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出擊遊釣
-
2 # 愛釣鯽魚的老哥
魚不沉底,你把手指剁下來,用丁香油泡一個星期。掛在鉤子上,估計魚也不會沉入水底,感覺這些釣魚人頭腦給釣魚釣呆了,什麼都需要小藥,還需要你去釣嗎?
你與愛人關係搞不好,有小藥可以治嗎?如果你說有,說明你的頭腦有點不清楚了。
釣魚時,鯽魚不沉底,多數情況下是水下缺氧造成的,與小藥有什麼關係呢?不沉底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取釣離底的方法,如果你沒有耐心找水層,還有一個方法,直接在有魚浮頭的位置打窩,窩子打好後不要立即的釣,時間久後自然就會沉入水底。
根據多年的釣魚經驗來看,一種浮頭是因為水下缺氧,另外一種原因是,像目前,氣溫下降後,水面的溫度因為Sunny的作用,水面的溫度高於水底的溫度,此時魚也會浮頭。對於這種浮頭,可以採取儘量早釣,在太陽還沒有出來前就開釣,此時因為水面的水溫與水下水溫基本持平,只要你打窩了,正好魚就在水下覓食,進窩特別的快,此時你的釣餌正好在它的面前,吃鉤是遲早的事情。
最近的氣溫都是在15度到二十多度之間,像這種高溫與低溫有明顯界限的情況下,只要當天太陽好,水面的水溫一定是大於水底的水溫的,太陽出來以後,特別是釣點無風的情況下,水面的水溫迅速的上升,而水下,因為有草或者別的原因,如水比較的深等特殊原因的存在,水溫依然保持的夜晚的溫度,一定是低於水面的水溫,鯽魚是趨溫性的,它能感覺到水面的溫度是高於水下的溫度,因此,都上浮到水的表面來,一面曬陽,一面吃水面的浮草,此時釣魚,就不太好釣,唯一的方法就是起早釣魚,也可以在太陽下山前,下午三點半以後來釣。
另外的一個方法就是,在陰天或者有點小雨的天氣出釣,這些鯽魚浮頭的問題不就是解決了嗎?你以為所有的釣魚問題都能用小藥解決的嗎?
-
3 # 釣魚人老高
解決問題要麼“順勢而為”,要麼“逆勢而動”,但後者往往付出的代價、成高於前者,釣魚同樣如此。淡水魚都有各自的習性特徵,絕大多數時間的活動行為有章可循,一旦大幅度偏離,基本可判定某項因素影響了它,垂釣方法不得不做出改變。那麼釣友的問題“魚不底怎麼辦?用什麼小藥”,應該如何應對。
魚不下底,釣離底、釣半水或釣浮棲息在中下水層、底層的淡水魚,常見的有鯽魚、鯉魚、鯰魚、黑魚等等,這些魚種絕大多數時間活躍在底層,但並不表示它們不能在中上水層生存,只是千萬年進化形成的生存慣性,在底層覓食、遊弋更便捷,能量消耗更少。釣魚人清楚,導致這些底層魚離底上浮的因素眾多:夏季陰雨天氣水體缺氧;水底窩料過多引起的臭底;水底有暗草、障礙物;水溫、窩料導致魚層混亂等等,有的可導致魚活性降低,有的僅僅是魚層位置的變化。
實際垂釣過程,不需要刻意改變魚層位置,否則這樣大幅度提高垂釣難度!為何?釣魚講究,魚在哪裡,鉤餌就在哪裡,鉤餌隨魚動,像傳統釣法的走釣就是經典應用。魚層離底上浮,透過不斷調整水線長度或飛鉛釣法,確定魚層位置,再正常施釣,所以只需要解決魚吃不吃的問題。但如果刻意誘使魚沉底,不管成本如何,是否能夠實現,這樣操作無疑增加了一個環節、問題:解決魚沉底後,還有解決魚吃餌問題。相比直接揚竿,要解決兩個問題,無疑難度增加!
小藥的作用小藥的本質是新增劑,即經過濃縮、提煉、萃取獲得的化學物質,在誘魚、促進魚攝食方法的確有它的優勢。但依然有部分釣友對其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其實大可不必,應科學、辯證看待。市面上所有的商品餌料、窩料,如果仔細觀察包裝,成分類別無不標註著已新增各類氨基酸、誘魚素等物質,所以釣魚過程,小藥或新增劑是想躲開就能躲開。
但小藥絕不是萬能的,否則早就風靡釣魚圈子,既然沒有,定然存在它的不足之處。魚情好壞的基礎是水溫、水質、溶氧量、水體環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構:魚情好,蚯蚓、商品餌都能上魚;魚情不好,化紹新、李大毛也撓頭。小藥的作用更多是對餌料的錦上添花,實際中的商品餌料,為促進銷量,有意無意偏向廣譜性,但針對性略有不足,應對水溫過高、溶氧量少、水溫過低的情況,顯得力不從心。小藥的功能恰恰是彌補餌料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夏季高溫時,餌料新增適量麝香、果酸,常能促進魚的攝食;冬季水溫低時,用阿魏藥酒泡製的酒米,誘集大鯽魚效果明顯強於普通窩料。所以找到引起魚離底的原因,選擇適當小藥,的確有促進它積極攝食的作用,但迫使它沉底,顯然超過了它的能力範圍。
寫在後面釣魚應“以魚為核心”,不管是餌料,還是釣法,均是鉤餌找魚,這樣更直接、簡單,漁獲更多。再增加一個環節,勢必增加一個難度,這並不是釣魚的初衷。
回覆列表
魚在浮,一般是天氣悶熱,水中缺氧,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釣浮,從水底50公分開始找水層,往上找20/30公分慢慢找,找到有魚吃餌為止,說明這個時候魚層在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