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辛小編

    現在的節目一般都是修完,前兩年觀看過一些節目的幕後製作過程包括我自身就是混音師,現在基本上放電視的節目都是先錄音現場再放。我是歌手的幕後我沒有見過,但是還是有一些人聲的特效明顯是先製作的,一般修音都會修的沒太多錯誤再往外放,這很正常。修音是現在已經非常成熟的技術了,而且並不需要懷疑歌手的實力,我見到的只有少部分歌手修音前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唱的還是挺準的,有時候情緒上來會比正常音高高一點,到總體來說還是挺準的,所以不需要懷疑歌手的實力拉。

  • 2 # 超級老友

    你好,為什麼一些歌手要反向修音呢?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這首歌出來的效果並不是歌手想要的效果,所以他才想要去更改達成反向修音。反向修音是幹什麼的?修音就是讓歌手的聲線更適合這首歌的感覺,而反向修音就是沿著跑調的方向,去走一種比較另類的方法。

    而這種方法在我們的華語樂壇還是比較少,有人去使用的,不太討好這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也是可以用來炫技的,可以讓人眼前一亮。如果部分人那技術到達了巔峰,可以選擇用這種方法去更加地突出自己的某項特點。

    像歐美區域的人,因為各種音樂像吃肉一樣,吃的比較膩了,來一些走偏類音樂,但是還是在點上的音樂,這樣吃點肉,吃點素才最有感覺!

    之前有一個很火爆的嘻哈選秀綜藝節目,因為裡面選秀的說唱歌手都是用一些很大眾的說唱方式。而這位評委當臺表演,就用了反向修音的效果,打出另類的套路。反而更能表現自己說唱能力的強大。

    如果您有什麼聲樂問題,可以及時給我聯絡哦,我看到會第一時間回覆您哦。

  • 3 # 憨憨喜歡娛樂

    代表著國內頂尖專業歌手的競演節目《歌手》一如慣例以直播形式完成了最後的歌王巔峰戰,而引領非專業明星藝人跨界風潮的《跨界歌王》則是在全新賽制中拉開帷幕。

    但就是這樣兩檔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具有太多可比性的節目,卻遭遇到了同一個煩惱:修音。一個是在現場直播中問題多多,惹得包括吳建豪、迪瑪希等人的粉絲各種不滿;一個則是被質疑“修音”太過,以至於失去音樂節目的可看性。

    其實有關於“修音”的問題,這幾年中多有爭論,尤其是在包括《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音樂節目不斷提升節目音樂品質的同時,也提高了觀眾們的胃口。而對於“修音”的含義與定位,各位業界大拿也多有解釋。個人認為比較靠譜且通俗的說法,便是將“修音”比作“美顏”。好歌手和真正的美人胚子,即便不需要修音和美顏都可以讓人賞心悅目。但作為一個對觀眾負責的歌手和攝影師,是一定需要做後期的。

    在普通觀眾的認知中,所謂的“修音”就是“修音準”,而且能夠把各種跑調修到天衣無縫。不可否認的是,有段時間修音被過度的神化,傳言即便是再五音不全的人,只有經過修音都可以媲美專業歌手。但專業人士曾專門闢謠稱,後期中“修音準”只是彌補歌手在音準節奏上的失誤,並沒有傳說中那樣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耳帝對此有個說法,就是“單純的走音並不能車毀人亡,單純的修走音也並不能妙手回春”,個人認為還是比較準確的。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修音準”只是“修音”整個環節中個極其微不足道的一個。在專業音訊後期製作人的定義中,修音是包括將人聲、樂器聲以和諧的比例收錄製作,並且呈現出最為理想的狀態的整個過程。

    打兩個簡單的比方:《歌手》收官中,蕭敬騰的幫唱嘉賓吳建豪,以及進口小哥哥迪瑪希的話筒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收音問題。這個情況就是現場直播中無法避免的突發狀況,尤其是像《歌手》這種需要動用龐大收音系統的節目,確實很難保證在現場完全不出一點差錯。如果有修音的話,後期可以想辦法將吳建豪和迪瑪希的收音適度放大,形成最佳的呈現效果;在2017《跨界歌王》第一期節目中,苗圃由於受賽制重壓的影響,心理上揹負了較大的負擔,在演唱歌曲中確實出現了較多的節奏和音準不穩的問題。但正由於節目是錄播,等於就有了修音的機會。從最終電視播出的結果來看,被調整過後的效果顯然要更加明顯。這也讓納蘭更加確定,如果《歌手》決賽能夠修音的話,包括獅子合唱團那首改編的《平凡之路》會更加驚豔。

    只不過有很大一部分的觀眾不太能接受《歌手》修音這回事,這可能與大家認為既然是專業歌手競演就應該儘可能真實有關。但需要指出的是,修音不等於作假,也不等於假唱,修音其實就是單個音軌進行美化處理,並且使得最終的呈現結果趨於成熟的過程。修音也是電視節目的客觀需要,對於有職業操守的電視製作人而言,給節目“美化”正是對觀眾的負責。更何況從字面意思來看,音樂節目固然是以音樂為主要內容,但它終究還是檔聚集聲、光、電、影等為一體的電視節目。包括現場音樂、舞美燈光、道具氛圍等等所有聚集在一起時,才能夠構建出一檔完整的節目。

    對於修音的問題,如果個人沒有記錯的話,《跨界歌王》節目組公開承認會有修音的存在。畢竟跨界歌手與專業歌手的差距還是較為明顯的,自然不可能以對待專業歌手的那樣嚴苛要求來作為參照。同時,《跨界歌王》也參照其它大型音樂節目的配備水準,給跨界歌手的演唱準備了現場樂隊,極其複雜的收音環境事實上同樣也對於後期修音提出了需求。在這樣雙重的需求下,《跨界歌王》給歌手們後期修音個人並不覺得有何不妥。

    可以說,一檔音樂節目只要不是直播,就必然存在修音的工序,這基本就跟普通人自拍以後必定會美顏照片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能夠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問題的話,很多疑問也能夠迎刃而解。《歌手》自不必多說,作為賣人設的《跨界歌王》而言,能夠帶給觀眾純生態的放鬆才是節目的意義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沒有啟動資金能選擇創業嗎?又有哪些創業方式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