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微課網校
-
2 # 老典典看世界
現今三大品牌,友基、漢王、wacom 友基:直接無視,深圳貨、做工垃圾、筆還要放電池才能用(貌似還在石器時代) 漢王:以前wacom代工,以前不咋地,不過現在好了,有點做大的意思,我買過一塊,用起來不錯,最重要的是便宜,低款、中款建議買漢王。 wacom:日本品牌,中國代工,板子各方面品質不錯,就是bamboo低款和中款(也就是1024壓感)的幾款解析度和讀取速度太低了,只拿一些什麼快捷鍵、手觸之類的噱頭出售,挺鬱悶的, 所以買wacom還是要買影四系列的,經典中的經典。
隨便用用機會不心疼の入門級 - WACOM BAMBOO/友基
671活動區域是:217 x 135 mm,價格599元。
471活動區域是:152 x 95mm。價格399元
WACOM官網的定位
簡單來說,就是ART和COMIC比DRAW多了觸控功能,其他引數基本一致。
DRAW有小/中兩種尺寸,分別499和980元(小號藍/白兩色,中號只有白色)。
ART有小/中兩種尺寸,分別為699和1480元(藍/黑兩色可選)。
COMIC只有中號一種尺寸,價格為1480元(藍/黑兩色可選)。
-
3 # 無名修仙組織
你好,數位板作為輔助工具對於動畫專業的學生來講是必不可缺的呢~但是作為入門的新手購買數位板,一定要好好考慮價效比,不一定要買配置較高的板子,但是也不要買廉價貨!中低價格的練習板是最好的選擇(當然有錢or之前有一定板繪基礎的話直接買個新帝數位屏也沒毛病emmm)
首先來認識一下數位板最主要的引數——壓感級別。市面上常見的數位板的壓感級別有1024和2048,之前聽說微軟的surface已經支援到4096級壓感了,當然它不屬於數位板也不屬於數位屏所以在此不多講。壓感級別越高能識別到的筆壓細節越多,線條變化也就越豐富~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壓感級別越高,板子的使用體驗和製圖效果就越好,然而這種想法並不正確。作為初學者,可能你還無法駕馭壓力感應級別過高的數位板,感應靈敏的它只會讓你畫出的線條不平滑甚至無法讓畫面效果達到你的預估(有時繪圖軟體的防抖功能可能都拯救不了orz)再加上如果你買的是工作區很大的數位板,那就抖的更厲害了orz所以初學者不建議買壓力感應級別過高和工作區過大的數位板,畢竟數位板不是越大就越好~中等大小的1024級壓感夠用了,哪怕很多入行很多年的人用的數位板也是中等大小+1024級壓感的配置,和自己剛入門時用的數位板的差別也不是很大。
你說的wacom是個很好的牌子~wacom的練習板其實不論對於初學還是進階中都很適合,而且價效比非常高。在此給你推薦CTL-671,也就是圖上那一款。價格在400-450RMB左右,1024級壓感,價效比特別高,而且筆握起來很有分量,書寫體驗超棒。進階階段的人用起來也很得心應手。重點是wacom的產品質量超耐操,用個七八年不成問題。如果你已經種草或者進階到了一定水平,也可以考慮入個iPad pro作為練習工具甚至生產工具(pro的效能其實足夠用來畫稿子了)在此不多講咯,有點題外話~
17
回覆列表
關於數位板的選擇,可以跟你說道說道!
第一塊板子用到現在已經五年了。 第一塊板子是wacom的斑布。╮(╯▽╰)╭原諒我現在還不會拼寫它的英文。
記得當時知道這個東西的時候就是大二那年~是同學買了之後被我看到了,死乞白賴的要過來沒日沒夜的畫了兩天。邊畫邊想——我擦,還有這等神器!!這簡直就是CG圈外小菜鳥的福音呀!!瞬間開始攢錢,買!買!買!也就是從此,才開始了真正的電腦手繪之路。 好吧,這個嗜畫的大學經歷就不贅述。
後來畢業,工作。公司標配是影拓四。當時影拓是wacom的主推系列。我沒有拒絕,但也並未有什麼驚喜~因為之前上了一個培訓班,大家的板子各式各樣。有油雞,漢王,斑布,影拓這幾大類。但是大家並沒有板子的好壞而降低或提高自己的畫功(此句加黑)。當時板子的型別只是表明了大家兜裡有多少零花錢罷了。我們班畫的最好的妹子用的是漢王。然後我依然是自己的斑布。而且當時我並沒有體驗出更高階的影拓有何牛逼之處。大家相互換著用也很難說出彼此板子的差異來,雖然價錢差了很多。也就是說(以下加黑)作為一個普通的新手菜鳥,你是無法體驗出不同板子帶給你的不同壓感體驗的。就像寫毛筆字的十歲小學生無法感受到50元一支的狼嚎和5000元一支的狼嚎有哪些細微差異的。舉個例子,不要較真哦~當然從手感,握感上,越好的板子越舒服還是有的。但是如果說對新手畫功的提升加了BUFF我覺得是沒有的。
duang!duang! 再舉一個例子。
一個同學很土豪的買了一塊日本進口的數位屏,大約8K。此係列號稱牛人的福音!注意,是牛人。當時同學(剛畢業~同屬菜鳥)對於板子的感覺就是看著舒服些,操作舒服些,更方便而已。其他的,抱歉,還是沒有加畫功增益BUFF!還有我當時注意到一個細節。同學說他用不出斑布,影拓,新帝的區別。然後邊說邊畫,全是又黑又粗的線條。於是我也嘗試得畫了兩筆。怪事發生了!我畫的線幾乎是五十度貴,如果同學是95度灰(接近純黑)。我簡直被他甩開了45條灰色的街!!!45條呀!!!我瞬間知道了他用不出區別的原因——他太用力了!!!!
這就涉及到板子的一個內部屬性:壓力級。板子最重要的引數就是壓感。一般壓感也是區別板子等級的主要原因素。當你用很大力氣畫畫的時候,壓力級達到最大值,無論是1024還是2048的壓力級,你是不會感受到板子壓力區別的。你可以在控制面板的板子屬性裡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用力度,也就是筆尖感應。同樣,那些將筆尖感應調到最“輕柔”的,也就最能體驗出壓力的差值。更能細膩的感覺到2048和1024壓感的區別。就像滑鼠敏感度一樣,敏感度越高,對人手的操作就越高,同樣也是手法細膩的體現。我有一個同學是電競高手,當時玩龍之谷,作為某區PK操作排行第二的戰士向第一名詢問,第一給出的回答:將滑鼠靈敏度調至100。他極其的不適應,因為滑鼠就感覺在飛一樣。好吧,扯遠了。總結就是:手法越是細膩,畫功越是高超,對壓力級的感受就越明顯。可能知道自己每一筆都大概是多少的力度,多少的灰度。
我工作兩年,公司用的一直是影拓4。因為特別懶,所以很少在家畫畫。家裡的板子是斑布。有一次在公司畫了一天,回家接著畫,發現我的板子太!難!用!了!感覺跟隨了我多年的板子瞬間不認識我了,我們也互相生疏了!就是因為我已經能明顯的感覺到壓感級別的差異了。
所以,做最後總結:相同級別的板子,並不影響你畫畫的效率,尤其是新手。我覺得畫畫效率取決於你的畫功。你的熟練程度越高,畫的畫越好。板子的壓感越高,越能給你提供釋放功力的空間。本身壓力級擴大就是在更好的捕捉人手的壓力。當你的手在畫板上飛舞了成百上千萬次的時候,當你從一個菜鳥變成一個行業老手的時候,當你能十分十分十分細微的感受到壓力級區別的時候,你就達到了所謂的手筆合一,人板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