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在手機上的設計,不少人可能對中國產手機還停留在“抄襲”的階段。事實上經過這些年的不斷髮展,中國產手機已經從“抄襲”轉變為“被抄襲”。其中經歷了什麼,廠商們又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們也無從知曉。而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手機市場,唯有創新才是維持廠商持續發展的動力,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這些年,我們國內廠商發揚光大的手機設計(或可以說是功能),它們也許不完全是中國產廠商自主研發,卻在中國產廠商的推動下普及。
想必前兩年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句廣告詞就是“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吧,而VOOC閃充使用的低電壓高電流的方案,OPPO在研發的過程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快充溫度更低,安全性也更高。在安卓智慧手機當中,配備快充技術基本成了必備功能。而蘋果公司此前的iPhone一直沒有快充技術加持,在今年釋出的iPhone 8系列上也會加入一套無線充電方案,雖然不是快充,但是蘋果總算在充電上面搞點新意思。
隨著指紋識別方案的普及,廠商不希望指紋識別模組僅僅只能起到指紋解鎖以及桌面選單的功能。說起安卓互動,mBack是手機廠商當中的經典案例,觸控返回上一級,按壓返回桌面主頁。魅藍note2帶來“mBack”這個新的互動方式,而在魅族MX5的釋出會上,“mBack”與“mTouch”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mBack。之後,一些廠商也推出了類似於mBack的互動功能。
而其核心互動正是基於手機正面的實體Home鍵,這顆實體Home鍵具備按壓與點觸的功能,將回到桌面、返回、指紋識別功能整合在一顆擁有指紋識別的Home鍵上。mBack的誕生一口氣解決了魅族手機之前Samrtbar以及大部分安卓手機底部多層底欄的問題,被魅族一直沿用至今,不少使用者都表示這樣全新的互動方式,用了就回不來了。
此後聯想ZUK也釋出了類似的設計,在ZUK Z1上整合的U-Touch,將Android手機傳統的返回、主頁、多工三個按鍵整合為一,結合指紋識別。ZUK Edge配備的隱藏式指紋模組在識別率上也非常高效,使用體驗遠遠優於超聲波指紋模組。
近兩年,手機廠商都在追求手機外觀的極致感受,在窄邊框上不斷下功夫。雖然說在智慧機時代,最早做出超窄邊框的廠商是夏普公司,遺憾的是在那個時候,智慧手機還處於硬體的飛速發展階段,廠商們還沒有在設計上過多的下功夫,都在飆硬體,所以那個時候夏普的無邊框手機並未掀起多大波瀾,而夏普自己作為一家螢幕廠商,推出無邊框螢幕也像是在展示自己的成功。中國產手機廠商在無邊框設計探索的道路上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從最開始的窄邊框到後來的ID無邊框,再到最後無邊框的設計以及現在的全面屏設計。其中,努比亞Z9和小米MIX更是將無邊框設計和全面屏設計更是讓老外看到中國廠商驚豔的設計。
對於大陸使用者來說,雙卡雙待功能再正常不過了,如今這個功能顯然已經成為大部分手機的標配。作為該技術的發明者,酷派早在2005年就推出全球第一款CDMA/GSM雙模雙待智慧手機,更是在2008年酷派憑藉“雙網雙通終端”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雙卡雙待功能,即是手機可以插入兩張相同或不同的SIM卡,並能夠實現自由切換。雙卡雙待有許多優點,對於經常在兩地之間來回的使用者來說,可以辦兩個地方的SIM卡。對於業務比較繁忙的朋友來說,可以工作一張卡,生活一張卡,生活和工作兩不誤,非常方便。另外,由於運營商之間的收費標準不同,而現如今智慧手機的應用越來越費流量,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所在地選擇開通一張普通卡和一張流量卡,能夠剩下不少流量錢。
自從十年前喬布斯釋出第一款iphone引領了智慧手機的潮流以來,iphone和ios系統一直被認為是風向標,但也有一些功能卻是安卓使用者的獨門利器,iphone使用者就鬱悶了,最典型的就是NFC功能。
NFC就是相當於把一張磁卡和讀卡器植入你的手機,你可以被別人刷(手機沒電了也可以刷),又可以用手機自己讀卡刷卡。有什麼用呢,其應用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基本型別:用於付款和購票、用於電子票證、用於智慧媒體以及用於交換、傳輸資料。移動支付(不過大家現在都喜歡用支付寶或微信了)和一些刷卡業務,使用最多的就是公交卡業務。全國已經有60多個已經開通了手機刷公交卡的業務,更多的地方目前已經開始在部署,就是利用這個技術。
遺憾的是,iphone使用者目前還是使用不了,iphone8和iphoneX也還是不支援這個業務,而安卓陣營裡面做這個最好的莫過於小米了,小米還推出了“交通聯合一卡通”業務,已支援60個城市,越來越多的米粉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出行,最新發布的小米MIX 2和小米Note 3兩款新機,拿到機器就可以開通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公交卡,小米MIX 2的使用者還可以開通廣西交通一卡通(支援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貴港、玉林),其他機型已於9月11日在MIUI 9開發版中提供了開通渠道。目前,小米公交成功支援8款手機,分別是:小米MIX 2、小米Note 3、小米6、小米MIX、小米Note 2、小米5s、小米5s Plus、小米5。當然,支付寶在杭州也開通了公交支付業務,未來也會推廣開來,我們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多,NFC能夠走多遠,是否還會有更多的應用,iphone是繼續固執己見還是跟進,我們拭目以待吧。
總結:
隨著中國手機品牌銷量的持續增長,在產品設計上的研發投入也不斷攀升,近些年中國產手機的崛起離不開廠商們的努力,如今的中國產手機廠商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當然,對比那些國際大廠,我們中國產廠商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一個好的設計形成也並非一朝一夕,離不開我們的支援,所以國內廠商們還需要加油了,我們當然希望看到更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是出自中國廠商。
說到在手機上的設計,不少人可能對中國產手機還停留在“抄襲”的階段。事實上經過這些年的不斷髮展,中國產手機已經從“抄襲”轉變為“被抄襲”。其中經歷了什麼,廠商們又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們也無從知曉。而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手機市場,唯有創新才是維持廠商持續發展的動力,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這些年,我們國內廠商發揚光大的手機設計(或可以說是功能),它們也許不完全是中國產廠商自主研發,卻在中國產廠商的推動下普及。
想必前兩年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句廣告詞就是“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吧,而VOOC閃充使用的低電壓高電流的方案,OPPO在研發的過程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快充溫度更低,安全性也更高。在安卓智慧手機當中,配備快充技術基本成了必備功能。而蘋果公司此前的iPhone一直沒有快充技術加持,在今年釋出的iPhone 8系列上也會加入一套無線充電方案,雖然不是快充,但是蘋果總算在充電上面搞點新意思。
隨著指紋識別方案的普及,廠商不希望指紋識別模組僅僅只能起到指紋解鎖以及桌面選單的功能。說起安卓互動,mBack是手機廠商當中的經典案例,觸控返回上一級,按壓返回桌面主頁。魅藍note2帶來“mBack”這個新的互動方式,而在魅族MX5的釋出會上,“mBack”與“mTouch”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mBack。之後,一些廠商也推出了類似於mBack的互動功能。
而其核心互動正是基於手機正面的實體Home鍵,這顆實體Home鍵具備按壓與點觸的功能,將回到桌面、返回、指紋識別功能整合在一顆擁有指紋識別的Home鍵上。mBack的誕生一口氣解決了魅族手機之前Samrtbar以及大部分安卓手機底部多層底欄的問題,被魅族一直沿用至今,不少使用者都表示這樣全新的互動方式,用了就回不來了。
此後聯想ZUK也釋出了類似的設計,在ZUK Z1上整合的U-Touch,將Android手機傳統的返回、主頁、多工三個按鍵整合為一,結合指紋識別。ZUK Edge配備的隱藏式指紋模組在識別率上也非常高效,使用體驗遠遠優於超聲波指紋模組。
近兩年,手機廠商都在追求手機外觀的極致感受,在窄邊框上不斷下功夫。雖然說在智慧機時代,最早做出超窄邊框的廠商是夏普公司,遺憾的是在那個時候,智慧手機還處於硬體的飛速發展階段,廠商們還沒有在設計上過多的下功夫,都在飆硬體,所以那個時候夏普的無邊框手機並未掀起多大波瀾,而夏普自己作為一家螢幕廠商,推出無邊框螢幕也像是在展示自己的成功。中國產手機廠商在無邊框設計探索的道路上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從最開始的窄邊框到後來的ID無邊框,再到最後無邊框的設計以及現在的全面屏設計。其中,努比亞Z9和小米MIX更是將無邊框設計和全面屏設計更是讓老外看到中國廠商驚豔的設計。
對於大陸使用者來說,雙卡雙待功能再正常不過了,如今這個功能顯然已經成為大部分手機的標配。作為該技術的發明者,酷派早在2005年就推出全球第一款CDMA/GSM雙模雙待智慧手機,更是在2008年酷派憑藉“雙網雙通終端”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雙卡雙待功能,即是手機可以插入兩張相同或不同的SIM卡,並能夠實現自由切換。雙卡雙待有許多優點,對於經常在兩地之間來回的使用者來說,可以辦兩個地方的SIM卡。對於業務比較繁忙的朋友來說,可以工作一張卡,生活一張卡,生活和工作兩不誤,非常方便。另外,由於運營商之間的收費標準不同,而現如今智慧手機的應用越來越費流量,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所在地選擇開通一張普通卡和一張流量卡,能夠剩下不少流量錢。
自從十年前喬布斯釋出第一款iphone引領了智慧手機的潮流以來,iphone和ios系統一直被認為是風向標,但也有一些功能卻是安卓使用者的獨門利器,iphone使用者就鬱悶了,最典型的就是NFC功能。
NFC就是相當於把一張磁卡和讀卡器植入你的手機,你可以被別人刷(手機沒電了也可以刷),又可以用手機自己讀卡刷卡。有什麼用呢,其應用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基本型別:用於付款和購票、用於電子票證、用於智慧媒體以及用於交換、傳輸資料。移動支付(不過大家現在都喜歡用支付寶或微信了)和一些刷卡業務,使用最多的就是公交卡業務。全國已經有60多個已經開通了手機刷公交卡的業務,更多的地方目前已經開始在部署,就是利用這個技術。
遺憾的是,iphone使用者目前還是使用不了,iphone8和iphoneX也還是不支援這個業務,而安卓陣營裡面做這個最好的莫過於小米了,小米還推出了“交通聯合一卡通”業務,已支援60個城市,越來越多的米粉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出行,最新發布的小米MIX 2和小米Note 3兩款新機,拿到機器就可以開通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公交卡,小米MIX 2的使用者還可以開通廣西交通一卡通(支援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貴港、玉林),其他機型已於9月11日在MIUI 9開發版中提供了開通渠道。目前,小米公交成功支援8款手機,分別是:小米MIX 2、小米Note 3、小米6、小米MIX、小米Note 2、小米5s、小米5s Plus、小米5。當然,支付寶在杭州也開通了公交支付業務,未來也會推廣開來,我們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多,NFC能夠走多遠,是否還會有更多的應用,iphone是繼續固執己見還是跟進,我們拭目以待吧。
總結:
隨著中國手機品牌銷量的持續增長,在產品設計上的研發投入也不斷攀升,近些年中國產手機的崛起離不開廠商們的努力,如今的中國產手機廠商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當然,對比那些國際大廠,我們中國產廠商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一個好的設計形成也並非一朝一夕,離不開我們的支援,所以國內廠商們還需要加油了,我們當然希望看到更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是出自中國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