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山易人易學
-
2 # 詞文江湖
《增廣賢文》是本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其書名最早見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左右。
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續寫,才改變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又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沒有任何書記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書從表面上看似乎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不難發現有其內在的邏輯。該書對人性的認識以“性本惡”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親情被金錢汙染,“貧居鬧世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友情只是一句謊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尊卑由金錢來決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法律和正義為金錢所操縱,“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世故導致人心叵測,“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惡難辯,“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增廣賢文》把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增廣》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透過讀《增廣》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
3 # 64917912525
知道這本書。書中文字不多,篇幅不長,均是對偶句,都是勸世良言的警句格言,有五言的,七言的具多,讀來朗朗上口,讀書人的最愛。
-
4 # 謹聖嘆
內容都是大雜燴,我估計原作者編這樣一本書,主要是給過去一些不願意寒窗十年苦讀的人的一本“速成”類的書。
編者把大部分經史子集、儒家哲學的經典句子,摘抄出來,然後綜合進一本書中,十分適合那些求學的投機分子,他們可以從言之無物的文盲,在半年內,迅速成一個滿嘴子曰詩云的“儒生”。
當今社會,“增廣賢文”這類書更多: 西語速成三百句、零基礎百天內流利說美語、快速成為投資高手、十天內成為談判高手等等。
-
5 # 筆耕桃李園
《增廣賢文》認真閱讀
《增廣賢文》又名《增廣便讀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兒童啟蒙讀物。據傳成書於明代,之後經過明清兩代文人修訂增補,形成了流傳於今天的版本。
《增廣賢文》以便於讀誦的韻文體編寫而成,文句優美,讀來琅琅上口。其內容十分廣泛,從天文地理到社會人倫,從歷史沿革到典章制度,字字珠璣,句句精彩,但都圍繞做人和處事這個中心。如關於學問修養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於惜時勤學的,“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關於寬以待人的,“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關於納諫聽言的,“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些都成為膾炙人口的錦言佳句。
《增廣賢文》由於內容上的精心選擇,對為人處事有極好的指導作用;形式上的獨具匠心,讀後使人過目成誦。因此,《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今天讀來,仍不失為極其寶貴的人生經驗,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增廣賢文》,清.碩果山人曾修訂為《訓蒙增廣改本》,清.同治年間周希陶又《重訂增廣》
增廣賢文節選: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人。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
奉勸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萬無一失。
-
6 # 山中月2
《增廣賢文》原名《昔氏賢文》,簡稱《增廣》。明代戲劇作家湯顯祖在《牡丹亭》劇本中的第七齣:《閨塾》一折戲文中念道:“《昔氏賢文》,把人禁殺,恁時節則好教鸚哥喚茶。”戲文後的註釋:《昔氏賢文》,一種編輯古代聖賢言論教訓童蒙的讀本。說明此書在湯顯祖(1550--1616)之前就享有盛名並流傳於世了。注意,這裡是“昔氏”而不是“昔時”,說明書的作者不祥。相傳是明中葉的一儒生編纂。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重訂,命名《增廣賢文》。
近年來再版的《增廣賢文》一般都沒有註明作者是誰,有的索性署“佚名”。民間廣為流傳的是:一秀才(牢犯)在蹲監牢時所編著,成書後秀才還得到了赦免。
從書的內容看,從四言到多言,句式不等,幾乎是若干條“格言警句”。有諺語、文言、俗語;有直言、婉言、勸善言;有家教、仕宦、處世之言。士農工商包羅永珍,讀之受益。歷史在變遷,社會在變革,書中有些“格言”不一定與當今社會相適應。取其精華,摒棄糟粕,這是讀者應當記取的。
-
7 # 山客Czm
增廣賢文,過去是私塾學堂兒童的啟蒙讀物,凡讀過幾天私塾的人都學過,可說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內容的一個普及本,除個別觀念過時外,大都是教導作人的基本知識,可說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有些成了婦乳皆知的格言,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不到;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知心不可無;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想有時;若要人不知、除非已不為;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家無生話計、坐吃山也空,……等;其他如居安思危,國淸才子貴,國難現忠臣,水清則無魚、人太謹則無智,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知足常足、安樂值千金,……等等,都是至理名言;若真有人只用這些話來空談、也只祘他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 人,不能責怪是這些道理誤了他,正象人窮怪屋基、志短怨父毌般可笑!
-
8 # 心情69729001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一本很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書,相當於一本格言警句集~
-
9 # 六品書畫課堂
《增廣賢文》是一本男女老少皆可讀,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書籍,是明期時所編的兒童啟蒙書目。內容集結了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對為人處世等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其中有很多名句,現在也一直很受用,如: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
-
10 # 天降橫財
《增廣賢文》《營謀小集》全中國解放後最早出現在香港版《通勝》《百中經》上,60、70年代港製英管,購《通勝》《百中經》還要偷偷叫港人帶回大陸,古長者傳言一本《通書》看到老,中華處世名言應普及後一代之教學為上也!
-
11 # 四月與五月923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才聽說過《增廣賢文》的,一開始在一個同學筆記本上看到的。當時感覺都是一些封建文化的糟粕,宣揚一些三綱五常,尊卑有別的封建思想。後來看了一遍,默默記下很多詞句,很多都是不以為然,不過挺喜歡朗朗上口的韻味。後來慢慢的經歷很多事情,慢慢的覺得有些話感同身受以後,感覺真是至理名言。比如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以前挺喜歡攬事的,喜歡勸人,現在慢慢明白,你說的再有道理,都沒用。比如,用心計較般般錯,退後思量事事寬。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很多,想看的人可以找來看看,很值得一讀!
-
12 # 黃蜂306
增廣賢文古書文學讀本,是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現代社會也一樣,這管你是進入仕途,還是經商,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回覆列表
《增廣賢文》,也是惜時賢文,歷代增廣而成,包括了各角度警句,諺語,惜時,鼓勵等內容。提醒如何做人,如何說話,如何處事和看人。
比如說話方面: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比如論人性: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居深山有遠親。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客來主不顧,應恐是痴人。
處事方面: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論事方面: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紅粉佳人休變老,風流浪子莫教貧。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
惜時方面: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黃河也有澄清日,其可人無好運時。時來鐵似金,運去金成鐵。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教育孩子方面:有田留與子孫耕,有書留給子孫讀。留子千金,不如留子一經。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解釋兩句話,第一句“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這是要自己吃虧也不要辜負他人,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有一句名言“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這是生逢亂世,為了保全自己,寧可錯殺他人,也不敢身處陷阱。第二句“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兒子是男丁,本來應該為家裡做事情,要頂樑柱的,如果不懂事,就跟一條驢一樣,只會叫,幹活不行。有一種叫驢,每天哇哇餓吼叫,就是不能幹活。
而養豬,到年底就賣掉了。第二年再養小的。家有女,長大出嫁,就相當於賣掉一樣。所以說“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雖然現在看起來這話說的不入耳。看看商業時代要賺錢,沒有能力也是枉然。就連養女如果只是和養豬一樣,恐怕也難以過上幸福生活。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啊。如果不能讓孩子有出息,老子在努力又能怎麼樣?只怕是“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敗之有餘”了。要明白“黑髮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哦。
在交朋友方面: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結交須貹己,似我不如無。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展疏。
孝敬父母如神佛: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在家敬父母,不用遠燒香。
所以說昔時賢文,真的很不錯,哪怕是我們沒有別人富有,也要有一個平常心: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一看挑擔漢,比上不足比下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