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統日本指揮官

    l其實主要還是遼華人認為,他們遼國的剋星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而楊延昭又時刻打敗遼人,所以他們認為楊延昭是第六顆星轉世。所以稱他為楊六郎。但是實際上他是老大。這個是宋史中的記載,應該是比較準確的。

  • 2 # 超越45322277

    北宋名將楊延昭,金刀令公楊業的長子。少隨其父征戰沙場,習知邊事,胸有韜略,屢獲戰功。楊業以副帥督師北伐,卻由於主帥及監軍拒不發援軍,乃至於孤軍奮戰,被遼軍所擒,絕食不屈而死,堪稱忠烈。宋廷震悼,追贈楊業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錄其六個兒子為官,其中長子楊延昭為崇儀副使。此後楊延昭長期征伐於邊陲,累獲重任,官至保州防禦使、高陽關路副都部署。抗擊遼軍,威震邊廷,遼華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剋星,遼華人就把他看成是天上六郎星宿下凡,故稱他為楊六郎。宋真宗譽之為“治兵護塞有父風” 。在邊二十餘年,享有盛名。卒于軍中,享年五十七歲。皇帝悼之,遣官護其靈柩歸鄉,河朔之人見之皆為落淚。

  • 3 # 小倩的蜂蜜

    楊六郎原型就是北宋武將楊延昭,楊延昭原名楊延朗,後因避諱改名楊延昭。

    楊延昭是楊業第二個兒子,因為遼人尊崇隋朝名將來護兒的第六子來整,便將楊延昭尊稱為另一個“六郎”,“楊六郎”因此得名。

  • 4 # 星點小事

    楊延昭(958年~1014年),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本名楊延朗。後來,真宗皇帝將道教的九天司命真君趙賢朗追認為趙氏始祖,又配命到宋太祖趙匡胤身上,他為了避諱,改名為楊延昭,後人都習慣稱其為“楊六郎”。歷史上確有其人,為楊業長子,楊延昭出身將門,兒時對軍事方面相當有興趣,時常與小朋友們在一起玩打仗的遊戲,楊業曾說:“此兒類我。”再加上他聰明機智,智勇雙全,所以很得楊業疼愛,每逢出征,楊業都會把他帶在身邊,讓他接受戰事的磨練。

    據資料,他也不是排行第六,根據一些史學家的考證,他可能排行大,或者第二。“朝廷錄其子供奉官楊延昭為崇義副使,次子殿直楊延浦、楊彥訓併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併為殿直”,在這裡,延昭為第一個,道理上他應該是行一;

    楊延昭怎麼成為楊六郎呢?

    1.這與當時的契丹人的星象觀念有關。在契丹人的眼裡,“六”星與軍事相關的天體。因此,契丹人將死敵楊延昭比擬為該星,敬畏有加。

    2.認為楊六郎為“楊天狼”訛傳而來,因為天狼星主兵災,令契丹人敬畏。

    3.認為這個“六”是楊延昭在楊氏宗族同輩的大排行。

    朔州之戰

    北漢時期楊延昭便任楊武都巡檢一職,時常跟隨父親楊業四處征戰,遍及雁門關全線幾乎都有楊延昭,因其勇敢善戰,早年名聲便已遍及全軍。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楊延昭年僅29歲,隨父親楊業攻打應州、朔州等地,並擔任先鋒,作戰期間手臂遭流箭射中,但越戰越勇,最後大敗遼軍,成功奪取朔州,同年八月楊業戰死,回鄉守喪,更堅定了抵抗遼國、收復失地的決心。遂城大捷,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遼國國主及蕭太后駐兵幽州,以二十萬大軍再次向宋朝進攻,河北守將傅潛怯弱無能,不敢出戰,宋軍因而節節敗退。九月遼軍兵圍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東),楊延昭奉命前去救援。

    由於契丹蕭太后親自指揮作戰,因此遼軍士氣如虹,與此相反遂城中的守軍不滿三千人,援兵又遲遲不來,宋軍岌岌可危。楊延昭從容不迫,發動城中居民、壯丁輪流守城,披甲執械,日夜固守,遼兵以攻城車、投石炮日夜連攻,均無法拿下遂城,最後一直堅持至十月間。

    原本初冬天氣並不很寒冷,然此時一股寒流來襲,一夕之間氣溫驟降,楊延昭見機不可失,馬上命城中軍民汲水澆灌城牆,一日間遂城成了“冰城”,遼軍因此無計可施,蕭太后只好繞過遂城進攻梁門及泰州,楊延昭見狀乘勢開城出戰,宋軍氣勢如虹以一敵十、百,遼兵被殺得大敗而逃。當戰役結束之後,宋真宗於召見楊延昭詢問治軍之道,楊延昭對答如流,於是稱讚楊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而遂城也被譽為“鐵遂城”,楊延昭因而名震四方。

     綜上所述,在宋朝上層人士的文字遊戲中,大郎就叫六郎,楊延昭這個大郎,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楊六郎”了。後來,這種說法傳到了遼國,遼國也跟著宋朝人這樣稱呼,就把楊延昭叫成“楊六郎”了。

    說的不對的地方,請知道的朋友多多指教。

  • 5 # 看鑑

    做楊家的男人慘啊,長大了就要上戰場,而且上一個死一個,做楊家的媳婦更慘,進門就註定要當寡婦,還要代替丈夫上陣殺敵,想想就可憐。但是真正的楊家將真的有這麼慘嗎?

    楊老太公楊業原名叫做楊重貴,在《楊家將演義》這部小說中楊太公,以及他的七個兒子全部死在了抗擊遼國入侵的戰場上。但根據歷史記載,他的七個兒子中,只有楊延玉戰死沙場,其他的六子都是壽終正寢。而且只有楊六郎楊延昭和楊延玉在邊關當過將領,其他的幾兄弟都只是當過閒散武官,幾乎沒有到過邊關。所以楊門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寡婦,當然除了楊延玉的老婆。而楊延昭的真實排行其實並不是六郎,而是大郎。楊六郎的叫法,其實是《楊家將演義》這部小說中才出現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楊延昭明明是長子小說作者卻非要把他寫成楊六郎呢?

    楊延昭從小就對軍事感興趣,他的父親楊業也認為楊延昭是所有兒子中最

    像自己的,從小就把他當作繼承人來培養,外出征戰一般都會帶著他。雍熙三年北伐,楊業率軍攻應、朔等州,29歲的楊延昭當上了先鋒官,作戰受傷反倒戰鬥愈勇,最終攻下朔州。楊業死後楊延昭便擔負起河北延邊的抗遼重任,這一守就是20幾年,直到他57歲在邊關病逝。遼華人畏懼他,認為他是南鬥第六星七殺星下凡,是專門為了剋制遼國而生的,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所以遼華人叫他楊六郎。而宋朝的小說作者就根據遼國的這種叫法,把楊延昭寫成了楊家的第六子。

    其實不管是楊大郎還是楊六郎,楊延昭就是楊延昭,他的英雄事蹟並不會

    因為這些而改變。小說之所以這麼寫就是為了更加深刻的渲染楊延昭的英勇形象。

  • 6 # 古代勸善故事

    《宋史》記載,北宋的楊延昭,小時候沉默寡言,兒時,常作行軍列陣的遊戲,他的父親——名將楊業說:“此兒像我。”每次出征,必定讓他跟從。楊業進攻應州、朔州時,楊延昭擔任楊業軍隊的先鋒,在朔州城下交戰,流矢穿透了楊延昭的胳膊,楊延昭卻帶傷英勇力戰。朔州之戰後不久,楊業捐軀報國,楊延昭繼續從軍效力。

    鹹平二年冬,契丹騷擾邊關,楊延昭當時在遂城。城小無備,契丹攻城很急,包圍數日。城中人心恐懼。正逢天氣嚴寒,楊延昭讓人用水灌到城牆上,到了早上都結成冰,堅硬光滑無法攀登,契丹人就退去了。

    當時宋真宗駐紮在大名,召楊延昭到行宮去,問他邊防,楊延昭回答切中要害。真宗皇帝非常高興,指著楊延昭對各位王爺說:“楊延昭的父親——楊業是前朝名將。楊延昭治理軍隊、守護邊塞有父風,可以嘉賞。”厚賜了楊延昭。這是皇帝第一次見到楊延昭,發現這位人才。

    當年冬天,契丹南下、入侵,楊延昭在羊山的西面埋伏精銳士兵,從北向南,隱蔽地發動攻擊,邊戰邊退。誘敵到羊山的西面,伏兵突然發動,契丹人大敗。

    楊延昭擔任本州團練使,與楊嗣一起效命。真宗皇帝對宰相說:“楊嗣和楊延昭,一起在外,忠勇地效力。朝中忌嫉的人很多,朕力保庇護他倆,他倆才到了今天。”妒嫉能害死好人。但有了賢德的君主,妒嫉害死好人的事就不會發生。

    鹹平五年,契丹入侵保州,楊延昭與楊嗣率兵救援,士兵未排成佇列,就被契丹人突襲,士兵損失很多。有人要把他倆治罪。真宗皇帝寬宥了他倆,未加責罰,極力迴護說:“楊嗣等人向來以勇敢聞名,應寬宥他們,以觀後效。”賢德的君主,能夠寬恕,保護好人,才會有更多的人才為國家效力。

    北宋和遼國講和之後,不再有戰事,楊延昭就擔任邊關守將,直到五十七歲時去世。

    楊延昭智勇善戰,所得俸祿、賞賜全都犒勞、分給士兵,未曾過問自己的家事。楊延昭出入的坐騎和隨從,如同小校(即:小隊長)的規格。他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共苦,遇敵必定身先士卒。打了勝仗,他總把軍功推到屬下身上,故而人人樂意為他所用。楊延昭在邊關守衛二十多年,契丹忌憚他,稱他為“楊六郎”。楊延昭去世時,皇帝嘆息哀悼,派宮中使者護送他的棺柩回鄉,河朔的人很多眺望他的棺柩哭泣。

    (參考《宋史》)

  • 7 # 大衛孔

    1、“楊家將”應該是歷史上最知名的軍事家族,沒有之一。楊六郎是楊家將的第二代領導,第一代領導是他的父親楊繼業。

    2、根據《宋史》記載,楊六郎這一輩共有兄弟七人。不過他的排行並不是老六,而是老大。

    3、既然排行老大,人們為什麼都喊他“六郎”呢?比較流行的解釋有三種。一是說,他在整個楊氏家族中排行第六。第二種解釋比較玄乎,說北斗七星的第六顆是剋星,而遼軍的剋星正是楊六郎。第三種解釋是,唐宋年間,老百姓總把帥哥叫做“六郎”。楊延昭長得帥,所以得名六郎。

    4、我個人比較認可最後一條解釋。岳飛的孫子岳珂曾在一篇短賦中寫道:“六郎之風姿,秀於清池。”這裡的“六郎”,就是帥哥的代稱。可見楊六郎應該很帥氣。

    5、關於楊六郎的婚姻,戲曲中是這麼描述的:楊六郎迎娶柴郡主,生子楊宗保,楊宗保娶妻穆桂英,穆桂英又生子楊文廣。而在歷史上,根本沒有楊宗保、穆桂英、柴郡主這三個人!楊文廣確實存在,不過不是楊六郎的孫子,而是親兒子。

    6、楊六郎出身將門,打仗是一把好手,卻不通文墨。按《宋史》記載,楊六郎不知道文書該怎麼寫,起草和閱讀檔案都是讓下屬代勞。下屬欺負他不識字,上下其手,從中漁利,搞得軍隊差點兒叛變。

    7、可能就是文墨太差,楊六郎始終沒能當上高階將領。他在宋朝擔任的最高官職是“高陽關副都部署”,大概相當於一個副旅長或者正團長。

    8、官位雖然不高,楊六郎的戰功卻不少。宋真宗在位時,遼軍大舉進攻,他不但在駐防地點擋住了敵軍,還率領一支敢死隊打進遼國,擒敵凱旋。《宋史》上說,楊延昭把守邊疆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遼華人都害怕他,不敢直呼其名,只敢喊他“楊六郎”。

    9、在現代流行的“楊家將”故事中,老百姓把楊四郎稱作楊延朗,楊六郎稱為楊延昭。但在歷史上,延朗和延昭都是楊六郎的名字。

    10、楊六郎本名楊延朗,少年時追隨父親,為北漢效力。後來,北漢歸降宋朝。當時宋朝的皇帝尊奉道教,將傳說中的道士趙玄朗供為祖先。為了避皇帝祖先的名諱,楊延朗這才改名楊延昭。

  • 8 # 中華必起五星東方

    宋史和小說楊家將是有區別的,如潘仁美真名是潘美,是宋開國武將,不是小說中的文官,更不是奸臣,但在小說中卻變成了奸臣,而楊家將中楊業亦無六子,且六郎的官職也不大。是作者為了小說的需要把人物和數量都改動了。

  • 9 # 冷兵器研究所

    民間關於楊六郎的傳說故事很多。比如戲曲就有《六郎探母》(沒錯是六郎探母,四郎探母是另一部戲,只不過更為出名)、《狀元媒》、《轅門斬子》、《寇準背靴》等劇目。

    按照正史的記載,楊六郎並不是楊業的第六子。據《宋史》記載,楊業有七個兒子,分別為延昭、延玉、延浦、延訓、延瓖、延貴、延彬。不過楊延昭是楊業長子,並非是排行老六。而且,七個兒子除了楊延玉戰死在朔州外,其餘都得了善終,更無流落番邦、出家為僧的事情。

    至於為啥管老大叫六郎,各種解釋有多種,最具代表性的是:

    一、將星說:“南斗六星去牽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主兵機;北斗中第六星主燕”。南斗六星主兵,為大將之象。同樣是主兵的北斗六星主燕,燕地正是契丹南京控制的區域,楊延昭鎮守河北邊關就是了為對付契丹。契丹人將楊延昭視為震懾燕地的將星,呼之為“六郎”是出於敬畏。

    另,古人視天狼星為將星,又名為六郎星。因為楊延昭驍勇善戰,素為契丹人所畏服,認為他是天上的天狼星下凡,所以呼其為“楊六郎”。將星說,《宋史》的記載可以作為旁證:“延昭智慧善戰……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

    二、乳名說:清人康基田《晉乘搜略》記載,“六郎”只是楊延昭的“小字”。“小字”,就是乳名。

    三、大排行說:聶崇歧先生《麟州楊氏遺聞六記》中道,“其為六郎,未始不併從父昆弟而言,非必為同父兄弟中之行次也”。《衛考》稱,“或者是以大排行計楊延昭為第六,以小排行計楊延昭居長。後人以大排行言,故多目為楊六郎。”

    四、字訛說:駱承業《楊家將與楊家將戲》謂:“《宋史》記其……為大郎,但同篇卻又記其為楊六郎,‘大’與‘六’字形相似,古籍的刻本、鈔本中兩字往往相混,此處‘六’字當為‘大’字之誤!”

    總之,楊六郎的來歷究竟如何已不可考,學界雖無定論,但多數人認為“將星說”最靠譜。

  • 10 # 大飛熊騎士

    “楊六郎”是楊延昭的稱號,不是名字,更不是排行上的小名。有關“六郎”這個稱號,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來自遼兵對楊延昭的忌憚,認為他是天上“北斗七星”的第六顆,是將星,也是遼人的“剋星”,於是目為“楊六郎”(《宋史.楊延昭傳》)。第二種說法,自唐代以來,流行的同一曾祖父或者祖父內的行第排法,比如楊延昭在父輩之下,屬於長子,但是放到宗族範圍裡,祖父輩之下的大排行裡為第六。

    (小說《楊家將》)

    當然,根據正史,第一個說法最靠譜。民間又有詩云:“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唐有虎狼將,宋有楊延昭”,楊家將三代楊業,楊延昭,楊文廣得到民間喜愛和北宋敵人的忌憚,是因為他們的英勇善戰和忠貞不屈的精神,讓後人尊重和紀念。楊家將的第一代楊業,孤身奮戰力殺數十百人,力盡被俘,最後絕食而死。和小說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長子長楊延昭並沒有參與此戰,但是卻接過楊家將的衣砵,繼續抗擊契丹人。

    (“六郎”指的是“六郎星”,契丹人認為的剋星,楊延昭是楊業長子)

    楊延昭的成名之作就是“遂城之戰”。鹹平二年冬,契丹大軍進攻邊關小城“遂城”,因為城小,武備不多,眾人都自危了起來。只有楊延昭想出一辦法,取水波城,北風一吹就結冰,堅硬光滑,契丹人在蕭太后親自督戰下,都沒攻下遂城。契丹軍此時拿小小的遂城,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能倉促後撤,宋軍則發了筆小財,繳獲了大批遼軍物資。楊延昭智勇雙全,多次擊敗契丹軍的入侵,但是出入如小校,從不擺架子,軍令卻很嚴明。他在邊關鎮守二十餘年,契丹人十分忌憚遇到楊延昭,所以送一外號,目為“楊六郎”。

    楊延昭去世後,其中楊文廣為第三代“楊家將”,先是征討張海,後隨狄青平定廣西“儂智高之亂”,後又轉戰西夏,用“聲東擊西”之計,大破西夏軍。後來,遼軍和宋軍因爭奪代州之地,又起戰火,楊文廣獻上對付契丹兵的陣圖,還有奪回幽燕之地戰略計劃書,可惜還沒有實行,楊文廣就病死了。

  • 11 # 金風未動

    楊延昭最初被當時人傳為天狼星下界,當天字傳的久了寫得多了,容易發生錯誤,以致有人誤把天認作六,因草了就像了。後來再穿就徹底定格為六郎,故稱楊六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武帝劉徹和漢光武帝劉秀相比,誰的本事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