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個發財吉利的好日子!因人們喜歡“八”字,它與“發”同音,初八寓意好!為何這天又被稱為順星節、穀日和八仙節呢?
傳說大年初八是可以預知新年運氣的節日,它是祭祀星辰、穀子和神仙的日子,因此又被稱為順星節、穀日和八仙節。
在民間,傳說正月初八被稱作是眾星下界的日子,也是小孩子們認星星的日子。這一天古代家家戶戶都會製作小燈燃燒祭祀示祝福,所以順星也被稱作是“接星”、“祭星”。
這一天人們都在家,需要舉行一個順星儀式,帶著孩子認識天上的星辰。等到天上的星斗出齊之後,在各家的案頭、灶臺以及門檻或者鍋臺等處,都需要放一盞燈,這盞燈也叫做“散燈花兒”。
富裕的人家會點燃108盞燈,貧窮的人則會點燃49或9盞燈,放在書桌的案頭、灶臺和門檻上。9盞燈意味著九位流年照命星宿:日、月、金、木、水、火、土、羅睺、計都。
八字有“發”的意義,因此現代很多店鋪也會選擇在這一天開張,來祈求這一年的生意興隆,大發特發,圖個吉利!
傳說中大年初八就是穀子生日。穀子以前是人們的主要食糧,所以穀子生日這一天在民間很重要,如果這一天天氣晴朗,就預示著來年風調雨順稻穀豐收。如果這一天陰雨綿綿,就預示著來年收成欠佳。
所以到了正月初八這一天,民間會祭拜穀神,不允許吃不熟的穀物。因中國是標準的農業文明,因此對曆法、農具、農業祭祀等都十分重視,人們祭祀穀神的儀式相當看重。這習俗也是人們對來年的期望,暗含著對農業的重視,對糧食的珍惜。
在正月初八這天,長輩們會向後輩們講五穀的來歷和耕種的辛勞,並帶領他們吟誦《鋤禾》等農詩,做一些農活親身體驗農民的不易。
以前古代正月初八,每家每戶的人們都會把家裡養的一些魚或者鳥,拿到戶外出放生。有一種說法是鳥留在家裡是會吃穀物的,所以將魚鳥放生,也是期待一個好的收成。
人們在這天放生,有兩個原因:一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人們想用這種方法積累善行希望上天可以看到自己的善行,得到一個好的庇佑。二是為了防止鳥類和人類爭搶食物,於是奉上魚蝦,供它們食用,讓鳥類記住自己的恩德,對穀物嘴下留情,保證穀物的正常生長讓明年有個好收成。
大年初八吃元宵,是因古代有一句俗語“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如果天上的星辰繁多,就意味著人間人丁興旺。元宵的形狀是圓的,因此有團團圓圓、祈求圓滿之意。人們選擇在初八吃元宵,就是為了讓天上的星辰保佑自己。
正月初八也稱“八仙節”,民間取八字的讀音,將正月初八日演變成了敬八仙節。八仙即民間傳說中的李鐵柺、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強權,藐視富貴,經常深入民間,解危濟困,因此民間十分推崇他們,也深受勞動人民喜歡。
正月初八和八仙正好相合,因此民間人們習慣備佳餚水果在這一天祭祀他們。一些地方民間還有習俗,正月初八這一天出遠門,俗稱“遊八仙”。
大年初八正是鴻運當頭的日子,如果在這一天不小心打破了碗碟杯子,一定要念幾句“歲歲平安”等吉祥話。然後把碎碗碟子放在神案上,即可化解災難。還有一種說法是用紅包包著碎片,扔到河中。然後嘴裡唸叨“撞破瓷,錢銀一大堆”就可。
在中國民間習俗中,正月不僅是人們慶祝新年的日子,還和動物息息相關,有“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蠶”。正月初八對應的動物是蠶,如果婦女在這天隨意動針線,這一年都過得不順。
大年初八正是聚財之日,這時候很多老百姓都會把家中水缸、米缸裝滿,預表著來年不會斷糧。這都是因為古代人生活艱苦,人們經常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飢餓的日子,所以在新年的時候總會把米缸裝滿,假果正月初八米缸就空了,感覺不好的。
正月初八雖然是個吉利的日子,卻不適合結婚。相傳這天是“抬頭紅”的日子,有太歲壓頭,對兒孫不利。因此古代男女婚嫁很少選在正月,如果他們在正月結婚,正是太歲壓頭。這種做法不利於兒孫綿延,所以在古代很少有人會在正月結婚。
新時代隨科技大發展,很多人都認為這些是一種迷信說法,大年初八順星節、穀日和八仙節很多習俗逐漸消失了。
比如也不再有人在家裡的案頭、灶臺、門檻、鍋臺處放燈祭祀了。“婦女不用針線”和米缸不能空,而且當今社會很多年輕男女正月結婚等。
因此初八這些民間習俗,雖然己成為過去式,但作為中華兒女不能不瞭解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習俗發展,為的是紀念先輩們的勞苦!
大年初八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個發財吉利的好日子!因人們喜歡“八”字,它與“發”同音,初八寓意好!為何這天又被稱為順星節、穀日和八仙節呢?
傳說大年初八是可以預知新年運氣的節日,它是祭祀星辰、穀子和神仙的日子,因此又被稱為順星節、穀日和八仙節。
一、大年正月初八的習俗如下:01 大年初八又稱順星節在民間,傳說正月初八被稱作是眾星下界的日子,也是小孩子們認星星的日子。這一天古代家家戶戶都會製作小燈燃燒祭祀示祝福,所以順星也被稱作是“接星”、“祭星”。
這一天人們都在家,需要舉行一個順星儀式,帶著孩子認識天上的星辰。等到天上的星斗出齊之後,在各家的案頭、灶臺以及門檻或者鍋臺等處,都需要放一盞燈,這盞燈也叫做“散燈花兒”。
富裕的人家會點燃108盞燈,貧窮的人則會點燃49或9盞燈,放在書桌的案頭、灶臺和門檻上。9盞燈意味著九位流年照命星宿:日、月、金、木、水、火、土、羅睺、計都。
02 大年初八店鋪開張八字有“發”的意義,因此現代很多店鋪也會選擇在這一天開張,來祈求這一年的生意興隆,大發特發,圖個吉利!
03 大年初八還是穀子生日傳說中大年初八就是穀子生日。穀子以前是人們的主要食糧,所以穀子生日這一天在民間很重要,如果這一天天氣晴朗,就預示著來年風調雨順稻穀豐收。如果這一天陰雨綿綿,就預示著來年收成欠佳。
所以到了正月初八這一天,民間會祭拜穀神,不允許吃不熟的穀物。因中國是標準的農業文明,因此對曆法、農具、農業祭祀等都十分重視,人們祭祀穀神的儀式相當看重。這習俗也是人們對來年的期望,暗含著對農業的重視,對糧食的珍惜。
在正月初八這天,長輩們會向後輩們講五穀的來歷和耕種的辛勞,並帶領他們吟誦《鋤禾》等農詩,做一些農活親身體驗農民的不易。
04 大年初八宜放生祈福以前古代正月初八,每家每戶的人們都會把家裡養的一些魚或者鳥,拿到戶外出放生。有一種說法是鳥留在家裡是會吃穀物的,所以將魚鳥放生,也是期待一個好的收成。
人們在這天放生,有兩個原因:一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人們想用這種方法積累善行希望上天可以看到自己的善行,得到一個好的庇佑。二是為了防止鳥類和人類爭搶食物,於是奉上魚蝦,供它們食用,讓鳥類記住自己的恩德,對穀物嘴下留情,保證穀物的正常生長讓明年有個好收成。
05 大年初八吃元宵大年初八吃元宵,是因古代有一句俗語“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如果天上的星辰繁多,就意味著人間人丁興旺。元宵的形狀是圓的,因此有團團圓圓、祈求圓滿之意。人們選擇在初八吃元宵,就是為了讓天上的星辰保佑自己。
06 大年初八祭祀八仙正月初八也稱“八仙節”,民間取八字的讀音,將正月初八日演變成了敬八仙節。八仙即民間傳說中的李鐵柺、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強權,藐視富貴,經常深入民間,解危濟困,因此民間十分推崇他們,也深受勞動人民喜歡。
正月初八和八仙正好相合,因此民間人們習慣備佳餚水果在這一天祭祀他們。一些地方民間還有習俗,正月初八這一天出遠門,俗稱“遊八仙”。
二、正月初八的忌諱如下:01 大年初八禁忌一:忌打碎器物大年初八正是鴻運當頭的日子,如果在這一天不小心打破了碗碟杯子,一定要念幾句“歲歲平安”等吉祥話。然後把碎碗碟子放在神案上,即可化解災難。還有一種說法是用紅包包著碎片,扔到河中。然後嘴裡唸叨“撞破瓷,錢銀一大堆”就可。
02 大年初八禁忌二: 婦女不能隨意動針線在中國民間習俗中,正月不僅是人們慶祝新年的日子,還和動物息息相關,有“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蠶”。正月初八對應的動物是蠶,如果婦女在這天隨意動針線,這一年都過得不順。
03 大年初八禁忌三:忌空米缸大年初八正是聚財之日,這時候很多老百姓都會把家中水缸、米缸裝滿,預表著來年不會斷糧。這都是因為古代人生活艱苦,人們經常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飢餓的日子,所以在新年的時候總會把米缸裝滿,假果正月初八米缸就空了,感覺不好的。
04 大年初八禁忌四:忌觀紅喜事正月初八雖然是個吉利的日子,卻不適合結婚。相傳這天是“抬頭紅”的日子,有太歲壓頭,對兒孫不利。因此古代男女婚嫁很少選在正月,如果他們在正月結婚,正是太歲壓頭。這種做法不利於兒孫綿延,所以在古代很少有人會在正月結婚。
新時代隨科技大發展,很多人都認為這些是一種迷信說法,大年初八順星節、穀日和八仙節很多習俗逐漸消失了。
比如也不再有人在家裡的案頭、灶臺、門檻、鍋臺處放燈祭祀了。“婦女不用針線”和米缸不能空,而且當今社會很多年輕男女正月結婚等。
因此初八這些民間習俗,雖然己成為過去式,但作為中華兒女不能不瞭解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習俗發展,為的是紀念先輩們的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