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許許老師

    對於叛逆的孩子,的確有時候越壓制越反彈,這樣的孩子需要運用更多的方法來進行管教。

    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階段。

    第一節階段是在兩歲左右。

    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對什麼事情都說“不“,大人說的話,他都有可能說不要、不行。這個階段的叛逆期只是代表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加強烈,並不是代表孩子一定反對你,很多時候他們只是一味的說不而言。對於這些叛逆的小娃娃,我們可能需要改變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家長儘量少用命令式的語氣,比如說”快點去洗手“"不要到處亂扔玩具”這樣命令式的語氣讓孩子更加喜歡反抗,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說“寶貝,先去洗手,洗乾淨了我們再去吃飯“,"玩具是放在盒子裡呢還是扔在地上呢?扔在地上有可能會不見了”,嘗試讓孩子選擇,而不是一味追求民主,少問孩子“好嗎”“行嗎“這樣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是七歲至十歲的小大人階段。

    這個階段的叛逆期可給家長和學校增添不少麻煩。經常故意唱反調的孩子不僅掌握了很多生活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已經能做主了,不喜歡大人的管教。這個階段孩子的叛逆一般是情緒上的叛逆,其實內心還是非常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關注。這時父母可以適當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掃衛生、整理內務、自主學習等等,讓孩子自己做一些選擇,承擔一定的責任。要注意的是培養好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如果大方向保證沒問題,一些細節方面的叛逆和反抗也沒有必要那麼糾結。

    第三階段 青春期叛逆。

    現在很多孩子青春期提前了,大概12歲就開始有青春期叛逆了,這時還不算特別嚴重。最激烈的是13-14歲的孩子,特別容易產生反叛情緒,而且不好處理。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覺得父母不瞭解他,或者覺得大人很無知,反正看很多東西都不順眼。作為家長,都是從青春期過來的,就需要更加理解孩子,嘗試著和孩子做朋友。以朋友的姿態來和孩子相處、溝通,這樣會讓孩子更加輕鬆。更為重要的是孩子的同伴關係。如果孩子有良好的朋友圈,同輩關係積極健康,或者說有幾個非常正面的死黨,可以經常在一起運動、玩耍、分享開心或難過的事情。那樣他的青春期焦躁和反叛會減少很多。

  • 2 # 無言

    我就有一個上初二的孩子,在和孩子發生了無數次的戰爭後,現在我慢慢在改變自己,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情,我都會徵求一下意見,就算有時候不聽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排斥。我認為可以這樣試試。首先,不管這個孩子學習怎樣,只要態度好就是一個好孩子,不能因為學習差就一無是處,更不能一開口就指責學習如何,也不要用嘲諷的語言企圖激將她,她不會發憤圖強,只記得你嘲笑了她,覺得父母看不起她,從而更加激烈反抗。

    當孩子想看會手機時,家長不要如臨大敵,她想看就給她看一會,但是要規定時間,時間到了讓她自己送回來。家長幫她保管手機,但不能私自看孩子的聊天記錄,你要真去尊重她,孩子受到父母的尊重,她反過來更加信任父母。同時,當家長的也要自覺儘量少抱著手機,有樣學樣。

    不要和別的孩子比,有時候家長隨口說說的話孩子會記在心裡,自己感覺不如別的孩子,做事情缺乏自信,甚至會仇視和她做比較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看見孩子的長處,正視孩子的短處,並告訴她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做好自己就行。

    孩子和你聊天時,一定一定要認真聽她說,你不懂沒關係,可以去看看去聽聽她推薦的歌曲,你會發現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你聽她說了,同樣她也能聽你說,也一點點認同你講的道理。

    如果孩子提出要洗碗,就放手讓她去做,不要怕耽誤學習,也不差這點時間。不用擔心廚房一團糟,孩子會把廚房清理到她滿意。孩子能主動幫你幹活,這說明她大了,懂得父母的不易,只有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才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也只有親自去受苦受累走彎路才能知道怎樣才是正確,才能體會生活的不易。

  • 3 # 幽谷喧和878

    首先要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叛逆?然後再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出現叛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錯誤的教育方式

    從小就不能對孩子過度溺愛,讓他知道做事有底線,知道什麼叫規矩。家長一定要清楚愛不是無節制的什麼都給予,而是有底線的限制性給予。

    如果從小就嬌縱孩子行為,很快就會養成任性心理。以後孩子就會處處以他為中心行事,一旦不順從就撒潑打滾耍賴。

    比如我家孩子才三歲多,處在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已經出現任性的現象。上次跟他去了一趟超市,在遊樂場玩了一會非要去超市買點好吃的。我沒理,直接就回家了,結果打從超市離開到回家一直大哭,回家後仍然哭鬧。正好爺爺在家,有了保護傘,兇著爺爺非要去超市,不去是不可能罷休的。最終,還是去了。事後反思了教育方式,跟家裡人的育兒理念不一致有關。老人對待孩子一般有求必應,給父母教育孩子造成難度。所以首先家庭成員要達成一致,規矩和愛並存!

    二、孩子身上出現叛逆現象時也不要大驚小怪,這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一段歷程。要理智對待,傳統的暴擊和打罵都不管用了,像題主說的,越壓制,反彈性越大。不如放下家長的架子,跟孩子平等交流和對話,多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再就是多學習先進的育兒理念,充實自己,讓孩子看到自己對待育兒的態度,把心思不要放在抱怨和嘮叨上,和孩子一起度過這個叛逆期。

    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跟孩子的老師和同學交流

    不能以忙碌為藉口而忽視對孩子的陪伴,多跟孩子一起玩耍、吃飯、郊遊、旅行,多一些親子活動,從過程中多瞭解孩子的性格,與孩子成為朋友。

    四、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

    允許孩子參與家庭重大決議,讓他也能體會到作為家長的辛苦和不易。

    允許孩子暢所欲言,家庭會議就是交心的地方,只要給孩子機會說,讓他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叛逆期很容易解決。

    最後,說幾點要注意的問題。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他的行為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跡象,所以孩子出現小問題時,不要一味責怪打罵孩子,關閉交流的心門。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不要否定孩子的優秀,及時表揚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更不能老拿孩子跟別家孩子比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生活在關愛中才能學會感恩,生活在認可中才能學會自信,生活在和藹中才能學會尊重。

  • 4 # 元元媽聊育兒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我感到好親切啊,迫不及待就想說兩句,因為我家就有這樣的孩子啊!這裡我們暫時不看如何管教的問題,而是先從叛逆行成的原因來分析。

    其一,您和愛人的性格問題。為啥放在首位?很簡單,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什麼樣,孩子很大程度上都是模仿複製。當您一味以強制或命令的語氣,吩咐孩子必須這樣必須那樣的時候,孩子已經非常反感了。我自己就是這樣急躁火爆的脾氣,現在已經意識到這樣的性格,孩子是不喜的,大寶就經常說,媽媽,你不能溫柔點嗎?

    其二,孩子成長期必須經歷過的叛逆期,分別是在幼兒時期,七八九歲,還有個是青春期。經歷這個過程時,孩子由於生理上的變化,總會跟大人唱反調。作為成年人,瞭解孩子正處於叛逆期的話,那就多一分包容之心。

    瞭解了叛逆行成的原因,管教起來就簡單,對症下藥嘛。如果是家長強制命令太多,而引起孩子的反感。Ok,從今天起,變得溫柔些,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如果是正處於叛逆期,無理取鬧,那就冷處理,原則內的可以答應,原則外的不搭理。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千萬不可武力壓制,打的越多反叛的越厲害,經驗之談哦!

  • 5 # 科學老師藝凌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請把“管教”二字扔出你的腦海。

    青春期的孩子,他希望父母親愛他們、支援他們,但是不要去幹涉他們的生活。可是很多的父母擔心如果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可能會受到麻煩、傷害或者失敗。因為這種恐懼,所以父母親就會更加想要去管教孩子、壓制孩子,而這隻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因為他在青春期的時候就是要找自己,他會想辦法的去證明自己。

    想要幫助青春期的孩子,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你的愛傳遞給你的孩子,這個愛的傳遞肯定不可能是壓制管教好教,甚至是體罰。

    這裡有幾個建議: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並且和他共情;

    2、真的放下身段的去傾聽孩子的話,並且保持好的好奇心

    3、別在老是擔心別人會怎麼想,而要做對你的孩子最有利的事情,讓你的孩子知道,而且相信你永遠站在他這邊

    4、用鼓勵代替羞辱

    5、與孩子達成相互尊重的約定。

    特別推薦《10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這本書,它會交給父母們如何激勵十幾歲的孩子,如何與他們溝通,如何賦予他們力量,如何教會他們人生技能和如何對待層出不窮的電子產品等等。真的一書在手,焦慮減少。

  • 6 # 搬書回巢

    記得紀錄片《零零後》裡,一個大約上六年級的孩子說自己正處於叛逆期。他媽媽說,我現在是更年期,你等我更完了,你再叛逆。

    雖是半帶玩笑的話,也真實反映了面對叛逆期孩子時家長的無奈。而且,孩子的叛逆期可不只是青春期,從兩歲起就有“可怕的兩歲”說法。即便是這麼小的寶寶,想靠壓制讓他老實也是不現實的。

    建議家長嘗試以下幾種辦法:

    首先,接受孩子的叛逆。

    既然叛逆是很多孩子身上都會出現的,屬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家長也就不用太著急,不用擔心什麼將來孩子長大了可怎麼辦。據說馬雲小時候就非常調皮,沒少挨父親打。

    其次,多問問孩子的想法。

    在責罵之前,先問一問孩子具體怎麼想的。有時候孩子的固執有他自己的道理。比如冬天不肯穿外罩,是因為孩子覺得外罩不方便活動,穿著它很難跟上大人的腳步。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盤子裡有兩個蘋果,媽媽讓孩子給自己拿一個。不料孩子在兩個蘋果上各咬一口後,然後把其中一個遞給媽媽。媽媽有些傷心,當孩子問“蘋果甜不甜”時,就敷衍地回答“甜”。孩子很開心地說:“當然甜了。我兩個都嚐了,就是覺得這個更甜一些。”

    所以有時我們和孩子溝通過後,或許就會發現其實是我們誤解了孩子。

    第三,反省一下,家長自己是不是也有不聽勸、脾氣暴躁的問題。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印件,那麼孩子特別叛逆的時候,我們也要看看自身是不是有這個傾向。如果有,就先從我們自己改起吧。原價改了,影印件才能改啊。

    第四,原則性的問題,不能放過,一定要說清楚。即使孩子暫時不能接受,道理也要講到,在孩子腦子裡留下印象。

  • 7 # 讀史明目

    對叛逆的孩子千萬不能用壓服的方法,作為家長這時候要按耐住萬般的情緒,積極的和孩子去做朋友,有句話叫“先跟後帶”,意思是先做孩子的朋友,再以合適的方式去影響孩子。

    壓制只會讓你的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不知有沒有幫到你,我專注孩子教育,敬請關注。

  • 8 # 謝小凡246

    從孩子方面,在青春期,叛逆心理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叛逆可能只對自己的父母,爺爺或者奶奶。每個人在被人重複叮囑數次之後都會變得厭煩,不是厭煩事情,而是厭煩這個人,青春期孩子對某些事物的認知和理解可能比成人還要透徹,但是他們和成人相比只少了一份寬容。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你眼前的孩子可能已經不再是孩子,他們從小就和大人一起長大,在和大人一起的方面的事情他們清楚不已,應該把他們和大人放在一起,將心比心,也應該用於孩子。從大人方面,一般孩子出現叛逆都是大人的問題,一是溺愛,二是不管不顧,主要是溺愛,大人要理解孩子,孩子應該理解父母,孩子做錯事,該說的還是要說,該打的,還是要打!在叛逆中的孩子,不應該壓制,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只要你和他對著幹,孩子一定會和你死磕到底,大人可能不會和你死磕到底,大人和孩子在這方面相比只是缺少一份理智,所以大人和孩子的區別不是很大,孩子更不應該被壓制。總之,請把孩子當做大人對待!將心比心,也應該用於孩子!

  • 9 # 文藝暖青年

    孩子生長髮育到了一定階段會出現叛逆心理,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叛逆期”,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經常產生錯誤的感覺,認為父母說的話囉嗦,思想太落後,自己已經“長大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沒必要再聽取別人的意見,自己我行我素、隨性而為就好。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去批評指正,一般會讓他們感到反感和憤怒,甚至可能大發雷霆。

    現在我們來討論下,對於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呢?首先,不能強硬壓制,拒絕棍棒式教育,你越是打罵,他越覺得你是錯的,就愈會挑戰你的權威,在他看來,把你打敗了他才能自由,才有所謂的“成就感”,所以說教育叛逆的孩子不能一味蠻幹,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導致矛盾加劇,隔閡加深,孩子與你的距離越走越遠,再也無法挽回。

    對待叛逆的孩子,家長必須理性,要有足夠的耐心,孩子對你發脾氣的時候不要發火,平靜的看著他,等他安靜下來再跟他心平氣和地談心,瞭解他發脾氣的具體原因,幫助他解決煩惱。多一些溝通與理解就少一段矛盾和隔閡,把孩子當做朋友對待,經常性地陪他出去走走散散心,沒事就跟他聊聊天講些自己小時候的經歷,讓孩子主動開口說出他的煩惱與困惑,及時為他答疑解惑,排憂解難,堅持一段時間,我相信你和孩子的關係會慢慢改善的,同時希望您的孩子能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 10 # echo小茵茵

    叛逆其實是成年人給孩子貼的一個有一些“汙名化”的標籤。如果想要找到解決辦法,就先不要執著於孩子“叛逆”這個標籤,而要去試著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談管教的時候其實是希望孩子能夠更符合我們的想象,能夠更少的給我們添麻煩,能讓我們對他滿意。

    試著想一下,用這樣的心態去和孩子相處,哪個孩子會“服管”?我們都是從孩子的時代過來的,回顧我們自己的幼年和青春期,當我們父母覺得我們叛逆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並不是他是為我好才來矯正我,而感受到的是“不被理解”。

    而化解一個孩子的“叛逆”最高效的方式也就是理解。有的家長把理解視為洪水猛獸,因為大家把理解等同於了支援。好像如果孩子非要在大冬天玩冰水,我如果能對他表示理解,那就說明我得同意他,而如果我覺得這樣不行,那我就一定要說你這個想法是不對的,我不要理解你。

    其實這中間還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我理解你想要玩水的感受,我也尊重你的感受,不過出於我對現實的考量,我不能讓你這樣做。當我拒絕了你以後我也理解你一定會憤怒和失望,同樣,我也尊重你的憤怒和失望。

    當孩子的情緒被理解和允許表達的時候,孩子更容易恢復“理智”,也更好商量,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試試哦。

  • 11 # 培養富三代

    叛逆期,我個人覺得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叛逆期的。所謂的叛逆期是孩子在某個階段對事物的認知又上了一個臺階的表現,這種臺階會在不同階段出現。

    當孩子對自己和對事物的看法上了一個臺階時。他希望展現自己的想法和技能。然後父母就覺得孩子怎麼不一樣了,太有想法,不聽話了!

    其實吧伴隨著孩子所有成長期,作為父母都要時刻謹記孩子不是烏紗帽附屬品。孩子是一個有思想的獨立個體。任何時候都要尊重他。不管孩子在任何時候有任何想法都是正確的。

    關鍵是在於父母如何引導!父母最大的責任就是做好一個引路人,給與一些建議和正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而且一定是在尊重的基礎上引導。像朋友一樣交流。千萬不要懷疑孩子的接受與理解能力。一定要信任自己孩子。

    讓孩子成長一定是從信任孩子開始

    我們作為父母的也要好好的學習正確的育兒方法,在處理很多事情是就會得心應手。我個人推崇正面管教育兒體系。因為這個育兒體系真正讓孩子的內心堅強和自信。而且還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溝通、獨立思考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9年二年級的鄧肯就奪冠了,而奧尼爾為什麼到第八年才奪得第一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