表部分民意”,相信鄔先生也勘破了其中內涵,只不過沒有點破:康熙皇帝這是在投石問路,他想讓八爺黨沒有顧忌,他到底是要看看這老八的黨羽發展到了什麼程度)然後又給胤禛講了個故事:一大戶人家的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管家的權利打的不可開膠,唯有一個兒子只幫老爺子幹事,從不參與爭鬥,最後老爺子把家交給這個不爭的兒子打理。因為他知道那幾個只管爭鬥,從不做事的兒子,是管不好家的。

    (這就是“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而胤禛的經歷,像極了故事中那個不爭的兒子,藉此來告訴胤禛,皇帝心中的人選也有可能是他)

    至此胤禛心中的陰霾已掃大半,不過推舉摺子還是要寫的,到底該寫誰呢?這時候鄔先生從懷裡摸出提前寫好的摺子。

    摺子上赫然寫著廢太子胤礽的名字,胤禛和胤祥看到後都是一怔,隨後便又會意:本來就不願選老八,現在看來選老八極有可能惹皇帝生氣,而其他阿哥從平時看都沒有那個資格,那就只能選廢太子了。

    一來能顯示自己顧及和太子三十幾年的君臣之禮,成全了人臣之道;還能在皇帝心中樹立從一而終的光輝形象,何樂而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喜歡上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