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波瀾壯闊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上經歷了三場戰爭,即1870年普法戰爭、1918年一戰和1939年二戰,最後隨著歐共體的成立而和解,具體詳情如下:

    1、普法戰爭

    1852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解散了一切政黨,並加冕稱帝自稱拿破崙三世,成為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締造者。

    隨後幾年裡,德意志的著名邦國普魯士在國王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了三次王朝戰爭,從丹麥、奧匈帝國出拿回了自己想要的領土,並透過1870年的普法戰爭成功打敗法國。

    俘虜了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第二帝國就此垮臺。普法戰爭的後果極為嚴重,法國混亂不堪。法德邊境地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被迫割讓給了普魯士。

    普魯士透過阿爾薩斯和洛林,將自己的魯爾區相聯合,煤鋼合一,國力大大發展。更有甚者,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竟然在次年選擇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告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還頒佈了《德意志帝國憲法》。

    在其他國家的王宮裡,宣告了自己國家的建立,而且這個國家還割讓了自己國家的土地,拿走了大量的戰爭賠償,殺死了自己的軍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此刻的法國沒有任何能力跟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抗衡,他們只能默默發展,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反攻。他們一等就是四十八年。

    2、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作為戰勝國對處於戰敗地位的德國獅子大開口,要求了大量的戰爭賠償,要求德國歸還佔領了四十八年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還要求德國解體所有的軍用飛機和設施,還不讓德國擁有超過十萬的陸軍。不僅如此,在法國接壤的土地上建立了裝備齊全火力猛烈的馬奇諾防線,以此抵擋德國。

    德國元氣大傷,但法國如此強硬的手段不僅沒有給予德國反省的可能,反而在全德華人民的心中播下了復仇主義的種子。他們只是在默默地等待一個人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野火燎原。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德國用閃電戰閃擊波蘭,一個月後華沙淪陷,波蘭覆亡。德國在攻陷波蘭後立馬掉轉槍頭兵鋒直指法國。

    在傑出將領曼施坦因的帶領下,德華人北上橫掃波蘭和挪威,越過了“飛鳥都無法逾越的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蘭西平遠變成了檢驗閃電戰的試驗場。6個星期後,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潰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被徹底從地圖上抹掉。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再次受到了 審判。

    但此刻的法國再也沒有曾經那種報復性的要求了,因為戰爭的受害方永遠都是兩個,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4、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法德握手言和

    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法德終於放棄了百年恩怨,握手言和,共同為人類的發展而努力。

  • 2 # 關注岐哥不迷路

    法德都是歐洲大陸上的陸權國家 。為了爭奪在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地位。兩國結仇很久了啊。法蘭克帝國分裂之後法德之間矛盾就不斷深化與產生了。阿爾薩斯與洛林就在這段時間成為兩國鬥爭的一個焦點。

    三十年戰爭期間。當時還是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神聖羅馬帝國曾割讓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給法國。

    在拿破崙時代。法軍東進曾侵略普魯士。後。普魯士與歐洲各國結成反法聯盟。最終打敗了法國。

    德國統一期間。與丹麥,法國作戰。擊敗法國,婦孺了拿破崙三世。並且德皇在凡爾賽宮登基。

    一戰,法德作戰。法國勝利。並在凡爾賽條約中大肆打壓德國。試圖使德國從此一蹶不振。

    德華人心懷仇恨。以此又拉開了二戰的序幕。在二戰中。法國亡國。

    這大致就是法國與德國矛盾的大體過程。

    其中有一些微小的細節沒有描述。

    另外。由於個人原因。可能某些地方講的還有錯誤。

  • 3 # 御前帶刀侍衛

    自從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失敗之後,普魯士就逐漸崛起;對於法華人來說,法德矛盾代替了英法矛盾。

    1871年,強大起來的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領土是主戰場,法國戰死了一百二十四萬人;德國戰死了一百七十七萬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滅亡了法國,佔領了巴黎;但德華人由於極差的地緣格局及發動的是非正義的法西斯侵略戰爭,德國再次戰敗。

    二戰德國戰敗後,德國把同法國爭議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了法國。

  • 4 # 豫南山水田園

    法國和德國都是歐洲大陸上的陸權國家,為了爭奪在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地位,兩國先後經歷了三次戰爭。即1870年的普法戰爭,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39年的二戰,最後,隨著歐共體的成立而和解。

  • 5 # 西城長樂

    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可以追溯到法蘭克王朝時期,法蘭克王朝的查理曼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國王,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查理曼帝國。

    查理曼大帝就是撲克牌上紅桃K,我們每次打撲克牌都難能看到他,查理曼大帝透過東征西討把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擴大到了極致,在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

    查理曼大帝去世後,整個王國就開始分裂,最後在843年,他的三個孫子各自為王,帝國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德國,西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法國,東、西部之間的地區則成了以後的義大利。法蘭克人的語言也出現明顯的分化,形成了法語、德語和其他西歐國家的民族語言。

    可以說法國和德國是從同一個國家分裂出來的,可惜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從後來開始的三十年戰爭開始德國和法國不像是一家人,更像是宿敵,1618年到1648年三十年間爆發了歐洲主要國家紛紛捲入德意志內戰的大規模國際戰爭,又稱“宗教戰爭”。

    簡單來說就是信仰天主教的國家和信仰基督新教的國家之間的戰爭,法國本來是信天主教的,但是為了稱霸歐洲和新教國家站在了一起,與天主教德國為主的神聖羅馬帝國開戰,這場戰爭前後打了三十年大約有400萬以上的德華人在戰爭中喪生,德國失去了將近一半的男人,對於德國來說最恨的自然是法國,你說你本來就是天主教國家居然幫著新教國家來打我。

    三十年戰爭之後德國成了分裂狀態的德意志聯邦,雖然之間德國普魯士的崛起大有一統德意志聯邦的勢頭,但是很可惜這時候法國的拿破崙來了,由於法國擁有拿破崙這位傳奇般的軍事指揮家和統治者,德意志難以抵禦拿破崙,德意志地區最終被分割成了萊茵同盟和普魯士兩個部分,直到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德意志方才開始走上統一的道路。

    隨後幾年裡,德意志的普魯士在國王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了三次王朝戰爭,從丹麥、奧匈帝國出拿回了自己想要的領土,並透過1870年的普法戰爭成功打敗法國。法德邊境地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被迫割讓給了普魯士。這樣德國算是報了三十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之仇。

    法國這一忍耐就忍了48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和德國又作為對立陣營出現在了戰場上,結果1918年德國戰敗,法國作為戰勝國對處於戰敗地位的德國獅子大開口,要求了大量的戰爭賠償,要求德國歸還了佔領了四十八年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德國忍受著戰敗凡爾賽條約屈辱等到了希特勒的上臺,1939年,德國用閃電戰閃擊波蘭,一個月後華沙淪陷,波蘭覆亡。德國在攻陷波蘭後立馬掉轉槍頭兵鋒直指法國。德華人北上橫掃波蘭和挪威,越過了“飛鳥都無法逾越的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6個星期後,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潰敗。

    最後法國在美國和英國的幫助下諾曼底登陸,德國再次戰敗,二戰結束。

    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再次受到了 審判。

    此刻的法國再也沒有曾經那種報復性的要求了,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法德終於放棄了百年恩怨,握手言和。

  • 6 # 戰鬥大黃蜂

    法德都是歐洲大陸上的陸權國家 。為了爭奪在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地位。兩國結仇很久了啊。法蘭克帝國分裂之後法德之間矛盾就不斷深化與產生了。阿爾薩斯與洛林就在這段時間成為兩國鬥爭的一個焦點。

    三十年戰爭期間。當時還是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神聖羅馬帝國曾割讓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給法國。

    在拿破崙時代。法軍東進曾侵略普魯士。後。普魯士與歐洲各國結成反法聯盟。最終打敗了法國。

    德國統一期間。與丹麥,法國作戰。擊敗法國,婦孺了拿破崙三世。並且德皇在凡爾賽宮登基。

    一戰,法德作戰。法國勝利。並在凡爾賽條約中大肆打壓德國。試圖使德國從此一蹶不振。

    德華人心懷仇恨。以此又拉開了二戰的序幕。在二戰中。法國亡國。

    這大致就是法國與德國矛盾的大體過程。

    其中有一些微小的細節沒有描述。

  • 7 # 江晨的vlog

    法德都是歐洲大陸上的陸權國家 。為了爭奪在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地位。兩國結仇很久了啊。法蘭克帝國分裂之後法德之間矛盾就不斷深化與產生了。阿爾薩斯與洛林就在這段時間成為兩國鬥爭的一個焦點。

    三十年戰爭期間。當時還是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神聖羅馬帝國曾割讓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給法國。

    在拿破崙時代。法軍東進曾侵略普魯士。後。普魯士與歐洲各國結成反法聯盟。最終打敗了法國。

    德國統一期間。與丹麥,法國作戰。擊敗法國,婦孺了拿破崙三世。並且德皇在凡爾賽宮登基。

    一戰,法德作戰。法國勝利。並在凡爾賽條約中大肆打壓德國。試圖使德國從此一蹶不振。

    德華人心懷仇恨。以此又拉開了二戰的序幕。在二戰中法國亡國。

  • 8 # 影視職員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上經歷了三場戰爭,即1870年普法戰爭、1918年一戰和1939年二戰,最後隨著歐共體的成立而和解,具體詳情如下:

    1、普法戰爭

    1852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解散了一切政黨,並加冕稱帝自稱拿破崙三世,成為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締造者。

    隨後幾年裡,德意志的著名邦國普魯士在國王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了三次王朝戰爭,從丹麥、奧匈帝國出拿回了自己想要的領土,並透過1870年的普法戰爭成功打敗法國。

    俘虜了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第二帝國就此垮臺。普法戰爭的後果極為嚴重,法國混亂不堪。法德邊境地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被迫割讓給了普魯士。

    普魯士透過阿爾薩斯和洛林,將自己的魯爾區相聯合,煤鋼合一,國力大大發展。更有甚者,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竟然在次年選擇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告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還頒佈了《德意志帝國憲法》。

    在其他國家的王宮裡,宣告了自己國家的建立,而且這個國家還割讓了自己國家的土地,拿走了大量的戰爭賠償,殺死了自己的軍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此刻的法國沒有任何能力跟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抗衡,他們只能默默發展,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反攻。他們一等就是四十八年。

    2、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作為戰勝國對處於戰敗地位的德國獅子大開口,要求了大量的戰爭賠償,要求德國歸還佔領了四十八年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還要求德國解體所有的軍用飛機和設施,還不讓德國擁有超過十萬的陸軍。不僅如此,在法國接壤的土地上建立了裝備齊全火力猛烈的馬奇諾防線,以此抵擋德國。

    德國元氣大傷,但法國如此強硬的手段不僅沒有給予德國反省的可能,反而在全德華人民的心中播下了復仇主義的種子。他們只是在默默地等待一個人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野火燎原。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德國用閃電戰閃擊波蘭,一個月後華沙淪陷,波蘭覆亡。德國在攻陷波蘭後立馬掉轉槍頭兵鋒直指法國。

    在傑出將領曼施坦因的帶領下,德華人北上橫掃波蘭和挪威,越過了“飛鳥都無法逾越的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蘭西平遠變成了檢驗閃電戰的試驗場。

    6個星期後,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潰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被徹底從地圖上抹掉。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再次受到了 審判。

    但此刻的法國再也沒有曾經那種報復性的要求了,因為戰爭的受害方永遠都是兩個,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4、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法德握手言和

    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法德終於放棄了百年恩怨,握手言和,共同為人類的發展而努力。

    法國德國曆史上曾是一個國家

    幾千年的歐洲土地上,當中有個日耳曼蠻族。有三大蠻族分別是耳曼、斯拉夫人、凱爾特人。法蘭是一支部落 ,西羅馬帝國被打敗,逐漸擴大了實力的法蘭克人。

    481 年,部落酋長繼續由克洛維擔任,他開始竭盡全力的擴大實力,日耳曼的大部落給打敗了,匈人、柔人也沒逃過此難。

    在那個時候,西羅馬國家的殖民地佔領了歐洲大部分領土,為了清楚餘黨,帝國統治者斷斷續續的跟法蘭克部落進行戰鬥。

    486 年,完全把高盧地區給佔領,法蘭克王國建立了。到了751年,侏儒管湧部長篡奪了王位,法蘭克的稱號被繼續延用。公元800年的時候,查理繼承皇位後經常向外擴張,而且規模非常大。

    查理大帝在世界歷史上有很大名氣,打仗樹立了他的名氣。根據記錄,查理在世侯發起了53次戰役。東征西討,從而使得領土得以翻了一番,從而被稱為查理曼。

    當時,德國和法國沒分家,法蘭西的領土還包括荷、比、奧、意。因國土面積的擴大,滅亡禍根便從此埋下了,內部矛盾因言語不通,各自經濟不同的發展而產生。

    查理死了,他的兒子虔誠者路易稱王。後來虔誠者路易死了,他的三個兒子禿頭查理,洛塔爾,路易繼位。就此,中國帝王就比歐洲國家聰明,皇位只能一個人繼承。

    而他們卻三個人一起繼位,於是他們相互之間便開始征戰,法蘭克帝國從而不斷內亂。最後導致法蘭克,不斷戰爭。

    三兄弟以及他們的後代,他們覺得這樣打來打去,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就開始商討,另外劃分區域。簽訂了凡爾登條約是在843年,把帝國分成了三份。

    法蘭克帝國從此一分為三,最後演變成法,德 ,奧,瑞,意幾個國家。

  • 9 # 米缸摟著麥芽糖

    法、德是歐洲大陸上,最核心的兩個陸權國家,“一對一”的武力較量有過,各自聯合歐洲的其它幫手,群毆混戰的次數也不少。

     

    先說單打獨鬥,1870年的普法戰爭,雖然只打了一年,但是經歷了拿破崙戰爭創傷的法國表面強大,實則外強中乾,戰爭成全了德意志的統一,也完成了歐洲霸主的移位,德國經此一戰,完成了向帝國主義的跨越。

     

    如果說法、德各自選邊站隊,與歐洲他國聯合約架的次數,那就更多了。法、德相互對立,大規模的戰爭裡面,最先混戰的是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當時歐洲經過文藝復興,新教和天主教的宗教衝突愈演愈烈,還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的普魯士一分為二,新教和天主教國家紛紛根據信仰結盟,法國也捲入其中。三十年戰爭打到最慘烈的時候,幾乎歐洲所有國家都參與群毆,包括瑞典、捷克、丹麥、荷蘭、法國、蘇格蘭、英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只要任何一塊地盤存在宗教分歧衝突,都難以倖免,史稱“基督教大戰”,戰爭的結果決定了現在西歐和北歐的信仰格局,德國和英國信奉新教,而其它國家信仰天主教。

     

    還有在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戰爭,法國和德國也約架掐過。德國聯合英國,對抗法國與奧地利,七年戰爭傷亡極多,參戰各國的傷亡人數超過90萬人。除了三十年戰爭、七年戰爭以外,拿破崙時期,歐洲的反法同盟裡面,普魯士軍隊一直反法鬥士,三皇同盟的反法核心,著名的萊茵戰役就是在普魯士境內發生的。另外,現代戰爭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主戰場就是發生在法國的北部,戰爭極其慘烈,整個法國北部幾乎打成了篩子,法軍和德軍的傷亡、失蹤人數都超過了500萬人。二十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換成了德國全境被法軍一邊的同盟國打的稀爛,德國竭盡全力戰鬥到了最後。以上是由德國和法國參加,動輒傷亡上百萬的大戰。

     

    除了大戰以外,其它法、德之間的摩擦,那更難以計數,比如摩洛哥危機、巴爾幹戰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這對“槓精”。所以說法國和德國的世仇關係,恩怨太深,有時是因為宗教爭端,有時又是為了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在近代約150年的時間裡,僅僅法、德兩方,參與的戰爭傷亡總人口就分別超過了1000萬,這可都是國家頂樑柱的壯勞力,一場戰爭下來,國破家亡,完全打殘了,正因為教訓太慘烈,法國和德國,再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端。

     

    二戰結束以後,法國和西德在1951年,拋棄過往成見,重新站在經濟利益的角度,聯手搞了一個歐洲煤鋼共同體,這也就是現在歐盟的由來。相信只要法、德,任意一方不主動退出歐盟,或者那個攪屎棍的英國,不在他們之間吹耳旁風,法德大戰一兩百年之內很難見到。畢竟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談判桌上能拿到的東西,為何要去戰場上搶呢。

  • 10 # 80後電廠小夥

    法德都是歐洲大陸上的陸權國家 。為了爭奪在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地位。兩國結仇很久了啊。法蘭克帝國分裂之後法德之間矛盾就不斷深化與產生了。阿爾薩斯與洛林就在這段時間成為兩國鬥爭的一個焦點。

    三十年戰爭期間。當時還是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神聖羅馬帝國曾割讓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給法國。

    在拿破崙時代。法軍東進曾侵略普魯士。後。普魯士與歐洲各國結成反法聯盟。最終打敗了法國。

    德國統一期間。與丹麥,法國作戰。擊敗法國,婦孺了拿破崙三世。並且德皇在凡爾賽宮登基。

    一戰,法德作戰。法國勝利。並在凡爾賽條約中大肆打壓德國。試圖使德國從此一蹶不振。

    德華人心懷仇恨。以此又拉開了二戰的序幕。在二戰中。法國亡國。

    這大致就是法國與德國矛盾的大體過程。

    其中有一些微小的細節沒有描述。

    另外。由於個人原因。可能某些地方講的還有錯誤。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 11 # 慕夏無名

    要說德國和法國,用中國的一句話說就是“本是同根生”。

    歐洲歷史上有個查理曼大帝,如果你對他不熟,那麼可以買副撲克,紅桃K的原型就是他。關於他的事蹟你也不用知道,只要明白一點就行,他建立了一個帝國,這個帝國東邊到了易北河和多瑙河,西至大西洋,南起比利牛斯山和義大利,北至北海。但是,他死後,他的三個孫子在843年簽訂《凡爾登條約》,把這個帝國分了。這三個部分後來形成了德意志、法蘭西和義大利 。當然,這是後話。當時德國還沒統一,還是一個個聯邦。

    查理曼大帝

    德國和法國不像是一家人,更像是宿敵。

    先說說“三十年戰爭”吧,這場戰爭可謂是亂七八糟,歐洲霸權加上宗教的分歧,反正打得一塌糊塗。在這次戰爭中,主角是英國和法國。當時,德意志諸邦和英國結盟,法國當然要打擊德意志諸邦。

    三十年戰爭

    後來,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德意志邦國加入了反法同盟,要是你還搞不清,那麼搞清楚一件事就行,滑鐵盧戰役,普魯士的元帥叫呂歇爾,他和英國統帥威靈頓一起打敗了拿破崙,法蘭西受到重大打擊。

    02

    兩者的恩怨還沒完呢?法國吃了虧後,輪到德國得意洋洋,“鐵血宰相”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別忘了,德國統一是在法國的凡爾賽共完成的。法華人深感恥辱。

    德國統一

    再往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和法國都往帝國主義過渡,這個時期煤炭和鋼鐵成為主要的資源和物質,恰巧德國和法國邊境兩者都有,看來兩者的恩怨想終結都不行。當時歐洲最大的鐵礦產地是洛林地區,是法國的。而歐洲最豐富的煤炭產地魯爾地區是德國的。兩者都想得到彼此的資源。德國先動手了,俾斯麥發動普法戰爭。法國也真是不爭氣,在色當戰役,法皇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39名將軍、300名軍官及8.6萬士兵成了德國的俘虜。這就沒辦法了,法國只能吃虧吧阿爾薩斯和洛林給了德國。這不是給德國發展的列車加上了燒熱的煤嗎?德國有了資源就行吃了興奮劑,20世紀初期躍升至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法國是既丟面子又丟裡子,資源也沒了。

    03

    法國報仇的機會來了。1914年,一戰爆發。德國和法國分屬同盟國和協約國。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這次德國戰敗了,法國翻身了。法國準備擼起袖子一雪前恥,“打倒德國,再踏上一萬隻腳”是法國的忠實寫照。絕不能給德國翻身的機會,在巴黎和會上,法國要德國支付鉅額賠償,而且收回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還沒完,法國還要德國的魯爾地區。法國派兵去了魯爾地區,但是德國玩起了“消極抵抗”,法國在英美干涉下沒有得到魯爾區。當然,這次行動還是有效果的——法國絕對不想要的效果——德國法西斯崛起。

    法軍進入魯爾區

    恩怨不斷的德國和法國,在二戰時期,又一次攪到了一起。法國再次發揮了正常水平,被德國不到一個月就打敗了。巴黎凱旋門見證了德國軍人進入巴黎。

    德軍進入巴黎

    當然,最後二戰結束了。德國再次戰敗。不過這次與以往不同了。德國和法國的有見識的政治家開始反思歷史了。這也是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開始。

  • 12 # 劉一手健康管你

    縱觀歐洲歷史,法國和德國一直恩怨不斷,直到今天的兩國足球⚽️。但為什麼歐洲國家那麼多,就這哥倆掐來掐去,原因有兩個,一是地理位置——太近;二是德國想強大,法國不讓德國強大。今天就一起來和大家細數兩國恩怨吧。

    德意志人自古嚴肅踏實少說多聽多做, 高盧雄雞是一個開放,平等,自由的民族,比較活躍,兩個民族性格相反,想必德華人骨子裡是很輕視法華人的。

    其實早在羅馬時代,德國和法華人就互相侵犯,就像中國的逐鹿中原似的。自13世紀後,神聖羅馬帝國還處在長期的四分五裂,諸侯混戰的格局之中。當時法國很強大,德國很渺小,法國經常欺負德國,一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是德國為了統一與法國發生的戰爭,但戰爭是由法國發起的,當時戰爭的導火線是所謂的“埃姆斯”電報,他是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施展權術的一個傑作,導致1870年法國向普魯士正式宣戰。但由於遭到普魯士的頑強抵抗和法國內部的工人武裝起義,最終以普魯士的勝利宣告結束,1870年年底,德國實現統一。

    一戰,德法作戰,法國勝利,並在法爾賽條約中大肆的打壓德國,試圖使德國從此一蹶不振,從此在德華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因此又掀開了二戰的帷幕,二戰中法國亡國。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一個月後,華沙淪陷,波蘭覆國。德國在攻陷波蘭後,立馬調轉槍頭,兵鋒直指法國。在傑出將領曼施坦因的帶領下,德華人北上橫掃波蘭和挪威,越過了飛鳥都無法愉悅的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蘭西平原變成了檢驗閃電戰的實驗場,6個星期,法國投降。但1945年德國戰敗,法國光復。

    法國從查理大帝開始就一直很強大,而德國 來自萊茵河畔叢林裡的野蠻人。到一戰二戰的發動者,到今天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世界電子、航空、汽車、精密儀器裝備製造,軍工世界領先。所以從德法的恩怨可以看出德國一個後起之秀,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沒有實力,僅憑一腔熱血實現了今天的樣子,說明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不過有了一戰的教訓,二戰之後戰勝國再沒有打壓德國,再加上蘇聯的建立,資本主義的視線被蘇聯轉移了過去。就此,德國 與法國曆經500年的恩怨終於劃上了一個句號。

  • 13 # 一半是火焰

    德、法兩國是推動歐洲聯盟整合的強力引擎,德法之友好,在全世界恐怕找不到第二對。但德法並不是天生的最佳搭檔,數百年來,他們曾是勢不兩立的死對頭,更曾在1870年起的不到一個世紀內3次兵戎相見,但最終由百年世仇達致和解並蛻變為堅強盟友。

    近代德、法間的敵對,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30年戰爭,法國積極謀取歐洲霸權、而德國還是四分五裂的城邦時期。1813年,拿破崙被英、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的反法同盟打敗,此後,德(普魯士)、法冤冤相報儼成宿命。從1870年起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法德3次兵戎相見(普法戰爭及兩次世界大戰),浴血殘殺。普法戰爭後,統一德國的威廉一世故意選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登基,盡情羞辱法國;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議和條約當然也就在凡爾賽宮籤,法國報了一箭之仇,痛宰德國,埋下後者在20年後挑起更大戰爭的禍根。盛產葡萄酒的亞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是德法恩怨的小縮影。30年戰爭後割讓給法國,普法戰爭後歸還普魯士,一戰結束後迴歸法國,二戰初期被納粹德國佔領,二戰結束再次被法國收回。著名的法國作家都德作品《最後一課》描寫亡國奴被禁學母語的悲哀,說穿了就是大法蘭西民族沙文主義的意識形態之作,誰欺負誰,其實還得看是從哪個年代算起。以社會諷刺和幽默語言著稱的作家兼插畫家溫格爾曾以“歐洲的廁所”來形容他的家鄉,意思是這塊資源豐饒之地引人覬覦,“老被佔著”。

    所以德法誰缺誰都難過。比官方層次更重要的,是民間社會的交流,尤其是青年學生之間不間斷的接觸,更是消彌偏見的良方。德法青年辦公室和c-Elysee條約同年成立,至今已有800萬兩國青年參與交流,對增進下一代情誼,居功至偉。此外,德法間存在2000多個友好城市、1500家企業互設分公司、一個雙語電視臺ARTE、一家足與波音抗衡的德法合資飛機制造廠(空中巴士)、2006年起更開始了共同的歷史教科書。

    千絲萬縷的民間往來和經濟活動,讓盟友關係一代比一代密實。c-Elysee條約50週年慶前夕,德法4家媒體共同舉辦民意調查,2.5萬名德法民眾參與,結果顯示,8成的被訪者表示喜歡對方國家,證明過去幾代人的磨合努力沒有白費。

  • 14 # 小賀同志

    這幾年伴隨著英國脫歐,有關歐洲的新聞時不時的都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歐盟的兩位帶頭大哥,法國和德國在針對英國的問題上出奇的保持一致,他們一同採取著極為強硬的態度限制英國的揩油行為,彷彿德法的關係一直就那麼好似的,殊不知千年以來,德意志和法蘭西之間經歷了太多的恩怨與糾葛。

    首先我們從種族角度來看待他們,德意志和法蘭西所生活的族群,在8世紀左右都是法蘭克王國統治下的日耳曼人。原本就是同一片天地,同一個王國下共同生存的民族。

    只可惜在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子孫們將法蘭克帝國以阿爾卑斯山和萊茵河為界,分成東中西三部分。

    中西兩個法蘭克王國地處原羅馬帝國境內,屬於拉丁文化圈,漸漸與日耳曼人拉開距離,脫離日耳曼的歷史範疇,分別成為義大利和法國的一部分。而位於萊茵河以東,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東法蘭克王國,則延續了日耳曼傳統,形成了後來的德意志。

    855年中法蘭克國王洛泰爾一世去世,東、西法蘭克王國為了兩國之間的中法蘭克王國展開了一系列的政治、軍事鬥爭。最終在公元870年,兩國在墨爾森正式簽訂條約,將中法蘭克王國在西歐平原的國土進行了瓜分。自此德意志與法蘭西在邊界上實際接壤,併為之糾葛了千年之久。

    六百年後,由日耳曼人在德意志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隨著采邑制度的發展日趨沒落,內部諸侯林立,戰爭紛亂不止,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又進一步引發了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銳對立,同時伴隨著法國、荷蘭、英國等國的崛起,為了打擊當時的Continental霸主西班牙,最終於1618年爆發了由歐洲各主要國家捲入的德意志內戰“三十年戰爭”,史稱“宗教戰爭”。

    這場戰爭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諸侯和瑞典、丹麥、法國(法國本身是信天主教的,但為了稱霸Continental打擊西班牙,於是選擇和新教國家站在了一起)為一方,並得到荷蘭(新教)、英國(新教)、俄國(東正教)的支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提亞斯、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天主教)為另一方,並得到羅馬天主教宗和波蘭(天主教)的支援。

    三十年戰爭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歐洲近代史的開始。但這場戰爭也使德意志遭受了極大的損失。期間德意志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25%-40%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亞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亞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可以說這是一場法國與西班牙之間新舊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學的學生,有必要深入學統計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