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洲觀瀾
-
2 # IT界的攝影師大廚
讀了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結合生活實際、親身經歷:
華人生來孤獨。總是一句話找另一句話,說的著還好,說不著就吵。凡事總要一個人壓另一個人一頭,這一點在中國式婚姻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當真的吵起來,往往是佔著理兒的那個人,愛講理兒的那個人被氣的一肚子火。因為吵著吵著,對方已經把一件事說成了另一件事,甚至說成了第三件事。
華人吵架,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真的喜歡吵,愛吵架。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自己的那一番道理和行為是合乎情理的,天經地義,無可厚非。而問題往往就出在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挑我的刺,我揭你的短,互不相讓。本來不佔理兒的那一方,已經把一件事說成了另一件事,反倒越說自己越有理,越覺得自己堂堂正正。
細細想來,華人的孤獨感,彷彿發源於骨子裡的失落,又好像是被後天所處的偏僻環境所感染的。吵架,好像可以暫時驅散這種孤獨感。然而,單純地吵一件事,好像又不太過癮。於是,揭短、翻舊賬,愣是把一池子清水攪渾了。好像拿話把對方壓住了,無論在不在理兒上,只要說的對方沉默不語了,自己就舒坦了,自己就是對的。這一點尤其在農村,表現很明顯。華人,和人相處,無非就是說和吵。說不過就吵,吵起來誰先把誰說的無言了,貌似誰就贏了;用自己自以為是的說辭攻擊對方,美其名曰:道德綁架。以此來尋找道德上的制高點,伺機贏得的幾分精神上的優越感。“哦,我這樣沒錯,你怎麼能那樣?”有意無意地貶低別人,顯而易見地拔高自己。格局狹隘見識淺陋的一些中國農村人,潛意識裡死死地崇尚和信奉這一“真理”,篤信不疑。
一句話找一句話,其實本不易。說的著,說不著,這一對矛盾也組成了世界的的一部分,也推動了這個社會的向前走著。找一個說的著人,共度一生,該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人啊!
-
3 # 徐鵬遠
前幾天看了牟森導演的舞臺劇版的《一句頂一萬句》,又一次被劉震雲的功底震撼了。地老天荒、山高水長,當寫在紙上的文字被付諸舞臺,劉震雲幽默的語言更立體,塑造的人物及其背後的土地也更深刻了。因為也是方言出演,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幾年前陝西人藝版的《白鹿原》,兩者相較之下,《白鹿原》更顯史詩性,《一句頂一萬句》更具現代性。
這個現代性,指的是最近被提起的現實魔幻主義,劉震雲本人對這個概念是比較贊同的,作品裡的內容很現實,小到一句對白,大到人物命運,都是極為現實的,可是組合起來,卻充滿魔幻感。一個農村婦女會告狀多年,驚動各級領導,一個河南農民會起一個《聖經》裡的名字。
劉震雲作品的風格很統一,他的新書《吃瓜時代的兒女們》裡面有句宣傳語是這樣說的,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穿越大半個中國打著了,其實《一句頂一萬句》也是這樣,人物依次登場,一條線索引出線索,每一步走出的時候都不會特別讓人驚奇和意外,最後導致的結果卻極為魔幻。
很多人說《一句頂一萬句》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的確,從《出延津記》與《回延津記》,劉震雲描寫出了中國社會的全景,這其中也有深深的孤獨。楊百順因為父親設下圈套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而出走,從此開始一生的孤獨行走。始終沒能找到一個讓自己安心的所在,或者說一個讓自己長長久久舒舒服服的所在。
“說得上話”是《一句頂一萬句》一個文眼,說不上話的夫妻會分開,說得上話的“姘頭姦夫”可以在火車站賣洗臉水,主角楊百順(也叫吳摩西)一生有很多困惑,這些困惑也是所有華人的困惑,他帶著這些困惑經歷愛情,親情,友情,最後不能說孑然一身,卻也只能在歷史長河裡留下模糊的背影。
劉震雲的小說幽默,自己說話也非常幽默,他常把自己跟非常著名的中外作家作比,他有這個自信,但落實到文學史還需時間檢驗,起碼《一句頂一萬句》是續得上《水滸傳》《三言二拍》一脈的。
-
4 # 博書
世界上的人遍地都是,說得著的人千里難尋。《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講的是朋友,不是高山流水遇知音那樣的朋友,而是市井小民言談相交的朋友。
劉震雲先生是1978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華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是他迄今為止最為滿意的一部作品。
本書被譽為一部中國式的“百年孤獨”,眾所周知,馬爾克斯先生的《百年孤獨》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一句頂一萬句》能夠贏得如此美譽,自然是一部很了不起的小說。
那麼這本書了不起在什麼地方呢?
這本書的了不起之處在於,它講述了一個關於“尋找和孤獨”的故事。用句俗話來講,就是“找呀找朋友”。
《一句頂一萬句》分為上下兩部。
上部“出延津記”:講述了七十年前一位農民楊百順,在尋找與人私奔的老婆吳香香的路上,走失了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女巧玲,為了尋找巧玲,他不得不走出延津。
下部“回延津記”:講述了七十年後巧玲的兒子牛愛國在尋找與人私奔的老婆龐麗娜的路上,為了尋找母親生前的一句話,他一步步走向延津。
小說在上部“出延津記”賣豆腐的老楊和趕大車的老馬的友誼中開始,在下部“回延津記”牛愛國對被自己閃了的情人章楚紅的尋找中結束。
圍繞延津這一出走與迴歸的地點展開的故事,延宕百年,在爺孫兩輩人的身上,命運的際遇如此巧合。他們的尋找都有一個人所共知的理由——尋找與人私奔的妻子,而他們真正的尋找卻無人知曉。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說得著的人千里難尋。楊百順和劉愛國尋找的,其實是一個“說得著的人”,一個推心置腹,無話不談的物件。這個人,就是朋友。一個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人。
劉震雲在書中這樣寫:
遇到想不開或是想不明白的事,或一個事拿不定主意,可以找他們商量。或者沒有具體的事要說,心裡憂愁,可以找他們坐一會兒。坐的時候,把憂愁說出來,趕上憂愁並不具體,漫無邊際,乾脆什麼都不說,只是坐一會兒,或者說些別的,心裡也鬆快許多。相識滿天下,知交能幾人?高山流水的佳話為什麼傳唱不衰?因為它可貴,它難得,它在現實中是非常稀少的。人與人之間本就極難獲取永久的信任和依靠,所以割袍斷義與劃地絕交,讓人又愛又恨,又唱又嘆。
小說中楊百順尋找的不是女兒巧玲,而是一種排遣孤獨的熱鬧和喧囂;牛愛國尋找的不是母親生前留下的一句話,而是一個讓自己安慰和寄託的人。
本書獲得過茅盾文學獎,洋洋數十萬言,深入淺出地描繪出了上個世紀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存境遇。一部小說,將五千年來華人揹負的十字架刻畫得淋漓盡致。著名書評人李敬澤先生更是將本書比作當代《水滸》。這本書,值得一讀。
-
5 # 句慧
第一次讀劉震雲的作品,果然是中國式的《百年孤獨》,名不虛傳。
整部作品就是三個字“說的著” ,書裡所有的夫妻都“說不著”,朋友也沒有一直都“說的著”的。華人不善於表達心中所想,羞於啟齒,總在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表達就算了,還妄想別人能懂,不懂還跟自己置氣,他怎麼就不懂我呢?他應該要懂我才對!接著就容易有隔閡,矛盾。
人在世間,獨生獨死,獨去獨來,最瞭解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何況有時連自己也搞不懂自己。我認為靈魂伴侶應該是經過長時間的接觸磨合的結果,你願意講,我願意聽,我們兩人隨著時間慢慢將彼此刻入骨髓裡,這個前提就是——你願意講,我願意聽。
難吃的是屎,難尋的是人,聊得來的少有,且你們現在聊得來不代表以後你們都聊得來,現在聊不來說不準以後可以聊得來,環境心境不同,人也會隨之改變,這也是為什麼以前那麼要好的朋友,就這麼漸行漸遠了,即使聚在一起,話不投機半句多,找不到從前的感覺了,因為你也不是從前的你。
最愛書裡的一句話——“日子過得是以後,不是從前。”不要執著於過去的人事物,不管是以前悲傷的你還是快樂的你,那都已經流逝在時間裡,不重要了,放過以前,活好現在。
既然人生原本寂寞孤獨,要淡然處之,當然,如果可以找到你願意講,我願意聽的人共度一生,那就太好啦~ 希望牛愛國去北京可以找到章楚紅,兩個人在一起一輩子“說的著”,有一個好的結局。
-
6 # 灤河小馬學文化
《一句頂一萬句》: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認識孤獨
徐志摩:“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人生在世,總被世事煩擾。遇到事,總想找人傾訴一下,尋求一下破解的方法。這個可以傾訴排解的人是關鍵,得是說得上話的朋友,有共同的愛好做基礎,還要可信、可靠,是所謂的知己。
人的體驗是孤獨的,對於相同的人與事,你有你的感受,我有我的感受。自身孤獨,要擺脫孤獨,怎麼辦?尋找共鳴、尋求知己。找一個有共同感受或感受相近的人,能說的到一起的有緣人。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但知己難尋,所以說“士為知己者死”。正是這個知己難求,使的人生更顯孤獨。人的一生就是在孤獨中尋找,在尋找中孤獨。
1
年過不惑,再次讀《一句頂一萬句》與之前讀後的感受截然不同,有些事真是不經歷不能深刻地體會。曾經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種桃書屋”的私塾先生老汪,講書講不清楚,學生們上私塾有各種原因,除了學習,因此形成了老師講不懂,學生聽不懂的局面。
老汪又是一個認真的人。對《論語》理解之深,與徒兒們理解《論語》之淺形成對比,使老汪又平添了許多煩惱。
如講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徒兒們以為遠方來了朋友,孔子高興。而老汪說,高興個啥呀,恰恰是聖人傷了心,如果身邊有朋友,心裡的話都說完了,遠道來個人,不是添堵嗎?恰恰是身邊沒有朋友,才把這個遠道來的人當朋友那;這個遠道來的人,是不是朋友,還兩說著呢;只不過藉著這話,拐著彎罵人呢。
徒兒們都說孔子不是東西,老汪一個人傷心地流下了眼淚。
孤獨是你不懂我,我不懂你。人在一起,思想感情卻正在兩條大道上賓士。
傳教士老詹年輕時便來到延津傳教,自己對天主深信不疑,並且在延津建了天主教堂,但終身只發展了八個信徒。
老詹勸殺豬的老曾信天主教。
老曾:跟他一袋煙的交情都沒有,為啥信他呢?
老詹:信了他,你就知道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老曾:我本來就知道呀,我是一殺豬的,從曾家莊來,到各村就殺豬。
新縣長小韓喜歡說話,企圖透過演講、報告,提高民智,改善民生。上任之初想到了辦學,學堂設在天主教堂。
傳教士老詹跑到縣政府找小韓:“縣長,你辦民學我不反對;你沒收教堂,上帝是不會答應的。”小韓嘖嘴:“我昨天跟上帝商量了,他說他同意。”
儘管如此,老詹一輩子也沒放棄。因為縣長小韓要辦民學,所以天主教堂被改為學堂;因為縣長喜歡聽戲,所以建堂被改為戲院;因為縣長要訓練民兵,所以教堂被改為訓練場。一直想要回教堂,但始終沒有如願。沒有地方住,只得住在四面透風的破廟裡。最終去世也是因為堅持雨天去傳教,得傷寒而亡。葬禮上只有十幾個人。
老詹傳教一生,孤獨一生。孤獨是我堅信的東西你們卻不信。
主人公楊百順的經歷是坎坷而孤獨的。
縣裡開辦新學,楊百順和弟弟都想去,因為縣長承諾政府人員將來要從新學裡選拔,有可能成為官員。可是父親老楊只想送一個兒子去,於是二人開始掙著巴結父親。
老楊拿不定主意,就想到了馬家莊趕大車的老馬。自己一輩子都認為和老馬是朋友,但大家都知道,老馬並沒有把他當朋友。老馬煩他囉嗦,於是就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
老楊用抓鬮的方式來決定,但從中做了手腳,最後楊百順沒有機會上新學,也不可能去政府了,只能跟著父親在家賣豆腐。
老楊好說,把騙楊百順的事和別人說了。後來,楊百順從他人的口中知道了真相,與父親反目,離家出走。
孤獨是自己被騙了,其他人都知道,惟有自己不知道。
楊百順老曾學殺豬,因一時意氣,說了師孃的壞話。被師孃誣陷說了師傅的壞話,無法反駁,結果被趕出師門。同時背上了背叛師傅的罪名,無處訴說。
楊百順的婚姻被吳香香利用,為了討好吳香香,逆來順受。
牛愛國的婚姻出了問題,自己拿不定主意,到處尋找可信賴的人,尋找答案,但始終沒有能夠妥善解決,取得一個滿意的結果。
孤獨是心裡的話不知找誰訴說,遇到難事誰能夠點醒夢中人。
孤獨是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我徘徊在窗前,裡面卻酒客譁然。
孤獨是“在人多時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
初秋的夜裡,秋風颯颯,再次讀完《一句頂一萬句》,孤獨之感深入骨髓。讀一讀書中的故事,想一想人生的境遇,人與人的關係,感慨有之,心痛有之。
2
孤獨是人生的一大課題,從古至今被人們所感受、所認知,在唐詩宋詞裡也不少見。
李白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夜飲酒,無人相伴,對月感懷。這種寂寞,人世間可有解決的辦法?春光大好,花月相交,儘管有種種的不如意,無人傾訴與對飲,也要及時行樂,莫讓孤獨所困擾,莫要辜負好時光。享受孤獨,品味孤獨。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懷才不遇,感時不遇,生不逢時,這種孤獨更是無解?這種孤獨是人所共知,千里馬難遇,伯樂更是難求。只有瞬時應勢,隨遇而安。要有“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情懷。
3
如何面對內心的孤獨?
首先要理解和認識孤獨,直面孤獨。“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的經歷是孤獨的,人世的變幻莫測使我們更加孤獨,最終死亡的孤獨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註定孤獨,我們不妨坦然面對,結伴前行。
孤獨與我們如影隨形,正是如此,也給了我們尋找的動力,與親情、友情、愛情相伴,走過人生的寂寞之旅。克服恐懼,克服悲傷,勇敢前行,悉心尋找。
孤獨不同於孤單、寂寞,與人多少無關,與是否熱鬧無關,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其次要改善內心,淨化靈魂。要有定力,不被外物所左右,所異化。“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不要被物慾,被世俗生活所擾。做好自己,不攀比,不自大,不自卑,樹立萬物平等的觀念。要端正價值觀,審視生命,明確生命中的取與舍。剔除不必要的慾望,過極簡的生活。放眼歷史長河,放眼自然萬物,端正觀念,淨化靈魂,物我兩忘。
再次要學會與孤獨相處,享受孤獨。孤獨的時候能夠更好地審視生命,看清自己,重新認識宇宙萬物。因此,學會與孤獨相處,享受孤獨的美麗。莫言說:孤獨是他的不幸,也是他創作的財富,他的成功在於他的孤獨。何止莫言如此?正是因為孤獨,成就了多少文學家、哲學家。
“我們驅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從無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人生既然如此,就讓我們懷著愉悅的心情上路,笑看人生的沉浮,笑看世事的辛酸。
-
7 # 一往文學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剖白中國底層百姓內心深處的孤獨感
遇到"說得著"的人就能實現"一句頂一萬句"了嗎?
中國文學史自《詩經》起就有了關於描述孤獨的記載,對現實的無奈感懷,對思而不得之物的悲痛追憶,這種孤獨苦悶的情緒作為一種特別的情調一直影響著後來浩浩蕩蕩的中華文化史。
從"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陳子昂,到東臨碣石,孤獨一人觀滄海的曹操;從"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白居易,到"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的女子朱淑真;從"無言獨上西樓"的李煜,"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李清照,一直到獨憐落花的林黛玉。無論是普通人家的閨閣女子,還是將相帝王、憂國憂民計程車大夫,整個中國古典文學都不曾逃脫"孤獨"這個字眼。這說明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孤獨其實是一味不可或缺的元素,是與整個中華文明相伴隨而形成發展起來的。
而到現代,劉震雲用簡單的"一句頂一萬句"向我們更深刻地剖白了中國底層百姓內心深處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主要表現在人與人對話的艱難和疲憊,從親情,友情到愛情,維繫一個社會人生存的情感鏈條整個斷裂,這種撕裂感帶來的孤獨與痛苦無助,是與眾不同的。雷達這樣認為:"它首先並不認為孤獨只是知識者、精英者的專有,而是認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引車賣漿者們,同樣在心靈處存在著孤獨,甚至"民工比知識分子更孤獨",而這種作為中國經驗的中國農民式的孤獨感,幾乎還沒有在文學中得到過認真的表現。"
1、 孤獨的原因:精神文化心理上的隔膜首先,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薰陶下的中國農民,在物質生活資源匱乏,溫飽問題尚且沒有解決的情況下,精神文化生活是貧瘠的,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會陷入一種迷茫和孤獨的精神困境的原因。理性是不能提供自身的尺度的,只有信仰可以承擔這個重任。
義大利傳教士老詹在中國傳教四十年,只發展了八個教徒,而第九個教徒楊摩西最後也背叛了他。中國農民對神的祈求大多也僅限於功利性的願望的達成,而非對神有心理上的信任。小說中的老詹之所以拒絕家人的懷抱,一個人在中國傳教三四十年,依然能夠每天積極地生活,就是因為他有信仰,有心中的神可以幫助他解決煩惱,陪伴他左右,作為他的精神支柱。
第2, 缺乏對自我身份的認知和獨立的人格。"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楊百順一生都沒有弄清楚這個問題,三次易名,直到最後在火車上被別人問到這個問題,他回答說是"羅長禮"——他最初最崇拜、最想成為的那個人。在楊百順這裡,名字代表著個人身份的確認,而他過了半生始終沒有在社會環境中找到個人的定位,個體的生存意義,所以直到最後他都是孤獨的。
第3, 孤獨的深層次原因是缺乏信任。老詹對於他的朋友"主"是信任的,他可以毫無保留把心裡話告訴他,並且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這樣一方面神就是一個值得無保留信任的朋友,不會洩露秘密,同時也就避免了話語在傳遞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會,而造成朋友之間關係的惡化。
在熱鬧的中國社會,每個人都不缺乏朋友,但是缺少相互之間的信任。人們周圍的世界,充滿著一種緊張、敵意、和冷漠的氛圍。人們一方面希望身邊能有一個交心的人可以傾訴,另一方面又因害怕"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對身邊的人有所防備,那麼實際上能夠說貼心話,稱得上靈魂之友的朋友並不多。而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對新認識的朋友反而更有安全感。這種悖論其實反映了相互熟悉的人之間信任感的下降,越是相知的靈魂,孤獨感越沉重。
2、 擺脫孤獨:尋找"說的著"的人為了擺脫這種孤獨感,人們通常採用一種重要的方式,就是找能夠"說得著"的朋友。"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同尋常的角色,牛愛香結婚的時候對牛愛國說的話是:"姐現在結婚,不是為了結婚,就是想找一個人說說話。"能夠有一個說上話的人就是找到一個心靈的伴侶,人們通常在平凡的生活中因不被周圍人理解或對某一時刻發生的現實無法釋懷,有意或無意地在尋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感到解脫的答案。
這種精神境界的契合是每個華人都渴求的,所謂"知己難求"。這是一種獨特的中國式感情,能夠交心在華人看來是超越了財富、名望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話語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說者的身份和聽者的心境。聽者對自己的訴說不感到厭煩並且能夠與自己站在同一立場,或者提供一定心靈安慰或者解決方法,這就是作者所謂能"說得著"的人。但找到"說得著"的朋友之後,人們就永遠不再 "孤獨"了嗎?
在小說中,劉震雲從親情、友情以及愛情關係的角度出發,塑造了幾對互相能夠"說得著"的人:親情關係裡,楊百順跟巧玲能說得著,但是巧玲被人騙走,好不容易尋到的人轉眼又丟落在人間;愛情中,牛愛國遇見了"說得著"的章楚紅,但依然在最後一刻選擇放棄了她。友情上,牛愛國與自己最交好的三個之間的關係也隨著時間的流逝累積起各種細小的矛盾而日漸疏遠了起來。
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開篇這樣定義知己:"不在當面的表白,而是背後說起朋友的時候,是否提到過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別人當成了朋友,別人並沒拿你當朋友。另一個判斷朋友的標準是,在你走投無路時,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有幾個。"
曾經推心置腹無話不談的好友,曾經在生命中陪伴著我們度過最快樂時光的那個人,在時間長河的另一端,早就變了模樣。不能責備物是人非,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過分依賴群體的人,就像靠腐蝕生存的寄生蟲,單純靠外力苟且偷生,這不是長久之計。一旦有一天,外力削弱或消失,失去了這種支撐了人就會崩潰,這種孤獨感反而會比"寄生"之前更加強烈。劉震雲接老詹之口說出了心裡話:"孩子,頭一回我不以主的名義,以你大爺的名義給你說,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別人;遇到大事,千萬不能把自個兒的命運,拴到別人身上。"知心者的一個個離去其實是在陳述一個事實,""知心話"並非常態,那隱藏在華人心中的尋找"知心話"的心靈寄託才是真實的存在。"
其實,真正想擺脫這種孤獨感,終究還是要回到個體身上。一個精神文化飽滿的人,一個擁有信仰的人,應該是對自我認知明確,有著一套獨屬自我的生存體系的。作者寫這部作品既在呼籲個體對自我價值的尋求和肯定,同時也呼喚人與人之間的愛和信任,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說得著"的那個人,透過對個體生存價值的肯定以及社會交往環境的淨化,來營造出一種優美的鄉土文化,也擺脫孤獨之感。
回覆列表
走遍千山萬水,只為一個說得著的人。
這是一部寫出瞭如史詩般感覺的人生的奇作。
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被一句頂一萬句的書名所莫名地吸引了。也是與這本書有緣吧。其實也不是和這本書有緣,而是和書中所講的故事有緣。其實也不是和書中所講的故事有緣,而是和書中的每一個人的人生的感觸有緣,感覺書中說的雖然是很多個人,但是感覺也是說出了自己。
世上千千萬萬人,能和自己說得著的人卻屈指可數。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在自己的腦中心中自己想,卻無人可說,就像書中的噴空和走戲等等。所以,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說得著的人,主人公們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不遠千里的尋找。
這本書跨越了好幾代人,雖然生活的年代都不同,但是生活的狀態卻是驚人地相似。不過相似之外,後人終於還是有進步,進步就在於前人是逃離了傷心之地,沒有回去,沒有選擇面對。而後人雖然也逃離過傷心之地,但是最終又回去了,選擇了面對。所以,都是尋找,又有所不同。
“有些人用一輩子去學習,化解溝通的難題,為你我也可以,我的快樂與恐懼猜疑,很想都翻譯成言語,帶你進我心底,我們就像隔著一層玻璃,看得見卻觸不及,雖然我離你幾毫米,你不會知道我有多著急,無心的坐視不理……”林憶蓮的《詞不達意》用來總結這部書倒挺合適,不過有一點是矛盾的:《詞不達意》裡主人並不追求一個說得著的伴侶,而《一句頂一萬句》裡主人都追求一個說得著的伴侶。
我想,好不容易遇到的說得著的人,雖然也並不能保證長久,因為一切都在變:“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但是我們本已孤獨的人生總是會因為一個說得著的人而顯得不那麼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