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問題描述存在兩點錯誤日系車汽車真的節油嗎?

    在C端使用者市場中普遍認為日系汽車節油,但在實際測試對比中結果卻基本相反,或者說日系汽車的節油有先決條件:適應汽車。關於小排量的減重車無需討論,此類落後的低等級代步汽車本就不會有高油耗,比如COROLLALEVINSylphy之流;主流的中端轎車日系選項並不絕對節油,因其內燃機技術是非常落後的。

    節油基礎低轉速大馬力

    發動機輸出的馬力越大車輛加速效能越強,巡航車速也會越高。因為公制馬力的標準是固定的,為1PS驅動75公斤物體以一米一秒的速度移動,在重量不變的前提下馬力越大移動效率就會越理想。所以以不增加耗油量為前提下,實現大馬力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主流日系汽車做不到。

    (轉速×扭矩÷9549)×1.36=馬力

    提升馬力的方式只有兩種:提升扭矩,提升轉速,當然同步提升也是可以的。然而提升轉速會加大進氣量與噴油量(油耗),這種方式並不理想;但是主流的日系汽車只能依靠這種方式提升馬力,因其近期技術採用的是最原始也最低階的「NA_normally aspirated自然吸氣」。由於其吸入的是常壓空氣,助燃的程度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只有提高轉速以增加進氣量,才能以更多空氣助燃更多燃油實現大扭矩,其扭矩的提升是伴隨轉速提升而同步的。

    「Turbo_渦輪增壓技術」可以在不提升轉速的前提下增大扭矩,因其增壓器可以壓縮空氣以提升氧濃度,而氧氣作為燃油催化氣體能夠讓等量的燃油轉化出更大的能量,也就是更強的扭矩。主流的2.0T增壓器能夠以“富氧燃燒”的狀態達到400N·m的高水平,而且能夠在中低轉速區間持續輸出;而日系汽車2.5L-NA發動機也不過250N·m左右的水平,且最大扭矩往往在4000轉以上才能爆發。

    綜上所述:在正常代步轉速區間的日系汽車輸出功率(馬力)普遍很低,所以車輛的效能自然是很差的。想要獲得合格的動力體驗就得拉高轉速,那麼在排量技術與轉速標準更高的前提下,這種機器被定義為「節油」就是反常識與反科學的。絕大多數日系汽車以主流歐系美系車的風格駕駛,其百公里油耗總會多出2~3升;不過日系車確實普遍節油,原因只是因為高油耗讓使用者無所適從,在用車過程中緩慢適應並養成了“低效能”的駕駛習慣——節油是因為不捨得踩油門,僅此而已。

    關於「減重」

    日系汽車在被動安全保護層面的水平普遍很差,這點是與韓系車基本相同的普遍認知。不過近期德系某個品牌也被起底,所以說這一現象不僅在於某一車系,而是合資汽車這一陣營的主要問題。汽車輕量化是可以節油的,車身每減重100公斤、百公里耗油量可降低0.5升左右;但是輕量化需要前提,那就是車輛的定價一定要足夠高,否則真的是用不起優秀的輕量化材料。

    參考某些定位50/100萬區間的豪華汽車,其車身中也只有少量的高強度鋁合金材料,因為這種材料的高標準選項要數萬元一噸,普通中低端代步汽車用不起的。至於碳纖維飾板也別太當真,嘗試打磨一下會發現裡面基本都是工程塑膠,外面的花紋實際是“水轉印”;因為這種材料的成本是高強度鋁合金的好幾倍。

    總結:絕大多數十幾二十萬汽車所謂的輕量化都存在結構簡配,這會嚴重影響車輛的被動安全等級,重視使用者體驗與使用者安全的車企是不會這麼做的。或者說品牌影響力不夠大的品牌也不敢於這麼操作,否則車輛出現嚴重問題會造成品牌形象的崩塌。那麼在選車時就要特別留意所謂的“大牌”了,消費市場熱捧的品牌更容易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魂之刃罪業屠夫的玩法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