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知傳習閣

    就算關羽不死,只要荊州不在了,歷史就改寫不了。

    諸葛亮給劉備的隆中策:想統一天下,就需要拿下荊州益州漢中。

    然後就是好好經營這三個地方,發展經濟,訓練士兵。

    最後就是等待機會,魏國雖大,但大有大的難處,就是人多是非多,如果魏國亂了,就可以兵分兩路攻取長安洛陽,恢復漢室。

    荊州一失,地盤就小了,人力財力就更有限了。想進攻魏國只有出漢中,出漢中的路又極其難走,糧草供應很難保障。

    諸葛亮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

    有人說,關羽功夫高,只要不死能打下更大的地盤。

    這是三國演義中說的,並不是事實。歷史上打仗大將對打決勝負的事很少,基本上還是靠士兵對沖。

    加上歷史上武器太落後,所以一些關隘就顯得非常重要。只要對方不放棄,就很難突破這個關隘,就打不下更多的地盤了。南宋時的襄陽就是這樣的。

    軍閥混戰時,最開始死掉的往往都是比較弱的對手。

    到了中後期,還能存在的都是高手。

    吳國和魏國的領導都是一時之傑,想從他們手上奪回地盤是非常之難的。容易被打下的地盤基本也被搶完了。

    所以後邊的三國相互拿對方都沒有什麼辦法,進入了三國對抗的時期。

    高手對決關鍵就在於不能出錯,對手就等你出錯時一招斃命,關羽出的錯就被東吳利用了,失去了荊州。

    想奪回荊州,只有等東吳出錯,可惜東吳沒有給這樣的機會。

    所以關羽死不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地盤能不能搶下來或對手給不給你機會。

  • 2 # 初心如舊

    如果孫權不殺害關羽歷史會怎樣改寫? 從後來劉備伐吳初期孫權的表現看,我認為如果當初孫權沒有殺害關羽的話,在劉備伐吳大軍的壓力之下,蜀國和吳國是有講和可能的,夷陵之戰有可能打不起來,五虎上將的張飛和黃忠也可能不會因伐吳意外而死於非命,因為關羽雖然被俘但畢竟人還活著嘛,孫權認錯放人,遣返糜芳,傅士仁,即使不歸還全部奪佔領土歸還一部分還是有可能的。因為後來孫權曾經先後派諸葛瑾,程秉兩次向劉備請求講和但因關羽已死不可挽回都被拒絕,說明孫權認慫服輸的決心是很大的,這樣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丟了一些地盤,畢竟五虎上將齊全只要人材還在,地盤還是可以再想辦法的,只是關羽可能因為這件事情打擊太大,即使返回蜀國也將威風掃地,想他那樣的人說不定會自殺或者抑鬱成疾,總之可能不會再有大的作為。不過,這更能激發其餘五虎上將的鬥志,如果劉備諸葛亮在曹操死後,能以曹丕篡奪漢獻帝皇位為由,大造聲勢,運用恰當策略,引導鼓動孫權出兵共向曹魏,蜀國再配合北伐,說不定吳蜀兩國都會有一定收穫。另外,劉備也不一定章武三年(223)就去世,而劉備不太悲傷頭腦清醒的情況下,劉封也不一定被殺,孟達也就不會投降魏國,房陵,上庸一帶就不會丟失,雖說蜀國不一定能統一全國,但國祚延長几十年年應該沒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1歲完全靠自己買房買車的人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