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橙小二說理財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基金組合?它實際上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比如你買單支股票基金,正好這支股票遇到了黑天鵝事件,就像2018年的中興通訊。

    2018年美國向中興通訊發出禁止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導致中興通訊長達3個月未生產,股票一度停盤。假如你剛好買了重倉為中興通訊的股票,那麼你的股票基金肯定虧得一塌糊塗。

    這就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

    除了黑天鵝事件,就是公司本身經營不善帶來的風險。比如樂視網,大家都知道樂視網這幾年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上,假如你只持有了一直重倉了樂視股票的基金,那麼現在多半是虧損的。

    為了避免單支股票基金帶來巨大風險,所以才需要構建資產組合。

    為了不讓基金收益忽高忽低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還是為基金構建基金組合吧。

  • 2 # 蘑菇財商學院

    個人買基金,你可以買一隻基金,也可以同時買很多隻,這就相當於建了一個基金組合。單隻基金投資的是一籃子股票,而我們購買基金組合,相當於購買購買一籃子基金。那不同投資風險的基金組合有什麼好處呢,又是如何獲得超額收益的呢?一般透過5個方面:

    ①選取優質基金

    透過選好基獲取超額收益,包含對主動基金、被動基金、債基、定義為alpha能力;

    ②倉位擇時

    透過倉位變動、高拋低吸獲取超額收益,我們稱為為交易能力;

    根據宏觀經濟預判和大類資產價效比動態調整資產權重,我們稱為資產配置能力;

    ④市場風格和行業配置

    根據市場風格變化、估值情況和各行業發展情況,調整持倉的風格偏好和行業偏好,定義為smart beta能力和行業beta能力,統稱beta能力;

    ⑤降低組合波動和回撤

    透過組合配置、對沖,降低組合波動和回撤,這條不屬於超額收益,但也非常重要,對於固收類組合尤為重要,我們稱為風險控制能力。

    以上方法不管如何使用,有些能貢獻正收益,有些可能會貢獻負收益,合起來就是組合的超額收益了。一個理想的基金組合,對比優秀的單隻基金,最好是在不損失收益的情況下,有更穩定的超額收益、更小的回撤和波動。從安全性方面,購買基金組合要更優於購買單隻基金。

  • 3 # 出海抓魚潛水摸蝦

    搞基金組合,我知道的有兩個方面考慮。

    一種是能力不足,選一個怕選錯了,索性就多選幾個。

    另一種是選不同型別的基金,一個高估了就賣了加倉低估的基金,這樣就保持資金一直在市場裡轉,確保收益最大化。

    怎麼區別是哪一種情況呢

    你要想知道基金組合是哪種情況,其實也很簡單,第一種情況選擇的基金一般都是很相似的,這個相似比如都是創業板指數基金,或者都是消費行業基金,這些基金的持倉股一般都比較相似。

    這樣買基金的人一般是選基金能力比較弱,不怎麼會選的人,所以這樣的基金組合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的。

    而第二種情況的基金組合一般都是涉及的面比較廣,既有創業板又有滬深300,消費,基建等每種有那麼一兩個。這樣的基金組合是比較有借鑑意義的。

    我們普通人買基金應該怎麼組合呢

    我們普通人買基金組合,還真是第一種比較好,因為第二種對個人能力要求有點高,一般人選第一種就可以了,比如買創業板指數基金,就可以買多支創業板的基金,然後通過幾個月半年時間觀察一下,那個比較好,然後以後就可以重點投資那一支了,其他的就可以淘汰了。同樣的買別的型別的基金也可以同樣操作,多買幾隻同類的基金,然後觀察哪個更好,然後再縮減基金規模,重點投資一個。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朋友們有幫助。

  • 4 # 做投資的小沙彌

    逢請必來

    我就是問題裡面的有些人ヾノ≧∀≦)o

    根據長週期的大量實證分析及資料統計,在投資收益的貢獻中大約90%是源自資產配置,而只有大約10%是由擇時交易和證券選擇貢獻的;

    其實資產配置的概念很簡單,就兩個策略:

    ①構築投資組合:按配置計劃(比例)將資金分配在各類資產上;

    ②管理投資組合:由於投資組合中各類資產的佔比處於持續的波動之中,在配置結構(各類資產佔比)發生偏離的時候透過逆向操作“適時適度”地恢復原來的配置結構。

    動態調整配合均衡配置也更容易取得穩定的收益。

  • 5 # 王強myqualifidman

    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基金投資為什麼要組合呢?因為組合可以降低平均風險,也就是降低風險資產定價公式裡的貝塔值,用俗語講就是不要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從進行組合投資時候,要注意按照不同的主題來進行組合,這樣平均風險更低,不過這樣做的壞處就是也可能收益更低。

  • 6 # 微笑投資

    買基金選擇基金組合主要出於投資風險管理考量。一般有指數基金、貨幣基金、偏股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透過不同的基金組合既能達到財富增值的目的又可以分散分險。

  • 7 # 管好你的小金庫

    分散風險啊。

    分散配置一般都是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貨幣型或者債券型的,我覺得分散配置影響不大。

    一隻基金雖然買了幾十支甚至上百隻股票,如果只投資一隻基金,風險相對還是比較大的。

    比如你投資的是主題基金,比如證券基金,那麼從熊市以來,幾乎是不賺錢的,但堅持定投的話,也不會虧太多。非得等到一個大行情來了,才會賺很多錢。

    但如果你同時投資了其他板塊的基金,比如醫藥,銀行等,那麼可能你的那隻基金沒賺錢,其他基金賺錢了。

    或者你把基金配置得在分散一些,比如海外基金,

    中國行情不好了,可能其他國家的行情不錯,那麼你還是賺錢的,所以基金一般要持有不同型號的3-5只,這樣既能分散風險,又能享受收益。

    有的人說,我為了分散風險的話,能買十幾只或者幾十只嗎?

    這樣風險雖然被分散了,但是收益肯定也被稀釋了

    儘管我們說基金傻傻的定投就好,但是也的稍微管理一下,基金太多了不利於管理,一般專業人士建議都是3-5只即可。

    我投的基金僅供參考:

    1 上證50 中國指數基金,只要大行情好了,這隻基金就不會太差,就算行情不好,那麼基金也不一定會很差。當然你投資滬深300,中證500都行。

    我們不知道公司股票的低位,很多人超低炒到半山腰,但是基金的相對低位我們是知道的。現在位置就比較低,我還是蠻推薦投資中國的指數基金的

    2 海外網際網路基金 阿里 騰訊 這些大企業都沒在A股上市,但是我認為她們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的,現在聽說有的國家都可以用支付寶了,我覺得未來網際網路肯定很好,騰訊使用者那麼多,很多人特別喜歡玩遊戲,收入應該不錯,但是那些企業好哪些企業會倒閉,我不是特別清楚,如果只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沒那麼多錢而且風險也大。

    3納斯達克100,雖然今年美國行情有點受挫,但是長遠來看美國的科技還是有實力的,所以我還在定投

    4目前剛剛參與證券板塊的ETF基金,只要大行情來了,證券類公司肯定上漲,那麼基金也會有收益的,但是行情什麼時候到來不知道,所以現在只是傻傻的投。

    以後可能會研究一下印度的基金,我個人認為印度現在的狀態有點像中國前些年,人口多,感覺對世界的影響力也在逐漸上漲,但是肯定不會多投,投一點點試試水也有可能。

  • 8 # 城惜水樹

    基金和股票都是一種投資方式和手段,從我身邊的情況來看一般選擇基金組合的人來說,一般都不是第一次投資了,至少經歷過一輪牛熊懂得其中的風險厲害之處。

    而沒有經歷過牛熊的小白購買基金時,就不會考慮那麼多了,直接就是最熱點,平臺推薦哪個就買哪個,這就是小白和老手的區別。

    而且,從家庭理財出發,基金更加適合用於家庭理財,同時在投資的過程中在配合好基金組合,也可以分散風險。

    我們一起來看下,基金組合一般的選取情況,首先基金組合不是為了執行所謂的“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理論”胡亂的買了一堆基金,然後以為自己的資金被分散了,這種思想時錯誤的。

    比如,你選擇了一支股票型基金投入10%,然後再選擇一支股票型基金再投入10%,以此類推,當你把10支基金都投入到股票型基金。這種做法不是分散風險,而是加重風險,具體可以看2018年的股市行情,如果你投資了股票型基金在今年最低股市指數只有2400時,可想而知虧損率有多大。

    一句話,基金組合不是買很多基金,而是要分散投資,投資到不同的基金中去。

    那麼,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如何操作呢?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的存在就是為了規避,遭遇股市低迷時,仍然可以獲得相對穩定收益而存在的兩類基金。這兩類基金中的特點是,收益稍低,但是也伴隨著風險更低,所以作為基金組合,這兩類基金是不可偏少噠!

    例如,2018年的股市行情,不用多說,大家有目共睹啦。股市不景氣,但是債券市場卻是一片喜氣。以前,看不上的收益,今年妥妥的跑贏了通貨呀,而股民呢?虧損30%的都大有人在,對比之下,不難發現基金組合的重要性了吧!

    組合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人,組合不定,在此,說下我自己對基金組合的構建和理解。在一個組合種既要有高風險基金同時也要有低風險基金,打個比方:股票型基金配置10%,指數型基金配置10%,QDII基金配置10%,行業基金配置10%,債券型基金配置25%,貨幣型基金配置25%。基本可以構建一種基金組合,這裡的債券基金主要是為了防止風險,而貨幣基金除了防範風險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增加資金流動性,應對突發情況。

    其他四類基金的配置量都不會很高,主要就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其中QDII可以防止國內大A不給力時,做到一個互補,不至於虧得太扎心。

    所以,基金組合非常重要,目的只有一個分散投資風險!

  • 9 # 小黑看財經

    不請自來。筆者認為,進行基金組合的目的是分散風險。

    比如,之前的熊市裡,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就一般,而債券型基金的上一律上升。

    而為了降低風險,平衡收益,有些人就會配置這2種基金。

    當股票型基金不行的時候,債券型基金的收益還可以。

    這樣就比持有一支基金穩定多了,不會出現多起大落。

  • 10 # 樹人財經

    購買基金時進行組合,一般是為了透過適當的組合來分散或減少風險。具體操作時,可以有以下兩種常見情況:

    1、穩中求勝:

    這個指的是購買基金組合時,選擇一部分低風險等級的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來確保本金不受太大損失;另一部分購買風險等級較高的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或偏股型基金。

    一般來說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這個組合有點類似銀行的結構性存款,透過低風險等級產品確保本金,另一部分高風險等級的來博取更高的收益。

    組合中相互的比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市場情況隨時調整。

    2、此消彼長:

    這個一般指的是投資股票或者指數基金時,透過購買不同行業或者不同風格的基金來平衡風險。

    如果購買的基金品種單一或者同質,則組合的風格比較激進,可能出現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現象。從風險防控角度來說,不是良好的投資組合。

    所以,如果考慮降低風險,則組合時應減少同質化。

    無論出於哪種目的,投資組合中的基金數量都不宜過多,一般來說3只以內就可以了。

  • 11 # A亞特斯

    部分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之所以熱衷於透過構建基金組合,是希望在波動的市場中平滑風險的同時提高組合投資的收益。分散風險是表象,提高組合收益才是目的。為什麼基金組合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收益呢?因為基金組合通常會在不同的資產中進行配置,透過資產配置能夠有效抵禦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波動,從而達到降低虧損,提高收益的效果。下面我就從兩個基金組合的對比案例,給大家說明一下基金組合的作用。

    構建基金組合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

    要構建基金組合的根本目的是平衡風險和收益。首先我們應該選出好的基金,然後根據資產配置理論,也叫馬克維茨資產組合理論。比如下圖中的橫軸代表的是組合的收益,縱軸代表的是組合的風險,紅點代表了各個基金組合的配置比例,而在那條彎曲的線的紅點代表的就是最優的基金組合。

    根據資產配置理論,我們能找到組合風險和收益的最佳平衡點,但現實中這個平衡點是很難把握的,需要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進行調整。因此即使根據模型跑出最優組合,也是具有適應市場環境的。

    根據可以分為同一大類資產的組合,比如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的組合;也可以分為不同大類資產的組合,比如股票基金加債券基金加貨幣基金的組合;也可以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資產進行組合,比如中國的股票型基金加美國地區的股票基金等等。

    那這麼配置的作用在哪?就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收益。比如股債翹翹板效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剛過去的2018年,比如股債翹翹板效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剛過去的2018,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是-25.43%,而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是4.23%。如果我們的基金組合同時配置了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基金,整個組合的風險和收益都會發生改變。組合投資能使我們在2018年中降低虧損的同時,也不會錯過2019年的反彈。

    再比如2016年的震盪熊市,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是12.2%,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漲幅是0.09%,而QDII基金的平均漲幅則高達6.56%,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基金組合中配置了QDII,那我們組合的收益率將很有可能在避免了股票基金的下行風險的同時,享受到QDII在2016-2017年的上漲紅利。

    基金組合的原理就在於配置不同地域、不同大類資產等相關性不高的基金,降低一損俱損給投資組合收益帶來的風險,比如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負相關性,比如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的低相關性等等。而在降低虧損的同時,基金組合只需要更小的漲幅就能轉負為正,使得組合收益得到提高。

    那相比投資單一股票型基金,我們在同時配置了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後的風險和收益又會有多大的差異呢?

    不同的基金組合和純基金之間的收益差距可超過40個百分點

    假設我們投資的都是指數類的基金,那單一配置和基金組合的收益會有差別嗎?如果有差別,那差別會有多大呢?下面我們就用滬深300的一個指數基金,結合不同資產類別基金組合的收益、回撤等資料進行說明。

    假設我們投資的是富國滬深300指數基金,在2010年成立至今,只投資單一基金富國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收益率在100%左右,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年的11月左右,指數的收益率從89%左右下滑到21%左右,下滑幅度超過67%。以上假設是購買該基金以後沒有進行後續的管理工作,一直持有所反映的收益情況。那如果我們透過配置除了股票以外的債券資產,構建了基金組合,會對持有收益和風險回撤有什麼影響呢?

    如果我們在富國滬深300的基礎上,增加易方達穩健債券的配置,假設分配配置比例為各50%,那同一個期間到現在我們在收益和風險方面的資料又有多大的差異呢?基金組合投資的最大回撤比投資單一基低48個百分點,而收益超過投資單一基金約20個百分點。

    在2010年1月-2019年4月,該基金組合的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年的10月左右,收益率從最高的82%下降到64%,最大回撤只有約18個百分點。相比投資單一基金67%的巨大回撤,降低了48個百分點。也就說投資單一基金,你需要翻一倍才能回到最高點,投資基金的組合僅需要上漲20%就可以回到最高點。

    而截至到2019年的4月,基金組合的收益約為120%,而投資單一基金的收益約為100%,組合的收益高出單一基金近20個百分點。

    為什麼基金組合相比投資單一基金有更好的表現?原因就在於不同資產類別的基金之間的相關性。該組合中,易方達穩健收益時債券類基金,而富國滬深300是股票型的基金,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只有0.76%。當2015年股災發生時,雖然股票市場出現了大幅的回落,但是債券市場卻依然保持穩健,為整個基金組合提供了一個穩定器。

    只要兩隻基金或組合的基金相關性低,分散風險方面的能力理論上是越強的。比如我們根據不同區域的股票類基金構建的組合,標普500加滬深300。雖然在2015年,該組合的最大回撤也39%,但在2019年整個組合的收益率卻高達140%,比上面的國內組合高出近20個百分點,相比單一基金的收益高出40個百分點。

    以上只是簡單的舉例,用於說明基金組合相對單一投資的優勢。但基金組合不是盲目組合就能起作用的,既要選對好的基金,也需要參考資產的相關性、基金的收益能力等對組合的個數、分配比例的進行安排,甚至還要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對配置比例進行動態調整,才能使得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收益。

  • 12 # 投二當家

    基金投資的金融資產多種多樣,有國內外市場的股票、債券、貨幣工具,甚至還有黃金、原油等商品。要從茫茫基金之“海”中挑出值得投資的基金,顯然是一個技術活。

    單隻基金幾乎不可能長期保持卓越的表現

    受限於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風格、風險控制手段以及市場風險等諸多因素,對於單隻基金來說,幾乎不可能長期保持卓越的表現。因為單隻基金通常只會側重投資某一類資產,如果將來該類資產出現下跌,那就無法規避投資風險了。比如在牛市最瘋狂的時候,由於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不能低於80%,儘管基金經理明明知道市場已經很貴了,但是沒有辦法,也還是要買股票的。

    單隻基金也很難完全吻合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單一基金很難完全吻合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而且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可能難以承受單隻基金帶來的虧損。

    基金組合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投資方式,即透過提供一種多元化的、專業的投資組合,滿足投資者的目標理財規劃。基金組合的資產比例“再分配”,能夠更加貼合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

    有效分散投資風險

    根據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配置比例

    風險和收益更加平衡

  • 13 # 讀毒獨財經

    有些人購買基金時還要進行基金組合,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分散風險,均衡收益。

    大家都知道,基金本身就是一籃子股票的組合,已經把買單一股票的風險分散了一次,但是很多主題基金購買的都是同類股票,實際上也並沒有很好的分散風險,所以有些人購買基金時還要自己進行基金組合,比如購買不同主題的基金,可以再一次分散風險,還可以享受到不同主題的發展紅利。所以在購買一些單一主題、股票配置同質化嚴重的基金時,進行基金組合是有必要的。

    所以後來也出現了基金的基金(FOF),它的投資標的就是一籃子基金。但是要注意,配置基金組合的時候一定要有差異性,如果還是配置同質的基金,那就完全沒必要了。

  • 14 # 簡單一點說理財

    買基金是有風險的,有可能虧錢,這個知道吧。但是大部分人買基金是為了投資,不是為了賭博。大家都是希望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不希望虧錢。

    在大部分人的訴求中不追求超高的回報,只要比銀行理財或者貨幣基金高就滿意,同時儘量不要有虧損。

    那麼這樣訴求能不能夠實現呢?

    給你個結論,可以實現的,從數學或者工程的角度是可以實現的。

    怎麼實現呢?兩種方式,透過放棄一些可能的收益,用來做虧損的風險的控制。

    第一種方式,也是大部分人的方式,比如買基金虧錢了,放著,透過長期持倉,等待基金反彈。其實這種方式是有道理的,基金總是波動的,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總能等到相對高點,即不虧錢或者賺錢的時間點。

    第二種方式,基金組合。理論上基金是能夠透過各種指標進行分類的,不論行業、種類、時間週期等等。那麼不同種類中的基金總能找到不相關的基金,舉個例子A基金漲的時候,B基金跌或者不動。那麼透過一定的組合,希望找到有基金跌的時候總有基金的漲幅能覆蓋,在數學上總能找到無論持有的基金怎麼波動(主要是跌),總能透過其他基金的反向波動,將虧損覆蓋,然後賺錢。

    這就是為什麼要做組合。

  • 15 # 富貴868

    購買基金,如果資金多當然要進行組合投資,主要原因為:

    一是組合可以豐富投資品種。一款基金都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投資方向,比如科技類農業類食品類等等,但是股票市場熱點又是輪流的,這幾個月這個熱點,那幾個月又是那個熱點,所以倘若你買一款基金,萬一運氣背,嗯哼,你懂的,也許拿一年都輪不上大漲,那樣的話基金收益就得不到保證。

    二是組合可以不斷糾正方向。基金再買之前我們並不清楚隨後的走勢,買一款好不好就是那樣了,而且人性有時候愛鑽死牛角尖,越不漲的越愛定投加倉,如果是幾款基金,那麼按照正確的邏輯應該是誰漲的好就加倉一點,誰表現弱,持有不加倉,這就是去弱留強。

    至於買幾隻基金就可以選不同的基金經理,等等,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個人認為組合投資主要原因就是以上兩點,在最有可能成為日後熱點的題材裡選相關基金,這樣一旦選中一款那麼後市盈利就有保障了。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 16 # 萌萌媽愛理財

    單買一隻基金風險較大,若是剛好處於調整期,可能好一段時間都不能有好的收益,甚至負收益。而進行基金組合則可分散風險提高整體收益。

    板塊是會輪動的,我們並不能知曉其輪動順序。我們能做的便是精選幾隻優質基金,分散於看好的幾個板塊,如醫療、科技、消費、金融等。持有待漲,而不是等板塊漲起來了才去追漲。這樣易追漲殺跌,被割韭菜。當然除行業基金外,優質混合基也是不錯的選擇,也是個人的偏愛。

    去年年初美股熔斷A股大跌時,便同時買入券商行業基和消費行業基。到年末時對比十分明顯,券商行業基除了去年七月份漲了一波,之後的時間不是下跌就是震盪,收益不佳。消費行業基則表現良好,一路上揚,到年底收益翻倍。消費基的賺錢效應源於機構的抱團。券商基停滯不前則是牛市主升浪遲遲未到來。券商基是屬於那種長期橫盤,階段性爆發的那種。若是單買了券商基結果可想而知,去年收益必定不理想。至此可明白為何要進行基金組合?

    以上僅個人愚見,感謝閱讀,感謝認可!

  • 17 # 朱易觀市

    定投的基金一般都是股票基金,股市變幻莫測,某個基金業績好只能代表過去,不意味著今後也能有好業績。

    如果只投一個基金,相當於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萬一籃子壞了,那一個雞蛋也剩不下,至少需要定投3—5個不同風格的基金。

    另外,我認為投資、理財的主旨不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還需要平衡好各類資產配置,股基、債基、貨幣基金合理配置,分散風險。

    股市行情真就像海浪一樣,大起大落,有踏浪而行的衝浪高手,有被巨浪打翻的小船,是選擇在沙灘上舒服欣賞衝浪,還是坐在那個小船上,這個不用多想,買基金就是把資金交給專業的人管理,買基金組合就是看著專業的人在”衝浪”,這種感覺只有懂得人才知道,接下來我們就科普一下基金組合.

    1.基金組合是什麼

    當我們為了獲取穩健的收益或要超越股票市場的收益,制定了一個完整的投資策略,有計劃的買入多隻基金時,我們就建立了一個基金組合.首先基金組合是由多隻基金構成,區別於單一的基金,當然他可以現在只有一隻,但達到某個要求的時候,轉換成另一隻或多隻基金.比如二八輪動,他的持倉只有一隻滬深300,中證500或者貨幣,但是備選標的是3只,而且需要達到某個條件的時候才會調倉,所以他也是基金組合.

    其次一定是有計畫,有統一的資料,這是基金組合的核心.我們自己做投資的時候,某一天看到滬深300漲的好,買了點滬深300,過幾天又看到中證500漲的快,又買入中證500.這樣持倉裡面也是多隻基金,但這只是投資者持倉,不是基金組合,因為你2次買的基金都是獨立思考的,他們並不是按照策略進行執行的,是2項投資行為,只有當我們制定了策略,覺得需要大盤和中小盤均衡配置,按一定比例分別買入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時候,這樣才是一個基金組合.

    2.基金組合分類

    基金組合形式有很多種,按照投資的底層基金可以分為:普通股票類基金組合,指數類,債巻類,貨幣類,商品類和混合基金組合.有些基金平臺上基金組合以指數類和混合類居多,這裡的混合類基金組合,不是指底層基金標的都是混合行基金,而是說選擇的基金標的並非單一型別,把主動股票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大宗商品型(黃金)基金或債巻型基金組合在一起,按照投資策略可以分為:

    穩健理財-幸福守衛:以債巻投資為主,輔助部分權益和打新增強收益.如我要穩穩的幸福(CSI1014),量化大類資產,精選優質基金,力求最大虧損在5%以內.適合可投資限期適中,風險偏好較低,希望獲取超越傳統理財產品收益的投資者.

    股債平衡-攻守兼備:透過大類資產配置模型,進行股,債,黃金等資產的均衡配置.如銀華攻守兼備組合(CSI1082),透過配置模型雹持權益資產的50-70%的比例,進可攻退可守,適合可投資期限適中,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希望降低被波動獲取權益市場收益的投資者.再比如工銀積極進取組合(CSI1090)以基金精選為主,力爭獲取超額收益,以動態配置為輔,力爭規避重大下行風險.

    權益優選-激流勇進:以權益投資為主(主動偏股或行業指數),透過優選基金或量化模型進行調倉跟蹤.如交銀帶飛組合(CSI1069),透過定量和定性評估模型優選基金,季度對持倉行業風格金型調整.適合可投資期限較長,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希望獲取超越權益收益市場收益的投資者.

    3.為什麼買基金組合

    分散風險:多隻基金的投資避免單一基金下跌的風險,同時參與捕捉多個機會,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獲取相對權衡的回報.

    專業指導:基金組合由投資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建立,對市場更瞭解,省去研究的時間,把時間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

    4.組合資料分析

    收益情況:展示組合的區間收益,包括成立以來最近幾個月等區間收益,同時運用年化收益率對組合整體表現進行橫向對比.

    年化波動率:指組合的整體波動情況,可以結合滬深300進行對比,反應組合的風險情況.

    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是從一個高點買入組合可能面臨的最大虧損情況,是對組合波動風險的綜合反映.

    夏普比例:反映組合投資承擔風險的收益效率情況,是組合超額收益和年化波動率的比值,數值越大,代表組合收益能力更好,波動更小.

    5.如何購買基金組合

    買入:當選中自己喜歡的基金組合或自己信任的投資達人組合後,可以到基金平臺搜尋組合名稱進行購買.

    跟投:可以點選關注組合,關注後組合的發車,調倉動態會即時提醒,跟投時每個組合的主理人會有自己的投資金額,投資者可選擇按主理人金額一鍵跟投,或者按一定比例跟投.對於定投型組合,投資者也可以自定義一個金額,系統會按主理人的配置比例分配每隻基金的金額,當然也可以自己調整每隻基金的金額比例.

    6.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組合

    組合的型別策略都不相同,找到適合自己的組合非常關鍵

    投資期限:首先需要明確自己資金可投資的時間,試想如果組合計畫投資期限1年,而你在半年的時候要用錢,而又正好趕上組合表現較差的時候,那麼也只能被迫賣出,陷入被動.因此,可投資的時間一定要大於組合的預期時間.

    投資目的:明確自己的投資目的,比如是保證流動性,存養老的錢,還追求較高的收益,然後再去找相應的組合.

    風險:組合風險和個人風險都是由低分到高分位5個等級,鎖頭組合需要在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否則面對組合的短期大幅回撤可能會讓你寢食難安.

    合理利用組合分析資料:組合分析資料是對組合預期收益風險的描述,可以透過分析資料來跟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匹配.其次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來選擇,比如喜歡指數還是全球配置類組合等等.

  • 18 # 唐潮錢進

    別人的組合,起碼是對基金進行“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操作。請問,你為什麼不進行組合,是“藝高人膽大”還是“人傻錢不多”?

    我是平生不識孫中山、便稱英雄也枉然的 白小生,願你的身體、企業、財富和良知一樣,健康、可持續。

  • 19 # 志文說財經

    基金投資的分很多種,買一類基金並不能分散風險,基金存在持倉,行業,基金管理人投資風險,也包括可能的系統風險,規避起來存在偏差,結果可能不一樣,比如現在你買股權基金,行業基金等效果不會很好,但買避險基金就好很多,買固收類基金就能降低風險,總之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適當風散風險很有必要。

  • 20 # 青銅花臉

    股市各板塊都會有漲有跌,不是a板塊漲就是b板塊跌。

    比如今年,買新能源、軍工、半導體是賺錢的;買白酒、醫療卻是虧錢的,有的至今還在山頂、半山腰瑟瑟發抖。

    所以買基金要選幾個不同板塊對應的基金進行組合,這樣可以平攤虧損的風險,也就是俗話說的:東方不亮西方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許多釣魚人出門釣魚時經常空軍,釣魚該如何找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