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睡前讀書
-
2 # 蘇北人在寧夏
寶玉的病歸根結底就是一個“痴”字!
寶玉和黛玉初次見面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因為他們前世有“木石前盟”的緣分,再者他倆從小一塊兒長大,同住一起,自然比其他姐妹更親近些,古代的親戚關係中,黛玉也比寶釵與寶玉更親些。而且寶玉和黛玉都是那個時代的叛逆者,他們情投意合。在《紅樓夢》第三十二回中,史湘雲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道,寶玉本身就很排斥這些東西,所以寶玉對史湘雲說:“姑娘請到別的姐妹屋裡坐坐,我這裡恐怕玷汙了你的仕途學問。”襲人忙解說:“上回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家臉上過得去過不去,咳了一聲就走了...幸好是寶姑娘,要是林姑娘,不知道又鬧到什麼樣了,哭得怎麼樣呢!”寶玉說:“林姑娘說過這些混賬話嗎?如果她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所以不管是外因還是內因,黛玉都比寶釵更佔據寶玉的心。
可以說寶玉的每次發病十有八九是因為林黛玉!他對林妹妹的感情至深,是要用心去體會的。而他對林妹妹的感情也是一種“痴”的感情!
-
3 # 子妤瀾瑾
之所以痴,是因為心動了,之所以狂,是因為痴迷,或許這就是發自內心深處的一種愛的真實流露表現。風若不動,我又奈何,真實情感流露,無需遮遮掩掩,不摻雜任何虛偽表演成分,足以說明,當時寶玉內心深處對愛的至真至切!而現在現實社會,不斷髮現進步,人們不管是物質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進步改變,尤其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物慾橫流,日新月異。人們所向往追求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改變,正是缺少了,當時,寶玉這樣,至真至純的痴狂病,在現在的當今浮躁社會,就顯得尤為珍貴,罕見!
-
4 # 小林談文化
他是為女兒情“痴”,他為淡泊功名利祿“狂”。他生在一個“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雖然在衣錦花團的生活中長大,卻自小有追求個性自由解放的性格。父親賈政他安排了一一條“仕途經濟”的道路,。他卻偏不肯俯首聽命,“無故尋愁覓根,有時似傻如狂”。他任性,清高,放蕩不羈,怨恨縛他的自由的封建家族,他說:“可恨我為什麼生長在這侯門公府之家,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富貴二字,真把人荼毒了。他不願意做一個忠順的奴才,不滿父親的封建思想教育,憎恨哥哥嫂嫂荒淫霸道的行徑,痛罵那些追逐科舉功名的人是“國賊”、“祿囊”。他直言不諱地說:“我厭這些道家話。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誆功名,混飯吃,也罷了,還說‘代聖賢立言’!”他的這種叛逆思想,使他父親賈政深感不安,驚恐
萬狀地說:“明日要釀到他弒父弒君”。
在這種“一點兒做不得主”、“能說不能行”的封建家族的環境中生活,他只有把精神寄託在“女兒群”中。這些女孩子,有的雖然是小姐,但社會為她們安排好了的道路並不幸福,而絕大多數的丫頭,都是被奴役被蹂躪的。他認為只有她們才是清白的,純潔的,他愛她們,同情她們,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種思想實際上是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叛逆。
在叛逆的道路上,他終於找到了唯一的知己林黛玉。他初見黛玉,“象是遠別重逢的一般”。他倆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特別是當薛寶釵也用仕途經濟一類的“混賬話”來訓導他的時候,只有林妹妹理解他,同情他,這就使他更加傾心於冰
清玉潔的林黛玉。他說,“林姑娘從未說過這種混賬話嗎?要是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就和他生分了。”因為他倆追求
的是與利祿無關的純潔幸福的愛情,爭取的是個性的解放,反對的是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他對林黛玉生死不渝的愛情,飽含著他對封建勢力不妥協的鬥爭精神。但是,在罪惡的封建社會里,他和林黛玉終因勢孤力單而以悲劇結束。才華出眾而又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以自己純潔的生命殉了愛情,他也在賈母和王熙鳳等人設定的騙
局中和薛寶釵結婚。他追求自由,渴望幸福,但卻一無所獲,只好一走了之,出家做了和尚。
<紅樓夢>誕生在清代的所謂“河清海晏”的全盛時期。處處隱藏著王朝的沒落危機。
現在我們處在新時代,享受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的。
-
5 # 允知
寶玉的“痴狂病”究竟是什麼病?如今社會是否存在類似的病症?
說起賈寶玉的痴狂病,一般都會想到寶玉摔玉的情節,因為賈寶玉可是摔了好幾次的,不過記憶深刻的還是第一次初見林黛玉那回。原文道:寶玉聽了,登時發起狂病來,摘下玉來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稀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合著就是看見林妹妹脖子上沒有和自己一樣戴有一塊玉就犯病了,要摔了自己玉。
賈寶玉這個人呢,他的男女水泥理論 ,放在如今社會也算是驚世駭俗了,更何況古代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了。寶玉的痴狂病也許是因為現實與他心中的追求總是矛盾而產生的吧,再說賈寶玉追求的是啥,男女平等都算是輕的,是女清必高、男濁則低,不得不說句佩服了。不過呢,賈寶玉敢追求心中的思想,卻沒能力承擔產生的後果,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看看他身邊的那些水做的女人什麼下場就知道了。敢偷吃人家閨女嘴上的胭脂,卻不敢娶人家,給人家個姨娘的身份。追求可以,反抗也可以,反抗不過了就逃避,真心不是大丈夫所為。
都說賈寶玉的痴狂病反應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甚至有人說寶玉是第一情痴,對於愛情敢反抗敢追求。有時候看來,寶玉每一次犯病都像是故意裝病,裝得久了自己都分不清真假了。現在人類存在這樣的病症麼,當然存在了,網路上成天看到。
回覆列表
寶玉的痴狂病,我們不妨拆開來看,他“痴”的是“女兒”,狂的是對功名利祿的態度。
寶玉為女兒痴迷《紅樓夢》和以往小說的最大不同就是它開始關注女性,而且對女性充滿了讚美,寶玉的名言就是很好的例證。寶玉老是莫名其妙的長吁短嘆,在外人看來,這就是“痴”。賈府是個劊子手它殺害了很多可愛的女性,好多女兒都在這裡滅亡,因此寶玉難過。晴雯只是嘴巴說話硬氣了些,她便被王夫人以勾引寶玉為由趕走,之後就病死了。金釧又惹誰了?她卻含恨投井而死。漸漸地,家裡的女孩們都長大了,她們要嫁人了,寶玉又開始難過了。他知道這些女孩一出嫁就會遭受迫害,像迎春,他被丈夫活活打死。寶玉對這些女孩愛的深沉,同時對她們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寶玉寧願當和尚也不要官寶玉是一個個性十足的人,說他不喜歡讀書這是不準確的。準確地說,他不喜歡讀孔孟仕途之道,他喜歡莊子的自然之道。我們去看看寶玉提對聯那一回就知道了,他引經據典、頭頭是道,這不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所能說出來的。父親讓他接見賈雨村,他卻懶懶散散,要是換做一般人,家裡來了個做官的,巴不得去接見呢?寶玉的這種行為看起來就很“狂”,他最後棄官當和尚這更狂了。我覺得,這是寶玉對人生的一種態度,只是他敢於表現出來,怎麼想就怎麼做;別人要麼不敢做,要麼連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