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民小羅

    春天用紅蟲和蚯蚓釣淺水跑魚原因,這幾天我也釣淺水,約40㎝淺!同樣拉大魚!可以前往看我的影片!跑魚主要原因水太淺魚吃鉤有一定的安全感!所以在水下吃鉤容易脫鉤!當然春天釣魚小魚也有打鬧,魚嘴巴小吃不進鉤!給我們感覺己經吃了鉤,一般是小魚鬧的多!

  • 2 # 野釣人劉g

    1/釣的方法問題;線組:釣淺浮子要少,或用小號的,這樣實釣引逗刺空動靜小,不易驚魚。

    2/用鉤:最好是朝天鉤,金海夕四號五號。

    3/紅蟲最好是竄鉤釣,蚯蚓掛鉤要得當,(不要留太長,一公分就行)上魚後要勤換!

    好了回答就到此 做好以上幾點,保你滿意,不跑魚。劉g幾十年的野釣經驗,免費和大家一起分享。實戰影片更精彩,喜歡野釣就關注一起分享快樂。

  • 3 # 釣魚鈴當

    至於你所問的為什麼經常跑魚?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淺水意思,是在淺水區裡釣淺水呢?還是在深水區裡釣淺水?在在小編把你的問題當作淺水區裡釣淺水,當然在深水區裡釣淺水也一樣會跑魚。其實,對於釣淺水跑魚我們需要便證的分析其因,才能做出有效的改變來防止跑魚。

    釣淺水經常跑魚的原因分析如何操作才能儘可能避免跑魚

    只有弄明白跑魚的原因,根據跑魚的原因作出改變,才能減少跑魚的現象。

    釣淺水經常跑魚的原因

    一、對於淺水區,正常的情況是把1米以內的水深當成淺水區域。在此種水域的魚類影響跑魚的原因如下。

    1、吃口輕。魚生活在淺裡的魚都是比較謹慎和敏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吃餌會變得更加輕口。

    2、沒過多的黑漂機會。在淺水區裡垂釣,子線和水線的長度過於短,魚吃鉤下黑漂沉底的機率小,大部分的漂相是橫移或頂漂,抓口不準也是造成跑魚的感覺。

    3、提竿手勢操作不當造成跑魚,這是很多釣魚人人為因素造成的跑魚現象。

    二、在深水區釣淺水,主要是找水層和釣鰱鱅時才會選擇釣淺水。至於釣魚的過程中造成跑魚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兩種情況造成。

    1、選鉤不正確,鉤型對於垂釣很重要,不同的釣型所對應的魚種不同,只有選擇正確的魚鉤方可減少跑魚。

    2、操作手法錯誤。在深水區垂釣,目標魚都會比較大,但往往中魚提竿時操作的力量過大,或溜魚的做法不正確都是造成跑魚的原因。

    釣淺水如何減少跑魚的現象?

    文章開頭也說過,釣淺水用紅蟲或者蚯蚓垂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要減少跑魚,得從下面幾個因素做起。

    1、選漂

    釣淺水時,水深比較淺的情況下,造成孑線和水線的長度比較短,那麼浮漂必須要作出改變。假設在水深一米,在該水域裡垂釣,如果選擇過長的浮漂,比如選擇50釐米的浮漂作釣的話,那麼無論是懸浮釣還是沉底的滑鉛釣法,水線長度最大值也就60釐米左右。這樣變成調漂相對困難一些,所以選漂時需要以短身的細長身漂,長度儘量控制在40釐米左右,漂尾不宜過長,吃鉛相對小點,1.5克以下為好。如果是深水釣淺水,浮漂也可差不多的選擇

    2、選鉤

    鉤的大小、鉤門寬窄、鉤尖深淺不適當,鉤尖磨鈍或卷韌造成刺魚時打滑,也是造成跑魚的原因。需要選擇大鉤門的小號鉤為好。

    3、改變線組

    子線過短會增加魚口傳遞的靈敏度,造成抓口困難。所以需要增加子線的長度,讓鉤餌躺底來過濾雜亂的訊號。還一個是主線的原因,主線過硬造成鉤子入口偏淺,主線過軟造成鉤子在水下的形態不理想,線號建議選擇軟硬適中的2號線。

    4、調漂技巧

    調釣的靈鈍不當造成提竿時機不準,鉤子沒有在正常的部位刺入而跑魚,所釣淺水經常跑魚,調漂太靈也是一個原因之一。在釣淺水時需要調高釣高來的釣鈍法,比如子線躺低的情況下調四釣四,主抓頂漂

    5、提竿技巧

    其實造成跑魚的現象更多的是人為原因,提竿的技巧沒完全撐握好,出現操作失誤方面的問題會更多一些。

    比如,剛開始提竿刺魚時,所用的拉魚力量和速度過大,用力過大的嚴重後果就是直接拉壞鉤線或魚嘴。同理,當用力過猛時,又刺激到魚的反抗力增強,導致拉壞鉤線或魚嘴。在此,提竿時需要注意力量的使用,讓回魚的路線稍稍長一點,走個弧線遛一遛,效果會明顯。

    另外,需要控制制魚跑的方向,儘量不要讓魚往外跑和往水底的淤泥裡鑽,需要透過持竿溜魚的手法,來制魚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溜魚。如果魚往外跑或沉底往淤泥裡鑽,大機率會出現跑魚的現象。

    寫到最後

    對於釣魚的跑魚現象,是一件不可能避免的事情。不單單是釣淺水時經常跑魚,只要操作不當,或釣具選擇不當,在任河水域裡都會產生跑魚現象。比如在深水區裡找魚層釣淺水,或者深水區裡釣鰱鱅時,只要操作不當,都會跑魚。只有注意自身的問題並作出改變,才能減少跑魚。

  • 4 # 李廣體育評論

    淺水本身就容易跑魚,這和用什麼餌沒關係,水淺,浮標的動作快,容易造成提竿過早,導致魚嘴掛的嫩,同時,水淺,魚更容易見光受驚,掙扎力加大,更容易跑魚。

  • 5 # 大別山小農人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淺水處釣魚,其實是非常考驗釣者的耐心和釣技的,還有就是能準確掌握住淺水處的水情和魚情,但是淺水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因為標準沒有統一的,不同的人眼中的淺水也是有不同深度的。筆者所作釣的水域最淺的是在40公分到半米左右,而且不同的季節和水域,其魚情也是有所不同的,有時只能釣到白條,但是有的時候,還是能釣到鯽魚和鯉魚的,至於跑魚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使用紅蟲和蚯蚓在淺水處,如何應對跑魚的現象,要想真切的瞭解問題,還是要先從淺水處的水情和魚情著手分析。

    一、淺水處的水情

    能見度低:假如一處水域比較淺,還有魚的話,那麼首先第一印象就是,裡面的水質比較渾濁,意思就是能見度比較低。正是因為如此,魚才會大膽地在水裡活動,因為魚是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護的意識的,這是天性使然。假如水體比較清澈,那只有在公園裡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那些魚是不會被人釣獲的,野外自然水域的魚是非常怕人的,就算沒被釣過也是如此。

    水溫受外界影響大:由於整體水位淺,所以總體的水體容積就小,那麼水溫受氣溫,或者降水等天氣影響就大。比如:天熱的時候,氣溫會迅速上升,而淺水處的水溫相對於深水處的水溫上升速度明顯加快,那麼有的不耐高溫的魚機會游到其它深水處,或者是在降雨的時候,水溫會被雨水的溫度迅速影響,那麼魚情也會受到影響。

    障礙物多:魚生活在水裡,平時都是喜歡呆在水草處,亂石堆或者其它有障礙物的地方,那麼在淺水處更是如此了,既然能存住魚,水裡肯定是有障礙物為魚提供安全的躲避場所。假如一馬平川的水底,魚就算不被人類抓走,也會被天敵發現,並被捕食。

    溶氧量高:水體裡是因為有氧氣,魚才會生存下去的,而氧氣通常是由氣壓決定的,但還是跟水深有關的,在淺水處,近水樓臺先得月,不管氣壓變高還是低,其溶氧量還是比較高的。

    二、淺水處的魚情

    膽子小:魚的天性具有趨利避害的特徵,在深水處的大魚尚且謹慎,淺水處的魚更是如此,它能感知到水壓的不同,那麼在行動的時候,就更加謹慎膽小,尤其是在覓食的時候。

    吃口的改變:小魚的話,其實影響不大,因為生存經驗還是不足,但是對於大魚來說,它們在進食的時候,魚口還是很謹慎的,具體表現就是魚口輕,魚口滑的特徵,除了受安全意識的影響外,還跟溫度有關,因為溫度的影響在淺水處比較明顯,魚口也會隨之改變。

    魚勁大:淺水處基於溶氧量比較大,所以魚的活性就高,一旦被魚鉤刺中,就會拼命掙扎,還有就是淺水的話,它們就能借力使力,藉助地面的力量使勁發力,那麼就容易掙脫魚鉤跑魚。

    行動緩慢:淺水處的能見度雖然低,但是魚在水裡的遊動可能會暴露它們的行蹤,被天敵發現了就不好了。所以水裡的魚在行動的時候,就比較緩慢,尤其是大體型的魚,白天不在淺水處活動的話,就選擇在夜晚的時候,但是遊動速度還是比較緩慢的。

    三、跑魚原因分析及應對

    魚進食有問題:基於以上對淺水處的水情和魚情分析,可以看出,淺水處的魚在進食的時候吃鉤就不是太牢,甚至是會出現涮餌的情況,鉤餌吃到嘴邊的時候,會被吐出來,但是漂相會出現類似頓口,黑漂的情形,我們就會提竿,但是很可能就刺不中魚,或者是刺中魚的嘴邊,那麼在發力的時候,魚勁大就會造成跑魚現象。針對的解決方法就是摸清吃口的漂相,多等待一會,等吃牢了再提竿。

    鉤餌問題:就是我們作為施釣者的疏忽,可能紅蟲或者蚯蚓沒有掛好,比如蚯蚓太大,魚口太輕,造成擋口的現象,或者掛餌的方式有問題,只掛住蚯蚓的一部分,露在鉤外的太多。所以在選擇釣餌的時候,就要根據魚體大小來選,掛鉤也要注意鉤餌的入口性問題。

    釣的過頓:這也是淺水作釣的限制性因素,比如:在40公分的水深處釣魚,我們使用的浮漂短的在20公分,如果子線稍微長一點的話,那麼浮漂基本上很難站立,更別說什麼半米長度的浮漂或者稍微長一點的子線了。所以我們通常釣的就比較頓了,那麼魚口可能就會錯失的,跑魚在所難免。解決方法就是使用更短的浮漂,更短的子線,或者使用七星漂作釣,才能真實的反應出漂相。

    錨到魚:淺水處,如果打窩後能發窩的話,魚聚集在一起,由於水體容積少,魚的相對密度就大,我們提竿的時候,很容易錨到魚,那麼結果可想而知,跑魚是肯定的,炸窩是比較嚴重的結果,也是非常可能出現的情況。解決方法就是,當魚數量增加時,可以稍微控制一下窩料大小,或者等魚吃死口了在提竿,不差那一會半會的,提高中魚率才能防止錨魚。

    最後總結

    不管是使用紅蟲還是蚯蚓,還是餌料,在淺水處跑魚,其原理都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原因在於水情和魚情,魚的膽子小,吃口謹慎,勁大,再加上人為的操作不當,諸如釣餌沒掛好,釣的過頓,錨到魚的情況,都是極有可能造成跑魚的原因。

  • 6 # 著迷大鄉村

    開春以後,就到了釣魚的好時候,所以在一些野外釣場,就可以看到滿滿的釣魚人。對於比較喜歡釣魚的我來說,這個時候一定要好好的釣釣魚的。因為現在溫度不高,坐在水邊非常的涼快,而且這個時候的魚口也很好。很多釣友,一般都會抓住開春時期這最佳釣魚機會。

    因為釣魚也是很將技術的,要想獲得較好的漁獲,就需要了解魚兒的一些生活習性。比如在春天,魚兒剛經過了冬季以後,會因為飢餓而吃口比較重。這個時候的魚兒,對於腥的餌料比較喜歡。因為我自己野釣比較多,所以一般習慣了用蚯蚓和紅蟲釣魚。不過,蚯蚓是自己最常用的,而且蚯蚓野釣一般效果都比較好。

    那麼,我們在用蚯蚓或者紅蟲釣魚的時候,經常出現跑魚是什麼原因呢?

    一、和所釣的水深有一些關係。我們在春天釣魚的時候,因為天氣漸漸暖和,魚兒會向著緩和的水層遊動。一般在春天的時候,淺水區的水溫上升的比較快,所以我們在春天釣魚的時候,都會選擇釣淺灘位置。一般選擇在淺灘的位置,魚口會比較好。但是在淺灘釣魚,魚兒是有警覺性的。一米以上的水深,魚兒的警覺性都很強,所以導致魚兒吃口比較輕,導致漂的訊號不明,出現抓口失誤,就出現了跑魚。

    二、在淺水區釣魚的時候,也會發現有很多的小魚鬧窩。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浮漂訊號,也不覺奇怪。但是很多的時候,這些小魚鬧窩的時候,就影響了大魚的吃口,就可能造成下面的一些問題。比如吃口不正,魚撞線等等。這些都可能導致魚兒吃口不好,而影響到最後的上魚。

    三、上魚餌的問題。對於蚯蚓上魚餌,很多人的穿鉤方式不同。比如有些從蚯蚓頭穿,有一些從蚯蚓中間穿。當蚯蚓留的比較長的時候,可能自己抓口時機不會,魚兒正吃一半,就可能沒有鉤到魚兒的嘴。這樣就導致魚兒經常跑魚。

    四。調浮漂的問題。現在釣魚很多人不太懂浮漂的調漂,我自己都不會。很多時候釣魚,不管環境等因素,都是一漂到底。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能因為調漂不對,而導致魚口不明,就出現了跑魚現象。

  • 7 # 阿洪語魚

    釣友好,我是阿洪。用紅蟲或蚯蚓釣淺水為什麼會經常跑魚?跑魚是很正常的現象,沒有誰敢保證不會跑魚,除非不釣魚。但如果同樣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的跑魚那就是你的某方面出現了問題。具體的情況一兩句也說不清楚。釣魚講究的是對接,也許是某方面的對接上的失誤,比如用太小的鉤釣過大的魚,這僅僅是一小方面的一個例子。淺水釣魚釣友們有沒有發覺,揚竿刺魚就顯得特別重要。水淺魚受驚嚇反應會相對快一些,瞬間逃竄相當猛烈,所以揚竿刺魚要稍輕,並且給出魚逃竄的空間要大,就是說不但不能打滿竿,還要留出更多的餘地。釣無定律,原因很多,有的東西需要自己去思考總結,相信以後會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的,謝謝。

  • 8 # 眼鏡哥說魚

    跑魚有兩種不同的情況,脫鉤跑魚和切線跑魚,相比之下切線跑魚更容易排查原因,而脫鉤跑魚情況則更加複雜,對於垂釣初學者來說,遇到頻繁脫鉤跑魚的情況往往會一頭霧水,在短時間之內無法找到原因。接下來我就把脫鉤跑魚的各種可能性一一列出,具體原因需要每一位釣魚人自行排查。

    掛餌方法不當導致跑魚

    使用蚯蚓釣魚時掛鉤方法是很有講究的,蚯蚓體表有黏液非常溼滑,所以應該另外準備一些粉末狀的餌料,先讓粉末狀的餌料粘在蚯蚓體表,然後在將蚯蚓掛鉤。在掛鉤的時候要避免犯以下兩種錯誤:

    錯誤一:尾留太長

    蚯蚓掛鉤時應該將蚯蚓剪斷,選取長度適中的部分掛鉤。掛鉤時要將蚯蚓從頭至尾穿入鉤條,並且不要將很長一段尾巴留在鉤尖以外,否則魚有可能只吃到了蚯蚓的尾部,沒有把整條蚯蚓和魚鉤一起吞進嘴,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

    錯誤二:一次掛多條蚯蚓

    很多釣魚人認為將蚯蚓剪斷之後釣餌的誘惑力不夠,於是一次性在魚鉤上掛很多條蚯蚓,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特別是在垂釣鯽魚時,由於鯽魚的嘴很小,根本不可能一口吃下幾條蚯蚓,這樣一來也會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

    魚鉤問題導致跑魚

    魚鉤出現問題導致脫鉤跑魚會有一個很明顯的規律,那就是頻繁跑魚,幾乎釣到的每一條魚都會脫鉤。在釣魚的過程中,如果連續兩到三次出現脫鉤,就必須馬上檢查魚鉤是否出現問題。

    鉤尖已磨鈍

    魚鉤雖然是使用金屬製作的,但也屬於消耗品,所以使用時間不能太長,否則鉤尖就有可能被磨鈍。檢測鉤尖是否被磨鈍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將用鉤尖在指甲蓋上輕輕的刮擦,能夠在指甲蓋上看見刮痕就說明鉤尖依然鋒利,如果見不到刮痕就說明鉤尖已經被磨鈍,必須更換魚鉤。

    鉤門已拉開

    魚鉤如果鉤住一些雜物或者是釣到大魚之後被大魚掙脫逃跑,都有可能導致魚鉤的鉤門被拉開,這說明魚鉤的強度不足。如果釣魚人沒有及時發現,繼續用鉤門被拉開的魚鉤來釣魚,那麼幾乎每釣到一條魚都會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

    魚鉤大小不合適

    釣魚人必須根據目標魚的個體大小來選擇大小對應的魚鉤,如果使用過大的魚鉤來垂釣小魚或者是使用過小的魚鉤來垂釣大魚,脫鉤跑魚的機率都會大幅增加。當然,魚鉤大小的選擇有一定的寬容度,只要不偏差太大就能正常垂釣。

    調釣不當導致跑魚

    因為調釣不當導致脫鉤跑魚,這種現象在一些極端魚情之下是經常出現的。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冬季垂釣輕口魚,如果調釣過於靈敏,浮漂對鉤餌的牽引力較大,同時魚吞餌的力度很輕,浮漂對鉤餌的牽引力就會讓魚感覺到吞餌困難,魚無法將鉤餌深吞,因此出現脫鉤跑魚的情況。

    所以,在垂釣輕口魚時,調目不可過高,並且釣目不可過低。帶雙鉤不掛餌調4至6目,釣2至3目即可。如果脫鉤跑魚現象頻發,可將釣目逐漸升高,直至脫鉤跑魚問題得到解決。

    抬竿方法不當導致跑魚

    抬竿刺魚看上去是一項很簡單的工作,實際上也蘊含很多經驗技巧,抬竿刺魚的方法不正確會導致脫鉤、切線跑魚的機率大增。

    抬竿時機不對

    釣魚是一項系統工程,從浮漂、線組、鉤、餌的選擇與搭配再到調釣,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魚吞餌的時候讓浮漂出現清晰的訊號。如果釣組搭配不當,或者是浮漂調釣不當,魚吞餌時浮漂就很難出現清晰的訊號,這樣一來釣魚人就很難做出準確判斷,於是無法準確把握抬竿時機,最終導致脫鉤跑魚。

    抬竿力量過大

    很多釣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在抬竿的時候力度一定要大,否則魚鉤刺不透魚嘴,於是在抬竿刺魚的時候力度過大便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其實就魚鉤的鋒利程度而言,並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就能夠輕鬆刺穿魚嘴。如果在垂釣大魚的時候抬竿刺魚力度過大,大魚感覺到劇烈的疼痛便瘋狂逃竄,導致切線跑魚的可能性大增。如果在垂釣大魚的時候抬竿力度過大,有可能把魚嘴撕破,導致脫鉤跑魚的可能性大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魚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