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對老二的壓制是不是一直在重演?
11
回覆列表
  • 1 # 鄭看正說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這個措施是多方面的。

    首先從產業佈局來著手。美國要日本放棄一些與美國存在嚴重競爭的產業,如果不放棄,那就制裁打擊到他們放棄為止,當時最為經典的也是半導體晶片之爭,最後肯定是日本落敗了,所以在晶片領域到如今,日本都一直是在上游材料供應,下游的設計製作和成品銷售都讓渡出去了,到現在都沒有起來。

    第二是從金融方面著手。因為有些產業是美國的支柱,同時也是日本的支柱,這樣的產業日本不可能主動放棄,比如說汽車產業。我們都知道,上世紀末日本的汽車工業迅猛發展,質量好、省油、價格低,在世界市場爭得一席之地。最厲害的時候,美國大街上跑得都是日本車。美國一看不行了,馬上從對日本的匯率入手,直接逼迫日元升值,扭轉美元對日本的貿易逆差。

    還有就是迫使日本企業上市,美國華爾街可以透過股票期貨等,從日本企業那裡割韭菜,薅羊毛。迫使日本進一步開放金融業,讓華爾街資本長驅直入。在資本的攪動下,不斷製造日本經濟泡沫,最後再將泡沫捅破。

    第三強迫日本企業到美國建廠。美國透過貿易調查,尤其是調查日本製造產品在美國傾銷,同時還對他們的智慧財產權進行調查,逼迫日本企業必須要美國建廠,才能將產品銷售到美國。比如豐田、本田和日產都是那個時候到美國去建廠的,為了適應美國消費者的偏好,打出了自己的高階品牌,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讓日本為美國駐軍掏錢,讓日本參與更多國際事務,說白了也是讓他們掏錢,還有政治上的裹挾,讓日本跟在屁股後邊聽使喚。

    總之措施多管齊下,日本經濟招受重創,從此一蹶不振,基本上20幾年幾乎停滯。當然日本這些年沒有閒著,深深知道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一開始他們的發展主要是學習美國,用美國的技術,模仿美國,很容易被人卡住脖子,痛定思痛,日本從教育入手,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開始全面創新和技術革命。雖然20幾年日本經濟沒有多大波瀾,但是他們一直在擠出泡沫,沉澱技術,終於在2010年以後,日本經濟有了新的飛躍。這是技術革命的結果,更是日本去除發展泡沫,厚積薄發的結果。

  • 2 # 烏蒙金融號

    上世紀80年代,發生了美國對日本的汽車、半導體加徵關稅和簽訂廣場協議等一系列事件。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正是因為美國對日本的打壓和制裁,才導致日本經濟有了失去的30年,但是日本人卻不是這麼看,我覺得這種認識上的差距充分反映兩國學者在價值觀念上的差距,以及對現代文明的理解。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究其原因,一是美國的市場需求,二是美國對日本的扶持與保護,三是日本大力發展製造業,四是日本高質量的勞工和低廉的成本,五是戰時體系和國家資本主義結合的制度,以及央行的"視窗指導"和控制匯率。六是日本央行印錢給政府大興土木。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迸發出強大的經濟動能,各個領域出現新的壟斷型公司,如松下、日立、東芝、三菱等,這些企業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可以說80年代的日本把出口和投資玩得如火純青。

    當時的國際環境對日本非常有利,日本企業有國家的保護和資金的傾斜,日元穩定而且便宜,生產多少商品都能賣出去。美國開始時對日本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的貿易規模不斷創下新高,1981年-1986年日美貿易急劇失衡,美國出現鉅額逆差。這樣美國受不住了,由於日本汽車在貿易中佔大頭,於是美華人怒砸日本汽車,日元國際化就這樣被提上議程,日元開始自由兌換,日本金融市場開始對外開放。

    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升值,2年時間日元漲了一倍,事後大藏大臣竹下登表示日元升值是日本主動的行為,但此後美國降息導致大量國際遊湧入日本,而日本也跟著降息才是災難的開始。以後的事可能大家都清楚了,在此就不再累述。廣場協議背上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的黑鍋,是不明就裡的人安上去的。到這裡必須說清楚日本學者為什麼沒有指責美國,因為自由貿易原則是公平競爭,當時的日本企業有國家的保護和匯率優勢,並利用世界貿易規則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致使美國在競爭處於劣勢地位,如日本汽車就是針對美國汽車開發。作為美國來說要麼你改變,要麼我不和你做生意,最後日本選擇了前者。

    到此我們必須明白世界貿易的核心是公平競爭,如果憑藉自己的小聰明利用規則或者採取不正當的行為獲得競爭優勢,只可能成功一時,最後別人都會離你遠去,因為國際貿易是一個雙贏遊戲,沒有人會一直賠錢和你玩到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人反覆迴圈看《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你會崩潰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