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糧價通
-
2 # 秋雨絹絹
玉米病蟲害是根據種植區域來判定,就我們邯鄲地區來說,主要病害有,1,苗期粗縮病,尤其晚春播和蒜茬以及麥壠串種相當歷害,嚴重地塊重播。2,褐班病,該病近幾年發病嚴重,特別是在鄭單958繫到和浚單20系列,嚴重地塊發病株數達80%以上。3,瘤黑粉病,隨著本地區紅軸品種的大面積連續種植,該病發生明顯增加,病株率一般在4一7%,個別地塊達10%左右,且防治因難。4,南方鏽病,嚴重的是2011年和2014年,2015年也不輕,主要也是中早熟紅軸品種嚴重,白軸品種較輕。5,大小斑病,該病在個別紅軸玉米(不便說品種名稱)發生嚴重,嚴重時減產30%以上。6,青枯病,目前抗青枯的品種不多,但青枯發生的條件主要與氣候有關,青枯病發生在乳熟期,嚴重影響玉米灌漿,但並不是年年發生,
再說蟲害,苗期最嚴重最不易防治的是二點委夜蛾,它主要危害根部,嚴重的把苗下部咬斷,並且一咬就連咬幾棵,造成缺苗斷壠。第二是灰飛蝨,它終身帶毒,主要傳播粗縮病。第三個是玉米螟,俗稱鑽心蟲,主要危害植株和果穗。第四個是棉鈴蟲,從苗期到成熟全生育期不斷危害。第五是蚜蟲,2013年大部分白軸品種受害嚴重,個別品種減產40%左右,至今蚜蟲在白軸品種的雄穗上時有發生,個別氮肥用量大的紅軸品種的果穗上也零星發生了。
-
3 # 雲種養
1.玉米粗縮病 主要發生在靠近路邊,雜草叢生的地方病株居多,是由灰飛蝨引起,永續性傳毒,一旦形狀顯現,基本無藥可治。
防治方法: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g,4.5%高效錄氰25ml,25%撲蝨靈乳油30ml,48%毒死蜱乳油25ml,1.8%阿維菌素25ml,可以有效控制灰飛蝨的數量。
2.玉米大斑病 主要侵害玉米葉片,從植株下部向上蔓延,病斑呈灰褐色,長約5-10cm,寬為1cm左右。嚴重時葉片枯焦。夏玉米發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玉米合理密植,增加施用有機肥和磷、鉀肥, 發病初期用50%可溼性多菌靈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每畝用藥液50~75公斤,隔7~10天噴藥一次,共防治2~3次。
3.玉米莖腐病 全株表現的病害,玉米乳熟至臘熟期為顯症高峰期。一般由下部葉片向上逐漸蔓延,呈現青枯狀。病株莖基部變軟,內部空松,遇風易倒折。剖莖檢查,髓部空松,根、莖基部可見到紅色病症。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深翻土地,有效清除病株殘體,施用充分發酵後的秸稈,減少病菌感染,加強栽培管理,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
4 # 農醫生
玉米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小麥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病害是影響玉米生產的主要災害,常年損失6%~10%。目前發生普遍而又嚴重的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鏽病、紋枯病、彎孢黴葉斑病等。玉米大斑病又稱條紋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是玉米的主要葉部病害,中國各地均有發生,危害較重。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葉鞘和苞葉。受侵染的葉片上形成大型核狀病斑,在田間初為水漬狀青灰色或灰綠色小斑點,擴充套件後為邊緣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菱形或長紡錘形大斑,潮溼時病斑上有明顯的黑褐色黴層,嚴重時病斑聯合縱裂,葉片枯死。玉米小斑病從苗期到成熟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葉部,但莖部和果穗的苞葉、子粒也可被害。葉片病斑小而多,初為褐色水漬狀小點,擴大後成橢圓形或長方形病斑,邊緣有紫色或紅色暈紋圈。玉米鏽病主要侵害葉片,嚴重時果穗苞葉和雄花上也可發生。植株中上部葉片發病重,最初在葉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顯的淡黃色小點,以後突起,並擴充套件為圓形至長圓形,黃褐色或褐色,周圍表皮翻起,散出鐵鏽色粉末。後期病斑上生長圓形黑色突起,破裂後露出黑褐色粉末。玉米紋枯病主要危害葉鞘,也可危害莖稈,嚴重時引起果穗受害。穗苞葉發病也產生同樣的雲紋狀斑。果穗發病後禿頂,子粒細扁或變褐腐爛。嚴重時根莖部組織變為灰白色,次生根黃褐色或腐爛。多雨、高溼持續時間長時,病部長出稠密的白色菌絲體,菌絲進一步聚整合多個菌絲團,形成小菌核。玉米彎孢黴菌葉斑病是繼玉米大、小辦秉之後的又一種新的葉部病害,在中國各主要玉米產區普遍發生。
-
5 # 龍糖佬
問的是最怕:早春玉米播種最怕喜雀它會造成嚴重缺苗,而且因國家保護,村民毫無辦法。同是春玉米怕紅蜘蛛,防治難度大,多選擇放棄用藥。夏玉蟲害嚴重,我們這裡多在鬍子紅後用農藥噴鬍子,極辛苦,故也有放棄用農藥,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病害其實各種都有,只是除鏽病外都不算嚴重,選對品種即可。對玉米產量影響最大的是降雨,水多根淺,加上積溫多,光照少是影響產量的第一因素。
-
6 # 十星科技
第一“最怕”:高溫熱害。玉米的“高溫熱害”雖然不屬於“病害”或“蟲害”,但對於玉米的造成減產卻是非常嚴重的!輕者減產幾百斤,重者造成絕收!——比如2017年的“中等熱害”在山東省中北部和河南省南部,導致了很多“種田大戶”賠哭啦,也導致很多“賣不耐高溫玉米種子”的關門跑路了!——
在2018年玉米播種之前,“種田大戶”或者“種田小戶”們,還有 “賣玉米種”大大小小的經銷商們,為了“避免2018年的高溫熱害”,你們採取的預防措施有幾個呢?!——還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地“心存僥倖”呢!
其它的三種“倒伏”、“莖腐病”(青枯、爛根)、大斑病(生育後期,葉片突然乾枯),這三種病害雖然也危害較大,但可以“人為”地進行防治措施,避免或減輕。但是“品種不耐高溫”遇到高溫,你只能束手無策啊!
-
7 # 農學谷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常見的蟲害主要包括蚜蟲、紅蜘蛛、玉米螟、地下害蟲等。
1玉米螟
玉米螟的危害是會導致玉米頸部被毀壞,玉米葉子的心葉被穿透,容易使玉米整個莖稈部位斷掉。針對這種蟲害,防治措施可以在越冬之前對玉米螟的幼仔進行根本性的消滅;還可以選用農藥進行防治。
2紅蜘蛛
若玉米發生紅蜘蛛災害,通常葉子會呈現一些密密麻麻淡黃色的小斑點,隨後便由綠變黃,直到死亡。這種蟲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首先,可以利用食蟎薊馬、草嶺或深點食蟎瓢蟲等玉米紅蜘蛛的天敵進行消滅;其次是利用樂果乳劑與三氯殺蟎醇這兩種農藥進行混合噴灑治療;三是在早春階段在田地間進行灌水,以消滅害蟲。
3蚜蟲
蚜蟲是玉米成長中經常出現的蟲害,該蟲害會使玉米的葉子捲起、褶皺甚至壞死,從而導致玉米葉子在玉米果實還未成熟時就掉落了,縮短了玉米的結果時間,影響玉米的產量。針對這類蟲害,可利用蚜蟲的天敵蚜繭蜂進行防治,還可以利用氧化樂果與水噴灑。可以兩種方法結合使用,防治效果會更佳。
-
8 # 布瑞克農業資料
玉米常見病害主要發生在穗部、莖部和葉部。
葉部病害:
大斑病--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侵染葉鞘和苞葉。長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斑。發病初期用50%可溼性多菌靈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隔7~10天噴藥一次,共防治2~3次。
玉米圓斑病--玉米圓斑病主要侵害果穗、苞葉、葉片和葉鞘。病部變黑凹陷,使果穗變形彎曲。子粒變黑、幹批。可在玉米吐絲盛期進行,重點噴灑果穗。每畝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75公斤噴霧,一般連噴2次,間隔7-10天。
玉米紋枯病--主要侵害玉米葉鞘。病斑連片癒合成較大型雲紋狀斑塊,中部為淡土黃色或枯草白色,邊緣褐色。在發病初期,每畝用5%井岡黴素100-150毫升,或20%粉劑25克,或農抗120水劑150-200毫升,加水50-60千克莖葉噴霧。
穗部病害:
玉米絲黑穗病--發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發病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較健穗短,頂端尖,不抽花絲,整個果穗變成病癭,後期苞葉張開,內部黑粉散落後,殘留絲狀的寄主維管束組織,似亂髮狀。藥劑拌種:選用15%粉鏽寧或羥鏽寧可溼性粉劑,或50%甲基託布津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
莖部病害:
玉米莖腐病--為全株表現症狀的病害。一般由下部葉片向上逐漸擴充套件,呈現青枯狀。實行輪作,清除病株殘體,秸稈充分發酵後再施用等,以減少土壤茵源。
-
9 # 海蠣妹
種玉米的病蟲害有:玉米螟,發生嚴重;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在東北、華北、西南大部為中等發生,區域性高感品種將偏重發生;蚜蟲,在東北、西北地區發生嚴重;薊馬、雙斑螢葉甲、葉蟎、小斑病。、南方鏽病、彎孢葉斑病、瘤黑粉病、絲黑穗病、粗縮病、頂腐病、莖腐病、穗腐病、灰斑病和線蟲矮化病等在部分地區會造成一定為害。
-
10 # 新疆九號地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蟲之一,農民伯伯稱它們鑽心蟲,對玉米植株與玉米棒都能產生危害,其次是棉鈴蟲與蚜蟲,病害主要大斑病與黑絲穗病,病毒病次之。
-
11 # 種業三國
國內的氣候條件不同,病蟲害表現也大不相同,以東北為例:病害方面,還是以大斑病危害嚴重,其次是青枯病。蟲害相對來說最近幾年發生的尤為嚴重,首先是雙斑螢葉甲,看著像個小花大姐似的,但是這玩意不像七星瓢蟲愛吃蚜蟲那樣是益蟲,這玩意專吃吐絲期的玉米花絲,並且此蟲平方米數量高的驚人,啃食花絲極其嚴重,導致玉米果穗結實不良,減產嚴重,並且又沒有天敵,此乃一大公害;其次是粘蟲,玉米一個生長季粘蟲能發生好幾個世代,屬於暴食性害蟲,生長速度快,食量大,,如果不能及時防治,後果基本是絕收。至於地下害蟲小地老虎其實危害的也挺嚴重,不過近些年來,高效低毒種衣劑的出現,小地老虎並沒有出現嚴重危害的地步。
黃淮海地區的夏播玉米,病害以青枯病為主要病害,此病害不是藥物能進行防治的,只能是透過品種的選擇上選一些抗青枯病的品種。其次是小斑病和鏽病,尤其是鏽病,如果遇到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下很容易發生。所以選擇抗病的品種很關鍵。蟲害相對來說不太重,做好蚜蟲、夜娥的提前預防就可以。
西南部山區病蟲害相對來說嚴重一些,以灰飛蝨刺吸葉片引起的粗縮病為主要病蟲害,蚜蟲也比較嚴重,病害就更多了,苗期的苗枯病,立枯病,細菌性軟腐病等等吧,選擇合適的品種由為重要。
-
12 # 農事一線
一、玉米的主要病害:
①玉米莖基腐:玉米生長中期遇高溫高溼易發病,玉米莖基腐屬細菌性病害。
②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生長中後期遇高溼,猶其雨後驟晴易發病。
④玉米黑粉病:主要危害玉米棒,前期乾旱,後期多雨或乾溼交替易發病。
⑤玉米鏽病: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可侵染果穗、苞葉乃至雄花。
二、玉米蟲害
苗期:薊馬、飛蝨、蚜蟲、地老虎、金針蟲、二點委夜蛾、棉鈴蟲、甜菜夜蛾等
後期:伏蚜和穗部青蟲、棉鈴蟲、玉米螟、粘蟲。
沒有絕對的怕哪個病害,如果條件適宜每種病、蟲害都可以致使玉米減產甚至絕收!
以上病蟲害防治方針: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回覆列表
種玉米最怕的幾類害蟲:一個是小地老虎和金針蟲,屬於底下害蟲,是剛剛發芽後開始危害的,為了防止危害一般提前做好拌種劑的使用,還能預防其他病蟲害(一般黃淮流域夏玉米小弟老虎,東三省春玉米金針蟲厲害),出苗後到五葉前,主要害蟲是二點委夜蛾(危害根莖部分),薊馬和灰飛蝨(造成粗縮病的危害),這倆蟲是要重點防治的----黃淮流域夏玉米。東北地區重點防治旋心蟲,主要從莖部鑽心進行危害,在大喇叭口後到抽穗期,夏玉米主要防治玉米瞑,東北春玉米重點防治玉米粘蟲的危害,其他害蟲在玉米上也有危害,但預防以上害蟲的時候,基本都能預防,還有東北地區近年來重點預防一下矮化線蟲病(君子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