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翼學長

    我雖然不是一線老師,但也是九年義務制教育+四年高等教育的受惠者,在學生生涯中也見過很多很多形式各色的老師們。以前我總覺得讀書的時候學生最辛苦,不停的刷題做卷子,而老師只要改改卷子上上課就行了。直到隨著自己逐漸脫離象牙塔步入社會,才發現老師遠遠不止“教書”這麼簡單。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者,教書育人者也。老師不僅要教書,還要面對各種檢查、課題、考核,不僅要操心學生的成績,還要操心學生生活學習中大大小小的各種事情。一直喊著為一線老師減負,其實減的很少。

    那麼如何給教師減負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01各種與教學無關的檢查少一點

    教師本職工作是教書和育人,也就是上好課,管理好學生。但是現在有時教師要承擔很多與教書育人無關的事情,這其中主要是各種名目的檢查。這些檢查增加了教師的負擔,耽誤教師的教學和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有的老師說,我們累的不是教書育人,累的是多到數不完的各種檢查、做材料等,這讓我們沒有時間好好研究教學工作。

    02教師管理問題學生時,對教師合理的管理支援多一點

    管理學生是教師的本職行為和權利,而且一般都是學生犯錯在先,但是一旦出了問題後,老師往往是第一個被指責的人。有些人用太高的標準去要求老師,既要你把學生管理好、教育好,還不給你管理學生所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有教師無奈地說,當教師安穩上下班,授課批作業,本職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何必去上心管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有些家長未必領情,甚至還可能反過來指責你,何必呢?

    03教師和學校領導的績效工資差距小一點

    許多教師對績效工資的分配有意見。有的學校領導的績效工資比一線普通教師多不少。有的教師說,我乾的不少,拿的卻很少,換了誰還有那麼高的工作積極性呢?

    04學校職稱名額多一點,讓一線教師的希望大一點

    教師的職稱問題歷來是教師很關心的問題,因為職稱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經濟收入和麵子。由於學校每年職稱名額很少或幾乎沒有,使得大量教師沒有機會。有很多教師幹了幾十年也評不到高階職稱,不僅經濟收入受到很大影響,而且讓教師總感覺不是滋味。

  • 2 # 郝峰濤

    問題的根源在於教育理念!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就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即以某一方面為核心,帶動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制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優勢中心”,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學習的原力在於自然和社會變化的引導,而教育只是一種輔助孩子成長的手段。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以寬容之態讓學孩子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四,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要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謝:

  • 3 # 說讀寫

    做老師的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教師的減負無法從教學負擔中減,只能從非教學事務和明確教師責任界限這兩塊中減負,才是真正抓住痛點的教師減負。

    為什麼這麼說?

    教學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透過放鬆教學任務來給老師減負是飲鴆止渴的做法!教學質量的下降必然會導致學生成績的下跌,也會影響一所學校的聲望。所以不應該從教學上來給老師減負。

    但是縱觀目前教師的現狀,更多的壓力其實不是來自於教學,而是來自於那些跟教學無關的事務,比如說一些行政性任務,各種表格,資料收集生生把老師逼成了文員。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壓力源是來自於教師責任不夠明確。現在學生在學校裡出了點什麼事,家長總是習慣性的把責任往學校和老師身上推,教書育人的老師居然還承擔起了孩子“保姆”的這樣一個角色。無疑給老師帶了更多的風險警惕和壓力。

    如果國家能在這兩塊下功夫,並且改革職稱評選制度,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一定能讓教師職業重新煥發新春,那也必將是國家教育之幸,民族未來之幸。

  • 4 # 神龍之友

    首先是領導的意志要一致,即下決心要為教師減負,不能政出多門,減負的觀念要統一。

    其次是學校的減負措施要落地,而且措施要過硬,不能軟,也不能早令夕改。

    第三,與此相適應的是處罰措施要跟上,凡違反相關規定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對減負落實到位的要肯定,鼓勵。

    第四,實行公開制度,把減負執行過程,結果等及時透過各種媒體向社會公佈,求得社會的理解與監督。

  • 5 # 朱永新教育觀察

    不要讓教師做與教育無關的事情。不要讓教師做與考試相關的加班加點。

    不要動不動就到學校檢查,不要什麼事情要求留痕跡。

  • 6 # 東籬黃昏後

    首先,應該搞清楚教師的主業和副業,教學才是生命線,讓與教學無關的單位不要給學校亂髮文,比如:禁毒,扶貧,反腐,反邪教,難道教學不及這些副業?只有以教育局和政府的檔案為準,才能杜絕各部門亂政行為!

    2.停止各種表哥表叔。實事求是的說,現在老師每天填的各種表格佔據了60%的精力,何談鑽研教學???教育領域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勝過其他部門,文山會海,為了證明做大量的假資料,為了迎檢浪費天量的紙資源!我只能說呵呵了!!

    3.各種迎檢。各種資料,各種準備,掏空了年輕人的精力,夜以繼日的干與教學無關的事情。

    4.提高教師地位。誰都能管上學校,教師是事業單位地位最低的基層單位,所以誰都能給學校找事,所以老師幹不完就找學生幫忙,結果耽擱學生比比皆是!

    介於半小時完成,難免考慮有不到之處,不喜勿噴!!!

  • 7 # 瀚海666

    減去那些與教育無關的任務。比如,對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各級政府都有精準扶貧明白卡,他們都清楚哪個學生需要資助,但還是要把這個工作推到學校。再比如,工作要留痕跡,這個要求把校長們都要變成瘋子了,無論學校搞什麼活動,都要求做美篇,把老師們弄的好像記者一樣,又得會攝影,還得會配文,更有甚者,為了美篇而搞活動……光是這些事情就把老師們的精力耗費了過半,哪還能集中精力搞教學。為教師減負,要落實到行動上,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

  • 8 # 今天空氣流通暢

    雙鏟機器人

    個人認為職稱問題已經成了教育發展的頑疾!由於職稱評審的人為因素造成了評審過程中各種的不合理、不公平,同時也滋生了很多教育腐敗。職稱評審帶來的同工不同酬嚴重地制約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一些教師為了職稱評定,把撰寫論文、研究課題、評優評先作為主業,完全忘記了作為教師的根本任務應該是什麼,自己的教學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投機鑽營,根本無心於實際的教學工作,而這些人往往都能優先獲得職稱評定,撈盡各種好處。同時,那些老實本分、兢兢業業搞教學的老師因為不善於鑽營又無緣職稱晉升,職稱上不去就意味著工資要比那些靠鑽營上了職稱的人低好幾百,甚至上千塊錢的差距,工資收入的巨大差距同時也嚴重挫傷了這些老師的工作積極性,他們看到得過且過、矇混過關的人反而混得如魚得水就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抱著一種極度受傷的心態工作上消極應付、出工不出力。職稱評審過程中產生的這些消極因素將會對學校乃至整個國家的教育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總體上是弊大於利。

    創建於2019.1.9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拿什麼軟體看劇追劇,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