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婭老師育兒記
-
2 # 寶寶未來
寶寶無聊可以在天氣好點的時候帶她出去玩玩,帶孩子去公園,商場,遊樂園都可以,讓孩子出去和外界接觸對孩子有好處的。1可以使孩子社交能力加強
2使孩子增強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的能力
3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
-
3 # 逐心隨意
寶寶感覺無聊的時候,可以多跟他說說話,促進寶寶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可以放點音樂之類的他聽,可以早點開發寶寶的智力。要是天氣好的話,就帶寶寶去門曬曬太陽哦!可以促進鈣吸收,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的時候還有機會遇見其他寶媽和寶寶,可以讓寶寶認識一下朋友哦!
孩子說這樣的話,大家不必過於擔心,覺得他是負面情緒之類的。這也是孩子情感能力的發展的一個過程,有喜悅就會有悲傷,有充實就會有無聊;
不知道你家寶寶幾歲,既然能說“無聊”這樣的詞語,想必孩子是在2-3歲以上了,有一定的自我情緒認知了。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我們父母們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不得不跟娃宅在家中。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如何帶孩子?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目標。孩子出不了門,不能跟其他孩子玩,時間長了,自然會煩躁。但我們的目標不要僅僅是如何讓孩子在家各種乖,讓父母如何省心;而應該是利用這個機會提高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併為孩子留下一個溫暖、積極的回憶。
說到提高孩子的能力,可能有父母會以為是要孩子學習。
其實不是。我說的能力是孩子的情感管理能力、社會認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這些能力。因為這些能力的提高並不能透過學習來獲得,而主要是透過與他人交流、互動來獲得,而在這幾天裡,父母有大量的時間和機會與孩子交流和互動,所以是幫助孩子提高這些能力的好機會。
下面我就給大家一些具體的建議: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感能力:教孩子意識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面對孩子的無聊啊,發脾氣啊,父母們很是頭疼。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意識和表達自己的感受。要完成這個任務,孩子需要很多很多的機會練習。但父母往往會忽視這樣的機會。
比如,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很多父母可能都會重視為孩子解釋發生了什麼,也會教孩子如何安排時間,囑咐孩子要注意什麼、該做什麼,但往往會忽視跟孩子交流感受。
但其實跟了解事實本身相比,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有人真正關注自己的情感。當孩子在家各種行為不當時,不要馬上責備孩子或教孩子,可以先從孩子的情感入手。
那怎麼跟孩子聊感受呢?比如,當孩子因為無聊在家裡搞破壞時,不要總是告訴孩子“為什麼你會無聊呢?在家多好啊,可以做那麼多事”、“你有那麼無聊嗎?”,或者直接告訴孩子“現在正好有時間學習,你學習起來就不無聊了”,而可以用“你是不是覺得無聊/害怕?”這樣的話開頭,或者說得更具體:“你是不是覺得憋得慌?”、“你是不是覺得有點孤單?”同時用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示出對這些情感的認可。
如果孩子接著開始表達自己的感受,要讓孩子感到你的關注和接受,比如可以說“哦”(真誠而關注的“哦”)、“媽媽還沒想到你是這樣想的”、“爸爸真高興你能告訴我這些”、“真的呀?”等等。
另外,還可以用圖畫表達孩子的情感——比如在紙上畫上一顆心,然後畫出這顆心孤單的樣子(比如點上一點一點的紅點),再問孩子“你覺得孤單的時候,你的心是這樣的嗎?”一般來說,孩子對這種形式的表達都會很感興趣:“我來畫,我來畫,媽媽,我害怕的時候心是這樣的。”
有一點我想特別提醒一下——不用把不讓孩子感到無聊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
孩子小時候發發呆也是有好處的,而且父母需要教孩子認識到無聊也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感,每個人都有。同時,如果孩子認識到,他要為自己的情感——包括無聊——負責,而不是總認為需要別人來解決TA的無聊,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所以,當孩子說自己無聊的時候,父母有時可以同情地聽,真正地表示理解,但不急於馬上給孩子出主意,而是關注地說:“無聊真難受呀。怎麼辦啊?”然後摟摟孩子,等待孩子自己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