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深處

    明朝皇陵包括:明皇陵(安徽鳳陽),明祖陵(江蘇盱眙),明孝陵(南京),明東陵(江蘇南京),明十三陵(北京明長陵、明獻陵、明景陵、明裕陵、明茂陵、明泰陵、明康陵、明永陵、明昭陵、明定陵、明慶陵、明德陵、明思陵),景泰陵(北京),明顯陵(湖北鍾祥)。

    古往今來,改朝換代時,前朝皇陵必遭挖掘,可明朝皇陵是個例外。除了明思陵地宮被當地土匪所盜,明定陵地宮由政府主導挖掘,其他皇陵可以說基本儲存完好。

    明朝皇陵何以儲存得如此完好?透過查閱大量資料,我總結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位置選得好

    明朝皇陵大多處於南京、北京,這兩個地方在明清時期的地位可想而知。雖說皇陵建在郊區,但也並非荒涼到數里之內沒有人煙的樣子,想進行大規模盜掘必然有所顧忌,因為一動炸藥方圓數公里全都聽見了,呼啦啦都圍上來,實在不好動手啊!而清朝皇陵大都在山溝溝裡面,專門跑到鳥不拉屎的地方找風水,結果後來被孫殿英封山三月,敞開了挖,直到最後分贓的時候,才被小報記者曝光,引起了巨大的民憤。

    第二,工程水平高

    從明朝萬曆皇帝定陵地宮發掘的情況看,地宮埋藏較深,深達27米,足足9層樓的高度,而且墓道口往往無跡可尋,直到建國後,官方牽頭,強行在中軸線上下挖,挖了好久才挖進去。所以,從技術上來說,盜掘明朝皇陵比較困難。而清朝皇陵的地宮則是不折不扣的淺坑,而且基本都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毫無創新可言,所以當孫殿英摸索出了“成功經驗”之後,清朝皇陵的墓道設計也就大白於天下了。

    第三,民族感情深

    在民族感情極為敏感的清朝,明朝皇帝的陵墓就是漢族人民的一種精神象徵。就連當年順治帝都不敢將明朝的皇陵怎麼樣,還曾公祭十三陵,為崇禎皇帝單獨立碑,目的就是為了安撫漢民和留用的明朝官員。中華民國成立甫一建立,國父孫中山就帶著各級官員嚮明太祖報告喜訊,甚至有些地方的百姓還穿白衣披黑紗,說是要給崇禎皇帝戴孝。所以,誰嫌自己命長去盜明朝皇陵?誰盜誰是漢奸!連孫殿英都沒這膽!

    第四,保護力度大

    因為清朝是打著進京勤王的旗號入主中原的,按他們的意思是代替明朝執掌天下的,明朝皇陵非但不能扒,還要好好“保護”。清政府明令保護明朝皇陵,派重兵把守,就連十三陵之中的樹木都是要保護好的,並把明朝皇族後裔封邑在皇陵附近,讓他們自己看著老祖宗。記得清政府還曾下令申斥洋人遊客對明陵的破壞。雖說這些都是出於籠絡漢族人心的政治目的,但實際上確也對明朝皇陵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 2 # 美麗青春您真痘

    2、明皇陵:

    安徽省鳳陽縣,是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哥哥夫婦而修建,有“大明皇陵之碑”。

    3、明孝陵: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創立的大明朝被譽為“治隆唐宋”,在他統治的31年裡,是中國封建王朝最清廉最高效時期。朱元璋駕崩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4 、明東陵:

    在南京市玄武區,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陵寢;

    5、景泰陵:

    公元1449年土木堡事變中鄴王朱祁鈺被于謙等大臣們擁立為帝,稱之為代宗,公元1457年朱祁鎮再次登基為帝,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僅按照王爺的規格葬在了現在的北京西山。

    英宗的兒子憲宗繼位後恢復了他這位皇叔的帝位稱號,諡號“恭定景皇帝”,其陵寢規模,祭祀待遇和其它皇陵相同,被稱作“景泰陵”。

    6、明顯陵:

    在湖北省鍾祥市,嘉靖繼位與朝臣發起“大禮議”之爭後,追贈其父興獻王朱祐杬為“獻皇帝”,廟號“睿宗”。

    7: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也是目前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帝后陵寢最多的皇家陵園建築群,坐落於北京昌平天壽山麓,總佔地面積120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50多公里。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僅一個月就暴斃,來不及建陵,景泰帝所建被英宗毀壞的陵地修繕後充當其陵墓,是為“十三陵”中的慶陵。

    明代最後一位皇帝崇禎,整日忙於戰爭和宮廷鬥爭,生前並沒有預建陵寢,李自成只好把田貴妃的陵寢挖開一個洞,直接把崇禎皇帝的棺材塞進去。

    清朝入關順治為收買、籠絡漢族大臣及前朝遺老,對崇禎帝入葬的田妃墓進行擴建,正式命名為“思陵”。

  • 3 # 老豬的碎碎念

    大明朝是由朱元璋開創,在朱由檢手上覆滅,從建立到滅亡一共276年之久,總共有16位皇帝,明朝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中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大一統政權,其皇陵主要分為兩處,一處在南京,一處在北京,下面咱就聊一聊明代皇陵的那些事兒。

    朱元璋稱帝后,在南京建都,開始了大明王朝的歷史詩篇,按照朱元璋的設想,他的後世子孫們將會在南京千秋萬代的執政下去,然而歷史總是喜歡開玩笑,朱元璋死後,首都南京僅僅在二十多年後便被廢除了,自此遷都北京。

    所以在南京僅僅有一處皇帝陵,此地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建文皇帝由於執政時間太短還沒來得及營建陵寢就被朱棣奪了皇位)在朱棣遷都北京後,朱棣後世的皇帝們紛紛在北京昌平的皇家陵區營建自己的陵寢,史學家稱之為“明十三陵”,在十三陵中埋葬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載垢,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

    目前明代皇陵的基本情況是除了明萬曆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被國家主動挖掘之外,其他的皇帝陵寢(地宮)全部儲存完好,沒有被盜掘,之所以其他的明帝陵倖免於難,也是因為由郭沫若和吳晗主持挖掘的定陵造成了嚴重的文物災難,國家吸取了這件事的教訓,一紙令下,今後再也不允許主動的挖掘皇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SNKRS搶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