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秀秀看

    我覺得這位家長真的非常棒,因為您不僅能關注到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還能關注到孩子的情緒,我覺得這真的是非常難得的,那作為孩子能擁有關注自己內在感受,內在情緒的家長,我覺得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另外,很多家長會一味的要求孩子懂事,這個懂事其實是犧牲孩子自己的感受為前提的,要孩子體諒別人,但是並不意味著這個體諒就要壓抑自己的感受,所以我看到這個提問覺得特別的高興、欣慰,這代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自己孩子真正的自我和內在的真正感受了,而不是用自己的要求、社會的標準、必須懂事這樣的框框去把孩子框在裡面。

    首先,內向和膽小的孩子在情緒表達方面往往不如外向而膽大的孩子,既然是內向的孩子,他與別人的接觸機會肯定就少了很多,再加上又膽小,很多時候不能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積壓的負面情緒就會比較多一些,再加上這位家長說孩子很懂事,其實懂事的孩子並不一定很快樂,並不一定很自我,他的內心可能積壓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不能合理的表達,作為家長怎樣引導孩子去釋放呢?

    第一個建議就是家長跟孩子多聊聊天,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如果他不願意跟別人表達沒有關係,跟父母說也是一樣的,只要說出口,就有了一定的緩解機會,所以說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要跟孩子多聊天,吃飯的時候、睡覺前,問一問他內心的想法,讓孩子說說今天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情。

    如果孩子不願意跟家長聊天,那麼家長可以鼓勵他寫下來,日記是一種很好的記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宣洩情緒的方式,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符合孩子審美的筆記本,讓他每天用這個筆記本記錄自己的一些心事和心情,把自己不想說、不敢說、難以起齒的話都記錄在這個本上。除此之外也可以讓孩子採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繪畫也是一種很好的宣洩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想法畫下來,這樣有利於平穩疏解孩子的情緒。除了繪畫之外,音樂和運動也具有這樣的功能,所以說如果孩子不想畫畫,也可以聽聽音樂,大聲的唱歌,或者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跑步、打球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總結一下,如果孩子想開口說,家長就聽他說;如果孩子不想說,就鼓勵他寫;如果孩子不想寫,就鼓勵他畫;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會畫,就鼓勵他去唱、去跳、去運動,把他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情緒表達出來。以上就是我對這道題的回覆,希望這幾個建議能夠幫到家長,謝謝。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2 # 活潑的小雪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情況:

    1.覺得處處都不如別人,極度缺乏自信; 2.性格內向,孤立自己,不同人交往; 3.在意他人眼光,過於壓抑、悲觀、失望; 4.拒絕說話和表達,只想自己一個人待著; 5.孩子沒有主見,別人讓幹嘛就幹嘛; 6.情緒低落又愛哭,還伴有焦慮失眠;

    如果發現這些狀況,家長千萬不能坐視不管,孩子心理問題需要糾正了!

    現在人們不像以前了,大多的家庭都是一個或者是兩個孩子,對孩子也是非常的寵溺,但是和以前的孩子相比有很多的孩子不願意和別人溝通交流。性格也是比較孤僻的。這個情況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引起來的,但是如果家長髮現了就要及時的幫助孩子,進行改善。小孩子內向膽小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點

    內向和外向並不是阻礙孩子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但膽小卻是缺乏自信的表現,要知道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信心也是內在學習動力的一大重要因素。

    膽子小的孩子特別需要一個更加有耐心的、更懂得引導他、更智慧的父母。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

    不要在別人面前肆無忌憚地說自家孩子問題,當爸爸媽媽不停地強調“膽小”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越來越堅信自己“膽小”,反而加劇了自己內斂的性格。

    對“膽小”的孩子應該多讚許,少責備,切忌用挖苦、諷刺的語言和孩子交流,這樣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產生自卑感,從而喪失自信心。

    言傳身教很重要

    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調整與孩子的關係

    當孩子感到老師、父母喜歡他、尊重他,態度溫和,孩子的感覺很好,往往就活潑愉快,積極熱情,自信心強。

    相反,如果老師、父母對孩子訓斥多,粗暴,態度冷淡,孩子就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事物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

    創造機會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喜悅

    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成功的體驗,這樣能提高孩子的自信。

  • 3 # 靜而思安

    8歲的學生,性格正在發展的過程中,內向或者說膽小,只是目前的狀態表現,不一定是孩子真實的內心,但想培養孩子勇敢,Sunny,出眾的性格又是一個課題,有關聯但可以分開來對待

    第一是現在的性格表徵,孩子的聰明才智體現在九大方面,有相對強勢的方面可以培養,因材施教嘛,問題是如何發掘孩子的天才方面,孩子在自己特長方面的表現就不會是含蓄的了,而是壓倒性的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就會顛覆以前的看法

    第二是孩子在發展階段,很多方面都不定性,隱藏的性格還沒有成長起來,說不定什麼時候你會覺得他的觀點是多麼的成人化,成熟不是內向,穩重不是膽小

    第三是環境的影響,是不是在外的因素壓制了孩子性情的表現,突出重圍,重現Sunny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是多麼的棒

    最後就是培養鍛鍊勇敢積極的態度,有收穫,有成就,有肯定,笑容多了也就開朗了,積極了也就外向了。

    當然,性格有天生的部分,而後期的培養又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與我們家長自己的付出是關聯的,表達想法是與之共勉。

  • 4 # 莊周之舟

    男孩子的內向,有時候並不見得是件壞事,只要沒有自閉傾向,父母大可不要過度緊張。

    對於這兩個方面性格,各有優缺點,提問者可能認為外向性格善於向外交往,較內向性格的人有優勢,因此看到孩子表現出更多的內傾特質,比較擔心孩子日後發展。

    ①怎樣定義內向與外向。現在大部分人看到孩子活潑開朗,願意與人交往,就覺得這是一種外向型性格;當看到孩子安靜話少,沉浸在內心世界中,就認為是內向性格。

    個人認為內向、外形只能形容人外在表現出來的特徵。展示出了孩子心中的一種向內或向外的力量。只是一種看起來像水(內向),一種表現的如火(外向)。大部分孩子包括成年人其實都是二者兼得的,區別在於哪方面表現的更明顯一些。

    ②內向性格好不好。內向型性格的人短時期看,是落後於外向型性格的,因為可能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圖、情緒,難以維護自身利益。但這些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方面的東西,不能簡單和內外向掛鉤。把時間線軸拉長了來看,內向性格的人不見得比外向型性格的人差。因為時間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一生時間足夠鍛煉出一套好的思維模式、言談舉止。再結合內向型性格善於自省,關注內在的優勢,不見得沒有成就。

    一是加強體育鍛煉。孩子體魄不強,說內向外向都沒有意義。只有透過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心肺能力。肌肉量上去了,孩子自然會精神面貌得到改變。

    二是增長見識。孩子在家時間長,或者過於和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接觸,他的性格天賦中某些方面的優勢可能難以發現,或者發揮不出來。只有多行萬里路,多見識世界上山河壯闊、各地風土民情,多和外界溝通交流,才有機會增長見識,開啟心扉。

    三是多讀書。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不管孩子多大、社會資訊多發達,讀書本身就能讓孩子靜下來,對一時難以到達的地方,接觸不到的任人物,讀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智慧,增長其才幹,讓他更瞭解世界、瞭解自己,爭取早日開竅,更善於發揮自身特長。

  • 5 # 楊常曉道

    (1)瞭解原因。孩子為什麼膽小內向?是遺傳原因?年齡原因?性格原因?家庭環境?

    (2)作為家長多多鼓勵和誇獎孩子。鼓勵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誇讚,首先要樹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

    (3)多帶孩子外出。為孩子創造接觸外面的人或事情的機會,透過這些事情慢慢積累見識,慢慢鍛鍊。例如:在外面吃飯,但是桌子上沒有餐巾紙,鼓勵孩子去找工作人員溝通。

    (4)家長適當示弱。有可能是家長平時比較強勢,喜歡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事情,適當示弱其實是鍛鍊孩子、讓孩子有擔當的一種方式,比如在外面想去洗手間但找不到,完全可以告訴孩子,“寶貝,媽媽也找不到洗手間了,你可以幫助媽媽一起找嗎?這樣我們就能夠更快了”,這個時候鼓勵他去問問周邊的路人等等。

    (5)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母親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如果男孩子內向膽小,這就體現出爸爸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 6 # 暖爸萌媽育兒記

    其實我覺得,孩子內向一點也未必是什麼壞事。內向的人往往更聰明,因為他們心裡更靜,能夠更加專注於學習。

    如果要讓孩子變得更加開朗,那當然也是有方法的。孩子為什麼會內向?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見過的世面還不夠,說文雅一點就是缺少社交活動。

    只要讓孩子多多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多接觸人,那麼內向的性格便會改變。我本人就是一個例子。

    我小時候就很內向。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我是個十足的“鄉巴佬”,直到十幾歲的時候還沒離開過那個村子。直到上初中時,才第一次去鎮裡。

    然後就開始有變化了。鄰居們說,以前別人一說我,我就會臉紅低頭,但是自從去鎮裡上學之後,竟然就不會了。

    現在想來,大概就是因為在外面經歷了一下吧?

    後來長大了,走了很多路,認識了很多人,去了很多城市,人的性格便慢慢地變得開朗。

    因為有了自己的切身體會,所以我對自己的孩子,從小就不讓她們囿於小家裡,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帶著她們出去接觸陌生人。凡是探親訪友,也必然要她們陪同,甚至於,有時候公司活動也會領上她們一起去參加。

    有一次在廣場,有個人在那裡掃碼送氣球。大寶很喜歡那個氣球,但是她又不敢過去問,便央求我去。

    我當然沒答應,我告訴她,只要她過去問清楚了,我肯定會配合去掃碼。她為了那個氣球,鼓足了很大的勇氣上去詢問,然後領著他回來找我掃碼。她拿到了氣球,自然也是非常開心。

    從那以後,對於類似的活動,她都敢上前去搭訕了。

  • 7 # 然呃

    多鼓勵,少批評。要是孩子能夠大大方方地跟人打招呼之類的,就讚揚一下。

    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跟小朋友接觸,比方說,帶著他跟同齡的小孩子一起出去玩玩啊,踢踢球啊,之類的。感覺男孩子還是要他多進行體育運動,性格可以Sunny燦爛好多。可以建議他在班裡適當擔任點小職務,這樣增強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提高交往能力、溝通能力。我認識一個小孩子,從很小,他父親就很注重對他的性格培養個塑造。這個小孩在業務學校學英語,下課就主動找老師說想幹班長,幫老師做事情。

    他爸帶他出去玩,街上有那種主持節目的,他爸就鼓勵他上去表演。

    而且孩子很小,就帶著他讀書、出去遊玩、做簡單的物理、化學實驗。哈,孩子長大以後了不得啊!

    所以,男孩子的教育,父親要多參與。

  • 8 # 上進黃桃7Q

    還沒有小孩,但是我也是從小男孩變成大叔的小時候感覺也很膽小,很怕見生人什麼的,其實沒什麼的,長大了以後都會好的,多給點鼓勵。我是學校出來直接去當兵去了,退伍以後更是直接做的銷售,一點也沒有以前內向膽小的陰影什麼的,放心吧男孩子長大了以後感覺到了責任和擔當以後,什麼內向膽小不存在的

  • 9 # 聰明的山雀SH

    性格膽小主要是小朋友在建立安全感的階段沒有很好的感受父母帶了的安全可靠感,缺乏安全感會讓小孩膽小愛哭,建立安全感首要,再多引導,多給關愛,畢竟父母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隻是照看,最重要的是心理上

  • 10 # 手機使用者zhang866683

    對於小孩有時都有這樣的心理,有時也和性格有關,如果改變這種心態就要讓孩子自信。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要打罵孩子,更不要恐嚇孩子。要鍛鍊孩子有勇氣去做事情,也要引導孩子大膽的去做事情,這樣慢慢就會有好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一下,哪個銀行信用卡的積分用途多,價效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