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就好

    萵筍又叫莖用萵苣,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萵苣分莖用和葉用(生菜)兩種,萵筍各地有栽培,葉用則南方栽培較多。是春季及秋、冬季重要的蔬菜。萵筍葉片狹長,披針形或長卵圓形,葉綠、淡綠、紫紅。葉面平展或有皺褶,全緣鋸齒形,莖端肥大,肉質嫩脆,色淺綠或翠綠、黃綠,以嫩莖供食用。萵苣又分尖葉萵筍和圓葉萵苣,尖葉萵筍適合秋季或越冬栽培,圓葉萵筍適合越冬春季栽培。

    萵筍發生早期抽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品種的原因

    萵筍的品種很多,但有一些品種容易出現早期抽薹,有些就不易發生抽薹。如迎夏圓葉王,夏雪3號,夏秋王,抗熱先鋒,澳洲香筍,泰國耐熱香萵筍,羅漢王等,這些品種的萵筍不易抽薹或耐抽薹。

    所以你要根據季節選擇合適的品種,這樣可以減輕或避免發生早期抽薹的現象。如春季宜選擇早熟耐寒品種,晚春選擇不易抽薹的晚熟品種,冬前收穫的冬萵筍選擇豐產和在低溫下生長快的品種,夏秋收穫的宜選擇耐熱,抽薹遲的品種等。

    二,栽培密度,肥水

    在露地栽培的萵筍,秋季容易出現早期抽薹現象。因秋季溫度適宜,萵筍生長期短,而在高溫乾旱和缺肥水的情況下,根容易出現抽薹現象。

    因此,秋季露地栽培萵筍一定要注意適當密植,勤施淡肥,水肥均勻,才能促使生長,防止抽薹,獲得高產。

    秋萵筍一般的行株距為20–30釐米,定植返青後,追施一次濃糞水,以後每隔2–3天追施一次稀糞水,栽植40天左右施一次重肥,以後每隔3–4天施一次稀糞水,直到採收前半個月停止,做到水不停,肥不斷,促生長,保豐收。

    三,大棚等設施栽培

    大棚春早熟栽培萵筍很容易發生早期抽薹現象。除注意選擇冬性強不易抽薹的品種外,還要注意肥水和溫度的管理,及適時採收。

    大棚栽培的萵筍結束蹲苗後,要及時追肥澆水。如果還沒有結束蹲苗就澆水,很容易造成躥高,澆水施肥過晚,植株也很容易提早抽薹。

    在溫度的管理上,要注意棚內溫度不要超過25℃,以免溫度過高引起徒長,未熟而先抽薹。

    大棚秋延後栽培的萵筍,一般都是催芽直播,要注意間苗,定苗後的苗距為3–4釐米為宜,過密容易引起徒長,也易引發早期抽薹。你可以在萵筍莖部開始膨大時,噴一點矮壯素,多效唑等,促進橫向加粗,可有效防止未熟抽薹。但要注意濃度和次數及時間。

    四,適時採收

    萵筍的最適採收期是平口期,即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此時嫩莖長足,不僅產量高,品質和商品性也是最好的。早收產量低,晚收易抽薹或躥高,甚至空心,質量下降。

    總之,萵筍發生早期抽薹的原因眾多,要注意辨識,調整好管理措施。"喂,老闆,來一盤萵筍炒肉"。"對不起,俺這裡沒有萵筍,只有萵苣"。

  • 2 # 鋪子

    現在已經進入秋季,又到了種植萵筍的時候。一些蔬菜專業種植戶種的萵筍個頭大又嫩,非常漂亮,但對於我們一些在自家菜園子種的萵筍,如果不懂的一點種植技術,種出來的萵筍往往不如人意。不是個頭小,就是苗期抽薹早,空心,開裂的現象時有發生。總的來說,萵筍的種植不比種青菜那麼省心。

    對於題主所說的萵筍細小抽薹早,我們要從多方面找出原因。

    萵筍是耐寒不耐熱的蔬菜,在選擇種植時間上一定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適時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萵筍的生長週期大概有三個月,冬種春收。對於氣溫較高的地區,我們就要選擇耐高溫,不容易抽薹的品種。說到底種植的溫度高是非常容易讓蔬菜抽薹開花。我們可以看到各地開春後,溫度迅速上升,菜園子裡的各種蔬菜很快就抽薹開花。底肥不夠或者後期追肥不足。苗期的萵筍氮肥不要過量,主要還是以農家肥為主。氮肥過量容易促使萵筍苗期瘋長。另一個就是水量要控制好,砂性土壤是最適合萵筍生長。在萵筍莖杆膨大期要適時追施鉀肥,當然一些有點技術的種植戶會選擇噴施矮壯素,什麼多效挫生長調節劑來抑制萵筍早抽薹。使得莖杆粗又壯。

    萵筍的生長週期長,肥水管理一定要到位。記得小時候看父母在自家菜園子種的萵筍,往往都要下足底肥,在那個年代沒有生長調節劑的干預下,一樣會種出大又壯的萵筍。關鍵還是老一輩農民種植萵筍有一套經驗,加之農家肥做底肥,時不時有點人尿就挑到菜地兌水澆施。根本就很少用到化肥。所以不管種什麼蔬菜,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季節種合適的蔬菜。老一輩有點經驗的農民現在都是根據農曆節氣表來安排農事。七月種蔥,八月種蒜。

  • 3 # 大別山鷹

    【萵筍特性】:萵筍的根系淺而密聚,主要分佈在20一30釐米的土層中。莖為短縮莖,但植株蓮座葉形成後莖伸長為筍狀。莖有綠白、綠、紫綠等色。葉形有披針、長卵形、近圓形等。萵筍喜冷涼氣候,較耐寒,忌高溫。種子在14℃就能發芽,15一20℃發芽迅速,超過30℃發芽受抑制。幼苗能耐一5至一6℃的低溫,但最大的植株在零度以下會受凍害而死之。莖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1一18℃,22一24℃以上會導致早抽苔。較低溫度和較短日照有利於萵苣莖葉的形成。充足的氮肥和鉀肥,有利於莖的膨大。

    【萵筍品種選擇】:莖用萵苣葉較窄長,先端尖或圓,莖部肥大,為主要食用部分。品種很多,其生物學特性都有所不同,可以選用不同品種進行週年栽培。耐寒的品種有上海細尖葉、杭州尖葉、南京白皮香、孝感萵苣、重慶萬年春;晚春供應的春萵苣,應選擇不易抽苔的晚熟品種,如上海圓葉種、杭州杆子種、南京紫皮香、武漢花葉萵苣、貴州的羅漢萵苣等;冬前收穫的冬萵苣,應選用豐產和在低溫條件下生長較快的品種,如上海的大圓葉、大尖葉、重慶瓜白甲、紅萵苣等。

    【栽培技術】:

    1、栽培時間,長江流域以春萵苣栽培為主,一般於10月播種,冬前定植,4一5月收穫。

    2、育苗,萵苣栽培均採用育苗移栽,育苗應選用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苗床,施足人糞尿作底肥,並配磷肥。選用飽滿種子,適當稀播,及時間苗,使幼苗粗壯,防止徒長。5一6片真葉時定植,10月份播種的則要40天左右的苗齡。

    3、定植,栽培前應施土雜糞作基肥,定植密度視品種和栽培季節而異,一般早熟品種的行株距為25x20釐米,晚熟品種為35x25釐米,移植時應帶土護根,定植後澆水,有利於緩苗和生長。

    4、肥水管理,植株小時,宜用稀肥少量多次施肥,進入蓮座期後,莖開始膨大,應重施追肥。但追肥不宜過濃和施得過晚,過晚易使莖開裂。土壤過於乾旱或水分過多,缺肥或偏施氮肥,都會造成基部瘦長,品質差。因此,應根據土壤肥力和水分等情況進行合理的肥水管理。

    5、收穫,莖用萵苣的收穫標準是心葉與外葉平齊時為收穫適期,過遲收穫,則莖皮增厚,莖部伸長變細,品質下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綠色蔬菜價格是普通蔬菜的1.5倍有多少人願意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