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汝南生活
-
2 # 佳思佑考場語文
1.黑死病(1347 - 1351) 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
普遍認為是由一種名為鼠疫的細菌造成的。但最近有人認為是由其它一些疾病引起的。關於鼠疫的起源在專家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黑死病開始於十四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或中亞。在隨後的數年內由商人和士兵攜帶到俄羅斯南部克里米亞。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流行病從克里米亞傳到西歐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
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面板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在1348~1350年間,總共有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但是,這次流行並沒有到此為止。
以以後的40年中,它又一再發生。 14世紀20年代當此瘟疫細菌再次爆發之前,它已經在亞洲戈壁沙漠中潛伏了數百年,之後迅速隨老鼠身上的跳蚤中的血液四處傳播,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亞和土耳其,然後由船舶帶到義大利,進入歐洲。
歐洲密集的人口成了此疾病的火藥筒。3年裡,黑死病蹂躪整個歐洲大陸,再傳播到俄羅斯,導致俄羅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2.美洲瘟疫(16世紀)。 歐洲人到來之前,這裡居住著400萬到500萬的原住民,其中大多數都在16世紀幾十年間死去,有歷史學家甚至稱它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
不過,奪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殺手不是歐洲人的槍炮,而是他們所帶來的瘟疫。當哥倫布抵達新大陸時,歐洲人就已經經歷了多次致命傳染病的浩劫,也從中找到了治療一些傳染病的方法。
但是,美洲之前長期與歐亞非大陸隔離,印第安人也幾乎與這些疾病完全隔絕。歐洲人的疾病隨著哥倫布的第一次美洲之旅後開始蔓延到新大陸。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這些早已被歐洲人適應的疾病對印第安人來說卻極具殺傷力,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幾乎缺乏抵抗力,尤其是麻疹和天花。
因此阿茲特克人等中美洲原住民即使擁有歐洲人攻不破的城牆,但卻被外來的瘟疫打敗。 瘟疫摧毀了阿茲特克。1521年,當墨西哥殖民者的軍隊開始圍攻墨西哥原住民阿茲特克人的堡壘時,他們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進攻一次次被擊退。受到重創的西班牙人原以為阿茲特克人會趁機發動致命反擊,但是城堡裡的軍隊卻遲遲不見有什麼動作。這給了西班牙人喘息的時間,8月21日,他們發動了新的攻勢,卻並沒有遇到任何反抗。
而城堡裡的情形讓他們自己也難以置信:死屍遍地,到處瀰漫著腐屍的氣味,比西班牙軍隊更致命的力量已經橫掃過這個城市,那就是瘟疫。 有人曾經認為,是落後的武器和技術讓美洲印第安人敗給西方殖民者。因為在傳統觀念中,歐洲人的先進武器一直是他們獲勝的關鍵,但是當時的西方火槍並不先進。
印第安人很快發現,雖然火槍威力巨大,但要瞄準卻不容易,他們對於新武器的畏懼感也隨之消失。而且印第安人弓箭的遠端威力也並不遜色。在15世紀時候,拉美印加文化就已經達到了鼎盛,他們修建田地,社會分工明確,造就了繁榮的經濟,他們的天文地理知識足以讓現代人驚歎。
然而,就這這樣一場瘟疫卻讓這樣一個並不落後的種族在短短几十年間瀕臨滅絕。 實際上,歐洲傳染病的蔓延速度完全超過了殖民者向美洲大陸的推進速度,那些從海岸居民口中得知歐洲人到來的印第安人,多半也同時被感染上了新的疾病。因此,當殖民者在16世紀20年代抵達智利時,這裡的印加文明已經遭遇上了天花的重創,整個王室幾乎都被瘟疫奪去了生命。
而新的王位之爭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這才使得西班牙人有可乘之機。 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是當時瘟疫導致盛行的原因。傳染疾病菌多從動物身上變異而來,先傳染給人,然後才在人類群體中傳播。由於歐洲農業歷史悠久,家畜眾多,在幾千年來與病菌的頻繁接觸已經形成適應性;印第安人則不是,農業的欠發達讓他們先天缺乏和家畜接觸的經驗,肌體很少遭遇此類病菌,也就全然沒有免疫力,所以在天花面前潰不成軍。
而非洲人由於較早和歐洲人接觸,也擁有相似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而疾病的傳播也可以是雙向的。當時,唯一一種從美洲傳入歐洲的疾病是梅毒,它奪走了大量的歐洲人的生命。
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s)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1855年始於中國雲南省的一場重大鼠疫。這次世界性大流行以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超過了前兩次而出名。這場鼠疫蔓延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先從雲南傳入貴州、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後,這些地方死亡人數就達10萬多人。
中國南方的鼠疫還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傳到美國舊金山,也波及到歐洲和非洲,在10 年期間就傳到77個港口的60多個國家。單在印度和中國,就有超過1200萬人的人死於這場鼠疫。據世界衛生組織透露,這次大遊行一直延延續到1959年,這時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數減少到了200個左右。這次流行的特點是疫區多分佈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家養動物中也有流行。 幾乎所有的中外學者都一致認為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起源於雲南,並認為雲南是一個古老的家鼠鼠疫疫源地,但又都斷言云南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並認為雲南的鼠疫是輸入性的。即從印度和緬甸直接或輾轉傳入的。
然而,1974年,雲南鼠疫工作者從雲南劍川縣的中華姬鼠中分離出鼠疫菌,證實了滇西存在著鼠疫自然疫源地,學者們稱為滇西縱谷大絨鼠齊氏鼠疫源地,這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提供了進一步的的科學根據。 現在,鼠疫已非常罕見,但並不沒有完全消失,因為它仍然會在鼠類之中傳播,一有機會還會傳播給人。
在20世紀80年代,非洲、亞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發生鼠疫的報道。1996年印度爆發的鼠疫還成了世界性的重大新聞。目前,每年大約有1000到2000人感染鼠疫。即使在美國,平均每年也會有10多人從野外鼠類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儘管鼠疫已非不治之症,也容易控制,但是歷史慘劇在人們心中留下的陰影卻難以消除,它仍然被許多人視為最恐怖的疾病。
4.倫敦大瘟疫(1665-1666)倫敦大瘟疫是指一場於1665年到1666年發生在英格蘭的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瘟疫中,有七萬五千到十萬人喪生,超過當時倫敦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在歷史上被確定為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引起的大面積黑死病,由人透過跳蚤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 。1665年這場傳染病是淋巴腺鼠疫在英格蘭的最後一次規模爆發。 瘟疫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來自法國,1665年4月,兩個法國海員昏倒在倫敦西區特魯裡街與朗埃克路口,後來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引起了大範圍的傳染。另一種說法是說鼠疫病毒來自荷蘭,這種疾病自1599年起就在荷蘭當地傳播了。瘟疫襲擊的第一個地區是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區。
1664年底至1665年初的冬天,就已經有病例在那裡出現,但直到1665年開春,由於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衛生條件的急劇惡化,疾病才大規模迅速地傳播開來。到了1665年7月,瘟疫已經遍佈倫敦城。當時的國王查爾斯二世以及他的家人都被迫離開了倫敦前往牛津郡,但市長和參事仍在堅守崗位。而一部分神職人員、醫生和藥劑師也因此忙碌了整個夏天。
滿大街都是負責瘟疫的醫生,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沒有執照。 由於這場瘟疫的蔓延非常之快,人們不得不將患病者所住的房子都連人封死,在緊閉的大門外漆上紅十字,上面寫上“上帝保佑”的字樣,嚴禁任何人出入。每天只是在限定的時間,由專人從視窗送進食物和水。成千上萬的病人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悽慘地死去,最多時一週死去的就不下萬人。時至9月上旬,原來熙熙攘攘的倫敦城竟然完全變成了一座寂靜的死城。所有的店鋪關了門,街上幾乎看不到行人,路旁長滿了茂盛的雜草。城內唯一能夠不時打破沉寂的工作,便是運送屍體。
每到夜晚,運屍車“咕隆,咕隆!”的車輪聲和那哀婉的車鈴聲,讓人聽了毛骨悚然。最初,這項掩埋工作只是在深夜進行,後來死者人數太多了,不得已也在晝夜進行了。死者的屍體被橫七豎八地裝到運屍車,運到各處的埋屍坑。在那裡,負責埋屍的工人們往往蒙面捂嘴,搖著鈴,口中念著:“安息吧!”匆匆把屍體倒入坑內,掩上薄土後,匆忙離開。
記錄顯示倫敦的死亡人數從每週1000-2000人持續上升,到1665年九月,平均每週已經有7000人死亡。到深秋時候,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到1666年二月,城市被認為安全到可以迎接國王了。
而同時,由於與歐洲大陸的商貿交流,瘟疫傳到了法國。此後直到1666年九月,瘟疫仍在溫和的流行。9月2日和3日,倫敦城遭遇了一場大火,燒燬了大部分遭到感染了的房屋,這是狀況好轉的開端。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部分被感染的人群都已經死亡了。此後倫敦城在大火的基礎上重建,在這場瘟疫過後又獲得了的新生。
5.米蘭大瘟疫(1629–1631)1629年至1631年,義大利爆發了一系列的鼠疫,通常稱為米蘭大瘟疫。包括倫巴和威尼斯,此次瘟疫造成大約28萬人死亡。米蘭大瘟疫是黑死病開始後的所有流行性瘟疫中的最後一次大瘟疫。 1629年,德國和法國士兵將傳染病帶到義大利曼圖亞。
在三十年戰爭中,威尼斯軍隊感染了疾病,當他們撤退到義大利中北部時,將疾病傳染給了當地人。當時米蘭總人口為13萬,在這次瘟疫中染病而死的人數高達6萬人。
6.古羅馬“安東尼瘟疫”(公元164—180年)古羅馬“安東尼瘟疫”是因為傳染而引起的。據史書描述得此傳染病的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熱得燙手,手腳潰爛或是生了壞疽,感到難以忍受的口渴,面板化膿。
在近東打戰士兵回到羅馬帝國,帶來了天花和麻疹,傳染給了安東尼的人們。傳染病奪走了兩位羅馬帝王的生命。第一位是維魯斯(Lucius Verus),於169年染病而死,第二位是他的繼承人馬可·奧勒略·安東尼(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做帝王做到180年,也因被傳染難逃厄運。
9年後瘟疫再次爆發。 據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總死亡人數高達5百萬。在有些地方,瘟疫造成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羅馬兵力。 瘟疫對羅馬帝國的社會和政治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文學好藝術領域的影響。上面這幅圖上的坑裡的遺骸就是傳染病死者的屍骨,讓人觸目驚心。
當時正處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正當雅典勝利垂手可得時。據說鼠疫由比雷埃夫斯傳入雅典,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城市,也是主要的食物和日用品來源地。斯巴達和地中海東部一些地方也受到疾病的襲擊。 此瘟疫曾於公元前429年和427年冬天兩次死灰復燃。現代歷史學家不同意鼠疫是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的原因的說法。
然而,人們普遍認為,戰爭的失敗為馬其頓的勝利鋪平了道路,最終,建立了羅馬帝國。據史料記載,此次瘟疫以多種形式爆發,包括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徵等。
7.莫斯科黑死病(1971年) 莫斯科最初出現鼠疫跡象是在1770年底,到1771年春季變成流行性大瘟疫。當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設立隔離區,銷燬被汙染的財產,關閉公共浴池等。此次大瘟疫造成市民的極度恐慌和憤怒。
整座城市的經濟陷入癱瘓,主要是因為許多工廠,市場,商店,和行政大樓已被關閉。接下來是糧食嚴重短缺,造成大部分莫斯科人的生活水平日益低下。為逃避瘟疫,貴族階級和有錢人紛紛離開莫斯科。1771年9月17日早晨,大約1000人再次聚集在Spasskiye門口,要求釋放被俘的反政府武裝分子和消除隔離。軍隊試圖驅散人群,但無法驅散,最終只能再次鎮壓暴亂。大約300人被監禁。9月26日,卡拉辛奧爾洛夫(Grigory Orlov) 手下的一名政府官員被派往莫斯科恢復社會次序。
為減輕瘟疫帶來的影響,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為市民提供工作機會,發放食物給他們,最終平息了莫斯科民眾的不滿情緒。 8.查士丁尼瘟疫(541-542)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它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但是此次瘟疫對拜占庭帝國的破壞程度很深,其極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華人口下降明顯,勞動力和兵力銳減,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深遠的社會負面後果,而且對拜占庭帝國、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公元4世紀以後,曾經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漸漸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雄距東部的拜占庭帝國的歷代皇帝一向以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人自居,所以一直試圖收復失地,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再現往日的輝煌。到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決定採取行動實現這一夢想。於是,查士丁尼於公元533年發動了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然而就在他橫掃北非、征服義大利,即將重現羅馬帝國輝煌的時候,一場空前規模的瘟疫卻不期而至,使東羅馬帝國的中興之夢變為泡影。公元541年,鼠疫開始在東羅馬帝國屬地中的埃及爆發,接著便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區。 當時出現了許多詭異恐怖的情景:當人們正在相互交談時,便不能自主地開始搖晃,然後就倒在地上;人們買東西時,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時,死亡也會不期而至。
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貧苦人,鼠疫最嚴重的時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萬人不幸死去。 官員在極度恐懼中不得不向查士丁尼彙報,死亡人數很快突破了23萬人,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埋葬地,屍體不得不被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屍臭味。查士丁尼自己也險些感染瘟疫,在恐懼之中,他下令修建很多巨大的能夠埋葬上萬具屍體的大墓,並以重金招募工人來挖坑掩埋死者,以阻斷瘟疫的進一步擴散。
於是,大量的屍體不論男女、貴賤和長幼,覆壓了近百層埋葬在了一起。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它還繼續肆虐了半個世紀,直到1/4的羅馬人口死於鼠疫。這次鼠疫引起的饑荒和內亂,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走向崩潰。
9.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
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雅典鼠疫是一場毀滅性的傳染病,襲擊了整座古希臘羅馬城。 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對這場毀滅雅典的瘟疫的進行了這樣的描述。“身強體健的人們突然被劇烈的高燒所襲擊,眼睛發紅彷彿噴射出火焰,喉嚨或舌頭開始充血並散發出不自然的惡臭,伴隨嘔吐和腹瀉而來的是可怕的乾渴,這時患病者的身體疼痛發炎並轉成潰瘍,無法入睡或忍受床榻的觸碰,有些病人裸著身體在街上游蕩,尋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甚至狗也死於此病,吃了躺得到處都是的人屍的烏鴉和大雕也死了,存活下來的人不是沒了指頭、腳趾、眼睛,就是喪失了記憶。”
10.馬賽大瘟疫(1720 – 1722)1720年,馬賽遭逢瘟疫侵襲,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災難,也是18世紀初歐洲最嚴重的瘟疫之一。 1720年,法國馬賽突發瘟疫,影響了整座城市和周邊城市,造成1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來得快,去得也快,馬賽很快從瘟疫中恢復過來。經濟只用了短短的幾年就恢復了,並發展很快,貿易擴充套件到西印度群島和拉丁美洲。截至1765年,人口增長恢復到1720年之前的水平。這場瘟疫不像14世紀發生的黑死病破壞性那麼大。
這場瘟疫結束得快與法國政府採取的強硬措施不無有關。政府規定如馬賽市民與普羅旺斯和其它地方的人有任何來往或溝通將會被處以死刑。為加強隔離,還建立了瘟疫隔離牆。
-
3 # 手藝人小吳
幾千年來 ,致命的瘟疫時常在折磨著人類,並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恐慌和混亂。
在對細菌與病毒束手無策的時代,瘟疫數度改寫了人類發展歷程,它摧殘了曾經輝煌的古羅馬文明、瑪雅文明,許多國家的毀滅,都與瘟疫相關聯。
歷史上,死於瘟疫的人數,遠高於死於戰爭或其他天災人禍的人口總數。人類與瘟疫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程序。
鼠疫引發的瘟疫,在歷史上,至少奪走了2億-3億人的生命,改寫了多個文明的歷史;
天花在人類歷史上至少奪走了4億人的生命,古羅馬等數個文明被天花撲滅;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僅僅18個月的時間,就奪走了2000萬-1億人的性命,直接提前中止了一戰;
在歷史上,許多生死攸關的時刻,微生物和瘟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往往左右著戰爭的勝負,帝國的興亡。
但是,人類現代醫學的發展,並不如我們想想的那麼快
1683年,列文虎克透過顯微鏡,人類第一次看到了細菌
1989年,荷蘭科學家推測出病毒的存在
1938年後,電子顯微鏡問世,人類真正可以看到病毒的真容
在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上,多數時候,我們對瘟疫的肆虐,束手無策,畢竟,全球流行的「放血療法」作為醫生長期的殺手鐧,一直使用到18世紀甚至更久。
人類在無奈之下,只能去尋求宗教與神的庇護,認為瘟疫是上帝給予人類的制裁。
那麼,在沒有技術手段的古代,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瘟疫,是怎麼消失的呢?
在瞭解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幾個問題再來看這些瘟疫是怎麼終結的:
1、病毒要搞定人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2、在現代醫學沒有發展之前,免疫系統是人類最好的醫生「其實現在也是」;
3、什麼樣的病毒能對人類產生真正的威脅;
一、病毒要搞定人類,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人類懼怕病毒,但病毒要搞定人類,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病毒的結構非常簡單,它既不是生命,也不是非生命,連最基本的細胞核都沒有,僅僅是一層蛋白質包裹著遺傳物質,只能依靠宿主的細胞來進行復制。
在進入人體之前,它啥都做不了,而在侵入之前,病毒啥都不會,既不能生長,也不能繁殖,甚至連動都不會動,一切行動都完全依賴於外力。
可以說,此時的病毒,純屬在等死。至於等多久會死,取決於病毒自身的特點及外界條件,如溫度、溼度,可以由幾秒到數十天不等。
即使病毒僥倖到達人體,也沒有那麼容易很快開始複製並對人體進行傷害,必須要進入它所能適應的環境,如冠狀病毒,在人體的面板上時,是無法侵入細胞的。
在病毒侵入細胞後,一樣,它需要面對的是人體強大免疫系統的絞殺。
二、在現代醫學沒有發展之前,免疫系統是人類最好的醫生
我們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微生物的世界裡,病毒與細菌無處不在,隨時要侵入我們的身體,如果不是人體具有強大的免疫能力,人類早已滅絕。
在切菜時不慎破一個小傷口,各種細菌病毒趁虛而入;
在野外散步,吸一口氣,百萬個病毒已經進入了你的呼吸道,
揉下眼睛,數萬個細菌進入了你的體內;
如果沒有免疫系統,這些都可能要了你的命。
當病毒侵入人體的細胞後,它將劫持我們本來健康的細胞進行復制,但是
在數個小時內,遊弋在人體內的白細胞就會發現它們,巨噬細胞將直接吞噬病毒和被感染的細胞,並將病毒的電子畫像通知淋巴細胞;
T細胞會快速集結火速馳援至被病毒感染的部位並根據病毒的特徵進行精準捕殺;
B細胞啟動遠端打擊,產生無數個抗體在全身迴圈對病毒進行攻擊;
而且,人體每次病病毒攻擊後,免疫系統將獲得病毒的準確資訊,在病毒下次攻擊的時候對它們進行精準打擊。
所以,我們在這個生存著億萬種病毒的世界上,99%以上的病毒,是拿人類無可奈何的。免疫能力較強的人,在每次擊敗病毒的攻擊後,猶如超級賽亞人一樣,自動升級自己的免疫系統.
三、什麼樣的病毒,能對人類產生真正的威脅
在10-20年前,人類最恐懼的是艾滋病,但是目前,艾滋病被人提到的越來越少,是因為被逐漸撲滅了嗎?
不是,反而艾滋病的數值在不斷增長,1981年,艾滋病才在中美洲被發現,不到40年的光景,目前大約有3690萬人「包括大約260萬兒童」受到這種病毒的感染,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一份報告,其中約有1710萬人不知道他們有這種病毒,約有2200萬人無法獲得艾滋病毒治療。
為什麼艾滋病能夠以如此快速的速度進行蔓延?要知道,這種病毒的感染性是非常差的,病毒離開人體存活時間非常短,而且只能透過血液與體液進行傳播。
對,就是因為「潛伏期長、致死慢」,即使不獲得治療,病人從感染到死亡往往會有數年的存活時間,而且在初期免疫系統被破壞前症狀是不明顯的,所有病原體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傳播。同時,目前的一系列療法可以讓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至普通人的80%甚至更多,人們會放鬆對病毒的警惕。
而目前人類談之變色的埃博拉病毒,在人體感染後會快速腐蝕人體的內臟,讓人類短期死亡,且死狀恐怖。而且,埃博拉病毒的傳染性比HIV要強大的多,可以透過觸控、血液、空氣等多種方式傳播,幾乎無孔不入,儘管讓人談之變色,卻幾乎沒有掀起大的波浪。
是因為:
1、潛伏期太短、致死率太強,在非洲感染時,幾乎是整個村子的人無一倖免,宿主都沒有機會活動,病毒在殺死宿主的同時殺死了自己。
2、快速的致死率和恐怖的死狀讓人類高度警覺,出現症狀後即刻進行隔離。
同時,病毒對人類如果要形成威脅還需要強大的致死率,如感冒病毒,幾乎無處不在,但是0.1%的致死率幾乎對人類沒有影響,卻讓人的免疫能力不斷升級獲得抗體。
所以,能夠對人類真正構成威脅的病毒需要:
1、潛伏期長;
2、感染性強;
3、致死率高;
所幸,這樣的病毒可能未必存在。
根據以上,我們再來看,這些瘟疫,是怎樣結束的。
一、天花「歷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者」是如何被撲滅的
被史學家甚至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事件不是靠槍炮實現的,而是天花。在人類歷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亂等瘟疫都留下了驚人的死亡數字。
最早有紀錄的天花發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為是天花皮疹的跡象。
15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這裡居住著2000-3000萬原住民,約100年後,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萬人。歐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毯子送給了印第安人。隨後,瘟疫肆虐,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預計被天花殺死的人類超過5億人。
十八世紀的一百年間,全歐洲死於天花病毒的患者就多達1.5億人。而且由於天花瘟疫無藥可治,只能依賴人體自身抵抗力。所以當時死於天花瘟疫的主要群體,大多是婦女兒童。
中世紀時,中國醫生們率先找到了「人痘接種」,把天花患者的「痘苗」接種到健康者身上,就刻預防天花。
到18世紀時,中國「人痘接種法」已在歐洲傳播。但這辦法也問題多多:被接種者能防得了天花,但地其他疾病的免疫力卻常下降。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可能本來沒有得並,被種上天花以後,結果得天花.....死了。
另外痘苗也不易儲存,接種能否成功,關鍵就要看運氣。當時歐洲的權威醫生們,還常把這叫「手氣」,能不能得有效,就得看運氣。
詹納,1749年出生在英國一個牧師家庭,他五歲時就失去了父親,在哥哥的撫養下長大。少年時的詹納,就出落成一個性情溫和的少年,且酷愛動植物標本等課程。對他寄予厚望的哥哥,本盼望能供他讀完學業,然後做一個像父親一樣優秀的牧師。
那時的英國,正是天花病毒氾濫的年代,大型天花瘟疫多年來就沒消停,就連詹納身邊的鄉鄰們,竟都常見染病。以詹納晚年的回憶說,那時一旦感染天花,就算幸運撿條命,也會落下嚴重的後遺症,很多朋友「瘋癲或變成了瞎子」
在看夠了身邊太多類似悲劇後,十三歲的端納,選擇了學醫的道路。在哥哥的全力資助下,在三十二歲時拿下學士學位,回到伯克利行醫後,更因多次攻克疑難雜症而聲譽鵲起。成了當地頗為知名的醫生。
為攻克天花,詹納踏遍了鄉間,見過各種天花病症,做了數萬字的醫案筆記。直到四十七歲那年,一個當地奶牛場女工無心的玩笑話「牛得了天花從來不會有事」,卻叫苦苦思索的詹納靈光一現:人如果傳染上牛痘病,可能就不會感染天花。
興奮不已的詹納,立刻果斷行動。先出資購買了牛痘膿皰,然後給一位自願接受實驗的男孩接種上。期待已久的景象終於上演了:男孩在牛痘康復後接觸天花病毒,竟然絲毫沒有染病。天花的剋星,終於找到了!
詹納的牛痘技術,快速傳播開來,之後的十年時間,歐洲美洲各國的學者們,都開始嘗試詹納的實驗,也都毫無例外,如詹納預料的那樣成功。
1979年,世衛組織正式宣佈,天花,已經完全從地球上消滅。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重要一步,是第一次對病毒的完勝。
二、鼠疫-被稱為「上帝制裁」的恐怖殺手
歷史上鼠疫首次大流行發生在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極盛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1億人。在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因鼠疫而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拜占庭帝國從此衰敗。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城市彷彿一夜之間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中世紀的黑死病對人類產生了重大損失,再次之後,鼠疫屢次爆發,但爆發所能持續的時間在不斷減少,在近期,中國也曾在內蒙等地爆發過肺鼠疫,但均在短期內被撲滅。黑死病逐漸被撲滅的原因在於:
1、病症潛伏期短,三天內往往致死,宿主的活動性較低;而過高的致死率在後期人類的警惕性不斷增強,快速進行隔離,對死亡的鼠疫患者進行火化或深度掩埋。
2、將容易感染鼠疫的人淘汰掉了,不容易感染鼠疫的留了下來,得病沒有死的人也獲得了免疫。總體來說人感染鼠疫的機率在下降。
3、衛生習慣的改善。中世紀的歐洲是貧窮、骯髒的,城市裡面垃圾任意的丟棄,飲用水也被生活汙水汙染,百姓也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多人常年不洗澡,甚至一輩子就穿一件祖傳的衣服,這自然使得蚊蠅臭蟲老鼠滋生。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人們開始變的富有,也有了可以換洗的衣服,城市系統的完善使得公共衛生變得有了保證,各種傳染病的發生自然降低了,這也包括橫行歐洲幾百年的鼠疫。
三、西班牙大流感-短期內奪走了數千萬人的性命
1918年,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西班牙流感」爆發。疫情從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軍營開始。隨後,流感傳到了西班牙,總共造成800萬西班牙人死亡。
在1918年3月到1919年底,全世界大約20%的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醫學界保守預計死亡人數約為2000萬,而上限的評估人數到了近億,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
這次流感直接改變了人類的歷史程序,是造成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各國已經沒有精力再投入戰爭了。印度的大片莊稼無人收割,波蘭的農作物在土地裡腐爛,非洲和南美的銅礦停止採掘。
整個西班牙流感爆發期間,死亡人數佔到了當時全球人口的3%-6%,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僅在印度,就有1700萬人口因感染而死亡,佔全印度人口的5%。
但是,僅僅過了18個月,西班牙流感就神秘的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什麼呢?
西班牙流感在短期近一年時間內爆發了3波,第一波的死亡率較低,低於2%,在爆發幾個月的時間,並未引起各國政府的注意,對當時一戰的戰爭程序,幾乎沒有影響,而反而是當時的中立國西班牙由於新聞自由,在媒體上是報道最多的,這也是後續導致這次起源美國的流感結果被命名為「西班牙流感」的主要原因。
而真正致命和引起各國政府恐慌的是第2波流感的爆發,第2波流感的特點是致死速度極快,在記錄中,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已經死亡,從症狀開始到死亡不足12個小時,有的人上了公交車,直接就在公交車上斃命。
同時第二波流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基本上殺死的都是免疫力強的青壯年人,而老人和孩子除了引起的併發症,幾乎沒有死亡。其原因在於:健全的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感冒病毒的侵入後,免疫系統較強的人體引起過激反應,火力全開,導致呼吸衰竭。
我們在綜合1918年的情況,來分析為何這場奪走數千萬人生命的流感突然消失:
1、潛伏期短、對青壯年致死率快,讓人體很快引起呼吸障礙被奪走生命,在初期,疫情的爆發起於美國軍營,在部隊這樣的環境快速流行。
2、兒童和老人對病毒能夠抵禦並自愈,目前西班牙流感的平均致死率資料只有2.5%-5%,如果將這個資料放在非青年上,致死率不足1%。
事實上從當時的資料來看,有大量的併發症被列入「西班牙流感」,在推測上,對普通人而言,致死率應只是略高於普通流感。「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上,流感的致死率為0.1%」
3、人類對呼吸感染的認知從20世紀開始有了較為準確的認知,已經知道透過口罩來抵禦來自飛沫所帶來的呼吸道傳染。
免疫能力較強的人快速死亡切斷感染源,或自愈後獲得抗體,青少年與老人一般自愈獲得抗體,加上在後續的數個月,隔離措施的實施,以上,可能是西班牙流感快速消失的原因。
-
4 # 小扎說事兒
2020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傳染性強、覆蓋面廣、影響之大讓全球為之一震。截至2020年3月8日,義大利累計確診人數達7375例,死亡499例,成為除中國外疫情最嚴重國家;朝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7000例,除此之外,伊朗、日本、法國、英國、荷蘭、美國確診病例都在不斷增加,全球已有逾100個國家或地區出現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10多萬例,可怕的是,這次病毒全球蔓延趨勢還在進一步擴大,未來確診數還將進一步增加。唯一的好訊息是,中國的確診病例降到了兩位數。
如此可怕的病毒讓全球陷入一片恐慌,然而放在歷史的長河來看,這次傳染病疫情其實還不算最可怕的。小扎哥綜合死亡人數、影響面、治癒方法等因素盤點人類歷史上五大流行性疾病災難。
一、瘧疾——史上最致命的疾病
瘧疾是一種會感染人類的寄生蟲傳染病,病原由蚊子散播,嚴重病例會引發癲癇、昏迷甚至死亡。瘧疾其實是一種很古老的病毒,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50萬年,科學家認為瘧疾發源於人類的起源地非洲,第一次記載的、與瘧疾關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儘管科學家實際上並不知道它到底為什麼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傳播。
據世衛組織(WHO)估計,全球半數人口面臨感染風險,僅在2015年就有2.12億病例,約有42.9萬例死亡;2017年共有87個國家和地區的 2.19億人患病,43.5萬人死亡。回溯歷史更讓人觸目驚心,僅僅在1900年-1950年50年的時間,瘧疾就奪去了1億人的生命,還有一些研究人員甚至指出,自人類感染瘧疾至今,差不多半數人類被瘧疾奪去生命。
公元前1世紀,瘧疾曾在羅馬地區長時間流行,最後導致羅馬帝國衰亡。在非洲,每1分鐘就有1名兒童患瘧疾而死亡。還有很多著名人物都死於瘧疾,包括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義大利大詩人但丁、近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領袖克倫威爾、圖坦卡門王等等。
世衛組織專家曾表示,“中國關於瘧疾感染的資料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當時全國大約有3000萬感染病例。此後感染數量開始大幅下降,到2016年8月,中國已經沒有一例本土感染報告病例。
目前來說,全球許多國家對於瘧疾的治療技術已經比較完備,中國學者屠呦呦曾因為發現可以有效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首位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華人。
不出意外的話,21世紀第2個10年,人類將很有可能消滅瘧疾。
二、天花——人類史上最大的屠殺事件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因為治癒後臉上會出現“麻子”,於是形象的稱之為天花。天花最開始也只是在家畜身上的一種逗病毒,後來隨著病毒的進化就傳到了人類身上,變成了一種恐怖的烈性傳染病。人類最早有紀錄的天花病毒感染髮生在古埃及,當時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因為感染天花病毒於公元前1157年死亡,科學家在這個法老的屍體形成的木乃伊的臉上發現了“麻子”跡象。
天花病毒的殺傷力巨大,至少造成3億人死亡,還有數億人被治癒。最後一名天花感染者發生在1978年,來自英國的珍妮特.帕克,她在一次為從天花病毒研究的實驗室提供醫學攝影時感染了病毒,後來該事故實驗室的負責人因為此事自殺。
198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人類成功消滅天花,這是第一次完全、徹底被人類消滅的在人類間廣泛傳播的烈性傳染病。當然,雖然年天花病已經被消滅,但是人類還儲存著兩個病毒標本,一個是在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另一個是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家病毒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這兩個中心至今儲存著從天花到埃博拉等多種危險病毒。
三、黑死病——讓中世紀的歐洲成為“最黑暗的時代”
黑死病又稱“鼠疫”,它是中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明確規定的兩種甲類傳染病之一,另一種是霍亂。
黑死病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起源於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區,另一種認為發源於黑海附近的卡法城,這種傳染病是由一種叫Yersinia pestis的細菌引起,寄生在跳蚤上,並藉由黑鼠等動物來傳播。
早在公元541到542年的地中海世界,曾發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殺傷力最大的鼠疫——查士丁尼瘟疫(又稱“地中海鼠疫”),這次鼠疫造成超過1億人死亡,在高峰時期,甚至每天死亡5000人。由於這次疫情爆發快、結束的也快,前後只歷經了1年時間,所以在歷史上被中世紀的歐洲鼠疫蓋過了風頭。
14世紀曾爆發過第二次鼠疫,這次鼠疫對人類的生命、經濟、政治、人文、宗教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據統計,這次鼠疫先後造成5000多萬人死亡,當時的歐洲約有30%∼60%人口被奪走生命。除此之外,黑死病還直接加速歐洲封建社會的衰落、文藝復興的崛起。
第三次鼠疫爆發於中國,時間從1855年持續到1959年,前後將近100年時間,僅在中國和印度就奪去了多達1200萬人的生命。也就是這次疫情,科學家首次發現了鼠疫是經跳蚤傳播的,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了疫苗。
四、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發源於1918年春,當時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秋徹底在全球大量爆發,到1920年全球約有1億人感染,5000萬-1億人死亡。
這種疾病在短短兩年內就在全世界造成了如此大規模的死亡,後來被確定為甲型H1N1流感 ,這是一種特別野蠻的流感病毒。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疾病始於堪薩斯州,被美國軍隊傳播。雖然這是歷史上最無情的傳染病之一,掀起波瀾,但實際上大部分的病毒還是可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西班牙的報紙作了唯一報道,這就是這種特定的H1N1流感為何被稱為西班牙流感的原因。
五、霍亂——讓中世紀的歐洲成為“最黑暗的時代”
霍亂是中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明確規定的兩種甲類傳染病之一,另一種是鼠疫在,這是一種因攝入受霍亂弧菌汙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急性腹瀉性傳染病,感染者可在數小時內死亡。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爆發霍亂是在1816年的南亞大陸,印度和孟加拉大規模爆發。第二鼠疫大流行從1827年一直持續至1832年,死亡率高達70%。在1852年,1863年,1881年,1899年,世界上又爆發了四次霍亂,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是因為霍亂死於1893年。最近的一次大爆發發生在1961年,這是世界上第七次霍亂大流行。(其實在1992年也曾發生過霍亂爆發,只不過因為規模相對較小所以沒有被認可)
霍亂在今為止任然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傳染病,世衛組織報告稱,每年仍然有130-400萬人感染,其中10%甚至更多的人會喪命,只不過相對瘧疾、鼠疫、天花來說,霍亂表現的更加溫和些,也更容易控制,專家認為,只要注意飲水衛生,人類就很難感染霍亂。
回覆列表
一,黑死病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在這次大瘟疫中,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倖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鼠疫,雖然致死人數可能跟天花不相上下,但是就恐怖指數來講,當之無愧排名第一。
人類歷史上曾有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發生在六世紀中葉,至八世紀消失,橫掃歐亞大陸,死亡人數估計至少幾千萬。由於此次瘟疫爆發的地點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這裡彙集了大批其他大陸來的商隊、船隊,同時也把瘟疫帶到了其他大陸。如今我們推測是鼠疫,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就是上帝的懲罰,影響到了基督教的盛行,皇權開始依附神權。也正是這場瘟疫,導致東羅馬帝華人數銳減,給了阿拉伯人機會,最後稱霸歐亞大陸也與此有關。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我們熟知的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由於人死後身體呈紫黑色,所以起名“黑死病”。
黑死病在十四世紀中葉發生,短短几年時間就造成了歐洲大陸近三千萬人死亡,三百年間在歐洲大陸肆虐,消滅了近一半的歐洲人。這場瘟疫也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給歐洲人造成的陰影可想而知,也讓“黑”這個詞成為了最不詳的詞語,比如黑色星期五。
這場鼠疫持續時間也跟明朝滅亡有關,當年李自成之所以輕鬆拿下北京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京城內正在爆發鼠疫也有很大關係,至於這場鼠疫是不是從歐洲傳過來的,不得而知。
《崇禎實錄》記載:
“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
這場瘟疫也讓人們對神產生了懷疑,為什麼每天都在禱告,還是不斷死人呢,促使了近代醫學的發展。第三次鼠疫爆發則發生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結束,從中國南部開始,一路向北,迅速擴散到其他大陸。威力雖然沒有第二次鼠疫大,雖然人們已經開始制定措施控制,但是也橫掃了一千多萬人的性命。
這次在中國爆發的鼠疫,之所以能有效控制,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時任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也是他調動所有資源對感染者隔離控制,推翻了日本人的研究說法,並在1911年主持並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議。
稱他為國士無雙,並不為過,也成為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中國檢疫、免疫學的創始人。
二,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後死亡率高。
1507年前後,天花被一個患病的黑人奴隸帶到美洲,從此開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陸的印第安人已同舊大陸的人類隔絕了上萬年,對天花、麻疹、白喉、傷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機能,也缺乏防疫知識,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殖民者很快意識到天花是一種有力武器,很多資料記載了殖民者故意向印第安人傳播天花的醜行。例如,英華人在加拿大無法推進時,就與印第安人議和,把天花病人沾染過的枕頭、被子作為禮物送給印第安人。隨後,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美洲原住民在天花病毒及殖民者屠殺的影響下,人口減少了數千萬甚至近億,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種族滅絕。
天花比起鼠疫來,有過之而無不及,鼠疫往往只在某一個特定區域流行,至少沒有蔓延到全世界。而天花就不同了,全世界的人民無處藏身,不管你是貴族,還是貧民,誰都躲不過,幾百年間殺掉了幾億人。
很多人講,現代西方醫學比較先進,實際上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在與傳染病抗爭的時代,華人要遠勝於西方人。比如前面提到的鼠疫,至少在中國沒有大範圍肆虐,也沒有動不動捲走幾千萬人。再比如天花,最早發明種痘的不是西方那個觀察牛奶女工的醫生琴納,而是華人。早在晉代,葛洪所著《肘後救卒方》中就有關於用死亡狂狗的腦子,敷在被狗咬傷者傷口上,以便預防狂犬病的治法。同時,裡面也有“虜瘡”的記載,記載了天花的由來:
“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乎為虜瘡。”
在唐代醫書《千金要方》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治小兒身上有赤黑疵方:針父腳中,取血貼疵上即消。”
據傳這是最早的華人接種痘的記載,實際上到了清代,種痘法已經很普及了,在《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
“種痘法起於明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華人居多。”
不過清朝統治之後,這個方法為什麼沒有推廣開來,實在是一個謎,為什麼順治帝、同治帝也會死於天花,難以理解。天花也是目前人類攻克的最大的傳染病,牛痘接種法,在1798年後,開始廣泛用於歐洲和北美。1979年最後一名天花患者病癒,從此天花徹底被人類消滅,而發明者琴納也被後人稱為疫苗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