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景源生活號
-
2 # 兒科周醫生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新生兒黃疸的問題我來回答。
題主是說寶寶有黃疸經檢查醫生不建議藍光照射而是繼續觀察,說明當時醫生判斷寶寶屬於生理性黃疸,希望你們根據黃疸指數監測與醫生聯絡,再判斷是否需要藍光照射治療,也可能10天左右黃疸就會消退,所以家長不要著急,3天黃疸是不會如此快退下去的。
一、那麼什麼情況下是生理性黃疸,什麼情況下是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特點:
出現時間:出生後2~3天可見黃疸。
黃疸程度:相對病理性黃疸輕,黃疸指數不超過12.5mg/dl,表現為全身面板及眼鞏膜黃染,多在額面部、軀幹及四肢,部分寶寶可以肉眼所見手心及腳心黃染。
持續時間:一般黃疸4~5天到達高峰,以後逐漸下降,一般10天黃疸消退,最遲二週也應消退。
伴隨症狀:較少,精神狀態好,哺乳、大小便及睡眠都正常。
2、病理性黃疸特點:
由於病理性黃疸的原因較多其實各有各的特點,我們將共性的特點介紹一下。
出現時間:一般新生兒溶血出現的時間早,出生24~48小時內就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黃疸,而感染如母親曾經感染鉅細胞包涵體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和弓形蟲,先天性膽道閉鎖等黃疸出現的比較晚,但持續時間長。
黃疸程度:一般黃疸程度呈進行性加重,多是溶血性黃疸,面板金黃色,黃疸指數短時間內超過12.5mg/do, 或以每天85umol/d的速度增加,而感染性黃疸面板多呈陰黃色。
持續時間:病理性黃疸持續時間都長,多在20天至3個月不等。
伴隨症狀:多有明顯的伴隨症狀,精神狀態差,不吃奶,如溶血性黃疸由於進行性黃疸加重,精神狀態差,甚至發生核黃疸時會出現驚厥,表現為雙眼上翻或凝視,頸項強直,四肢抽搐,且對腦組織損害是不可逆的,頭顱CT或磁共振檢查會有不同程度的腦實質改變。先天性膽道閉鎖會出現大便顏色變淺或呈陶土色大便。
二、黃疸達到什麼程度可以干預和治療?
當黃疸值超過12.5mg/dl或以每天85umol/d的速度增加,就要干預性治療,否則發生核黃疸將對腦細胞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1、干預治療一般首選藍光照射48~72小時,或48小時後間歇照射,動態觀察黃疸指數。
2、如果病理性的如溶血首先需要換血療法或丙種球蛋白衝擊治療。
3、肝酶誘導劑的治療。
4、如果是先天性膽道閉鎖應手術治療。
5、感染性黃疸需要積極抗感染及肅清感染灶治療。
6、調整腸道菌群,促進膽紅素代謝。
三、黃疸的寶寶怎麼觀察護理呢?
1、及時開奶,加強餵養,儘快建立正常的腸肝迴圈,促進胎糞排出,從而使膽紅素加快排洩。
2、一定要動態監測黃疸指數和黃疸變化。
3、觀察寶寶的大小便保護,尤其大小便顏色改變,如寶寶尿呈金黃色或有血,一定要積極的找醫生進行檢驗,查尿膽原。大便顏色越來越淺,也要去醫院化驗,做直接膽紅素及簡接膽紅素測定,做肝臟及膽道超聲檢查。
4、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如果吃奶不好或不吃奶,精神萎靡或激惹,或哭鬧尖叫都要積極的去醫院。
以上治療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住院治療。綜上所述,如果寶寶是生理性黃疸,請家長動態觀察黃疸指數,記住黃疸變化,隨時與醫生聯絡。一般醫生不主張自行用什麼茵梔黃、什麼喝糖水什麼的處理。要搞清楚黃疸原因及變化,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
回覆列表
寶寶發生黃疸一般都是新生兒期,這個時候當然要聽醫生的建議啊,黃疸高了很麻煩,到了需要照光那一步就比較嚴重了,如果這個時候還沒能控制住就是病理性黃疸了,嚴重的會損傷大腦,需要換血治療。但不能憑自己看著面板黃就要求照光,這是不行的。膽紅素過低也會引起其他病症的。
我對新生兒黃疸印象很深刻的。我兩個兒子出生時都有黃疸,還跟我老婆O型血有關。大兒子好一點只是臉黃,那時候我才知道黃疸是什麼,老人們都說沒事多曬曬太陽就好了,還好幾天自己退下去了。小兒子出生後我們只是看了一下就被送到了新生兒科,大家都知道進了新生兒科病情都是比較嚴重的。當時把我著急的,老婆刨腹產她更傷心。那裡費用很高還要分時間才能探望。我就查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越看越害怕,費用高又不忍心孩子在裡面遭罪,最後自己買了藍光燈回來在家照光,很快就降下去了。我覺得醫院雖然也給照光,但他們都有時間和距離限制可能恢復的比較慢。
孩子有黃疸不是都要去照光的,要看病情更要按時檢查聽醫生建議。這個病在前期很好控制的,不要擔心。黃疸值不是很高不會對大腦產生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