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歌獻給你
-
2 # 羅根老鐵
最近剛讀完一本寫臺灣流行樂的作品,算是摸了一下臺灣的音樂脈絡。的確,臺灣的流行音樂對於內地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其實不光是在內地,東亞地區臺灣音樂的文化輸出能力也是遠大於香港的。與香港資本主義的過度商業化,臺灣還是在文化方面土壤還是挺肥沃的。
我將我自己的體會拆解開和大家聊一聊,也算是給自己做一個讀書筆記。
第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臺灣濃厚的知識分子的氛圍也許是臺灣的人口基數較少,也可能是臺灣去了太多的大陸讀書人,總之知識份子總能影響臺灣的文化走向,因此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原因。
跟如今一樣,最初的臺灣也是一幫有文化的人把持著臺灣的主流文化。最初的主流也正是西方的搖滾樂、爵士樂甚至鄉村音樂。但是後來知識分子們意識到“臺灣需要本土的東西”,因此開始流行起了民謠,這就是浩浩蕩蕩的“臺灣民歌運動”。接著,隨著民歌運動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濫竽充數的人,民歌越來越空洞,越來越無病呻吟,於是知識份子開始推動改良版的流行樂。李宗盛和羅大佑就是在這個節點走紅的。
▲羅大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認為是臺灣知識份子的代言人
有一幫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識份子引導流行,並且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文化影響力自然不小。
第二當時經濟和文化的氛圍使內地的文化發展一直被掣肘我們常常說,如今的內地經濟文化都在騰飛,當年的臺灣和我們這時候挺像。
其實臺灣民歌運動在大陸是有迴應的,就是當時北京青年們的校園民謠。宋柯、高曉松以及朴樹都是那時候過來的,不過當時的國內大環境還是窮啊。在國內真的能自己開啟影響力的歌手可能只有崔健一個人。這裡有插一個我剛剛知道的事兒,後來內地的搖滾巔峰,竇唯、唐朝這波人都是滾石旗下的魔巖文化張培仁帶起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引以為傲的內地搖滾其實是在臺灣幫助下崛起的。
▲鄧麗君當時雖然被“嚴令禁止”但是仍舊在大陸粉絲無數,這位出生在臺灣的河北人在兩岸的影響力至今無人超越
那時候內地是真的文化匱乏啊,因為連吃飽飯都是問題,大家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樣板戲。臺灣那邊其實也挺有趣的,文化壓力其實也是一樣的大,但是依舊有商業化音樂的運作。於是那時候鄧麗君的情情愛愛就成了文化主流了。這麼說來也有趣,鄧麗君的靡靡之音和國內的“樣板戲”產生的環境差不多,但是大陸對情情愛愛依舊不待見,甚至官媒直接稱他們是“黃色歌曲”。
儘管如今很多音樂人都說曾經受到過臺灣音樂的影響,但是在當時這些音樂也僅僅能在小範圍流行。
臺灣音樂經歷的隨著社會的幾次蓬勃發展,而內地開放太晚了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東亞最具活力的經濟體,經濟飛速發展使他們開始有餘力去追求精神的文化生活了。
李宗盛和羅大佑自然不必多說,李宗盛透過巧妙的對於愛情的結構,寫出了一系列的經典作品。同時因為自身的細膩思想,捧紅了張艾嘉、陳淑樺、潘越雲、娃娃、林憶蓮、辛曉琪等一系列女歌手。另外一邊,羅大佑憑藉自己結合民歌與流行樂的獨特風格創作了《鹿港小鎮》、《童年》等作品,而他的專輯《知乎者也》也成為了“臺灣最佳100專輯”的第一名,對於社會無論是批判還是反省,都引起極大的反響。
另外,鄧麗君被美國《時代》評為影響中國文化與思潮的名女人。《我的未來不是夢》成為了臺灣奮鬥青年的金曲。蘇芮《搭錯車》引起臺灣社會廣泛思潮。在幾年後,滾石唱片和飛碟唱片鼎力,臺灣的唱片工業開始快速成熟,青春偶像(小虎隊、林志穎)、唱作人(周華健)...
音樂人的打造幾乎可以迎合各種階級,各種年齡段的聽眾。
▲當年飛碟唱片成功的打造小虎隊精準的在臺灣甚至整個亞洲吸引了大量低齡粉絲
多年之後這片土壤還孕育了周杰倫和方文山新的一代巨星。
▲當年吃住公司的兩個年輕人自己都沒想到將來能在華語樂壇有這麼崇高的地位
而大陸這邊,文化稍微鬆一些的那些年,臺灣成熟的音樂作品早已悄悄的潛入到內地。而文化放開之後,臺灣成熟的音樂工業瞬間衝擊開內地市場,併成為華語樂壇最成熟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其實都是可以預料到的。畢竟與之相比,此時的內地音樂工業是十分初級的。
因此,臺灣到目前為止依舊是華語樂壇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力量也就說得通了。他們在華語音樂的發展和思考真的是在一段時間內十分超前的。
-
3 # 六仔說懵話
單純的音樂追求才能成就好的音樂人。名利不能比音樂重要。還有原創才永遠是音樂的生命力。還有支援原創保護原創比選秀選美搞話題營銷更重要。搞音樂原創,窮死,不窮餓上幾年是不行的。再好的原創,不符利益平臺的利益是要被封殺的……沒有音樂原創的沃土
-
4 # 城市風雲兒
你提到了歷史,那還真就得從歷史說起了。大家都知道,大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實際上是封閉的,而且其中又有一段時間連本土文化都戰戰兢兢,外來文化的衝擊就更不用說了。這就沒有辦法吸取各種營養,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港臺尤其是臺灣則沒有這些問題,他們的文化土壤環境要富饒得多,處於這樣的環境裡受各種薰陶。。。當年所謂的“靡靡之音”的說法至今想來都一陣無語,所以我們要感謝鄧小平老爺子,感謝改革開放!
香港有殿堂級的歌手,譚、張、梅豔芳、四大天王等等。而更多來說,他們是歌手,但是說到音樂流派的締造和音樂製作,臺灣樂壇則一直瘋狂湧現,羅大佑、李宗盛、周杰倫、林俊杰、伍佰、張雨生、孫燕姿、任賢齊等等,都是又能創作,又能唱歌的音樂人。
回覆列表
與臺灣、香港兩地的歷史沿革和音樂土壤有直接關係。
臺灣歌壇重人文創作,香港歌壇則更重利。就像黃家駒說香港沒有歌壇只有娛樂圈一樣,黃沾也講過類似的話,就是香港歌手發唱片,老闆們要先聽聽有沒有銅錢的聲音,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五六十年代,港臺的流行音樂環境相差不大,都由國語歌再加上本土語言勢力和英文歌構成。
70年代中葉開始分化,香港歌壇在顧嘉輝和許冠傑的領導下,走上粵語流行的大路,所以我們通常講香港歌壇,也叫做粵語歌壇。
臺灣歌壇的國語歌市場,六七十年代幾乎在左宏元、劉家昌、駱明道、翁清溪這一批音樂匠人手中,大都是浮雲遊子、燈紅酒綠、閨閣怨婦的形式。
越戰期間英文歌又在島內大行其道。就在70年代中期,臺灣島內的年輕人自發掀起民歌運動,改變這一現狀。
民歌運動號召年輕人“唱自己的歌”,於是在島內的大學生、高中生,推及到青年群體,再蔓延至整個社會,產生影響對於整個華語歌壇都不可估量。
民歌運動的先驅有民歌三君子,即李雙澤、楊弦、胡德夫,標誌性事件是“淡江事件”。
1976年,淡江大學的淡水校園組織“西洋民謠演唱會”,李雙澤代替胡德夫上臺演出,他在臺上拿著一支可樂瓶大聲質問現場的學生
“我們在菲律賓,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美國,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現在,在臺灣,我們還是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
他把可樂瓶子扔到一邊,痛心疾首道
“我們都是堂堂正正的華人,為什麼要花錢買票來聽西洋歌!我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歌?”
臺灣八九十年代,我們熟知的音樂人,大都是在民歌運動的影響下投身音樂創作,比如:羅大佑、李宗盛、李壽全、李泰祥、葉佳修、梁弘志、李建復。。。
由於歷史原因,創作對於臺灣本土的音樂人而言,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基本功,沿襲至今。