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宏村蜂蜜小哥
-
2 # 羅姐1157
第一:遠距離轉場後搬回
蜜蜂有很強的記憶能力,如果是短距離搬離,大量的採集蜂必然會飛回原來的位置,就算那裡已經沒有了蜂箱,蜜蜂也會在蜂箱原來的位置結團,所以想要直接搬離必然要忍受失去大量採集蜂的痛苦。
顯然沒有哪個養蜂人想要在搬離蜂箱的時候損失大量蜜蜂,那麼在不損失蜜蜂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轉場的方式,先將蜜蜂轉移到其它場地,轉移的距離山區3公里以上,平原地區5公里以上,然後在轉移的新場地飼養半個月左右,然後再將蜂箱搬回來,不要放在原來的位置,就放在新選擇的地址,這樣就不會有回蜂產生了。
第二:不管回蜂,直接搬走
如果我們不管回蜂,只要蜂箱裡面有大量的子脾和幼蜂,其實蜂箱內還是會留下很多蜜蜂的,這種方法會導致大量的蜜蜂飛回原來的位置,在原來的位置結團,而且這些結團的蜜蜂我們就算收捕回來了也難以留下,所以只有心狠一點,直接放棄這些蜜蜂。
雖然搬離以後蜂箱內的蜜蜂大量減少,但是畢竟有蜂王在,而且幼蜂沒有經過試飛的和封蓋子不斷在補充,只要氣候條件好,蜜源充足,很快蜜蜂還是可以發展起來的。這算是短距離搬離蜂箱的下策吧。
第三:儘可能的減少回蜂
想要減少回蜂就是打亂蜜蜂的記憶,讓蜜蜂儘可能的忘記原來的位置,這種方法有一定效果。方法是在傍晚蜜蜂回巢的時候將巢門關閉,然後搬到新的地址,新地址與老地址之間最好要有障礙物進行阻擋,比如有高達的建築,房屋,山坡之類的進行阻擋。
在我們把蜂箱搬到新的位置以後,在夜間的時候開啟巢門,用青草之類的將巢門塞住,到第二天的時候讓蜜蜂慢慢的咬開青草出來。經過這樣的處理,由於蜜蜂在夜間經過了一夜,而且第二天經過了一陣奮鬥以後才出巢門,往往會進行新的試飛,蜜蜂試飛是由近到遠的,這個過程會減少大量的回蜂。這種方法算是三種方法中的中策吧。
-
3 # 粵西春天蜜蜂養殖小邱
大家好,我是粵西小邱!中華蜜蜂養殖愛好者。針對題主所問,蜜蜂怎麼進行200米近距離的搬遷,下面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驗之談與實踐做法。
一、我們想要近距離搬遷蜂群,首先要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能誘到的蜂群,只能是中華土蜂。中蜂的採集半徑基本上不會超過3公里的,流蜜期基本上都在500-1000米的範圍內進行採集。所以,我們不能直接單純的一次性進行近距離搬遷,這樣會損失很多回蜂,這不是養蜂人想要的結果。針對蜜蜂的生活習性,我分享幾種比較理想的搬遷方案,供大家參考。
1、把蜂群收集起來,搬到5公里外的地方養殖20天以上,20天以後,再搬回自己的蜂場找合適的位置擺放,這樣基本上不會有回蜂了,蜂群能夠較好較快的發展,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搬遷方式。
2、收集好蜂群后,晚上直接搬回蜂場,用報紙之類的堵塞巢門,第二天讓蜜蜂自行咬開巢門。蜜蜂經歷一番辛苦才能出巢後,部分會重新認巢,就會減少回蜂了。蜂場與誘蜂點之間有高大的建築物阻擋效果更好!
3、我們可以利用蜜蜂的分蜂習性進行搬遷,即用囚王籠關住蜂王,然後把蜂王放在收蜂籠裡面,再噴上一點蜂蜜水。蜜蜂就會慢慢的聚集到收蜂籠裡面,等蜂群結團完成後。靜置1小時直接拿回蜂場過箱。這樣基本上不會有回蜂,也是比較有效的近距離搬遷蜂群的方法。
-
4 # 戶外夜獵人小白
首先要把蜜蜂趕出來把脾拿掉,然後把蜜蜂掛在樹上讓它靜止一個鐘,蜜蜂會去以為是逃跑,最後找個新位就不會有回蜂了
-
5 # 農村李小杰
既然是誘到的蜜蜂那肯定就是中蜂了,中蜂和意蜂都有認巢的習性,人為的把蜂巢或者蜂箱移走,蜜蜂會習慣性的飛回原住址,這就是我們養蜂術語中所說的回蜂。要想做到在200米左右搬蜂而沒有回蜂,我可以分享以下兩種方法:
一、如果是剛誘到的蜂群, 時間不長,也還沒有築巢產卵,蜜蜂的認巢力還是不強的,你可以在晚上進行搬運,用紙或者布條先將誘蜂箱或者蜂桶的洞口塞住,然後直接搬到自己蜂場的地方放置,(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搬運過程中儘量不要讓蜂箱或者蜂桶太大力度的愰動),放置好之後就可以把巢門口開啟,第二天蜜蜂會重新認巢,回蜂會很少很少,我就是經常這樣做的。
二、我們還可以把誘到的蜜蜂在傍晚全部蜂回巢後直接搬回蜂場,然後準備一個空箱,從別的蜂群中提取幾框帶有蜜的卵脾或仔脾,(看誘到的蜂群蜂量的多少而定),然後將誘蜂箱或桶裡面的蜜蜂全部抖落到箱底,然後蓋好箱蓋,蜜蜂會慢慢爬到脾上,有卵有蜜,蜂群很快就會安靜下來,接下來我們只需要開啟巢門,第二天蜜蜂就會重新認巢,也不會有什麼回蜂。
好了,以上方法是本人親身實踐得來,個人淺見還望大家可以批評指正,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留下意見,覺得我的方法實用的話幫我點點關注!
-
6 # 蜂部落
關於誘到一窩蜂想要搬回蜂場一起管理,距離200米如何做到沒有回蜂的問題,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這個距離如果我們直接搬運,這是難以做到沒有回蜂的,只能儘可能的做到沒有回蜂,但是如果是誘到的蜜蜂,時間選擇好了,我們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讓沒有回蜂的。具體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1.回蜂產生的原理
2.減少回蜂的方法
3.避免回蜂的方法
回蜂產生的原理所謂的回蜂,指的是我們在移動一個蜂群以後,蜂群中的蜜蜂並不會全部留在蜂群中,有的蜜蜂在飛出巢門以後就不會再飛回來,而是飛到蜂群原來的位置,就算我們把原來位置的蜂箱已經撤走,蜜蜂還是會在原地停留,最後餓死或者混入其他蜂群中,我們把這些蜜蜂叫做回蜂。
回蜂產生的原因是蜜蜂透過認巢試飛來辨認蜂箱的位置,而且蜜蜂會對蜂場附近的地形也進行辨認,所以之外是對這些位置辨認過的蜜蜂,就算我們移動了蜂箱的位置,它們也能記得原來的位置,從而離開蜂箱。
減少回蜂的方法由於蜂群中的蜜蜂日齡大小不一,有的年齡較小的蜜蜂並沒有經過人潮試飛,有的年齡不是很大的蜜蜂進行了短時間的認巢試飛,實際上對蜂場附近的地形並不熟悉,所以在我們移動蜂箱的時候,稍微做一點變動之後可以增加蜜蜂對場地的陌生感,進行新的認巢試飛,留在原地,但是僅僅是減少了回蜂的數量,對於已經進行了充分試飛的蜜蜂來說,就算我們把蜜蜂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讓出去,只要蜜蜂不死,仍舊對原來的位置擁有記憶。
如果我們僅僅是移動200米距離,可以選擇在移動的位置和新的位置之間有障礙物的地方,同時搬動蜂箱的時候選擇在下午蜜蜂全部回巢的時候,蜜蜂到了新的位置以後用青草把巢門鬆散的賽起來,到第二天蜜蜂自行咬開,這樣增加了蜜蜂的陌生感,對於一些試飛時間比較短的蜜蜂,不容易找到原來的位置,對回蜂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避免回蜂的方法如果我們想要徹底的避免回蜂,並不是說沒有辦法,只是說操作起來會比較麻煩,針對我們新誘捕的蜂群,有兩種方式可以避免回蜂的產生,一是抓時間差,二是遷移後搬回。
①抓時間差:蜜蜂分蜂是比較特別的,對於我們誘捕到的蜜蜂來說,這些蜜蜂只要入住了我們的蜂巢,會對原來的蜂巢失去記憶,如果我們在剛看到蜜蜂進入蜂箱的時候把巢門關上,直接把蜂箱帶入我們的蜂場,然後把巢門關起來,保持蜂箱內通風,到傍晚的時候再把巢門開啟,到第二天的時候蜜蜂會忘記原來的位置,以新的位置作為蜂巢,但是這個時間要早,如果蜜蜂已經在我們誘捕的位置進行了試飛,則就算我們搬移了還是會產生回蜂。
②遷移搬回法:這種方法是把蜜蜂搬移到蜜蜂的活動範圍之外的方法,因為蜜蜂到了陌生的環境以後會進行新的認巢試飛,以新的位置作為巢穴的位置,所以我們可以把蜜蜂搬到蜜蜂的活動範圍之外,一般5公里外即可讓蜜蜂找不到原來的位置,然後在這個位置養殖一段時間,一般半個月左右搬回即可,雖然蜜蜂的壽命遠遠不止半個月,但是蜂群中經過充分認巢試飛的蜜蜂數量並不是所有的蜜蜂,僅僅是一部分,經過半個月左右這些蜜蜂已經死亡,新的蜜蜂不會記得原來的位置,但是如果要絕對的避免回蜂產生,最好還是要30天以上。
-
7 # 亢歲平
顧名思義,回蜂是指在蜜蜂正常的採集範圍內,將蜂群轉移後,全部或部分蜜蜂又重新返回原址的正常生物現象。
一.完全沒有回蜂的幾種蜜蜂轉移方法
方法一:漸變法轉移
在採集季節,巧妙利用蜜蜂歸巢時的定位偏差,將蜜蜂巢箱每天位移一定的距離,以達到近距離遷移蜂群的目的。蜂群前後位移,每天最多隻能位移1m。蜂群左右位移,每天最多隻能位移0.5m。需要注意的是,漸變轉移對周邊環境要求較高,巢箱前地勢必須平坦,無明顯的障礙物、分隔物及其它標誌物,轉移距離在20m以內,若超過20m的轉移距離,應採用其它轉移方法。
方法二:遠距離轉移
蜜蜂正常的採集範圍一般在1km以內,如千米內蜜粉源匱乏,部分青壯年蜜蜂最遠可以飛翔2km左右進行採集。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採集蜂,對採集範圍內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如果不是分蜂和集體飛逃等意念絕決的遷徙,採集蜂都會駕輕就熟的返回自己的巢穴,而且這種家穴情懷,基本會伴隨蜜蜂的終生。
根據蜜蜂記憶特性,在蜂群近距離遷移或轉場時,只要將蜂群遷移至與原址垂直距離2km以外的飼養地並飼養25天左右,再搬回原址或同等距離以外的其它新址,蜂群對原址的印象才會完全消失。所以,遠距離且持續一定時間,是目前徹底杜絕回蜂的有效方法。
方法三:蟄伏期轉移
在冬季,中蜂在氣候溫度8℃以下,意蜂在氣候溫度10℃以下時,就會進入蟄伏期。只有在她們各自適應的生物溫度以上,且晴暖無風的中午,才會出巢作短時間、近距離的排糞飛翔,飛翔距離一般在30m左右。如果蜜蜂蟄伏期至少還有1個月左右的持續時間,就可利用蜜蜂蟄伏期間對較遠環境記憶的迷失,作50m以上距離的自由遷移。
方法四:直接轉移法
如果是當時或當天誘捕、收捕的蜂群,待蜜蜂稍事穩定之後,可於當時或當天,立即搬運至任一新址安置。為穩定蜜蜂情緒,讓蜂群安居樂業,可從其它強群中匯入少量幼蟲脾或蜜脾,並於晚間適度獎飼。由於當天的誘捕群或收捕群去意絕決,且對臨時巢穴位置沒有認知或辨識不足,直接轉移安置新址後,基本不存在回蜂問題。
小結:除直接轉移法外,其它三種轉移方法,受季節、環境、人力及距離等制約較大。其中漸變位移法費時費力,對蜜蜂正常生活影響較大。蟄伏位移法對蜜蜂影響較小,但受季節制約。遠距離位移法成本較高,但安全可靠,對蜜蜂影響較小。上述四種轉移方法,既適合於活框誘捕的蜂群,也適合於無框誘捕的蜂群。
二.會有回蜂出現的常見強制遷移方法及補救措施
若誘捕箱為活框誘捕箱,可先將蜂王帶幾隻伴蜂,用王籠囚禁並懸掛在誘捕箱子脾附近或中心部位,搬離誘捕箱,在原址放含有2~3個空巢脾的巢箱,或者掛上收蜂籠,將誘捕箱帶回並安置到新址後,將所有含蜂巢脾對準巢箱逐一抖蜂。這時部分蜜蜂被抖落箱底或爬上巢脾,關閉巢門蓋上箱蓋,以防子脾失去蜜蜂保護而挨餓受凍。晚上重新開啟巢門後將不再關閉。由於部分蜜蜂飛回原址新放置的巢箱中,或者逐漸集結在收蜂籠中。待傍晚時分,再將飛返的蜜蜂帶回並直接抖入箱體內,同時注意獎飼。
因1周左右每天都有程度不同的回蜂產生,在原址需3天左右的時間,按上述方法連續組織收捕。3天后,應將蜂王及時放出,給蜂王剪翅或者巢門加裝隔王片,待蜂王正常產卵,或者大量蜜蜂攜帶花粉進入時,再拆除隔王片。當回蜂逐漸減少到只有百隻左右時,可不再組織收捕,而是在原地用塗抹煤油、柴油、汽油,或者石碳酸、風油精等驅避劑的方法給予驅趕。由於這些回蜂經過3天的反覆返回,已對新址有了初始記憶,驅避後,基本都能尋找到新址。
小結:強制遷移法費時費工,容易造成1周左右的蜂王停產期,而且蜜蜂繁殖積極性不高,對蜜蜂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影響較大。總之,不論採取什麼樣的蜜蜂遷移方法,應在充分尊重蜜蜂生物特性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多措並舉,靈活運用,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減少回蜂對蜜蜂養殖帶來的不利影響或損失。
-
8 # 梅州石扇金柚
廣東梅州梅縣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誘了一窩蜂要搬回蜂場一起管理,距離200米怎樣做到不回蜂?
根據蜜蜂生物習性可知,只要進行過認巢飛行的蜜蜂(包括未進行採集的內勤蜂),在離巢不遠處活動,都能準確返回本巢。而轉入外勤採集後的蜜蜂,則以原巢為中心點,直徑3-5公里範圍內,只要沒有超出飛行範圍,也都能夠準確返回原巢。蜜蜂的這個生物習性,使得蜂群的既有完整性又有相對獨立性。因此,原地蜜蜂搬到200米處安放,仍然在蜜蜂採集範圍內,無論是中蜂還是意蜂,都會出現回蜂或者錯投附近它群,引起混亂。當然,在養蜂過程中,要做到蜂巢位置一成不變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的是儘量減少回蜂,主要的技術在於消除蜜蜂對原巢的記憶。
一、先遠後近搬遷
我們知道當蜜蜂超過了它的飛行範圍後,就不能再飛回原巢,根據這個原理,要把誘捕的蜜蜂搬到200米處安放飼養,而且蜂群數量較多的情況下,可以先將蜜蜂搬到離原巢5公里範圍外的地方飼養一個星期,讓蜜蜂重新認巢,忘記原來的蜂巢的位置,再搬回原巢200米處,這樣可以徹底消除回蜂,但是勞動強度大,搬遷過程中也容易出現損蜂的情況。
二、利用連續低溫期或者雨天
冬季寒冷季節或或者經歷一段時間連續低溫後,蜜蜂會結團進入半休眠狀態。當天氣變暖,蜜蜂恢復巢外活動時,無論是新蜂還是老齡蜂都會進行重新認巢飛行。利用這個特性,將誘捕的蜜蜂搬到200米處安放,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回蜂情況。另外,在連續的雨天,蜜蜂已出現停飛一段時間,即使偶爾有個別蜂飛出,也可將其看作為低溫結團休眠狀態,選好某日夜晚,將蜜蜂搬到想要安放的地方,就可以實現蜜蜂200米近遷,也能減少回蜂情況。注意:蜂群處於活動狀態時,巢門口有較多工蜂出入時,應慎用或不用此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利用過箱搬遷
人為的過箱對蜜蜂本身的刺激,也可以消除大多數蜜蜂對原巢的記憶,達到減少回蜂的情況。過箱搬遷主要用於誘到蜜蜂后搬回蜂場的操作,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好時機,只要時機把握好,就可實現過箱、搬遷一舉兩得。過箱搬遷有兩種方法:
1、運用收蜂籠過箱
提脾找到蜂王,關入囚王籠,放到收蜂籠中,噴煙驅蜂離脾,進行收蜂操作,操作過程儘量緩慢進行,讓蜜蜂受驚吸飽蜂蜜,模擬分蜂狀態;待蜜蜂全部收入收蜂籠中時,靜待一段時間,讓蜜蜂安靜下來,再把蜜蜂提到200米處進行過箱操作。
2、直接在現場綁脾過箱後搬回
誘蜂地點誘捕到蜂群后,待蜜蜂產卵造脾或者帶上1-2個子蜜脾,在現場直接過箱,過箱完成關閉巢門一段時間,帶蜜蜂上脾安靜後,將蜂箱搬回即可。
四、逐日移動搬遷
蜜蜂對原巢的敏感性雖然很強,但對原巢稍微變化以後的適應性也很強。在蜜蜂活動期間,需要搬到200米外安放,可以採取逐日移動的方法,來一點一點的促使蜜蜂忘記原巢的位置。中蜂的敏感性強於意蜂,同時對變化適應性也快於意蜂,可先每天挪動1米,遇到好時候(雨天、連續低溫期)可以移動稍長一段距離直到安放到指定地點。如果移動距離過大,出現回蜂情況,可將回蜂人工收捕後放回到巢門口讓其重新回到蜂巢裡,直到沒有回蜂出現。逐日移動搬遷效果好,但是使用起來很麻煩,耗費的時間太長,適用於更近距離的搬遷,如城市樓頂養蜂或者業餘養蜂人使用。
注意: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搬遷,搬遷後原巢在一段時間內都不可以再放蜂箱,包括誘蜂地點也是,直到回蜂消除才可以重新安放蜂箱。一般來說3-5天后即可重新擺放蜂箱。
-
9 # 蜂友會
誘捕蜂群的時候,蜂巢位置和蜂場位置較近,避免蜂群“回蜂”的小技巧
養蜂人在誘捕到蜂群之後,傍晚將蜂群過箱到蜂箱內,給蜂箱內調入子脾,這時養蜂人有2個小技巧避免蜂群出現回蜂的情況,將蜂箱搬離2公里~3公里以外的地方,蜂箱放置在哪裡幾天之後,再將蜂箱搬回蜂場,這樣能夠有效避免蜂群的回蜂現象。
如果,養蜂人選擇將蜂箱放置在蜂場,由於蜂群內成年工蜂有回蜂的情況,養蜂人給蜂群內調入封蓋子脾,縮小蜂巢門,增加工蜂出巢難度,有利於提高工蜂的認巢行為,同時,這時蜂群內有少數工蜂出現回蜂情況,隨著蜂群內新蜂羽化出房,蜂群很快就穩定下來了。
-
10 # 蜂博士
蜂箱不能隨意移動對許多養蜂人來說已是基本常識,因為隨意移動蜂群很有可能導致蜂群發生回蜂,從而導致蜂群群勢發生改變,對蜂群發展不利。但在日常管理蜂群時可能會經常需要近距離移動蜂群,對此,筆者在此分享一種仿照自然分蜂近距離移動蜂群而不會發生回蜂的方法。
這一方法之所以可行是因為發生自然分蜂或飛逃結團的蜂團在被收捕後有重新識別新巢的本能,一旦入住新居,在無特殊情況下,工蜂不會再返回原巢,也就是不會發生回蜂。根據蜜蜂這一生物學特性可以這樣近距離移動蜂群:
1、把蜂王扣在王籠裡,將王籠掛在收捕器中,並將收捕器懸掛在距蜂群1米遠,離地面1米高的樹枝上,若沒有樹枝可掛在其他物體上;
2、逐個把待移動蜂箱中的巢脾上的蜂抖落在收捕器下,全部抖落完畢後將蜂箱從原址移走,抖落的部分工蜂很快會找到收捕器中的蜂王,因原址無蜂箱,其他工蜂盤旋後也會飛入收捕器,很快形成蜂團;
3、在新址上放蜂箱,並在箱內安放好巢脾,蓋上大蓋。待蜂團安靜後,取下收捕器放在新址蜂箱巢門口,讓蜂從巢門進入箱內;
4、當在部分蜜蜂進入蜂箱後,將王籠開啟,讓蜂王自行爬出,蜂群安靜後即完成蜂群移動。
注意:採用此方法移動蜂群應注意,天氣太熱或過冷或大風,均不宜進行移動;缺蜜季節需提前1—2天補喂蜂群;收捕器要通風良好,防止蜂群受悶。
回覆列表
1,沒有花期的時候,可以晚上搬回來巢門口放點草讓蜜蜂重新認巢。
2,有花期的時候就直接搬回來,不用怎麼管理,多少會有一點蜂回箱的,沒有那麼好。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