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淑妍zsy
-
2 # GBLW的財會世界
審計過上百家的中小企業後,我覺得目前企業會計仍然存在幾個很明顯的誤區:就是做賬以“稅務”為準而非準則;核算習慣“收付實現制”而非“權責發生制”;一直勤奮的埋頭做賬不聞不問賬務後面的業務;電算化時代,不依靠系統卻想著依靠網上搜集的一些EXCEL表格檔案;存在“會計越老越吃香”的想法。
圖文無關:分享下自己之前遊玩的地方——新疆伊犁昭蘇
一、一切以“稅務”為準繩
審計過程中,碰到很多情況就是常有財會人員問我,這個發票正規與否稅務是否認可能否入賬。這點可以理解,畢竟企業待久了,時常跟稅務打交道,老闆又覺得交出去的稅都是真金白銀,所以只關心稅負並不真的關心財報。但朋友們,《企業會計準則》是財政部編寫的不是國家稅務總局編寫的,做賬的時候基於應付老闆和稅務局的要求可以特別關注發票情況,但不應該一切以發票作為出發點:發票沒開就不確認收入;沒收到發票就不確認費用;稅務局規定交通工具折舊年限不能低於4年就乖乖全部按照4年折舊。朋友們,現代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不是收付實現制也不是發票實現制。
財會人員如果想往更高的山頂前進,而不是一直當一個數著發票計算費用的記賬人員,好好理解現代會計的基礎是真的很有必要。
二、不自覺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
這點仍然跟財務跳脫不出“稅務”有關。不是開了票拿到了錢的收入才是收入,當東西發出對方驗收無誤,風險報酬已轉移,就算髮票沒開錢沒收,符合收入確認準則,該確認收入還是要確認收入;當費用付出去,不是拿不到發票就一直掛“預付賬款”,當對方已經為你提供了服務滿足費用確認條件,即使沒拿到發票,該費用化還是要費用化;當今年存在應發給員工的年終獎,不是等到次年發了錢才把這筆年終計入次年費用,而是應該在年底合理估計這筆年終獎費用合理計提。
總而言之,請讓會計的歸會計,發票的歸發票,現金的歸現金。財務人員就算日常工作中因為老闆的胡亂指導不得不做一些妥協,但還是應該知道會計背後的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避免跳到規範的大平臺後鬧笑話。
圖文無關:新疆伊犁昭蘇,還想再去一次的地方
三、一直只埋頭做賬,不去了解前端業務和賬務後面的資訊
會計人員想提高自己的上限,想從一個專業人員轉型成綜合性的管理人員,就不能一直埋頭只看到自己手中的幾張發票。而應該透過賬務去了解背後的行業資訊,透過與前端業務人員的日常交流溝通去了解行業的詳細情況。比如交易的流程一般是如何、產品的成本一般是哪些、銷售過程中產生的費用佔收入比大概是多少、相較於其他行業這個行業有什麼特殊的情況、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以及變革等等。優秀的財務人員應留出一半時間去關注財務以外的資訊,做到業財融合,逐步提高自己的上限。
四、能用系統解決的事情就不要想著用人力或者EXCEL表解決
這點,可能受困於企業的規模大小。有些小企業確實因為老闆不重視,財務系統就只是簡單的記賬出報表功能。但身為財會人員,我們應自己關注網上相關資訊,搜尋下目前財務系統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基本上一套開發完善的標準財務系統,能跟人力系統、預算系統、費用控制系統、客戶供應商管理系統等等相連線,而基礎的財務分析等更不用人工去底下計算複核,只需要日常把帳做好,滑鼠一點選就能算出最標準無誤的答案。所以,財會人員應該有自己的危機感,未來財務機器人系統替代大量簡單的人工記賬和報稅,真的不會是很遙遠的事情。到時候被機器替換掉的那部分人就業該如何解決?
五、存在“會計越老越吃香”的誤區
從前國家發展慢,不止車馬慢愛情慢資訊慢,財務發展也慢,可能十幾年如一日都沒什麼變動,再加上科技發展慢,一個算盤一個小計算器依靠著經驗就把帳搞定。但各位回頭看看這兩年,會計準則3年一小變5年一大變,2021年新金融工具、新收入、新租賃幾大準則同時應用,光學習這幾個新準則就能把腦袋學炸。財政部會計報表更是1年1變,前年甚至1年兩變,有多少人還在用著四五年前完全不適用現在新準則的報表。再加上會計系統和人工智慧的告訴發展,很多傳統做賬方式人工介入越來越少。這些快速的變化和大量的資訊更新,導致“老會計”學習專業知識越來越艱難。所以我認為,會計越老越吃香在現代這個時代不僅不適用,如果我是企業負責人,我優先考慮的就是30-35之間的財務人員,絕對不會去想招一個老會計,客觀情況顯示他們很難跟年輕人競爭。
圖文無關:我的夢想是邊玩邊分享財會
以上,希望對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有幫助
-
3 # 財務老劉
1、會計與稅法概念混淆
2、會計科目與報表專案混淆
3、增值稅概念與企業所得稅概念混淆
4、自己的責任與他人的責任混淆
最後一點最致命
-
4 # 上海立信會計
會計平常工作中都有很多誤區,下面這9個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存在的,一起來看看!
1、把借貸相等當成填制會計憑證的唯一目的
2、沒有發票不會做賬
3、收據不能入賬,也不能稅前扣除
4、白條不能入賬,也不能稅前扣除
5、會計憑證都要有原始憑證
6、憑證摘要不重要
7、把稅法當成做賬準則
8、會計做賬不需要考慮稅法
9、根據單據種類做賬
以上9大誤區,作為財務人員一定要知道。
-
5 # 東嶺財經
做賬誤區?可能因會計的知識廣度和深度的不同,而對所謂的“誤區”有不同的看法吧。至於該問題,表達一個會計的幾點看法或感受吧。
一、做賬,不要為了做而做做賬,尤其做分錄建議兩點:一是熟悉公司業務和公司架構,二是注意前後銜接。比如,客戶付過來一筆款項,如果公司有多板塊業務,要分清這些款項對應哪個板塊的業務;客戶過來的款項,要看看原來走的是應收賬款還是預收賬款,清楚後,保持前後一致。
二、調賬,不要為了調而調好多會計喜歡調賬,而且是根據自己的做賬習慣。
調賬沒問題,但最好確定好各個會計科目尤其是二級到末級科目的核算規則後再進行調整。如果沒確定好核算規則,賬務調整後,其他人再查賬就麻煩些。比如非主營業務往來的其他應收/付賬款科目,如果某個單位一開始確定了走其他應收或其他應付,那就同一個科目一致延續下去即可。沒有必要再進行調整。
但如果原來是錯誤的,那就應該調整。比如,主營業務往來的科目,比如應該走應付賬款的,走了其他應付賬款,這個是錯誤的,那就應該調整。
三、節稅,不要為了節而節涉稅等合規經營不能越過紅線,尤其是在節稅上。只要銷售的款項到了公司賬上,無論開發票與否,對方需要發票與否,都應該做收入,涉及的稅金該交則交。
8月份某地稅務局查了一個企業,該企業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後應納稅所得額為296萬多一點,正好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結果稅務局在對比企業的收入、成本、費用後有調整的可能性,最後調查談話後,確實是調整了。原來企業調整後應納稅所得額是320多,為了享受稅收優惠調減了近30萬的利潤。最後沒享受稅收優惠,而且還有罰款和滯納金。可能也有人在想,如果距離300萬更多,是不是會好些呢,這個不好說。
如果想節稅,建議可以合理合法稅籌(客觀上可以,而不是主觀上),不要進行其他違規違法的操作。
四、利潤,不能說調就調利潤的調節,可能調增,也可能調減。可能的原因(在這不考慮上市公司)有:
1、降低企業所得稅的繳納;2、管理層應對董事會的考核;3、基於利益的某種需要
無論涉稅與否還是其他原因,如果要求會計調節利潤,最好取得有關的可以留下證據的授權,萬一事發,還能減輕一點會計的責任。
五、經驗,不能一成不變有許多人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但這個工作經驗,可能只是一個經驗用了很多年。在財稅政策經常變化的今天,作為財務人員,還是要多學習專業及相關知識。財稅政策的變化、準則的變化,勢必引起會計處理方式的變化,作為財務人員要及時應變。否則,原來的經驗,可能就成了刻舟求劍了。
六、信任,並不是可以越權這個不多說,即使會計獲得了充分的信任,該請示的還要請示,該彙報的還要彙報,作為會計還是要時刻注意。
暫說以上吧,以後再補充。
-
6 # 金典財稅
會計做賬的誤區有很多,最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兩點:
1、白條不能入賬。
經常有會計諮詢:老師,我們公司有很多白條,這麼多支出不能入賬怎麼辦?
白條是可以入賬的。
只要是真實發生的業務,可以原始單據作為依據據實入賬,這是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及時入賬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但在企業所得稅彙算時,對於應當取得發票而未取得合格發票的支出,需要做納稅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也就是說,無票支出不得稅前扣除,這可能就是一些人誤以為白條不能入賬的原因。
2、未開銷售發票不需要做收入。
這這問題在房地產企業表現的更為突出。不少開發專案交房已經二、三年了,還沒有確認銷售收入。問會計為什麼,他們說,現在還不能辦理產權證,所以沒有開發票。沒開發票我怎麼確認銷售收入啊?
毫無疑問,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確認收入不能以是否開具銷售發票為依據,而應當以商品控制權是否轉移為依據。
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只要符合銷售收入的確認的幾個條件: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絡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等,就需要按規定及時確認銷售收入,結轉銷售成本,無論是否開具銷售發票。確認銷售收入與是否開具銷售發票沒有直接關係。
當然,其他方面的誤區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
7 # 一二三四五的老大
把能抵扣的都抵扣了,讓專案正常繳稅,知道的一個專案,少抵扣了上億的成本,多交了幾千萬的稅,交進去的還都是淨利潤
回覆列表
一、把借貸相等當成填制會計憑證的唯一目的
填制會計憑證借貸肯定要相等,但是不能把借貸相等當做是唯一目的。實務中更多的需要思考借貸相等之外的其他事項。以下羅列做賬需要考慮的事情。
二、沒有發票不會做賬
由於中國稅收管理過分依賴 “以票控稅”,給會計人造成會計做賬必須要見到發票才能做賬。沒有發票不能入賬。和沒有發票入賬了也不能稅前扣除的誤區。
沒有發票當然可以入賬,至於是否可以稅前扣除那是稅法的事情。實務中不少人把會計和稅法搞混淆了。甚至出現見票做賬,無票不入賬,沒有發票不會做賬的狀況。會計和稅法的相關規定中都沒有發票是唯一合法有效憑證的規定。會計人員不必把合法有效憑證等同於發票,同時當遇到稅局人員只認可發票是唯一合法有效憑證時,需要據理力爭。
三、收據不能入賬,也不能稅前扣除
可以參考下這個,看看哪些收據可以稅前扣除:(財綜[2010]1號《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往來結算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
A:由政府各部門開具收費票據;
B:由各事業部門開具收費票據;
C:捐贈收據;
D:工會經費收據;
E:法院的訴訟費執行費收款收據;
F:軍隊收據;
G:其他符合規定的可以稅前扣除的收據
四、白條不能入賬,也不能稅前扣除
白條可以入賬,但是能否扣除就要看稅法的相關規定了。其實關於白條企業應該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符合會計準則入賬要求就可以入賬,如果此項支出並不符合稅法稅前扣除要求。也是如實調整就可以了。
五、會計憑證都要有原始憑證
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第五十一條第三款第四款 規定,除結帳和更正錯誤的記賬憑證可以不附原始憑證外,其他記賬憑證必須附有原始憑證。所以除結賬和更正錯誤記賬憑證可以不需要有原始憑證外,其他都需要有原始憑證。
六、憑證摘要不重要
在會計憑證填制中,認為會計科目用對了,金額沒錯。其他的事情事情就無所謂了。至於憑證摘要不太關心,甚至認為可以忽略不計。
七、根據單據種類做賬
實務中會計做賬很多是根據發票或單據的型別來做賬,最經常看到的是見到餐飲費發票就計入業務招待費。做賬時應該按業務的性質來確定成本費用的歸集科目,而不是根據單據的種類來確定會計科目。如餐飲票根據業務性質可以入業務招待費,可以計入“職工福利費”,可以計入“差旅費”,可以計入“會議費”,可以計入“職工教育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