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阿虎醫考

    中醫補氣血的方法有很多,如中藥療法、食療和運動養生,藥物治療以調脾胃為主,中醫認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後天之本。常用的中藥湯劑有八珍湯、歸脾湯等補氣益血的中藥湯劑;有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等補血益氣的中成藥;還有阿膠口服液、黃芪口服液等補氣養血的中成藥。另外食療也是調整氣血的重要輔助

    手段,常用的補氣血食材有烏雞、芝麻、桂圓肉、大棗赤小豆、豬血、豬肝等等。中醫認為起居飲食等生活習慣,對於氣血正常執行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時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做經絡操、太極拳等舒緩運動,也是調整氣血的重要方式。

  • 2 # 中醫楊棟

    看中醫時總聽說心氣虛、肺氣虛、氣血不足到等名詞,那麼讓我們困擾的“氣”是什麼呢?那麼中醫如何補氣?

    什麼是“氣”

    現代對氣的解釋是流動的資訊、能量、物質三者的結合體,而在中醫看來氣是天地萬物的根源也是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

    中醫將氣的運動稱為氣機,運動方式分為四類即:升、降、出和入。它流動在身體的各個臟腑、經絡、組織和器官中。

    而氣的來源則分為三種,其一是先天父母所給予的,中醫稱之為先天精氣,主要藏在腎臟中,這也是稱腎為先天之本的原因;其二是後天身體所獲得的,即透過脾胃吸收食物營養所獲得,主要在脾胃中,所以脾胃又為後天之本;其三是透過呼吸所獲得,定位在呼吸系統中。

    氣虛常常表現為亞健康的狀態,如出現身體虛弱、乏力、面色蒼白、精神不濟、頭暈、畏寒、說話聲音小、氣喘等等。所以,補氣也是在調理身體的亞健康。

    中醫如何補氣?

    1.飲食補氣

    針對瘦弱、多病、營養不良等氣虛患者,可以選擇一些補氣的中藥材和食材如人參、黃芪、西洋參、甘草、桂圓、阿膠、小米、山藥、枸杞等。

    2.運動補氣

    中醫講久臥傷氣,缺乏運動也會傷及氣血,出現氣虛、氣機不暢、氣血流動停滯、血液迴圈差等問題。透過適度的運動,做到勞逸結合,可以推動氣的執行,同時促進氣的產生。

    所以,補氣是在維護身體的健康,而且氣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透過這裡瞭解,你知道“氣”是什麼了嗎?

    3.補氣食譜

    中醫常講氣血不分家,氣虛的人群不僅要注意補氣,還需要注意補血。此時除了透過保健藥材之外,還要注意透過食物搭配進補。

    首先,推薦老鴨湯,利用老鴨、香菇、紅棗、枸杞和當歸等一同煲湯,既能補氣也很能補血。

    其次,鯽魚湯,用鯽魚、當歸、黃芪等一同煲湯,既可補氣血又可以促進乳汁分泌。

    再有,推薦乾果湯,即利用桂圓、葡萄乾、紅棗、無花果、花旗參等食物一起煲煮甜湯,可以滋陰補氣。

    另外,補氣活血還可以透過按摩的方式達到,透過按摩頭部、面部、腳部和背後,可以散瘀活血。同時,拔罐、刮痧和泡腳等方式也有利於身體氣血的執行,改善氣血體弱問題。

    食療保健

    中醫認為,常吃補氣的食物,可選用小米、大米、糯米、莜麥、扁豆、菜花、胡蘿蔔、香菇、豆腐、馬鈴薯、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黃魚、比目魚等。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健脾益氣作用。

    還可選用補氣藥膳調養身體,例如人參大棗粥:

    配方:人參3克,大棗5枚,大米60克。

    製作:大棗去核,與人參、大米同煮為粥,佐餐用,可經常食之。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諸證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藥物保健

    中醫認為,常用的補氣藥物可選人參、黃芪、西洋參、太子參、黨參、茯苓、白朮、山藥、炙甘草、靈芝、五味子、大棗等。平時也可適當服用一些有補氣功效的中成藥。高血壓患者忌服人參、西洋參、五味子。

  • 3 # 馬鵬程醫生

    補氣可以透過食補和藥補。食補有補益脾氣、肺氣、心氣等的作用,宜於消除或改善氣虛證。主要補益脾氣的食物,補氣類食物在使用時,有時易致氣機壅滯,出現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現象,可適當配用行氣類食物如橘皮,砂仁等同用。 藥補可以找中醫把脈,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調理。

  • 4 # 醫承有道

    人體只有五臟六腑,軀幹四肢這些形體還不夠,還需要有一些專門的物質來營養、激發這些臟腑的功能。這些物質,就是氣和血。

    血的概念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執行不息,流動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於為全身提供營養。

    但氣究競是怎樣的物質呢?

    我們知道五臟六腑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但一個活著的人,與一個死去的人,體內的臟腑實體其實並沒有根本的不同。那麼生與死的關鍵在哪裡呢?

    用生活中煮飯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說明臟腑與氣之間的關係。

    如果我們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鍋裡,過上3天的時間,米也不會熟。

    但如果在鍋下架起火來煮,那麼半小時後,一鍋米飯就可以吃了。

    米還是當初的米,水也還是當初的水,一個冷冰冰無法充飢,一個香噴噴令人垂涎,關鍵就在於有沒有火。

    對人體而言,氣的作用就像這鍋底的火。人體正是由於這一份氣的存在,才使得死的臟腑運轉起來,才使得生命真正成為生命。

    具體來講,由於肺臟有氣,肺才可以主持呼吸運動;心臟有氣,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亂;脾臟有氣,脾才可以主持胃腸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臟有氣,肝才可以疏理氣機讓氣的執行暢通;腎臟有氣,腎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謝。俗話說“人活一 口氣”,如此看來,確實還是有道理的。

    中醫基礎理論把氣的作用歸納為推動、溫煦、防禦和固攝四大方面,可見氣對於人體之重要。

    上面講到的“氣化”過程,就是氣的推動和溫煦功能的一種表現。除此之外,我們的身體可以保持在恆定的溫度,可以有效地抵禦外邪的入侵,都有賴於一種很重要的氣,叫作“衛氣”。

    衛氣是人體一身的衛士,當人體參加劇烈活動,體內溫度升高時,衛氣就會把汗孔開啟,讓體內多餘的熱量,隨著汗液的排出而釋放。當外界有邪氣想要入侵人體時,衛氣就會把汗孔關閉,不給邪氣以可乘之機;對那些已經進入體內的病邪,衛氣還會與之發生激烈的交戰,來保護人體的健康。

    氣的固攝作用在前面已經有提到,這裡再展開來談一談。

    人體內有很多有形的物質,比如血液、津液(如汗液、唾液)、精液(如男性的精液、女性的白帶)等。這些有形的物質,在體內需要有各自的位置,來實現其正常的功用。

    血液就需要循行於血管中,汗液就需要固守在肌表下,精液就需要固攝在腎臟中。而保證上述有形物質各司其位的關鍵,就是氣。

    有些朋友平時很容易出汗,稍一走動,就會大汗淋漓,就是氣虛不能囿攝汗液的一種表現。有氣,人體才可以維持正常的生長髮育,新陳代謝;有氣,人體才會保持溫暖的體溫;有氣,人體才可以保衛自己不受病邪的侵襲;有氣,人體才守護住津液、血液、精液等精微物質不致任意流失。

    氣與血之間的關係。

    中醫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對氣血關係做了很好的概括,叫做“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氣的作用在於推動有形的血液,讓血在血脈中正常地執行,即“帥”。

    血的作用,在於讓氣有所歸屬;氣本身是無形的,必須依附於有形的物質上,才可以正常地發揮作用,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那麼當氣不足時,推動血液執行的力量就缺乏,很容易出現血瘀的情況。

    我們仔細觀察老年人的舌頭,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小的瘀點在,口唇的顏色也比較暗,這些就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這種瘀血,很大程度上,與人上年紀後,氣的推動作用減弱有關。

    反過來,如果體內的血量不夠,那麼氣失去安身的住處,就會很容易消散掉,從而出現氣血兩虛的局面。也就是說,氣虛者,血未必虛;但血虛者,常伴有氣虛。

    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朮、山藥等藥物組成方劑補氣,代表方劑有補肺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腎氣丸等。

    但應注意兩點:一是肝火、肝陽上亢、痰阻引起的頭暈目眩,飲食積滯或溼濁中阻引起的胃脘脹滿等實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二是氣虛兼有實邪的病證,補氣法宜與祛邪法配合使用。

    補氣有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腎氣之分。肺主氣,主一身五臟六腑之氣;中焦脾胃受納水谷,脾氣健運,氣血得以化生,故氣虛多與肺、脾二髒相關。

    1

    補元氣

    黨參、人參、黃芪、山藥、白朮(共同的功效,就是補氣)。

    發高燒、做手術、生孩子、長期用抗生素、放化療等,這種情況的患者都是元氣大傷,腎氣久虧,這個時候可以服用大補元氣的人參,可以吃人參的含片,可以泡人參茶喝,都能使身體早日復原,但用人參的時候,宜多喝水,這樣會吸收好,不易上火。

    通常我們用人參補身體的時候,一旦出現嘴裡長潰瘍、大便乾燥、小便灼熱,或者是生扁桃體炎,甚至是鼻出血,這是補得太過,一定要停藥。

    2

    補脾氣

    白朮、山藥、白扁豆。脾氣虛以脘腹虛脹,神疲倦怠,食慾不振,大便洩瀉為主症。可用玉屏風散補衛氣,固表斂汗;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中氣(昇陽)。單吃黃芪也許達不到效果,這是很多年研究的藥理分析的結果。

    只有在一點的配伍組成下,才能發揮黃芪昇陽的作用。為什麼有的人一天一次大便很正常,可有些人一天大便三四次,甚至更多,次數多還不成形,中醫稱這為大便溏洩,這樣的人胃口也不會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胃炎或淺表性胃炎,有些人還有胃下垂、脫肛,或有子宮下垂等,這都是脾氣虛。

    補脾氣的中藥有白朮和山藥,用這些藥對脾氣有一個提升的作用,如果舌苔厚,也可以著重加一些白扁豆,這樣既補脾氣又能祛溼。

    3

    補肺氣

    甘草,肺氣虛以少氣懶言,動輒喘促,怕風自汗為主症;累了、說話沒力氣、盜汗、失眠、心慌氣短、婦科病、月經提前、量多、量少,產後、乳房腫塊等,都可以補氣。

    咳嗽喘是現在最常見的病症,毫無疑問這樣會傷肺氣,導致肺氣虛,患了咳嗽喘的人對甘草片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甘草可以止咳,其實我們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甘草在止咳的同時,最主要的一項功效就是補肺氣,而且還是專門補肺氣,單味甘草遠不像煎好的中藥湯那麼難以下嚥,我們可以用單味甘草泡茶喝,在止咳平喘的同時,補肺氣也是重中之重。

    4

    補心氣

    西洋參、紅參。加班,勞累,剛開始你會覺得心跳加快,嚴重了就會心慌、氣短,這是心臟病前期心氣虛的表現,出現了這種情況西洋參和紅參就是首選,提前服用點補心氣的參類,能避免你過早地步入心臟病一族。

    5

    補腎氣

    腎氣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八方面(只要有其中一個現象,就說明腎氣不足):愛吃味道濃的東西(脾胃功能弱了,需要用味道厚重的東西將元氣調上來幫助運化);老年人小便時頭部打激靈(腎氣不足了,氣血虛,所以下邊一使勁上邊就空了)。

    所以老年人小便時一定要咬住後槽牙,以收斂住自己的腎氣;17~19點發低燒(氣血水平很低,表示腎氣已經大傷了);成年人胸無大志,容易滿足現狀(腎精不足的表現。小孩子腎精充足,所以他們的志氣就特別高遠);

    坐著時總是不自覺地抖腿,說明了這個人的腎精不足;年紀輕輕頭髮就白了好多(發為腎之華,頭髮的根在腎);春天手腳冰涼;盜汗(睡覺愛出汗。汗為心液,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引起)。

    補腎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是最常見的以補腎陰為主的中成藥,其他常見補腎中成藥也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減。注:只有在腎氣不足的時候補充才最有用,否則容易引出腎火,對健康也極為不利。

    日常食補:植物種子最能補腎壯陽,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五種植物的種子組成(藥店能買到)。食物中花生、榛子、核桃、杏仁可補充腎氣,激發生命的活力。韭菜子的壯陽功效也不容忽視。(注:陰虛火旺者忌服)。平時多吃點豬腰子、腰果之類的都有補腎的作用。

  • 5 # 王士雄聚元堂

    補氣的中藥還是很多的,比如:人參、黃芪、西洋參、甘草、桂圓、阿膠、小米、山藥、枸杞等。、

    不過中藥講究“藥食同源”,針對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開出的補氣處方也會有出入,不能一概而論。

  • 6 # 中醫臨床實戰錄

    氣在中醫裡是個很寬泛的概念,肺主氣,主呼吸之氣和一身之氣,同時又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氣虛多見於脾肺兩髒,故而,補氣一般為補脾肺之氣,脾肺氣虛可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頭暈目眩,自汗出,動則尤甚,面色萎白,食少便溏等。常用補氣藥有人參、黨參、黃芪、白朮、甘草,常用方劑有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生脈散、玉屏風散、完帶湯,當然,若氣虛兼溼阻者,常配利水滲溼藥如茯苓、薏苡仁等;若兼氣滯者,配伍行氣藥如木香、陳皮等;若氣虛下陷、內臟下垂者,佐以升提藥如升麻、柴胡等。當然,中醫講的是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五臟相互依存,心脾兩虛,久病及腎,氣虛臨床也可見心悸,氣短,勞則尤甚的心氣虛,以及腰膝痠軟,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為主要表現的腎氣虛等病症,所以,補氣還是應以患者具體情況辨證論治,切勿自行抄方抓藥,貽誤病情。

  • 7 # 杏林驕子

    補氣是中醫治療氣虛證的方法。又稱益氣。屬補法。氣虛證常因飲食失調,年老體弱,久病所致,臨床表現出臟腑功能衰退的證候。根據不同臟腑的氣虛證臨床表現的特點,可採用不同的補氣法,如補肺氣、補脾氣、補心氣、補腎氣等。

  • 8 # 都市健康資訊

    一般而言,氣虛的病人才需要補氣,那麼中醫的氣是什麼呢?

    中醫認為,氣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在不斷運動,是世界萬物的本原,所有東西都由氣所構成,為宇宙天體和天地萬物統一的物質基礎,所有東西都有氣相互連線,就像萬有引力一樣。運動是氣的根本特性,陰陽是氣的固有屬性,氣是陰陽的矛盾統一體。

    那麼氣虛的表現有什麼呢?

    平時少氣懶言,說話聲音低下,人稍微活動一下很容易疲勞,常常精神不振,沒有精力,在學習和工作中經常感到無力,齒痕,脈細弱;在心理方面則表現出性格內向,喜不好動,不喜冒險;體質方面,特別容易感冒,抵抗力下降、病後康復緩慢:特別愛出汗是氣虛的特徵表現之一,往往由於氣虛不能固攝精液,出汗過多。

    對於氣虛證,中醫常常使用補氣的方劑,常見的有四君子湯,其方劑組成包括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方中黨參甘溫,補益中氣,扶脾養胃,使脾胃健旺、增進運化力,資生氣血為主藥。脾虛易生溼、白朮苦溫、能健脾燥溼,扶助運化為補藥。茯苓甘淡,助白朮健脾利溼為佐藥。炙甘草甘溫,補中和胃作為使藥。其他方劑還有補肺湯、補中益氣湯,這些都是常用的補氣藥。

    四君子湯是補氣常用的方劑

    此外還可以透過中醫藥膳食療,可以使用山藥、黃芪、薏米熬粥,這些都是藥食同源的藥物,對於補氣有著很好的效果,長期服用對人體沒有什麼損害。

    運動療法也是比較推薦的,可以打太極拳、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改變你的肺活量的同時,你的氣虛症狀也會明顯改善,堅持一個月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部署完隱身戰機,又調派2000名士兵,美軍這時候增兵中東想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