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玩機青年
-
2 # E剪好戲
幾年來華為手機突然厲害起來了,而且走在手機領域的前列,其原因有幾個:
投入巨大的研發成本。與萊卡相機強強聯合,以提高相機技術水平。手機同質化嚴重的今天,華為在鏡頭上的努力方向是對的。華為在研發成本上的投入是巨大的,2018年投入1015億,如果沒有一個整體概念,我們可以這樣算:華為的總研發經費=百度+中國建築+中石油+中國鐵路+中國中車+中國鐵建+中國交建+聯想+中國電建+中石化+中國中冶等等總和還要多,這個夠厲害了吧?
對於與萊卡相機的合作,由萊卡相機進行技術支援對手機拍照技術進行調優。華為和徠卡首次合作是2016年初的P9,迄今已經走過整整四年、誕生了P9系列、Mate 9系列、P10系列、Mate 10系列、P20系列,mate30 系列,P40系列,五代產品,每一代都有驚人的飛躍。
華為手機拍照已經成為手機行業的新標杆。DxOMark手機拍照測試平臺的得分,可以看得出華為技術的牛。
-
3 # 光線攝影學院
你好,華為手機拍照到底有多厲害呢?我根據我的瞭解,大概談談:
一、單反和微單的18-55套頭,或者類似的套頭,都不是華為手機的對手了
嗯,千真萬確,雖然畫質還是單反和微單更好一些。但是,對於大多數拍攝來說,其實華為拍攝的效果,看起來可能還會更好一些。
二、單反相機的HDR就是一坨屎
但是,華為手機的HDR效果卻是很不錯的了。
在大光比的情況下,單反微單需要拍攝RAW格式,需要包圍曝光,需要後期ps才能有不錯的效果。如果你就是用JPEG格式直接拍攝,單反微單的拍攝效果往往是非常糟糕的。
但是,華為手機開啟HDR功能之後,效果比單反微單的JPEG直出好多了。
單反微單的ND漸變濾鏡啊,對於華為手機來說就是浮雲了,根本不需要的了。
三、單反微單相機的長時間慢速快門拍攝非常麻煩
但是,基於電子光圈的華為手機,有了電子光圈作為基礎,慢速曝光就比單反微單要方便多了,效果往往也要好得多了。
比如說,拍攝流水瀑布,在晴天日光下,或者光線明亮的時候,單反和微單就很難拍好,需要使用昂貴的高檔ND濾鏡,等等。
但是,對於華為手機來說,使用電子光圈,輕而易舉。
再比如說光軌拍攝,車燈軌跡的拍攝,華為手機也更輕鬆更簡單,效果往往也更好。
當然,單反微單肯定也可以比華為更好,但是太麻煩了,用的配件也笨重,有的ps手段也繁複,嗯,你還要花幾個月精研ps軟體,你不累嗎?
四、華為手機,在開啟人像模式之後,對於一些簡單的靜態場景,有不俗的背景虛化能力
嗯,應該說,比很多定焦鏡頭的虛化效果都要強烈呢!
當然,華為手機的人像模式,對於稍微複雜的情況,還是很糟糕的了,同時也沒什麼抓拍能力。
但是,對於很多簡單的場景來說,華為手機的雙攝背景虛化效果真心是蠻不錯的了。
回覆列表
2016年的4月3號,華為P9系列橫空出世,帶來了和徠卡聯合研發的雙鏡頭拍照系統。此後,華為開始在手機攝影的賽道上勇往直前,一路狂奔。從“瞬間定格世界的角度”到“人像攝影大師”;從“眼界大開”到“未來影像”,華為P系列手機在移動攝影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巔峰,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自我超越。這次的P40系列華為更是喊出了“全時段全焦段”超清、“超感知影像旗艦”的宣傳口號,如此自信,只是因為P40 Pro配置了一套當下頂級的拍照硬體。
P40 Pro的後置攝像頭採用了一枚5000萬畫素的超感知攝像頭+一枚4000 萬畫素的電影攝像頭+1200萬畫素的超感光潛望式長焦攝像頭+一枚3D深感攝像頭的四攝方案。主攝像頭採用了目前市面上最大的手機鏡頭感測器,尺寸高達1/1.28英寸,並輔以華為自研的RYYB陣列,支援全畫素八核對焦技術。1200萬畫素的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具有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最高50倍的數字變焦的超遠攝能力,讓遠處的景色可以清晰的展現在眼前。4000 萬畫素的電影加廣角鏡頭的表現無論是影片拍攝還是大場景拍攝能力也都能有不錯的表現。儘管引數十分亮眼,我們也還是要在樣張中檢驗一下。
P40 Pro的主攝在畫面解析力上做的比較剋制,並沒有過度的銳化,純淨度也非常不錯,整個畫面的表現非常自然。在暗光環境中,P40 Pro的成像效果也比較純淨,細節保留豐富,也同樣沒有過度銳化。高光壓制也做得很好,燈光無溢位、高光不過曝,暗部有細節。
P40 Pro的搭載了一顆4000 萬畫素的電影攝像頭,除了拿來錄製影片外,也能兼顧超廣角和微距,可以提供堪比主攝的成像效果,微距的表現也十分優異。
長焦鏡頭的表現更是讓我們驚歎,清晰度極為優秀,畫面細節也非常豐富。除了本身的素質過硬,華為也透過軟硬體相結合的手段進一步提升了這顆長焦鏡頭的使用體驗。使用者就算是邊走邊拍,一樣能有優秀的成像效果。我們也是做了一些極端的測試,在車速60的時候用4倍變焦去抓拍,成片效果令人驚喜。
(車速60、4倍變焦抓拍)
隨著手機攝影實力的整體崛起,關於手機攝影軍備競賽的討論再一次塵囂而上。作為當前手機影像實力的扛把子,華為也不可避免的捲入風口浪尖。儘管問題十分尖銳,但華為早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AI攝影。所謂AI攝影,就是智慧識別拍照物件和場景,並根據機器學習、演算法和大資料,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照片。華為是第一批提出AI攝影的廠商,第一代的Mate10系列由於演算法和硬體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實際的效果並不算理想。如今的P40 Pro在影畫素質上已經可以覆蓋使用者拍照需求的各個方面。強大的硬體實力為AI攝影提供了舞臺,也讓其擁有更好地表現空間。使用者只需要選定自己中意的瞬間,按下快門,就是一張效果很好的照片。這既是使用者體驗的提升,也是產品哲學上的突破。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手機來記錄生活,去捕捉每一個有意義的瞬間。這些照片構成了使用者眼中的世界,雖然不繫統、不專業,但卻無比的真實。在瞬息萬變之間,影像已經成為語言和文字之外人際溝通和表達自我的第三種方式,所有這些海量、碎片、草根的影像,都是對世界發展和社會變遷的豐富記錄。今天的隨手一拍,若干年後就是歷史的一部分,就算多年後再次回看,也能讓回憶猶在眼前,品味按下快門瞬間的心境。這就是AI攝影的突破,這背後不僅僅是技術,而是從手機拍照到手機攝影的昇華,是從影像捕捉到情感表達的跨越。無論是DxOMARK 128分霸榜,還是頂級的鏡頭素質,歸根結底都是希望給使用者帶來有溫度的影像故事,有情感的自我表達,這背後溫暖而又細微的人文主義關懷,才是手機攝影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