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氣象資訊

    元朝是外族人征服中國後在中國建立的一個政權,中國此階段是作為被蒙古族所征服的其中一個領土之一。你聽說過有哪個地區被敵人征服後,生活在那個地區的人民反而對此感到榮耀的呢?

    這段時間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恥辱,恥辱難道還要天天掛在口上讓別人來嘲笑你嗎?況且在那時 野蠻的蒙古族把他征服的地區的人民分為幾個不平等的等級,中國作為被征服的地區之一,自然也是一樣的,而且漢族被他們弄為最低等的民族之一,在這其中,又有很多漢族人被蒙古族無端的害死。

    元朝時,蒙古族統治中國的這段時期,他們的文化並沒有和被我們博大精深的漢族文化所同化,也沒有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這也是為什麼在元朝的從頭到尾都有人打著“驅逐蒙古軍隊”的口號的原因(我們民族也有很強的排外心理)。

    元朝是很輝煌,但他不是我們漢族的輝煌,不是中國的輝煌,他是蒙古族的輝煌,他是蒙古族用他那野蠻的武力建立起來的輝煌。

  • 2 # 苒酩君

    元朝作為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在中國歷史上統治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同之前的唐宋和之後的明清這些朝代相比,時間上相對來說很短。

    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算起到逃離大都的元順帝,元朝一共經歷了十一位皇帝,其中元世祖稱帝后在位時間是二十三年,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在位時間是三十三年,在這之間的四十多年的時間裡,更迭了九餘位君主,其中的元寧宗甚至在位僅52天。元朝宮廷之中各種勢力交錯,皇帝最後的登基也是各方爭奪,發生過數次政變,所以,元朝好幾位皇帝都是非正常死亡。元朝相對來說漢化程度很低,歷代皇帝也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建樹。

    元廷用人很大程度上依然沿襲舊制,雖然一度恢復科舉,但幾乎是有名無實,官場之上,派系傾軋,十分黑暗。元朝實行四等人制,蒙古人作為征服者是第一等,中央的中書省權臣也都是蒙古人。

    元代文化還是比較繁榮的,元代的文化政策相對寬鬆,此時不僅漢文化發展,北方遊牧民族文化也湧入中原,因為貿易繁榮,諸多外來文化湧入。知識分子因為無緣科舉,很多漢族知識分子開始轉向其他領域,此時中國的文學,繪畫,藝術,醫藥等都有了新的發展,像著名的元曲四大家,白樸,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受蒙古文化的影響,此時青花瓷在中原地區開始流行。

    元朝的武將被人熟識的主要是早期盤踞大漠時像木華黎等類武將,之後的也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統一全國以後,征討占城,爪哇以及日本的戰爭,雖然轟轟烈烈,但因為各種原因都沒有成功,元末的農民起義中,起義軍勢如破竹搗毀元廷,出色的武將也並沒怎麼出現。

  • 3 # 張子曰

    你錯了。

    難道史書上只有元朝的歷史特別少麼?

    遼國皇帝你知道幾個?

    金國名將你知道哪些?

    北魏除了推行全面漢化的孝文帝,你知道誰還?

    至於西夏,就更故事歷史名詞了。

    大理的王族世襲表,你知道幾個?

    並不是元朝的歷史特別少,而是對於入主中原或佔據中原相當一部分的少數民族政權,歷史書上都很少提及。

    元朝作為第一個完全的統一了原漢人聚居區的帝國,老實說,漢人確實沒啥好說的。

    怎麼說?總不成說自己被人打敗了被統治了好爽吧?總不能說元朝皇帝英明神武,開疆拓土為漢人拓展生存空間吧?總不能歌頌元朝皇帝仁愛萬民吧?

    所以你看看歷史書,能夠被寫進華人歷史書的,都是搞漢化的孝文帝啊,傾慕漢文化的遼世宗,金世宗,元朝被大書特書的忽必烈,太子真金都是相對而言漢化較高的,所以還能寫一寫,至少證明了漢文化還是很牛逼的,能夠讓人傾慕,對吧?至於其他對漢文化談不上熱愛,如西夏李元昊之類的,你讓漢人怎麼寫?難道承認說漢文化原來也不是天下人人傾慕啊?那不是打自己的臉麼。

    滿清之所以是例外,是因為滿清離我們太近,近到你沒法不去看他。因為不搞清楚滿清,就沒法為今天的國家的合法性找到依據。再過幾百年,滿清一樣會如同蒙元,鮮卑北魏,契丹遼國,一樣,在漢人心中會淡化到無足輕重。

    這並不是嘲諷漢人。哪個國家都一樣。人不可揭短於他人之前。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誇大點自己的功績,選擇性的遺忘一些不光彩的歷史,誰都會這麼做。

    你讓蒙古人,美華人,英華人來寫歷史,一樣如此。你總不會看到美華人寫西部開拓史,被寫成印第安人的滅絕師史吧?你總不會看到英華人佔領印度,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會自己寫自己多麼不正義多麼卑劣吧?他們必然能夠創造出一種理論為自己的所有的行為找到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會有選擇性的進行描述自己或者國家的歷史。

    想開了,就明白這很正常。

  • 4 # 鄭國柱

    元朝(1271—1368)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98年。元朝的歷史雖然沒有唐朝、明朝等時間長,但在近百年的歷史中,元朝也留下了較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貢獻。

    八思巴文是蒙古族的一種拼音文字,它作為元朝的國書,許多譯寫蒙古語和漢語的歷史資料都是用巴思巴文記錄的,包括大量元朝官方檔案、圖書和石刻等,這是一座豐富的歷史寶庫。

    在醫學方面,蒙古醫藥學家的著作有《飲膳正要》,後來的《方海》、《蒙古正典》、《蒙醫藥選編》、《普濟雜方》等都是有關蒙古醫藥學方面的著作。

    在農學方面,元時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與漢族修的《農書》、《農桑輯要》並稱為元朝三部著名的農學著作。

    在史學方面有《蒙古秘史》(《元朝秘史》)、明代成書的《大黃金史》、《蒙古黃金史綱》,清代的《蒙古源流》、《蒙文旨要》、《西齋偶得》、《大元盛朝史》等,這些都是價值較高有關元朝的史學著作。《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綱》、《蒙古源流》並稱為研究元朝的三大歷史著作。

    2004年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全元文》共60冊,外加索引1冊,元人的經、史、子部著作,只收序跋及書中所引之單篇元文。但史部的奏議集、史論集、書判集,子部的題跋集,仍作為文集收錄。這可謂元朝歷史的集大成資料。此外,關於元朝歷史的資料還有很多文集等等。這些都是瞭解元朝文臣武將的有用資料。

    元朝的民族文學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蒙古族的《江格爾傳》、《雲遊僧的故事》、《嘎達梅林》都是優秀文學作品。《江格爾傳》被稱為蒙古族古典文學的三大頂峰之一,它與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同樣名揚世界,被稱為中國三大史詩。

    1998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元曲》12冊,201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元詩》68冊,都是研究元朝文學和歷史的重要資料。所以說,元朝的歷史還是很豐富的,需要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 5 # 腐竹加肉片

    恥辱你們妹夫,元朝科舉考試依然存在,元朝狀元也是漢人居多,什麼鬼三六九等,難道現在不是?富人,小康,窮人,屌絲。不是一樣概念嗎。元朝是外族統治,但是蒙古人就那麼點,才懶得理漢人怎樣,也沒像清朝那樣要求改發易服,元朝的宰相也多為漢人,而且科技從來沒落後,天文學,數學,農,醫,還有火炮技術,就連我們做服裝的黃道婆的織布機,也是元朝的科技產物,你認為是壓迫漢民族的前提,會有這種科技成就?你也不看看滿清什麼樣,28發連發火槍戴梓,被流放,清朝第一臺蒸汽機,也被乾隆當玩具看。

    元朝入贅中華家,還送了大蒙古和西藏,連文化都是認同中華家的,推崇程朱理學,中國是一個文明,以文化立國,不是種族立國,蒙古人只是不會管理國家,但是不代表他們一定是恥辱。

  • 6 # 史衚衕

    一是元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沒有延續宋朝著史的好傳統,領導階層不重視。

    二是少數民族的語言與漢語不通,在翻譯和交流過程中,又難免出現錯誤。

    三是王朝時間短,一共98年,又一心在征戰上,是典型的重武輕文。

  • 7 # 流帆

    歷史對元朝的載入很少,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就是元朝的統治太短,從1271年開始,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到1368年朱元璋北伐元廷,驅之到漠北,建立明朝,共歷時九十八年,不足百年。時間本來就短,想對它記錄太多也不可能啊。

    其次是它對漢族士大夫的排擠和打壓,這一百來年的時間,沒有科舉,底層士大夫根本不可能進入統治階層,士大夫只能寫寫小曲,聊以度日,所以士大夫階層對元朝的好感度不高,所以在修史時,也不想寫太多。對漢文化摧殘,導致了漢文化的斷層,於是有了“崖山之後無華夏”之說,雖然有些誇張,但也有一定原因。

    第三是元朝統治相當於高壓的殖民統治,元朝從沒有將自己看作是這塊土地的真正的主人,一直以掠奪者的心態自居,將人分為四種,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可見當時漢族人的地位之地下。

    最後是元朝是第一個由外族完全取代漢民族建立的政權,漢民族的自尊心第一次受到這麼大的打擊。雖說漢民族和周邊的民族,從他們的孩提時代就一直在打,少數民族也曾建立過朝廷,但那時還都有一個漢族朝廷存在與之抗衡,這次之後崖山之後,陸秀夫揹著大宋皇帝跳海,再也沒有漢人的朝廷,元朝建立去、漢人從沒有建立的龐大疆域,包括雲貴地區、青藏地區、東北、蒙古和傳統的“漢地”,心裡無法接受。

  • 8 # 歷史愛好者畫影

    元朝是歷史上比較特殊的王朝,也是少數不是由漢族統治的國家。在元朝期間主要發生的歷史事件主要是不斷打戰擴充土地。

    說來元朝也是在中國的歷史上面比較尷尬地位,一些學者認為它不是屬於中國的王朝。但是到底屬不屬於呢?就看大家的理解。

    首先我來說一下元朝的主要組成部分,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的部隊。在成吉思汗去世後,發生了一系列的部落紛爭後忽必烈取得了勝利。

    而這個忽必烈便在這個的基礎上建立了元朝,至此在滅掉南宋最後的勢力便在今北京這個地方建立了自己的首都。很奇怪的是元朝的記載沒有之前的王朝多,我想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他們擅長打戰而不是搞文字。

    很明顯在當時的歷史上面,沒有像唐朝等這些強大的國家存在了。而作為當時善於騎馬射箭的蒙古族便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關於打戰他們絕對個個都是得心應手的,我認為有得必有失。相對文字方面記載明顯就比不上漢朝和唐朝。

    而當時元朝佔領的是漢朝的土地,就問哪個漢朝人心裡開心。特別是這種外來的國家的東西或者文化,絕對是討厭至極的,怎麼可能會幫元朝記載大量史記?

    第二,元朝存在的年份也沒有很長久

    如果單單純純從元朝建立自己的首都來算,這個絕對不算久遠的。當年忽必烈去世後,元朝對於接下來的局面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

    特別是內部之間的矛盾非常多,當年還出現了皇帝被刺殺死掉的局面。你就看知道當年的局勢有多亂了,後面朱元璋便出現在了歷史的舞臺上了。

    在元朝期間,蒙古族就是在不斷的擴充自己的土地。

    我看了歷史感覺,那個時代的蒙古族好像就是特別喜歡打戰。而且就算當年的元朝國土面積算是比較大的情況下面,還是想要不停擴充自己的土地。

    而不是想著怎麼樣去穩固國家先,這樣的模式早晚就是死路一條。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後面的蒙古族沒有再來到中原的原因吧!因為後面的朝代都是屬於比較強大的國家了,能夠抵禦元朝的攻擊了。

    看了今天的歷史,大家有些什麼樣的感觸?或者又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告訴我哦!

  • 9 # 幽古齋

    首先,元朝是一個以武力取得天下又以武力治理天下的朝代,由於過於迷信武力,對於著書立說並不重視。再加之漢人在當時的三個人種——蒙古、色目、漢人中的地位是最低賤的,自然記述元朝的文獻就少了。 其次,就是元朝的朝代週期很短,只有97年左右,所以值得寫的東西很少。 還有一點相當重要的就是因為蒙古國的存在,很多歷史學家把元朝當成蒙古國的一個朝代,而非中國的一個朝代。很多歷史學家都把鐵木真和忽必烈承認為蒙古人,而非華人。也就是說元朝的時候,這個元朝幾乎不是我們國家的朝代了,而是我們被侵略的一段時期。 另外就是現在的文學工作者和影視工作者對元朝的歷史並不重視,造成的。綜上所述,元朝記載極少的原因可以歸結為5點:

    1. 元朝屬於遊牧民族統治,本身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

    2. 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度,歧視漢族,漢族與少數民族隔閡嚴重。

    3. 漢族屬於定居民族,文化更為發達,儒生反抗元朝統治,不願進行記錄。

    4. 元朝不重視文化發展,對文化記錄不感興趣。

    5.現代文學工作者和影視工作者對元朝的歷史並不重視。

    那元朝百年不到的歷史中,究竟都做了什麼事呢?

    首先在政治上:全面倒退的社會制度,空前嚴重的民族壓迫;消亡了很久的奴隸制重新出現,大量非蒙古、色目人遭到掠奪性的拐賣販賣,奴隸市場興盛無比;政紀廢弛至極,吏治腐敗至極;蒙古人色目人對漢族南人進行長期的奴役及壓榨及無道理的大量屠殺;其次是經濟上:戰爭使大片本來富庶的地區一片荒蕪,大片良田被強佔為牧場;混亂的經濟財政制度,混亂的市場管理,財富被掠奪集中到北方,南北貧富差距懸殊;拿全國壓榨的漢人南人財物也填不夠鉅額對皇族的歲賜,財政虧空嚴重;全國土地極度集中在蒙古色目貴族及寺廟手中,落後的農奴制存在嚴重阻礙生產,很多人過著極端貧困低下的生活……(個人認為,史有定論,唐強宋富,宋是封建歷史上最富的時代,宋之前中國總體是越來越富的,也是世界最富的,經過元朝極其野蠻的掠奪破壞,以後發展速度延緩,出現了總體趨勢上的衰落期,直到被後來的英國趕上並超過,後來更出現解放初期的華夏數千年曆史上也是與世界水平相比上最貧困落後的時期;然後是軍事方面:長年的及其野蠻的無休止戰爭。蒙元滅亡了四十餘國,讓數近以億計的人死於戰亂和屠殺(往往是整城整城的屠殺迨盡,除了一些被掠走的匠人及婦女奴隸),讓數以千萬平方公里計的土地的經濟倒退數十乃至數百年,而且戰爭很明顯幾乎全是不義的,耗費民財無數;最後是文化上:落後文明入侵,文明倒退,而且元朝幾乎沒興趣管漢文化是否發展,教育也出現了荒廢及倒退,很多文化交流被阻擾。

  • 10 # 功德21

    記戴的少不等於歷史少,從民間遺留的實物看,遼金元時期,當時瓷都還在開封,開封當時產官窯瓷,而景德鎮僅僅燒商業用瓷和外銷瓷。有實物為證。

  • 11 # 徒勞無功著

    有些人把元朝記錄的太少歸結為其統治時間短,這就比較搞笑了,歷史上比她短的還多的是,但是依然文化璀璨,星光熠熠!我們現在看到的對於元朝的記錄很少,其主要原因有:1、野蠻主義的盛行。他們只崇拜武力,屠城是他們最喜歡乾的一件事,在這樣的恐怖主義氛圍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非常地謹小慎微,記錄,一字不和就開殺!2、文人階層的沒落。在那個野蠻的時代,讀書人是真的百無一用,知識得不到尊重,必然導致文化的沒落和記錄的大量減少,比較有意思的是,有人竟然把馬可波羅的遊記看成歷史記錄來研究,並得出元朝的富庶和商業的發達。呵呵……也不想想為什麼他會寫出這樣的結論來:黃金遍地,香料滿野?在元朝,馬可波羅屬於第二等人,他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竟得到了元朝皇族的信任,於是他就有機會接觸當時的元朝各級官員的機會,然後他不斷地看到這些人經常一車一車地運送黃金香料和各種名貴物產,卻不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麼得來的?元朝對民眾的剝奪有多嚴重可以參考朱元璋的身世。3、對漢文化的排斥和全盤否定。這個可以從幾件非常具體的事情來體現,如:官方語言不用漢字(注意,連漢字的順帶註釋都沒有,滿清不是這麼幹的,人家剛開始是滿漢雙文的,後來基本上只用漢字了,而整個元朝官方都沒有接受漢字),漢人(不是隻有漢族,還包括當時的所有南人)都不能為官,最可怕的是連漢人讀書都受到限制,連學習他們的語言都沒有資格,這樣一來就把整個原有的紀錄體系給破壞了!這個問題嚴重到了什麼程度,看看朱元璋同志的回憶錄吧!當時漢人取名字都是用最簡單的數字文字,可以想象當時漢人讀書的情況了,說實話,看到這個我就會想起囚犯和奴隸,沒有名字,只有編號!但這樣有一個問題,既然漢人沒有機會記錄,難道他們沒有文化人用他們的語言來記錄歷史嗎?為什麼現在也很少很少記錄留下來呢?這個原因也很好找,一是他們根本就不重視這個事;二是不好儲存,遊牧民族的本身特點就是遷徙,於是很難儲存下來;三者,由於他們只崇拜武力,所以族群的變動就非常大,特別是到了中後期,完全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記錄也就顯得毫無價值了!更重要的是也的確沒有什麼好記錄的,來來去去就是今天誰打敗了誰而已!不過這樣的內鬥,倒是給了漢人一點喘息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不斷地削弱了他們本身的力量,所以漢人才會在那麼貧弱的情況下逆襲成功,否則如果元朝的統治再長久一些的話,整個亞洲都會成為牧場,一切文明都會塵歸塵土歸土了!

  • 12 # 聶國賓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追求著社會的安定與和諧,但是蒙元統治者卻造最大的民族矛盾,把全華人口分三六九等。這是絕大多數統治者禁忌的事情。

  • 13 # 為愛剪輯

    關於元朝的歷史記載其實一點兒都不少。只不過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現在人們提及的比較少而已。元朝(1271年—1368年)享國98年。是一個蒙古族建立的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說起元朝必須從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說起。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家。後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爭汗位使大蒙古國分裂。

    忽必烈建立元朝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名字取《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之意。1279年滅亡南宋完成統一。

    那麼元朝都幹了些什麼事呢?

    一、政治上採用“一省兩院制”,建立行省制度

    元朝的政治制度承襲宋朝,採取文武分權的制度。中書省總理政務,樞密院掌管兵權。但是元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機關,元朝不設門下省,尚書省有時設,有時不設,所以門下省與尚書省的權力均交給了中書省。中書省統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樞密院執掌軍事,御史臺負責督察。在地方設有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與行御史臺。還有掌管學校的集賢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驛傳的通政院,其他還有太常禮儀院、太史院、太醫院與將作院。還有宣政院,負責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區的軍政事務。

    二、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商品經濟較為發達

    元朝在農業上依然以農業為主。特別是經濟作物棉花的種植不斷推廣,棉花及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種植和運銷都在南宋基礎上有所增加。由於蒙古對商品交換依賴較大,元朝比較提倡商業,使得商品經濟十分繁榮,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相當富庶的國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是當時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為了適應商品交換,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且完全的紙幣流通制度,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全以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朝代,甚至曾經因濫發紙幣造成通貨膨脹。

    三、劃分族群等級制度

    按照蒙元統治者實行的族群等級制度,臣民被分為以下四個等級:

    一等臣民:蒙古人,又叫國族。

    二等臣民:色目人,意思是“異色異目的人”。主要指蒙古人和漢族人以外的民族和部族,比如吐蕃人、突厥人、原西夏人和畏兀兒人等。他們由於膚色和眼睛明顯不同而被稱為“色目”。

    三等臣民:漢人,原大金境內居民,包括漢族,也包括漢化了的契丹人、女真人和高麗人,以及雲南民眾。

    四等臣民:南人。原南宋境內的居民。

    這四種人的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漢人第三,南人最次。

    四、包容兼蓄的文化

    元朝的文化並不是我們想像的故步自封。其實元朝鼓勵中國國內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還包容和接納歐洲文化,甚至能准許歐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最好的例子就是歐洲著名的探險家馬可波羅在元朝擔任重要官員。

    五、元曲的流行

    元朝的戲曲,稱為元曲。元曲分成散曲和雜劇。當時城市繁華,元朝不重視中國文學和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昇華為元曲。

    六、天文曆法的發展

    元朝郭守敬等人主持編訂了《授時歷》。《授時歷》 將一年分為 365.2425日,廢除了中國編歷的傳統辦法上元積年日法,採用了近世截元法,是人類曆法史上的一大進步。此歷於至元十七年(1280 年)頒行,一直延用了400多年。

    七、對周邊國家的侵略擴張

    在統一全國後,元朝曾兩徵日本(元日戰爭)、兩徵安南(元越戰爭)、兩徵緬甸(元緬戰爭),先後使高麗、緬甸、臺城、安南等地成為元的屬國。

  • 14 # 段亦明

    讀元朝的歷史,我們的內心是比較暢快,但又比較悲憫的。我們感受到了,幾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在世界上叱吒風雲的那種魄力!

    關於元朝的記載,相比其他朝代確實不多,但也不會很少,比如有《元典年》、《元史》、《蒙達備錄》、《經世大典》等。

    但大多著作,都是元代以後的文人所著,在元代時的記載較少。那麼為什麼關於元朝的記載那麼少呢?我們先從元朝的歷史說起。

    元朝概史

    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成吉思汗擴土開疆,先後征服了西夏與金朝,勢不可擋的鐵蹄一路向西,踏遍半個歐亞大陸!

    1264年,元朝創始人忽必烈,在與啊裡不哥的爭鬥中脫穎而出,一直到1271年的時候,改年號為“大元”,元朝就此建立。

    1279年,元朝完全攻下了南宋,結束了自唐自安史之亂以來,幾百年的國土分裂局面,統一了中國。

    自後,因為元朝的內部鬥爭、腐化問題嚴重,橫徵暴斂,引起了人民反抗起義,在朱元璋的帶領下,在1368年攻陷元都,元朝結束,明朝建立。

    元朝從建立到滅亡歷經了98年。

    關於元朝歷史記載少的原因

    (1)文字的抵制。

    蒙古族是很抵制漢族的,他不允許人們用漢語記載任何東西,在朝廷裡只能說蒙古語,寫蒙古字,一旦發現漢字的存在,就會嚴加懲罰。

    蒙古是遊牧民族,民族本身的文化是比較單調的,只尚武不崇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歷史文化的記載。

    (2)時局動盪

    元朝自建立起,為了擴張領土,征戰不斷。在元朝期間,一路征戰到了緬甸、高麗、安南、臺城、日本等地,元朝那時的國土面積,高達一千兩百萬平方公里。

    在那個戰爭動盪的年代,人們過著有今天無明天的生活,根本無暇顧於文史的記載。

    (3)個人的仇視情懷

    漢族的人們,長期受到了元朝的壓迫,當元朝滅亡後,很多人都不願意回顧這段受苦受難的歲月,更不願意去歌頌這個暴政的朝代。

    因此,也很少有詩詞會讚揚這個朝代的一切。

    元朝都幹了些什麼事

    (1) 開創行省制度

    “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

    元朝那時,廢除了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實行了行省制度,開創了中國行省制度的先河,“省長”就是那時候來的。

    元朝在滅了南宋之後,又劃分了治下的府、州、縣、等基層部門,這使得國家管理細分化,有利於民生基礎建設和發展。

    (2)慘烈的崖山海戰

    1279年,元軍就是在崖山海戰中消滅南宋的,結束了自唐末以來的戰亂局面。這個崖山海戰,又稱宋元崖門海戰、崖山之戰等,它是元、唐決定生死的大決戰,其慘烈程度在歷史裡極為罕見!

    那時元軍以少勝多,逼的宋末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之一的陸秀夫,抱著幾歲的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紛紛效仿,十萬軍民也跟著跳海殉國!

    因為這一戰,後人曾用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華”來形容華夏文明的隕落。

    確實是可泣也可悲啊!

    (3)元朝的元曲、雜劇

    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對於生活、生命有著不同的理解,譜寫了很多經典的傳世之作。

    元朝的元曲,分成散曲與雜劇。散曲是詩歌情懷,雜劇是民生寫照。元朝儘管對漢字是抵制的,但對於看戲還是很喜歡的。

    傳世的雜劇作品有《西廂記》、《梧桐雨》、《倩女幽魂》、《漢宮秋》等。那時的文人名家,有馬致遠、關漢卿、王實普等,在他們傳世的詩詞裡,我們可以感受到那個年代的悲涼。

    元朝曾在世界的舞臺上叱吒風雲,但也有著慘烈的一面。

  • 15 # 秦客逸民

    有關元朝的記載並不少,只是有關的文學作品比較少,缺少宣傳。元朝幹了很多的事情,其中很多都算是豐功偉業,且福澤後世。

    元朝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漢軍對邊疆各地區的實際佔領,無所謂羈靡,無所謂直轄,都有駐紮。漢朝雖強,滅了匈奴,但是隨即撤軍,在漠北草原沒留一兵一卒,結果被鮮卑趁機佔領,撿了勝利的果實。但在元朝,在嶺北行省,在蒙古中部的和林,也就是蒙古帝國的舊都,卻長久性的駐紮上了漢軍,沒錯,是漢軍,不是蒙軍。這些漢軍承擔著保衛元朝北部邊疆的責任,時刻監控著蒙古王公,防止他們造反。除了和林,嶺北還有多處漢軍的駐紮地點,形成一個有效的大軍區國防體系。

    元朝的人口超越了漢唐的巔峰時期。並不是元朝的生產力比漢唐發達,而是元朝的人口統計更為全面,更為到位。漢朝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人口只是大略統計,唐朝對內地的少數民族人口統計都很籠統。唐朝疆域廣闊,但一大半都是羈靡地區,管理非常鬆散,人口只是象徵性的統計,雖在版圖之內,但與附屬沒太大差別。而元朝不同,元朝在邊疆的政策,那是雷厲風行,對所有的少數民族,每家每戶,都進行統計,每戶都要納稅。

    元朝時給一些邊疆地區起了一些地名,很雅緻。例如吉林東至於海,包括海參崴,在元朝時叫開元,黑龍江兩岸及混同江兩岸在元朝時叫合蘭,多好聽的名字。從地名就可以看出來,元朝人還是很有文化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嗅如蘭”,故謂之合蘭。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黑龍江各部能與內地,兄弟情深,永結同心。把吉林叫成開元,是對唐玄宗在東北開疆的紀念,唐玄宗奮發有為時,年號是開元。再看看明朝在東北起的名字,就有落差了,奴爾幹、海西、野人,跟開元、合蘭沒法比。

    元朝第一次把西藏納入版圖,並駐軍派官,意義非常重大,解決了漢唐無法解決的問題。元朝在西藏建立的行政制度,讓西藏進入了穩定的和平時期,歸屬感不斷增強,為明朝順利接管西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漢朝雖然佔領了青海,但只開疆至積石山,然後就無能為力了。漢史明確說,析支山以外,也就是唐古拉山西南,未嘗觸及。唐朝就更不用說了,吐蕃為患甚重。

    元朝時,往新疆進行了大量的移民,移的是蒙古人,到元朝後期,不論北疆還是南疆,主體人口都是蒙古族,風俗都是蒙古風俗。很多人以為唐朝丟失西域後,新疆就伊斯蘭化了,但是沒想到,元朝時新疆又蒙古化了。只是清朝的時候,準噶爾汗國戰敗後,新疆的十萬戶蒙古牧民,幾乎一戶不剩。

    元朝是唯一一個進攻過日本本土的朝代。但是留下了小小的遺憾。那麼龐大的帝國,竟然沒有拿下小小的日本,遭到了極其頑強的抵抗和很不利的天時。弱宋能讓日本臣服,大元不能,有點不可思議。明朝永樂年間,日本再度自覺臣服於中國,說出了抗元的理由,理由是“慕華夏,不慕蠻夷”。其實日本當時還是不瞭解元朝,實際上元朝的文明程度在宋代之上,日本的觀念是先入為主了。假如元朝伐倭成功了,那時候日本的知識分子都一口流利的漢語,建省很容易,可惜了。元朝在邊疆做不到的開拓,明清兩代也無望做實質性的突破。

    元朝還有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讓白話文學開始發展起來。如果沒有元朝寬鬆的語言環境,沒有元朝蒙古貴族強烈要求能用白話就別用文言,明初的經典小說不會誕生。

    元朝自忽必烈開國以後,是以仁政為本,特別是在漢地,特別尊崇儒學,尊重儒者。之後的每一位皇帝,都是心繫百姓,鞠躬盡瘁,因而不足百年的元朝竟然有70餘年的太平盛世。元順帝其實也不壞,但實在能力有限,不是當皇帝的料,搞不過那些奸臣。元朝的法律也是很精密的,力求公平的,婚姻法也是很保護女性的。大明律的制定就是以元律為基礎的。所謂一二三等人,那是成吉思汗時代的事,忽必烈之後就革除了。元朝的科舉,都是力求公平,100人的名額,蒙古人佔25,漢人佔25,南人佔25,色目人佔25,考試考的是四書五經。元朝的蒙古勳舊後代要做官理政,都要經過必要的考試,考的是儒學,考不過關,只能襲爵,不能參與理政。

    元朝的很多開創性的典章制度,都是為法於後世的,是足以讓明清相繼沿襲的。行省制度,到現在,痕跡還在。元朝時在各省還設有肅政廉訪司,很先進的。當然了,元帝國的先進與強大,是當時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尤其是以太保劉秉忠為核心的,佔官員總數達90%以上的儒臣儒將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 16 # 開心快樂任我行

    因為一說元朝,別的帝國都黯然失色,所以很多人就知道抹黑元朝,因為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元朝當時就像現在的美帝一樣的存在,是當時世界的中心,只有所謂四等人制度是北大教授發明的,現在教科書也刪除了,什麼初夜權,當時幾十萬蒙古人分散歐亞大陸中原也就十幾萬人,不知道怎麼初夜權幾千萬上億人口,至於所謂屠殺兩億,當時整個控制的地方人口可能不到兩億,那現在全世界差不多都是蒙古人,至於文化倒退說,看過元朝史書就能明白各種文化的鼎盛,所謂的稅收也是明朝九分之一,元朝屬於商業帝國,根本看不上老百姓那點東西,抹黑元朝的一般都是對自己不自信的,沒讀過書跟風的,搞民族矛盾的,還有就是敵特。

  • 17 # 睿玲的生活

    元朝的歷史記載,其實並不少。之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對元朝比較陌生,主要是因為元朝太短了。而且,元朝初年的歷史,很容易被大家放到南宋歷史當中;而元朝末年的歷史,則容易被大家誤以為是明朝的事情。

    這樣算下來,元朝本來就不長的歷史,自然就更短了。

    不過,元朝的歷史雖然比較短,但這段歷史延伸得卻很長。想要說清楚元朝的歷史,我們還得從當年成吉思汗的時代開始說起。

    公元1162年,就在南宋名將岳飛被冤殺整二十年的時候,北方草原上的乞顏部落,出生了一個男孩,取名為鐵木真。當時的北方草原,分佈著許多遊牧部落,這些部落,都臣服於強大的金國。

    後來,隨著鐵木真長大,金國不斷衰落,逐漸失去了對蒙古高原的控制。在此期間,長大成人的鐵木真,靠著自己的智慧,打敗了一個又一個草原部落,逐漸統一了整個蒙古。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麾下的草原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就此成立。

    蒙古帝國成立後,成吉思汗開始率領蒙古鐵騎,不斷透過戰爭擴張疆域。公元1218年,蒙古滅西遼;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最後打到了伏爾加河流域才返回。公元1227年,蒙古滅西夏。

    滅了西夏之後,成吉思汗在回師途中病逝。成吉思汗死後,他的三兒子窩闊臺即位,繼續帶領蒙古帝國擴張。窩闊臺在位期間,聯合南宋攻滅金國。同時又讓各大蒙古部落的長子,率兵繼續西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子西征’。

    窩闊臺在位12年,最後因為酗酒而死。窩闊臺死後,蒙古帝國內部圍繞著繼承人的問題,出現了很大的矛盾,西征軍的領袖拔都,因為手握兵權,而且已經打到了歐洲那邊,所以也開始擁兵自立。窩闊臺死後,先是由其子貴由即位,但貴由在位三年後就去世了。此後,因為貴由的兒子都比較年幼,蒙古帝國汗位,轉入了成吉思汗第四子託雷一脈,由託雷長子蒙哥繼承。

    蒙哥即位後,蒙古的幾大汗國,其實已經相對獨立了。此後,蒙哥招降吐蕃,滅亡大理,暴打南宋。但是最後,在蒙哥進攻四川的時候,卻忽然戰死。

    蒙哥戰死後,蒙古帝大陸部,再次出現汗位爭奪戰。後來,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為了戰勝同為兄弟的阿里不哥,許諾其他汗國可以相對獨立。公元1260年,忽必烈稱帝。此後,忽必烈花了四年的時間,戰勝了阿里不哥,成為了蒙古帝國的新任大汗。

    但是,此時的忽必烈,對其他的四大汗國,只是名義上的領袖,無法形成有效的統治。另外,忽必烈後來推行漢化,也使得幾大汗國拒絕歸附,甚至再次進入內戰狀態。

    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佈《建國號詔》,為新政權取名為‘元’。直到這個時候,元朝才算是正式開國。

    元朝開國之後,忽必烈又花了八年的時間,持續進攻南宋。公元1279年,隨著崖山海戰的結束,南宋徹底滅亡。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直到崖山海戰之後的歷史,才是元朝歷史,這其實是錯誤的。

    崖山海戰之後,接下來忽必烈又在位15年時間。在這15年當中,元朝繼續擴張,向日本、北韓、越南等方向進攻。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是卻極大地消耗了中原地區的國力。強大的壓迫,導致江南地區的百姓開始紛紛起義。不過這些農民起義,後來都被鎮壓了。

    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因為忽必烈的太子早逝。所以由太子的第三子,也就是忽必烈的孫子鐵穆耳即位,史稱元成宗。元成宗在位13年,在位期間,停止了對外戰爭,使得社會矛盾有所緩和。就連其他幾大汗國,也開始紛紛承認元朝的宗主國地位。不過,元成宗在位期間,因為不懂財政,搞得元朝財政體系幾近崩潰,國庫常年入不敷出。

    元成宗去世後,因為沒有子嗣,所以由他二哥的兒子即位,史稱元武宗。元武宗在位期間,為了解決財政危機,濫發貨幣,最後除了搞亂國家財政之外,收效甚微。唯一值得一說的是,在此期間,元朝和察合臺汗國,瓜分了窩闊臺汗國,

    元武宗在位四年後去世,接下來,他的弟弟元仁宗即位。元仁宗在位期間,企圖透過漢化改革,解決大陸的矛盾,甚至還恢復了科舉制。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受到了很多蒙古貴族的抵制,所以成就有限。

    元仁宗在位九年後去世,接下來,其子元英宗即位。元英宗繼續執行元仁宗的漢化改革制度,進一步激起了元朝貴族的不滿。所以三年之後,元英宗去北方避暑期間,直接被刺殺了。這場刺殺案,後世史稱南坡之變。

    元英宗死後,元成宗大哥家的長子,率兵平叛,而後登基稱帝,史稱元泰定帝。泰定帝只在位五年後就死了,另外,因為泰定帝不是正統接班,所以後來沒有廟號,只能用他的年號‘泰定’來稱呼他。

    泰定帝在位期間,因為漢化改革失敗,元朝內部已經是矛盾重重。在此期間,河南人郭菩薩以‘彌勒佛當有天下’為名起義。雖然最後失敗,但也被後世視為元末農民起義的先聲。

    從這時候開始,元朝的天下就開始坐不穩了。

    另外,泰定帝去世這一年,安徽鳳陽出生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明太祖朱元璋。

    泰定帝去世後,接下來的四年裡,元朝先後出現了元明宗、元文宗、元寧宗、元惠宗四個皇帝。因為皇位一直不穩,所以元朝的吏治開始進一步混亂,甚至開始出現權臣掌權的現象。

    而四年之後的元惠宗,這個廟號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提起後來明朝給他的尊號,很多人可能就比較熟悉了。

    明朝管他叫元順帝。

    元順帝登基後,靠著宰相脫脫的幫助,總算是坐穩了皇位,重掌大權。脫脫也是一位難得的名臣,想要協助元順帝,建立一番事業。但可惜的是,此時的元朝,已經是積重難返,再無回天之力了。

    在此期間,有兩件事值得一提。第一件事,是脫脫主持編撰了《遼史》、《金史》和《宋史》。之前的元朝統治者,要麼忙著打仗,要麼忙著爭權,也沒人想過要修史書。直到這時,才算是把前朝歷史修完了。

    第二件事,則是在此期間,黃河開始氾濫了。

    黃河在歷朝歷代,都曾有過氾濫的記錄。但是到了元朝這會兒,脫脫想要修黃河,但他的政策到了下面之後,卻成了對百姓的壓迫。於是,公元1351年,以韓山童和劉福通為首的紅巾軍,開始起義了。

    接下來的歷史,往往被很多歷史愛好者,視作是明朝的歷史。但請注意,從元順帝登基,一直到元朝滅亡,這期間其實有35年的時間。整個元朝才持續了98年,而整個元朝的十一位皇帝裡面,就元順帝在位時間最長。

    紅巾軍起義爆發後的歷史,大家就比較熟悉了。為了鎮壓農民軍,元順帝不得不給予地方將領更多的實權,導致元朝中央徹底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在此期間,劉福通進行北伐,一口氣打到了北京通縣,差點就把元大都給打下來了。此後,就在元朝剛剛擊退劉福通的北伐軍之後,元廷北方的陽翟王又開始作亂,差點就打下了元上都。

    這兩次大戰,徹底拖垮了元朝的有生力量。

    與此同時,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軍勢力,逐漸統一了南方。公元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明朝正式開國。此後,朱元璋派大將徐達,領兵北伐。公元1368年七月,徐達兵鋒直指大都,元順帝倉惶出逃,逃往北方。至此,元朝作為一個全國性政權的歷史,就徹底結束了。

    回顧元朝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整個元朝的97年,拋去忽必烈和元順帝之外,就只剩下39年而已。而中期的那些皇帝,基本上又沒什麼作為,自然也就導致整個元朝中期,都沒什麼存在感了,所以才會出現大家對元朝瞭解不多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演員的誕生中,三位導師章子怡、劉燁、宋丹丹,誰比較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