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浩媽聊教育

    下面,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嘗試著回答一下您的這個問題,說的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吧!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得引導的家長”這句話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關於如何教育好孩子,需要怎樣做,我認為,作為家長在教育引導孩子方面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重點時段的教育引導很主要。家長要懂得教育孩子需分年齡段進行。0—18歲期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教育內容和側重點都會不同。比如,孩子各種習慣養成最佳年齡段是在0—13歲之間,錯過這個最佳養成期,教育成本會加大很多,效果也不一定會理想

    二是家長的言教和身教很重要。這點很多家長意識不到,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知道去批評教育,甚至指責孩子如何如何,此時的家長更應該首先做的是反思自己,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孩子同樣的問題。比如,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很“擾”人,孩子不懂得,有的家長甚至比孩子講話的聲音還要大,此時的家長還在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大聲講話,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可想而知了。因此,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家長應該做到時時反思自己,當看到或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不懂事時,反思自己,更應該反思如何去引導教育自己的孩子

    三是教育方式方法得當很關鍵。教育孩子認知事物或瞭解孩子不知道的領域的事情時,家長一定要耐心去說給孩子道理,一定要注重方法,切忌用一句概括的話來打發孩子,甚至慢待孩子。記得,我家孩子3~4歲時,有一天我正在做家務,他在臥室裡面玩,突然,他大聲喊:“媽媽,腳上都是刺兒!”我當時也以為是不小心腳上被什麼東西扎到了,告訴他趕緊到床上,把襪子脫下來。我立刻走到床前,只看到他滿眼疑惑,一邊看著我,一邊看著自己的小腳說:“沒有刺兒~~”,我當時就明白了,是他剛才的姿勢不正確,把腳壓麻木了。我蹲下來著他的小腳告訴他,是因為這隻腳被壓到了,腳裡面的血液流慢了,才有剛才的那種感覺,像被刺扎到了。他似懂非懂的用眼睛看著我,我還告訴他以後如果不小心,身體其他的地方同樣,如果被壓到也會有這種感覺,當出現這種感覺時,記得要動一動身體,改變一下姿勢就好。

    總之,教育好孩子的根本,就是家長作表率以身作則,要注重自身的修養,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同時,更加註重用易於孩子接受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導孩子,我想,這樣的家長一定能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

  • 2 # JIN金玲

    我覺得家長要做好榜樣,多鼓勵孩子,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和別人比較,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要多多支援和鼓勵,多給孩子樹立自信心,家長要有耐心,遇到事情不要衝動,應該冷靜,多聽聽孩子的解釋和理解

  • 3 # 記憶中的大橡樹

    大笑。我都五十一歲了,我看家長的話,不對的多,也不起啥大作用(極個別的例外,比如德國著名的天才卡爾威特的培養)。我父母是公務員,當年我和我哥讀書的時候,我父母就對我們的學習很不感興趣,讓我兩別考大學了,接父母的班就行。理由是看學習太累人,別把我兩累壞了。我和我哥根本沒理他們,80年代中期一起考入了大學,當時可謂威震四方呀。你懂嗎?一般的家長,也就這水平,又不是什麼教育工作者,知道什麼教育孩子的事呀?老師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學校是專業的教育機構,這部分的責任才是最大的,不但是教知識,還要教做人,所以才叫“傳道授業解惑”。

  • 4 # 多彩人生心理發展之謎

    不要追求碎片化理論,父母的責任是把孩子從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

    自從有了人,生兒育女培養後代一直沒有停息過,現在突然之間一些家長不知怎麼養孩子了,而且不聽話、不好好上學的孩子也多起來了,叫辛辛苦苦的家長們很是尷尬。究其原因,主要是隻言片語的“理論”聽多了,把輔助手段當成主要方法,丟棄孩子成長規律,失去了發展大方向所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要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結果。

    其實,父母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將孩子的自然屬性轉化為社會化的自然屬性,就是將孩子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因為,人的智慧、能力只能在社會實踐中才能體現出來,知識、才華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得到施展機會併產生價值。懂得這個道理,就能圍繞這樣一個目標,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把0-18歲孩子的發展分成不同階段,充分發揮父母的領導、示範、引導、指導、商量、建議作用,並從以父母為主的 “集權”到以孩子為主的“建議”逐漸過度。清楚父母在不同階段的作用和應盡的責任,就不會被斷章取義的“父母不是領導”、“個性發展”、“鼓勵發展”所左右,輕鬆愉快地把孩子養大成人。

    孩子的發展包括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兩方面,其生理成熟與其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與變化受到遺傳的影響、環境的影響以及家庭教育的影響,生理和心理不是單獨的先後發展,而是交織發展的複雜過程。孩子的成長具有一定順序:身體發展是先頭部後是軀幹和四肢;行動能力總是依照著翻身、坐、站、走和跑,然後才有可能寫字、繪畫等精細動作出現,這是一種不變的順序;認知和思維能力遵循著先具體後抽象的秩序;學習能力是從刺激、模仿、遊戲獲取直接經驗,再到真正的學習獲取間接經驗。孩子發展既有順序又不均衡:新生兒(0-1歲)與青春期(10歲~16歲),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兩個高速發展期;生理成熟先於心理成熟,十幾歲的孩子看起來像成人但其心理還是個孩子,抗壓能力差,情緒控制能力更差; 2~5歲的孩子的語言掌握能力和記憶能力,大多數超過成年人等等。這些簡單的發展規律一定要了然於胸。

    瞭解發展規律,就能找到施教的切入點:第一,教做人的規矩。從新生兒就開始立規矩,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睡覺都要有規矩,把規矩變成孩子的習慣,視為完成此階段任務,後面孩子也就好帶了;第二,教做人的樣子。父母時時處處要展示正能量示範,讓孩子有樣可學;第三,教社會交往,擴大社會化交往範圍。在家、在幼兒園開展有意義的遊戲,要讓孩子多實踐、多碰“釘子”,多想辦法;第四,培養是非意識形成。孩子能夠知道自己哪些做得對,那些做錯了,能進行自我評價;第五,情緒控制能力訓練。如孩子想吃蘋果,媽媽有意拿著蘋果讓孩子聞,再慢慢削蘋果,再慢慢切成塊再吃,這種等待就是著名的延遲能力培養,據資料顯示,成功人士都具備這種能力。第六,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和習慣比記幾十個英語單詞、彈幾首鋼琴曲重要得多,這是家長要切記的。到了小學,學習就是義務了。這個時期,孩子將從習得直接經驗為主向掌握間接經驗為主轉變,這是認知活動的重要轉折期。

    綜上可以看出,從新生兒到孩子青春期,環境影響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孩子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指導,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父母言教和身教的影響力,做的每一點努力都是為融入社會做鋪墊,而且處在可塑期的孩子教育,一步錯步步錯,尤其是關鍵期任務不完成將無法逆轉。所以,捨棄階段性發展前提,單純倡導“個性發展”“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都是需要實踐檢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利用超廣角鏡頭的畸變,人像攝影該怎麼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